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状结肠系膜首发并盆腹腔多次转移的室管膜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自觉腹围进行性增大,近3个月腹胀、便秘和尿频症状加重,肿物压迫症状明显,于2014-09-24入住湖北省肿瘤医院.患者入院时曾2次手术和化疗,患者既往除2次手术史外无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和乳腺病变等病史.第一次诊疗:患者24岁,因无意间发现下腹部肿块于2010-06就诊当地县医院.B超示,子宫前方及右侧附件区中等回声,左侧附件及盆腔未见异常.术中探查发现,肿物位于乙状结肠系膜,与肠壁粘连,大小为16 cm×15 cm×13 cm,将肿瘤完整切除;双侧卵巢不大,未行处理.
-
卵巢恶性畸胎瘤52例临床分析
卵巢恶性畸胎瘤临床上少见,国内文献报道,该肿瘤占卵巢畸胎瘤的1%~2%,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4.5%,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中居第3位,即发生率仅次于无性细胞瘤及内胚窦瘤。多见于年轻患者,按其病理分型为未成熟型及卵巢畸胎瘤恶变。本文就我院1966年—1999年收治的52例恶性畸胎瘤进行分析。……
-
上颌窦内胚窦瘤1例报告
-
眼球内卵黄囊瘤一例
卵黄囊瘤,以往又称为内胚窦瘤,是由卵黄囊发生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大多发生在卵巢或睾丸,发生于性腺外者很少见,发生于头颈部者则更为罕见.
-
婴儿睾丸内胚窦瘤1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岁零1月,主因发现左侧阴囊内肿物1周,于2010年4月21日入院.查体:男性婴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睾丸可触及肿块约1.5cm×1.8cm×2.0cm,质地较硬,表面无明显结节,睾丸附睾分界不清,无压痛,透光试验(一),右侧睾丸、附睾、精索未触及明显异常.血常规、尿常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乳酸脱氢酶(LDH)基本正常,甲胎蛋白(AFP)1 440.30ng/ml.超声:阴囊左侧可见中等回声包块,实性,血运丰富,考虑左侧睾丸内胚窦瘤.盆腔MRI:左侧睾丸占位性病变.
-
卵巢内胚窦癌1例报告
卵巢内胚窦癌名称较多,又称卵黄囊瘤。首由White(1909)以睾丸粘液瘤样癌报道。曾被Teilum(1959)命名为内胚窦癌[1], Pierce(1960,1970)称卵黄囊瘤或卵黄囊癌[2]。内胚窦瘤是一种由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恶变的生殖细胞肿瘤,是原始生殖细胞向胚外结构分化所形成,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多数为单侧,肿瘤体积较大。是临床上罕见的发生于幼儿及青年人性腺的一种肿瘤。该瘤分化低,恶性度高,预后差。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于2011年3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
小儿骶尾部内胚窦瘤的治疗
目的 探讨骶尾部内胚窦瘤的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收治的12例骶尾部内胚窦瘤患儿,该组病例术前B超CT或MRI检查发现骶尾部肿瘤,术前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升高9例(所有病例AFP均升高),采用手术切除全部或大部分肿瘤,术前及术后采用BEP方案化疗.结果 随访6年,生存9例,死亡3例,复发5例.结论 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可改善内胚窦瘤的疗效,AFP检测及B超联合应用对小儿内胚窦瘤诊断及复发监测有重要意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并辅以联合化疗可提高患儿长期生存率.
-
原发性颅内内胚窦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发性颅内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EST)又称卵黄囊瘤,被认为来自多能性原始生殖细胞,主要发生在卵巢、睾丸,少数可见于生殖腺外器官,如后腹膜、纵隔、腮腺、眼睛[1]等,原发于颅内者极为罕见.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原发性颅内.
-
婴儿阴道内胚窦瘤1例
患者,女,8个月.因不规则阴道出血1个月,于2003年4月30日来我院就诊.盆腔CT检查显示:阴道上部、子宫区见6.5cm×3.0cm纵行生长软组织肿物影,密度不均,内见不规则低密度灶,直肠、膀胱受压,膀胱后壁与肿物界限不清.
-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内胚窦瘤又名卵黄囊瘤,多发生于青幼年卵巢组织内.1959年Teilum首次描述了该肿瘤的一些特征,而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Primary mediastinal endodermal sinus tumor,PMEST)较罕见.我院近期收治了1例该病患者,现结合文献资料,对该肿瘤的组织发生、临床表现及病理特性进行讨论复习.
-
12例儿童内胚窦瘤AFP值的临床意义
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又称卵黄囊瘤,好发于1~3岁幼儿,成人少见,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诊断有赖于病史,影像学分析及AFP水平测定,确诊需病理证实.我院儿科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了12例经病理确诊为内胚窦瘤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
小脑蚓部原发性内胚窦瘤1例
颅内原发性内胚窦瘤极为罕见,我院曾收治1例原发于小脑蚓部的内胚窦瘤,现报告如下.
