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腔内置管注入母牛分枝杆菌菌苗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作者:王玉清

    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M.Vaccae)菌苗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TEP)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TEP能置微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配对随机分为M.Vaccae菌苗治疗组和激素对照组,观察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两组的疗效.结果:TEP两组一个月及六个月治愈率比较,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胸水平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17±5)天、(13±3)天,均少于对照组为(26±4)天、(20±5)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Vaccae菌苗治疗TEP有显著效果,能加快胸水的吸收,能减少结核性胸膜炎的肥厚,明显优于使用激素组.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0例疗效观察

    作者:吕林;陈永新;赵玉慧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接引流袋引流.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胸水平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平均退热时间有显著差别(P<0.01),且并发症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治愈率高、副作用少、简单、易行、创伤性小,值得临床推广.

  • 立复欣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9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爱荣;车春

    近几年,我所共收治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187例,其中96例患者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立复欣胸腔注入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 复方甘草酸苷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作者:朱艳兰

    患者,女,35岁,既往因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一直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8个月,入院前1个月因乏力、纳差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肝功化验示:总胆红素57.87μmol/L,直接胆红素26.20μmol/L,间接胆红素34.70μmol/L,谷丙转氨酶656U/L,谷草转氨酶327U/L,我科于2012年5月16日以"药物性肝损害"收住.查体:T37℃、P84min-1、R21min-1、BP110mmHg/70mmHg.入院后给予5%葡萄糖+复方甘草酸苷80mg静脉滴注,约10min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颜面口唇青紫,胸部出现荨麻疹,脉搏细数,血压:80mmHg/50mmHg,考虑为复方甘草酸苷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给予吸氧,肌注非那根25mg,地塞米松10mg静注,并密切观察血压及尿量,40分钟后病人病情好转,2小时后测BP:110mmHg/70mmHg.

  • 地塞米松磷酸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报告

    作者:李玉廷

    患者,女,37岁,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痰为泡沫样痰,伴左侧胸痛,活动后加剧,乏力、手脚心发热.2010年10月29日,门诊以"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收住院.查:T:37.4℃、P:88min-1、R:22min-1、BP:110/70mmHg.遵医嘱给5%葡萄糖+地塞米松磷酸钠(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 1mL:5mg)10mg 静脉滴注,约5分钟后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颜面潮红、脉搏细数,BP:90mmHg/55mmHg(1mmHg=0.133kPa),考虑为地塞米松磷酸钠致过敏性休克.

  • 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的防治方法

    作者:马伟;达嘎;李勇;杨永良

    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患者较多,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有实际的临床价值,本文在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的发病情况、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明确其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及意义,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原因、相关因素进一步进行归纳,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服务.

  • 超声在结核性胸膜炎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杨蓁;蒋润喜;冯燕玲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声像图特征,研究胸水和胸膜的声像图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 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124例患者采用低频探头扫查,后再用高频探头扫查,观察胸腔积液、胸膜的超声图像表现.结果 胸腔积液超声像图表现为无回声71例(57%),分隔积液31例(25%),混合回声10例(8%),低回声12例(9.6%);胸膜超声图像表现为均匀性增厚36例(29%),不均匀性增厚9例(7.2%),胸膜结节影2例(1.6%).结论 超声图像能够观察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增厚的各种复杂特征表现,是临床上评价结核性胸膜炎诊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8例临床分析

    作者:魏建华;邱蕾;常可可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68例与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结核性胸膜炎7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吸收速度与血糖控制情况呈正比,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吸收慢,胸膜增厚多,合并症多,平均住院日长.结论 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血糖,以达到满意疗效.

  •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胸膜炎63例超声图像表现分析

    作者:杨蓁;魏建华;柳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63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胸水进行观察,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胸膜腔积液中无回声型23例,混合回声型14例,低回声型8例,分隔积液型5例.胸膜肥厚:均匀型增厚2例,不均匀型增厚3例,均匀型增厚伴钙化3例,不均匀型增厚伴钙化3例,胸膜结节影2例.胸膜血流增多13例.结论 超声图像能很好显示胸腔积液和胸膜的内部结构和回声特征,在糖尿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胸水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细胞蜡块切片中细胞比值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应用

    作者:

    目的 探讨细胞蜡块切片成熟淋巴细胞比值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9例胸水沉淀物进行石蜡切片和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求出成熟淋巴细胞、间皮细胞及其他血细胞的百分比,然后采取(-)-(++++)半定量计分.结果 (1)成熟淋巴细胞比值细胞蜡块切片(93.4%)较直接涂片(78.5%)高,退变细胞比值(3.9%<16.5%)少.(2)高倍视野中成熟淋巴细胞数,细胞蜡块切片(300-600个)明显高于直接涂片(150-480个).结论 胸水沉淀物细胞蜡块切片采取细胞成分半定量计分并准确量化,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具有一定的诊断实用价值.

