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联合5-氟胞嘧啶对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

    作者:台献忠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细菌性脑膜炎患儿60例,其中30例行静脉滴注两性霉素 B 和5-氟胞嘧啶为对照组,另30例行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联合5-氟胞嘧啶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细菌性脑膜炎患儿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联合5-氟胞嘧啶治疗效果良好,小儿的机体恢复快速,可临床推广应用。

  • 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

    作者:王林娜;罗强;张艳敏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无菌抽取患儿脑脊液进行墨汁染色,均为阳性.结果 3例患儿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头痛、呕吐,其中1例出现复视、嗜睡、昏迷、抽搐,3例均通过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有隐球菌,1例脑脊液培养出新型隐球菌,2例脑实质有异常信号改变,2例前期静脉应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口服5-氟胞嘧啶,出现病情加重或静脉炎后,改为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口服氟康唑、5-氟胞嘧啶,1例确诊后即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现3例已痊愈.结论 隐球菌脑膜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由于年龄限制,部分患儿不能准确表达症状,故易误诊、延误治疗,在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病情渐加重或出现静脉炎的情况下改用鞘内注射,患儿病情明显得以控制,治疗时间较长,终治愈.

  • 胞嘧啶脱氨酶和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融合基因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潘雪;李向楠;王鹏;侯晓旭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启动子调控的胞嘧啶脱氨酶和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融合基因(CD:UPRT)在裸鼠体内对食管癌细胞EC9706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0.2 ml EC9706细胞悬液接种裸鼠,构建食管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及pAdTrack-MDR1-CD:UPRT质粒,模型随机分成3组经处理并观察30 d,测量肿瘤体积使用V=x×y2/2(x为长径,y为短径).肿瘤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食管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处理30 d后,B、C组肿瘤生长迅速,表面出现坏死,肿瘤体积分别为(3.21±0.23)、(3.15 ±0.22) cm3;A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第30天体积为(0.98±0.15) 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肿瘤细胞排列稀疏,大片坏死红染,部分可见胞核固缩、核碎裂;B、C组肿瘤细胞排列紧密,血管丰富,细胞形态及细胞核呈多形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像多见.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A、B组肿瘤组织呈阳性反应,表明有CD蛋白的表达,C组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阴性.结论 MDR1启动子调控的CD:UPRT/5-氟胞嘧啶(5-FC)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对裸鼠食管癌皮下移植瘤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 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恶性脑胶质瘤荷瘤裸鼠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L(U) Sheng-qing;张克斌;LIU Xue-qiang;尹昌林;邱克军;Eric E.ZHANG;杨辉

    目的 评判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恶性脑胶质瘤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采用Lipofectamine2000TM脂质体介导方法将CD基因转染17251恶性胶质瘤细胞系,并接种于裸鼠前臂皮下,成瘤后腹腔注射5-FC(每13500mg/kg体重)10 d,观察荷瘤鼠肿瘤的生长情况,8周后比较转染组与对照组肿瘤的体积与重量,并进行病理形态学分析.结果 U251细胞获得CD基因的成功转染,5-FC用于不同组别荷瘤裸鼠,8周后转染组肿瘤体积(0.09±0.03)cm3和重量(0.28±0.11)g明显小于对照组(1.81±0.77)cm3和(1.63±0.80)g;形态学揭示转染组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与坏死.结论 裸鼠在体实验研究表明: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是治疗恶性脑胶质瘤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 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大肠癌的原位基因治疗

    作者:黎成金;马庆久;涂小煌;王烈;李金茂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对不同分泌CEA大肠癌组织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脂质体法将CEA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在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分别接种到BALB/c裸鼠大腿皮下,成瘤2周后,瘤内多点注射法行原位基因转染,每天腹腔注射500mg/kg的5-FC(5-fluorocytosine),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病毒滴度为5.6×106CFU/L.经多次注射法转染,目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能有效表达,治疗21天后,基因治疗组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明显大于对SW480细胞肿瘤.结论 CEA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更明显.

  • 26例新生隐球菌脑膜炎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连豫苞;何剑琴;郭益红;黄新峰

    目的了解新生隐球菌脑膜炎(CN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6例CN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有头痛,发热2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19例.涂片找到隐球菌24例,真菌培养阳性3例.首诊误诊12例.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5-氟胞嘧啶(5-Fc)治疗,治愈好转率81.82%(9/11);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5例,治愈好转3例;两性霉素B联合5-Fc治疗3例,治愈好转2例;单用氟康唑治疗4例,治愈好转2例;3例未予抗真菌治疗者均病死.结论新生隐球菌脑膜炎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涂片及真菌培养有利于确诊;两性霉素B、氟康唑、5-Fc是有效的治疗药物,且联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 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体外杀伤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作用的研究