-
1例卵巢卵黄囊瘤患者的护理
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较罕见.主要发生于性腺,亦可发生于性腺外组织.肿瘤来源于胚外结构卵黄囊,其组织结构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特殊血管周围结构相似,又称内胚窦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常见于儿童和年轻妇女[1].我院2009年7月30日收治1例卵巢卵黄囊瘤的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超声诊断腹膜后巨大内胚窦瘤1例
患者,男46岁,半年前发现右上腹拳头大小肿物,近3个月肿物增大,伴腰部酸痛、食欲减退而收住院。入院查体:消瘦体质,心率100次/min,肝脾未触及,右侧腹部触及巨大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度小,有压痛。辅助检查:胸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左室高电压,陈旧性心肌梗死。外院CT示:右侧腹膜后巨大占位,考虑畸胎瘤。静脉肾盂造影:右肾盂轻度积水。超声检查:右侧腹部见大小约 22.1 cm×20.9 cm混合性肿块,形态不规整,内部回声极不均匀,肿块上部分见大小约 9.1 cm×8.1 cm团状高回声,边界清楚,似“面团征”,其余部分可见大小不等囊腔,囊液透声差,囊壁厚,分隔粗,并有部分实性团状高回声突入囊腔内(图1)。整个肿块向上压迫第一、第二肝门,使肝脏位置上移,向下压迫右肾,使其向左下移位,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向左侧移位。肝脏大小回声正常,位置上移,肝、脾、左肾、胰腺未见异常,右肾位置下移,轮廓欠清,腹腔未见游离液性暗区。超声诊断:右侧腹膜后巨大混合性占位病变(考虑:①内胚窦瘤;②畸胎瘤不能除外)。 手术所见:术中探及巨大肿物,与肝、胃、十二指肠、横结肠、严重粘连,无法分离,由肿物外侧穿出混浊微黄液体,取肿物组织送病理检查,并切开肿物吸出混浊液体约300 ml,由于粘连严重,肿瘤已无法切除,故在囊内放置一引流管,关腹。病理报告:腹膜后内胚窦瘤。
-
小儿小脑內胚窦瘤二例报告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自96年至今共收治2例颅内内胚窦瘤患儿,本组病人均为2岁左右,并且均发病于小脑半球,临床较为少见.现将其入院体格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病理报告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患儿,男,2 岁.因步态不稳1个月余,加重2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清,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可,双侧巴氏征(+).
-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2例报告
内胚窦瘤是一种内胚外结构卵黄囊发生的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瘤,它主要发生于卵巢和睾丸,也可发生在纵隔等性腺外器官.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primary mediastinal endodermal sin us tumor,PMEST)首次由Teilum于1 959年描述了该病的特征[1].目前国内报道的PMEST仅20余例,近年来,我院诊治2例,报告如下.
-
上纵隔内胚窦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因"声嘶3个月"于1999年8月入院.
-
腹腔镜辅助骶尾部人路治疗骶尾部内胚窦瘤1例
患者,男,1岁8个月.便秘4个月、排尿困难6d入院.门诊拟诊为骶尾部畸胎瘤,于2010年11月10日收住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局部检查:骶尾部肿块约7 cm×5 cm×5 cm,张力高,质偏硬,无波动感,触痛不明显,表面光滑,边界不清.肛门指检:直肠后、骶前可触及肿块,内界不清,上极不清.B型超声示:膀胱后方囊实性包块.CT示:盆腔内-骶尾前、下部4.3 cm×5.3 cmx8.5 cm囊实性混杂密度影,膀胱及乙状结肠受压前移,右侧输尿管末端压迫伴右侧输尿管及右肾盂积水,双侧臀大肌受压向后突.
-
卵巢内胚窦瘤3例
目的:研究卵巢内胚窦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3例卵巢内胚窦瘤.结果:3例卵巢内胚窦瘤均为右侧,年龄13~26岁,平均年龄19.3岁.临床症状2例无腹痛,1例产后7d腹痛、阵发性刺痛及肛门坠痛.组织学特点:腺管状结构,嗜酸性玻璃样小体及实性细胞团结构,随访无1例死亡.结论:卵巢内胚窦瘤来自多能性原始生殖细胞,好发儿童及青少年,3例卵巢内胚窦瘤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均升高.
-
妊娠合并内胚窦瘤病人的术后护理
内胚窦瘤又称为恶性卵黄囊瘤,属于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80%发生于生殖腺内,10%~20%发生于生殖腺外[1],而发生于阴道直肠隔临床上较少见.同时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几率为0.07%~0.10%[2].我院2012年4月收治1例妊娠合并阴道直肠隔内胚窦瘤,现将护理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