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7例

    作者:胡为斌

    胆汁反流是胃镜发现的一种征象,胆汁反流入胃,可以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胃脘隐痛或灼痛,喜温喜按,痞满纳差,嘈杂,恶心,口苦.多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我科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苦辛法治疗脾胃湿热证

    作者:汪美荣

    脾喜燥恶湿,易被湿所困.湿热为患,氤氲弥漫,易盘踞中焦,形成脾胃湿热证.若药之不当,缠绵难愈.笔者受其"湿热之邪非辛不通,非苦不降"之论的启示,临床用苦辛法治疗脾胃湿热证,每获效验.

  • 胃脘痛临证辨析

    作者:古群山

    胃脘痛包括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脱垂、胃下垂等疾病.我们运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常可收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 耳压治疗口腔溃疡32例

    作者:程莲银

    方法取耳穴:内分泌、心、口、神门、屏尖、肾上腺、皮质下、颌下、胃.每次选穴5~6个,用6cm×6mm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固定于所取穴位上,用直压法或对压法强刺激,1次/d,每次贴一侧耳穴,隔日换对侧耳穴.嘱患者自行日按压数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32例,显效(口腔溃疡愈合)19例;好转(口腔溃疡基本愈合,半年内偶有复发)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87%.典型病例许某,女,35岁,1994年5月20日就诊.患者近三年来反复发作口腔溃疡,食寝不安,心情烦躁.诊见患者口腔内有3处溃疡面,上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舌质偏红,脉弦数.证属心肝火盛、虚火上炎.按上法治疗7天后痊愈.随访半年内未复发.体会中医认为,口腔溃疡乃心肝火盛,脾胃湿热,虚火上炎所致.笔者运用耳压法治疗口腔溃疡,取心穴宁心安神、调和营卫、活血止痛;取肾上腺、皮质下、神门解痉镇痛;取屏尖、颌下、口穴清热解毒;取胃穴可调节胃肠功能紊乱;辅以王不留行籽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合用具有解毒疗疮的作用.此法简单,疗效直接,无副作用,易为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精神紧张者和年老体弱者.

  • 中药治疗口唇糜烂

    作者:邓伯驹

    口唇糜烂(西医学称口唇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西医常以抗炎,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外擦剂治疗,收效不理想.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多属脾胃湿热、循径上行、环口熏蒸所致,临床以健脾燥湿,清热和胃,兼以荡涤三焦实热为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连朴清胃胶囊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 TNF-α及 IL -1β的影响

    作者:王明星;胡运莲;许盼

    目的:观察连朴清胃胶囊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70只SD大鼠,除10只正常组外,其余60只以2%水杨酸钠灌胃,10mL/(kg? d),同时饲以高脂高糖高热饮食[20%蜂蜜水自由饮用,隔日灌服油脂10g/(kg? d),并与油脂隔日灌服10mL/(kg? d)白酒],并放在湿热环境中,连续20d,制作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连朴清胃胶囊高组、中组、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每组各10只,灌胃给药10d。末次给药后禁食16h后,心脏取血,运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TNF-α及IL-1β高于正常组(P<0.05),连朴清胃胶囊高组、中组、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连朴清胃胶囊高组、中组、低组、三九胃泰组、雷尼替丁组大鼠一般情况较模型组明显改善,其中连朴清胃胶囊高组、中组TNF-α、IL-1β水平及一般情况改善为明显。结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发病过程与TNF-α及IL-1β的分泌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连朴清胃胶囊通过抑制TNF-α及IL-1β,减轻炎症反应,进而发挥治疗作用。

  • 中药治疗口唇糜烂

    作者:邓伯驹

    口唇糜烂(西医学称口唇溃疡)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西医常以抗炎,补充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外擦剂治疗,收效不理想.笔者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多属脾胃湿热、循径上行、环口熏蒸所致,临床以健脾燥湿,清热和胃,兼以荡涤三焦实热为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铁铭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枸橼酸铋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胃痛、烧灼感、纳差、泛酸、嗳气等方面改善明显,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型浅表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 692例慢性乙肝患者的证型分布规律及同步生命质量评价

    作者:郑秀丽;冯全生;贾睿;郭尹玲;陈岚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类型分布规律,对不同证候类型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慢性乙肝中医证候采集量表和SF-36量表,对692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和生命质量的测量与评价.结果 位居前五位的证候类型分别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肝脾湿热、肝郁脾虚、肝郁气滞.不同证候类型在SF-36中关于生理健康的4个维度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关于心理健康的4个维度中,仅在“情绪角色功能”存在差异(P<0.05).在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中,年龄、性别与证候类型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692例慢性乙肝患者排在第一位的证候类型是脾胃湿热,为临床从脾论治慢性乙肝提供了依据,突破了既往从肝论治的局限.中医辨证分型是对不同生理状况患者的有效区分.

  • 久泄脾胃湿热证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柯晓;曾耀明;杨春波;武一曼;王启国;陈朝元;周凡;葛振华

    目的:探讨久泄(慢性结肠炎)脾胃湿热证与结肠镜像、炎症细胞和P16、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久泄脾胃湿热证患者34例,脾胃气虚证31例和正常对照组11例进行结肠镜检查及炎性细胞和P16、TGF-α测定.结果:脾胃湿热证与脾胃气虚证有不同的结肠镜像(P<0.01).肠粘膜苏木精-伊红染色单个核细胞计数脾胃湿热组为(32.83±7.01)个/视野,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17.71士4.79)个/视野(P<0.01)及正常对照组(14.09±5.09)个/视野(P<0.01),但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脾胃湿热组、脾胃气虚组、正常对照组P1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7.65%、41.94%、63.64%;TGF-α则为52.94%、25.81%、9.09%,P16和TGF-α表达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结论:久泄脾胃湿热证有一定的炎症基础.与脾胃气虚证比较可能有不同的免疫基础.