    作者:吕胜青;刘运生;杨辉;陈祖林;黄河

    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对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介导法将CD基因转染U251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G418筛选获得抗性克隆(取名为U251/CD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5-FC作用于U251/CD细胞,MTT法测定活性细胞比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5-FC培养液内5-FU的浓度.结果:U251细胞获得了质粒的成功转染.基因转染使G418抗性细胞(U251/CD细胞)对5-FC高度敏感.未转染的U251细胞对5-FC不敏感,IC50 约为6 500 μmol/L,而转染基因后 IC50 约为10 μmol/L.并且加入不同浓度的5-FC后,U251/CD细胞培养液内均能检测到5-FU.结论:5-FC对CD基因修饰U251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在体研究提供依据.

  • KDR-CDglyTK融合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细胞增值的影响

    作者:刘跃东;汪森明;黄宗海;李强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KDR启动子驱动的融合基因体系对人结肠癌细胞SW620增值的影响.方法 重组腺病毒AdEasy-KDR-CDglyTK体外感染表达KDR的SW620细胞株和对照组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株,并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GCV(ganciciovir)和/或5-FC(5-fluorocytosine).观察该体系对SW620细胞生长增值的影响.结果 携带双自杀基因(CDglyTK)和报告基因(GFP)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感染复数为100时,95%以上的受感染SW620和LS174T细胞中有GFP表达.已转染腺病毒的SW620和LS174T细胞同未转染的各自细胞在细胞生长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前药应用下,已转染腺病毒的SW620和LS174T细胞表现出对前药不同的敏感性:表达KDR的SW620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前者相比,不表达KDR的LS174T细胞对前药不敏感(P<0.01).融合基因的疗效优于单一自杀基因(P<0.01).结论 KDR基因启动子可以调控融合基因体系选择性地杀伤人结肠癌SW620细胞,抑制其增值.

  • Survivin启动子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CD)自杀基因的抗肿瘤研究

    作者:邵红伟;陈辉;李家明;沈晗;吴凤麟;王辉;黄树林

    目的 探讨Survivin启动子介导的CD/5-FC自杀系统的抗肿瘤效果.方法 利用Survivin启动子替换pEGFP-N1载体上的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SurP-EGFP,通过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确定Survivin启动子的特异性;将酿酒酵母的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克隆在pSurP-EGFP中,构建成重组载体pSurP-CD,转染肿瘤细胞后利用毛细管电泳仪检测前药5-氟胞嘧啶(5-FC)的转化效率,同时分析肿瘤细胞的凋亡.结果 GFP的表达表明Survivin启动子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毛细管电泳检测表明CD能够有效地将5-FC转化为5-FU,显微镜观察和流式分析表明了Survivin启动子介导的CD的抗肿瘤效果.结论 Survivin启动子能有效地介导CD自杀基因的表达,具有较好的靶向性抗肿瘤效果.

  • 2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春华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现对我院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28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诊疗过程进行分析.

  • 腺病毒转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联合5-氟胞嘧啶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文莹;严密;张军军

    目的研究毒性基因联合前体药物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H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防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有效方法. 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 CD)基因、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 5-FC)加入第3代体外培养的HRPE培养液中,以x-半乳糖甘酶(x-galactosidae, X-gal)与基因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Lac Z)标记CD基因,通过检测HRPE阳性感染率衡量腺病毒的转导效率.甲基四唑盐比色法(methylthiazolyl-terazollium,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 结果 CD基因对HRPE的转染率呈剂量依赖性.CD基因转染阳性的HRPE细胞可将5-FC转变为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HRPE细胞增殖.本研究中所用的毒性基因联合前体药物治疗系统对RPE细胞生长无明显的旁观效应. 结论腺病毒载体作为高效载体,可选择性将目的基因转入细胞中.为药物防治PVR形成提供了新思路.

  •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抑瘤实验

    作者:易成;郭志英;黄英;王浩毅;王树人

    目的观察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体内、外抑瘤效果.方法含重组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中加入5-FC,厌氧条件下培养24 h后取其上清液,加到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上,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及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建立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尾静脉注入含重组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腹腔注入5-FC,观察携带重组CD基因的婴儿双歧杆菌联合5-FC对黑色素瘤肿瘤体积及肿瘤体积倍增时间的影响.结果①体外实验:实验组肿瘤细胞形态显示出显著的损伤性改变,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而对照组肿瘤细胞影响不大.②小鼠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经重组婴儿双歧杆菌联合5-FC治疗21 d,实验组肿瘤倍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其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越显著.结论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抑瘤效果.