  • 290例结核性胸膜炎B型超声和胸部平片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作者:魏建华

    目的 分析结核性胸膜炎的B超和胸部平片影像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结核性胸膜炎290例进行分析.结果 经B超诊断为渗出性胸膜炎223例占76.9%,干性胸膜炎67例占23.1%.渗出性胸膜炎B超表现多为胸水透声差,内见多个强回声光点及多条强光带分隔及胸膜肥厚.胸部平片诊断为渗出性胸摸炎108例占37.2%,胸片表现为中下肺野或下肺野呈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影,其上缘呈外高内低弧形影,108例经B超诊断15例为干性胸膜炎占13.9%;胸片诊断为干性胸膜炎176例,占60.7%,胸片表现为中下肺野或肺野呈均匀一致阴影,其上缘不规则,肋膈角闭锁或膈面有粘连,膈肌抬高.176例经B超诊断124例为渗出性胸膜炎占70.5%.胸片未见异常6例占 2.1%,经B超诊断6例均为渗出性胸膜炎.结论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超声诊断率高于胸部平片诊断率.

  • 结核性胸膜炎肺底积液的影像诊断16例

    作者:魏建华

    结核性胸膜炎肺底积液属胸膜腔积液的特殊表现类型,积液聚集在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使肺下缘上移,形似膈上抬,故也称"假横膈",容易与膈肌、膈下病变相混淆.本文收集1999年1月-2005年10月经胸膜腔穿刺证实的肺底积液共16例,探讨其X线表现及B超影像特征.

  • 中药离子导入法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闫修友;苏东栋

    目的 观察中药离子导人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185名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简单随机分成对照组91例,治疗者94例,住院期间均予常规治疗(抗结核药物+胸腔穿刺引流术),而治疗组在引流术后同时辅助中药离子局部导入治疗,1日2次,疗程均为10天,观察残余胸水吸收情况及患者胸痛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明显吸收,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辅助治疗可明显促进残余胸水的吸收,以及减轻患者因胸膜粘连而引起的胸痛症状,提高疾病预后,故不失为结核性胸膜炎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 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33例疗效观察

    作者:吾加巴特;耐华

    我们自2003~2005年对33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WHO推荐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报道如下.

  • 46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作者:吴新佳;向志忠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胸膜炎症,是常见的结核病之一,以单侧或双侧胸膜腔不同程度积液为主要特征.大部分患者通过规则的化疗和积极的抽液治疗都能治愈,但因各种原因延误诊断或胸水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导致肺功能减低和肺膨胀不全等不可逆改变.我们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适时加用纤溶酶原激活剂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发生.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56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斌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缩短胸水吸收时间及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方法.方法:将10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1~2 d,待胸水减少时,将尿激酶注入胸膜腔;对照组48例,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而未注射尿激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及胸膜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胸水完全吸收率为92.9%(52/56),而对照组为52.1%(25/48);治疗组治愈后胸膜粘连肥厚发生率为16.1%(9/56),对照组为43.8%(21/48),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显著缩短胸水吸收时间,有效防止胸膜肥厚粘连的发生.

  • 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20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欲晓;孙根辉

    目的:探讨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9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06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186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胸水消失时间及3、7、14 d后胸水吸收率.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7±5) d,对照组(17±9) d,有明显差异;治疗组3、7、14 d胸水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世红;姜燕;胡昕;姚丽丹;王晶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10万 IU(用20 mL 生理盐水稀释)。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胸腔积液引流量明显增多(t =5.88,P <0.05);积液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18,P <0.05;t =2.52,P <0.05),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 <0.05;χ2=4.18,P <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胸膜粘连及胸膜增厚发生率降低(χ2=4.11,P <0.05;χ2=4.50,P <0.05)。结论胸腔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好,能有效增加胸腔积液排出量,缩短病程,减少胸膜粘连及肥厚,促进肺功能恢复,且方法安全有效。

  • 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宁俊英;杨琳娜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诊断、治疗与肺结核密切相关,因而,在结核病分类法中属于肺结核的范畴.

  •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波;齐凤娥;张建华;翟亚军;杨良杰

    目的:探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结核性胸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9-2015.1住院治疗的61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致胸腔积液患者(A组)和64例其他疾病致胸腔积液(B组)的患者进行外周血T-SPOT·TB检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血清结核抗体检测(Mtb-AB)并对比,结果与终诊断比较.结果:A组T-SPOT·TB的阳性率90.16%,明显高于B组20.5%(X2 =52.19,P<0.001).A组T-SPOT·T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PPD试验36%(X2 =5.20,P<0.05)、Mtb-AB 41%(X2 =0.52,P>0.05).T-SPOT· TB在B组中阴性率为79.55%.结论:T-SPOT·TB检测特异性和敏感度要明显优于PPD试验和Mtb-AB检测,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752 条记录 81/88 页 « 12...78798081828384...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