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婵

    目的 对丁苯酞在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客观评价, 进一步研究提升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取随机法选择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41例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实验组),该组入选患者接受丁苯酞胺治疗;同期选择41例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作为对照,该组入选患者接受常规疗法,对2组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对比,同时评定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效果、空腹血糖值、治疗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分数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分数等指标. 结果 该研究所有入选患者都已完成治疗,实验组入选患者有效率97.56%,对照组75.61%;且实验组入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数(3.25± 1.69)分,对照组(5.90±2.70)分;实验组入选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数(69.57±12.61)分,对照组(52.99±12.47)分,2组对比后发现有差距(P<0.05). 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伴糖尿病治疗中使用丁苯酞可以取得显著疗效,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征,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远期疗效,可推广.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分析

    作者:陈丽莉

    目的 探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明显优于对照组85.4%(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7.31±1.44)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BI评分(66.05±6.53)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2型糖尿病患者脑功能减退采用丁苯酞联合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律静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脑功能减退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硫辛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脑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联合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MMSE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呼吸道感染以及转氨酶异常等.观察组发生率为6.98%,与对照组的2.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脑功能减退患者效果较好,明显恢复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枫涛

    目的:研究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11月,纳入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共56例,经数字法分组。28例接受常规疗法,入对照组;其余2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入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GSS改善更明显,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效果确切,临床有效率高,对于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血栓通联合丁苯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严澎;李文波;何玉清;张耀慧;王玮

    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丁苯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组(44例)在此基础上应用血栓通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14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7.27%,观察组高达93.1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CVR,BHI显著上升,hs-CRP,IL-8水平显著降低,各项指标均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联合丁苯肽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有效降低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韩海平;胡雪莲;王喜全;张涛

    丁苯酞作为国家一类新药被《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1]推荐在脑梗死急性期使用.我们利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发病72h内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观察

    作者:苏圣仪

    目的 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多奈哌齐片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7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片5mg,1次/日,连续治疗12周,治疗组在多奈哌齐片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胶囊0.2,2次/日,连续治疗12周.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在治疗之后MMSE和MoCA评分均有升高,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均很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胶囊联合多奈哌齐片在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认知能力,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有良好的作用.

  • 丁苯酞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8例临床观察

    作者:常乐军

    目的 临床观察丁苯酞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68例脑梗死患者行丁苯肽治疗,并以66例随机对照.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总有效率75.7%,两组相比,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 治疗
  •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永刚;钱玉中;张建平;李倩;杨慧君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采用丁苯酞治疗,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3/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3/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有临床实用价值.

  • 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作者:杨平;刘建民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照组加用尼莫地平治疗,2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脑动脉血流速度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脑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初步探讨

    作者:唐鹏;刘玥;刘鹏;种莉;李晓青;陈丽;郭民侠;李锐

    目的:评价丁苯酞(NBP)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7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BP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并记录不良反应。90d随访时再次评定BI和mR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NIHSS均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3.60±4.26) vs (9.31±3.79),对照组(13.57±4.20) vs (11.23±4.06),P=0.04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d时两组BI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54.57±24.17) vs (77.86±21.46),对照组(54.14±23.81) vs (67.0±23.30),P=0.047]。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4d两组mRS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90d,治疗组mR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40±0.81)vs(2.80±0.96),对照组(3.49±0.82)vs(3.29±0.93),P=0.0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 NBP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90d远期预后,安全性良好。

  • 丁苯酞动员内皮祖细胞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实验研究

    作者:赵红如;杜娟;蔡秀英;惠国桢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2 mg/(kg·d)]和低剂量组[丁苯酞60 mg/(kg·d)]和高剂量组[丁苯酞120 mg/(kg·d)],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灌胃治疗5d,每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流式细胞仪检测缺血2h和治疗5d后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水平;行CD31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脑缺血区血管新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2天起,尼莫地平组及高、低剂量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第3天时高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低剂量组[(0.40±0.52)分vs (1.10±0.32)分,P<0.05].假手术组大鼠缺血2h循环EPC水平低于其他4组(P<0.05).治疗第5天,高剂量组EPC增加的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低剂量组(P<0.05).尼莫地平组及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脑缺血区CD31阳性及vWF阳性细胞数多于模型组.结论 丁苯酞可动员循环EPC,促进缺血区血管新生,改善神经功能,呈剂量依赖性.

  • 丁苯酞对糖尿病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海芳;张钢;张彦春;董运强;赵娜;兰敏;冀素晓;张松筠

    目的 观察丁苯酞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16只雄性C57BL/KsJ-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丁苯酞干预组[L NBP组,予以120 mg/(kg·d)丁苯酞灌胃,8只]和糖尿病对照组(DM组,等量植物油灌胃,8只),同窝出生的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等量植物油灌胃,10只).干预6周后,进行指标观察.应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实验记录小鼠体内海马前穿通纤维-齿状回通路长时程增强(LTP)的变化,RT-PCR检测NMDA受体亚单位(NR2 B)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L-NBP组小鼠上述学习记忆成绩明显改善(P<0.05);与NC组比较,DM组和L-NBP组小鼠海马LTP明显降低[(136.17±12.73)%、(174.17±20.35)% vs (251.67±43.78)%,P<0.05],海马CA1区NR2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1.02±0.12、1.42±0.12 vs 1.86±0.14,P<0.05).结论 丁苯酞可能通过上调糖尿病小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的表达,促进LTP,改善糖尿病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 正丁基苯酞对痴呆小鼠海马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冰;康军;王佩;吕佩源;田悦平

    目的 探讨正丁基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VD)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内游离钙([Ca2+]i)浓度、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线结法制备小鼠VD模型,服用NBP(120 mg·kg-1·d-1)组为治疗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运用跳台和水迷宫装置观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海马细胞内[Ca2+]i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测定CaMKⅡα蛋白的表达. 结果 VD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下降,海马细胞内[Ca2+]i浓度增高,CaMKⅡ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P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改善,海马[Ca2+]i浓度降低,CaMKⅡα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BP可降低VD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内游离[Ca2+]i,提高CaMKⅡα的表达,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

  • 丁苯酞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作者:夏天;李金秀;夏凯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病人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血管痉挛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作干预.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丁苯酞治疗,采集观察组术前、术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并测定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持续降低,术后1 h、7 d和14 d较术前降低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 h、7 d和14 d内皮素-1浓度和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持续下降,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5).结论 丁苯酞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血浆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浓度,有助于提升疗效.

  • 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恒楠

    目的 研究分析依达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进行就诊的10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同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丁苯酞和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丹红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HISS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HI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而言,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效果显著,获益较高,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和脑血管功能,有更大的潜在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洪涛

    目的 观察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 研究组43例中,基本痊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43例中,基本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1.40%.两组效果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故值得推广.

  • 丁苯酞对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张玉花

    目的 分析丁苯酞作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疗效、生活能力评分以及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中,丁苯酞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值得借鉴.

  • 应用丁苯酞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及精神心理量表评价结果

    作者:解学军;赵艳茹;张冰

    目的 探讨丁苯酞在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精神心理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方法(P<0.05).观察组精神心理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方法(P<0.05).结论 丁苯酞用于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量表指标,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以及对VEGF的影响

    作者:李卫征;张慧敏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采用MMSE、ADL评分进行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VEG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VEGF水平明显升高,2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VEGF水平有关。

1069 条记录 4/54 页 « 12345678...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