  •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CD基因转移联合5-FC对大鼠卵巢癌细胞株的作用研究

    作者:李清丽;彭芝兰;王和;姚远;张家文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转移及其与5-氟胞嘧啶(5-FC)联合应用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方法用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将CD基因转染大鼠卵巢癌细胞株NUTU-19细胞,加入含5-FC的培养液培养.MTT法检测培养孔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存活率.结果 5-FC对转染了CD基因的NUTU-1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并随着腺病毒滴度和5-FC浓度的增加,该作用不断增强.此外,5-FC可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CD基因转染细胞周围未转入该基因的NUTU-19细胞.结论 CD基因转移联合5-FC作用对NUTU-19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 CD基因联合5-FC治疗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姚远;王和;彭芝兰;刘珊玲;李清丽;姚先莹

    目的了解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经CD基因联合5-FC治疗后的变化.方法 1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5)和对照组(n=5).实验组将整合有CD基因的复制缺陷的腺病毒0.1 ml[1×1010 pfu(菌斑形成单位)/ml]注入瘤体内,同时将5-FC按每次400 mg/kg注入裸鼠腹腔内.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病毒液及5-FC溶液,以同体积、同样方法注入裸鼠体内.结束治疗后24小时处死裸鼠.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中心及边缘部位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用CA125标准试剂盒检测肿瘤组织及裸鼠血清CA125值;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及肿大淋巴结的病理表现.结果①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重量分别为1293±342 mg和1267±312 mg,治疗后分别为2231±640 mg和2925±1195 mg,实验组瘤重量小于对照组.②肿瘤病理类型为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肿瘤组织内有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及明显的纤维化.另外,对照组裸鼠有2只(2/5)发生肿瘤淋巴结转移,而实验组裸鼠未发生肿瘤淋巴结转移.③实验组肿瘤细胞总的凋亡率为11.96±5.69%,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7.65±5.21%)(P<0.05).④实验组与对照组G1期及S期细胞构成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G2期细胞的构成比为4.79%,低于对照组的5.88%(P<0.05).⑤实验组与对照组肿瘤组织CA125值分别为2954±1318 U/g和3047±1579 U/g (P>0.05);血中CA125值分别为1092±801 U/ml和2297±802 U/ml(P<0.05).结论 CD基因联合5-FC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有治疗作用.

  •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重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优势

    作者:周建丽;刘诗翔;刘枢晓;卜宪聪

    目的:研究两性霉素 B 脂质体治疗重症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并颅内高压患者静脉滴注及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脂质体(L-AMB),并口服5-氟胞嘧啶(5-FC),同时行腰椎穿刺置管术,外引流脑脊液。结果3例患者均接受了全疗程抗真菌治疗,且复查相关指标达到治愈。结论 L-AMB 静滴及鞘内注射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 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酶和5-氟胞嘧啶热化疗对裸鼠结肠癌肝脏转移的影响

    作者:黎成金;王羊;王烈;涂小煌;王瑜;张宝明

    目的 探讨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系统热化疗对裸鼠结肠癌肝脏转移的影响.方法 将45只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非热疗组、热疗组,每组15只.门静脉注射法建立结肠癌肝脏转移动物模型,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χ2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肝脏肿瘤转移率、转移数目;观察各组病理学变化、肿瘤细胞凋亡指数;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CD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非热疗组、热疗组肝脏平均转移癌结节数目和转移率分别为(4.6±1.3)、(2.2±1.0)、(0.5±0.8)个和100.0%、60.0%、13.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98,χ2=5.208,19.548,5.168,P<0.0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4.6%、9.9%和17.4%.热疗组可见大量细胞空泡变性、坏死、溶解现象,有较多的凋亡小体形成.3组均可以检测到CD基因的表达.结论 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热化疗对转CD基因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肝脏转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冬;韦军民;黄美雄;何庆泗;苏伟

    目的 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 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 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液中5-氟胞嘧啶的浓度

    作者:谢奇峰;唐细兰;宋湘芝;何达秋

    目的: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液中5-氟胞嘧啶的浓度,用于该药的治疗药物监测.方法:样品处理用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后,于ODS色谱柱上分析,以10 mmol@L-1磷酸二氢钾(用0.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6.25~200μg@mL-1 ,低检测限为0.8μg@mL-1,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9.86%.精密度考察5-氟胞嘧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一性强,适用于临床5-氟胞嘧啶治疗药物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疗效研究

    作者:陈芳

    目的 分析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20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单一治疗组患者用单纯二性霉素B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治疗组给予二性霉素B静脉滴注联合氟康唑、5-氟胞嘧啶静脉滴注的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脑脊液转阴时间.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脑脊液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给予二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静脉滴注综合治疗,跟单纯二性霉素B治疗对比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转阴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39 条记录 2/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