  • 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研究进展

    作者:陆宇平;王长洪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重要证型之一,与胃肠疾病密切相关.胃脘痛的证型,历代认为主要是脾胃虚寒证,<素问·举痛论>所述诸痛病因,以寒邪多,李东垣<脾胃论>更是脾胃虚寒论的代表著作,近代医家也多从脾胃虚寒论治,但也有主张胃热学说者.中医理论认为嗜食肥甘是导致湿热证候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慢性胃病湿热证在临床日显突出,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及溃疡病活动期的主要证型均表现为脾胃湿热证,现将有关慢性胃病脾胃湿热证的现代基础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脾胃湿热 胃疾病
  • 脾胃湿热与复发性口腔溃疡关系探微

    作者:胡玲;劳绍贤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口疮"之范畴;其溃疡好发于唇、颊、舌缘黏膜,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病程具有自限性,约1~2周可自愈;普通人群发病率可高达20%,居口腔黏膜疾病的首位.由于该病反复发作,具有明显灼痛感而有碍进食,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HPLC法测定康乐鼻炎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

    作者:罗世芳

    康乐鼻炎片为中西结合复方制剂,其主要的成分是苍耳子、辛夷、麻黄等十味中药和西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具有疏风清热、活血驱瘀、祛湿通窍等功用,主要用于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而致的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系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收载的中西药复方片剂.马来酸氯苯那敏在康乐鼻炎片的含量较少,且又受中药多成分的影响,因此检测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基于现代色谱技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分析方法[1~6],实验表明,该方法科学,重现性好,杂质无干扰,可以用于康乐鼻炎片中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含量控制方法.

  • 自拟清热温胆汤辅助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临床观察

    作者:邹景宇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温胆汤辅助西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患者15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西沙比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温胆汤辅助治疗,治疗两个疗程(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诊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随诊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胃湿热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远期疗效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建立

    作者:徐秋颖;韩佩玉

    目的: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肠易激综合征联合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方法: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基础上联合脾胃湿热大鼠模型,建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急性联合应激大鼠模型,综合运用腹泻指数、痛阈与肠道敏感性、体重、行为/心理(敞箱实验、糖水摄取量等)等检测方法,对每只造模大鼠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大鼠模型优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大鼠模型.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大鼠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人类肠易激综合征部分症状,且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 胃脘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证与4种胃肠激素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邱泽安;吴晓黎;孔德明;邱泽兵

    目的:研究和探索胃脘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型血清4种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符合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的胃脘痛患者39例,按中医分型标准分为脾胃湿热组26例,脾胃虚弱组13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因子(SS)的含量.结果:脾胃湿热组患者血浆GAS、MTL、SS含量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VI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但GAS、MTL、ss含量明显高于脾胃虚弱组,VIP含量低于脾胃虚弱组.脾胃虚弱组患者血浆中VI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GAS、SS、MTL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脾胃湿热组.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有一定的变化.其中VIP、SS、MTL和GAS的变化有证型特异性.

  • 脾胃湿热型胃脘痛与胃肠激素的关系

    作者:丁元廷

    目的 探讨胃脘痛脾胃湿热型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法检测40例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的含量.结果 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血清GAS、MTL、SS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VIP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血清胃肠激素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 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腹泻(脾胃湿热证)的疗效观察

    作者:葛林;陈宇;张雷;史慧;李艳

    目的:评价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成人和儿童急、慢性腹泻(脾胃湿热证)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323例腹泻(脾胃湿热证)患者,其中成人急性腹泻组773例,成人慢性腹泻组783例,儿童急性腹泻组382例,儿童慢性腹泻组385例,进行开放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临床疗效分析显示,终完成观察的2323例患者中,显效1754例(占75.50%),有效402例(占17.31%),无效167例(占7.19%),总有效率为92.81%;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显效1780例(占76.62%),有效402例(占17.31%),无效141例(占6.07%),总有效率为93.93%;症状体征分析显示,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及排便不适感三者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治疗急、慢性腹泻(脾胃湿热证)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可缩短病程、减少腹泻次数,改善临床症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徐秋颖;韩佩玉

    目的:建立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方法: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脾胃湿热大鼠动物模型,建立多因素相互作用的慢急性联合应激动物模型,在一定时间内综合运用腹泻指数、痛阈与肠道敏感性、体质量、行为/心理(敞箱实验、糖水摄取量等)检测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在粪便性状评分、痛阈评分、敞箱实验积分及糖水摄取偏嗜度方面均优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脾胃湿热动物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人类肠易激综合征部分症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 泻黄散合消风散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唇炎临床观察

    作者:徐文静;席建元;高亚

    目的 观察泻黄散合消风散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疗脾胃湿热型糜烂性唇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将符合糜烂性唇炎(脾胃湿热型)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泻黄散合消风散加减,唇部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对照组单纯使用除湿止痒软膏局部外涂.两组疗程均为4周.以患者唇部皮损面积大小、充血水肿、局部瘙痒灼热感、糜烂流水及结痂作为观察指标并记录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同时对治愈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积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1.8%,低于对照组的55.6%(P<0.05).结论 泻黄散合消风散联合除湿止痒软膏治脾胃湿热型糜烂性唇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91 条记录 7/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