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吸虫、绦虫抗原的研究进展
血吸虫、绦虫是重要的寄生蠕虫,呈全球性分布.此类寄生虫宿主繁多,分布广泛,且抗原成分复杂,交叉反应多,给诊断、预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及基因重组技术和噬菌体肽呈现技术的出现,人们期望通过血清学诊断和研制疫苗解决寄生蠕虫病的诊断和预防问题,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蠕虫抗原按其来源或制备途径分为:天然抗原、基因重组抗原、噬菌体肽库技术模拟抗原.现对血吸虫和绦虫抗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肺吸虫模拟抗原诊断价值及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噬菌体展示肺吸虫模拟抗原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与天然抗原的同源性.方法建立肺吸虫噬菌体模拟抗原的ELISA,对肺吸虫病人、日本血吸虫病人、旋毛虫病人及健康者血清进行检测,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纯噬菌体模拟肽的DNA模板进行序列测定,以Blast软件分析其序列同源性.结果肺吸虫模拟抗原的6个阳性克隆中P5、P6、P8、P13、P16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均为100%,P7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及诊断效率分别为100%、78.9%、86.7%.上述6个克隆有2个克隆的DNA序列完全相同,即6个克隆包含了5种不同的抗原表位;Blast分析表明5个表位与已知的肺吸虫抗原表位无DNA序列的同源性.结论肺吸虫模拟抗原对肺吸虫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这5种表位可能从空间结构上模拟了天然抗原表位.
-
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及NP30/短程抗体检测试剂盒
作者采用创新途径制备并筛选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anti-id)NP30,证实NP30系肠相关抗原(GAA)的内影像分子,为虫卵肉芽肿形成的致敏原,可替代虫源性抗原用于血吸虫病疫苗及免疫诊断的研究,研制出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增强剂及NP30/短程抗体检测试剂盒.证实NP30对多个品系小鼠(BALB/c、C57BL/6、ICR、昆明种)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减虫率达到39.53%~50.46%,主动免疫山羊可诱导42.78%的减虫率,并具有较好的抗雌虫生殖产卵和抗卵胚发育的作用,对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有明显的负调节作用.本项目还制备、筛选出1株单克隆id(NP56)和2株单克隆anti-anti-id(NP41、NP48),建立了id-anti-id抗体网络,证明NP30的模拟抗原定位于成虫的体膜、消化管上皮、子宫内膜上皮及虫卵内毛蚴头腺和毛蚴膜,提示NP30的模拟抗原具有期共同抗原的特性.
-
AKA模拟抗原对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探讨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筛选到的AKA相关模拟抗原对RF阴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将间接荧光法检测AKA阳性的RA患者混合血清,经33.3%饱和硫酸铵盐析纯化1gG,以此多克隆抗体为配基,对噬菌体递呈的随机12肽库进行淘筛,将筛选到的阳性噬菌体克隆调整至一定浓度包被酶标反应板,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RA血清标本,与RF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是筛选到的AKA模拟抗原对RA诊断的特异性为97.4%,敏感性为56.7%;RF阴性患者中AKA阳性率为52.4%.因此,筛选到的AKA模拟抗原对RF阴性的RA患者是一个有价值的补充诊断指标.
-
P47模拟多肽抗原在诊断侵袭性白色念珠菌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噬茵体肽库来源的P47模拟抗原建立的ELISA法,探讨该模拟抗原在侵袭性白色念珠茵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培养确诊的各类念珠菌侵袭性感染和浅表感染的病人血清130份,用模拟抗原包被ELISA微孔板,测定抗P47抗体,考察该方法能否区分白色念珠茵侵袭性感染和浅表感染,以及与其他念珠菌感染的交叉反应.结果 经细菌培养鉴定确证为白色念珠茵侵袭性感染的病人血清35份,抗P47抗体阳性率为100%,浅表感染者阳性率为4.8%(2/42),热带念珠茵侵袭性感染者抗P47抗体阳性率为16.7%(3/18).光滑念珠茵、近平滑念珠茵以及未能鉴定到种的念珠茵侵袭性和浅表感染者血清,均未检测到抗P47抗体.结论 用白色念珠茵茵丝蛋白P47模拟抗原建立ELISA检测抗P47抗体,虽然与热带念珠茵侵袭性感染有部分交叉反应,但仍可用于白色念珠茵侵袭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anti-anti-id的建株及初步鉴定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anti-id,Ab2)NP30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antianti-id,Ab3).方法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NP30(HRP-NP30)免疫BALB/c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融合,制备单克隆anti-anti-id.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NP30的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定名为NP48.NP48的Ig同型为IgG2b.NP48与SWAP和SEA ELISA反应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P48可定位于虫卵内毛蚴头腺及毛蚴膜.结论 NP48是NP30的特异性anti-anti-id,可用于NP30模拟抗原的分离和鉴定.
-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抗独特型抗体NP41的建株及初步鉴定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anti-id,Ab2)NP30的抗抗独特型抗体(anti-anti-id,Ab3).方法IRS-NP30主动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制备anti-anti-id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定名为NP41.NP41的Ig同型为IgM.免疫组化显示NP41与成虫的体膜、消化管上皮、子宫内膜上皮及虫卵内的毛蚴头腺、毛蚴膜呈阳性反应.结论NP41为NP30的anti-anti-id,其识别的抗原即NP30的模拟抗原.
-
治疗用HBV模拟抗原的设计及其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活性研究
目的引入四聚体技术比较基于不同表位组合的模拟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研究其结构与诱导免疫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表位为基础,分别引入了TH、TH+B细胞表位,合成了3种模拟抗原,并以这3种模拟抗原在体外刺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模型,通过HLA-A2*0201 tetramer定量检测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结果 3种模拟抗原分子能有效地诱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CTL反应;TH和B细胞表位的引入可增强该效应.结论我们所建立的四聚体技术可定量检测表位特异性CTL;模拟抗原的设计中引入TH、B细胞表位可增强其免疫原性.
-
移植前诱导抗独特型抗体对小鼠皮肤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抗独特型抗体诱导对异品系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 以C57BL/6小鼠脾细胞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同种异品系抗体(Ab1). 将Ab1与KLH交联后,免疫BALB/c小鼠诱导产生抗独特型多克隆抗体(Ab2),并以之为受体,观察Ab2对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结果 Ab1交联KLH加弗氏佐剂免疫可有效地诱导抗独特型抗体(Ab2)产生. 与对照组相比较,Ab2诱导组小鼠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结论 移植前在受体体内诱导产生以移植物抗原为模拟抗原的抗独特型抗体,可对移植排斥反应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