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钙化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患者男,36岁.因上腹痛2个月于2007年12月13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良好,胃镜见胃体大弯侧一黏膜下肿块,表面光滑活检钳可推动,皱襞完整(图1).术中见胃大弯侧一2 cm×2 cm×1 cm大小包块突出,边界清楚.行部分胃壁切除术.术后2个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
胃底异位脾种植误诊为间质瘤一例
患者男,53岁,因反复上腹痛伴早饱2年余入院.患者8年前因外伤导致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近2年反复出现上腹痛伴早饱,无呕血、黑便.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中性粒细胞46.9%,嗜酸性粒细胞7.1%,总蛋白55.9 g/L,尿素氮8.25 mmol/L,其余生化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见胃底前壁大弯侧一大小2.5 cm ×2.0 cm隆起(图1),表面黏膜充血肿胀(图2).胃镜诊断:黏膜下肿块(?)、曲张静脉待排除.超声内镜检查:胃底固有肌层起源稍低回声光团,横截面积约1.5 cm ×2.2 cm(图3),局部管壁层次欠清晰,壁外未见肿大淋巴结声像,考虑间质瘤可能.
-
内镜下黏膜下肿块切除对食管胃黏膜下病变的诊疗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治疗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今年以来该科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0例,结合超声内镜检察结果,在内镜下确定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可移动后,于病变基底部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盐水,使病变基底部与胃壁基层分离,用圈套器套取病变,采用混合电凝电切切除隆起性病变.结果18例病人获得有效的病理诊断,大多数患者病变获得有效切除.结论对于食管、胃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胃镜下切除术具有良好的诊断与治疗价值,特别对恶性和潜在恶性间质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安全性较好.
-
低位直肠胃肠间质瘤误诊为直肠黏膜下感染一例
患者男,62岁,因“肛门部肿块胀痛2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11年4月15日入院.专科检查:肛门外观未见异常;指诊:截石位3点处肛旁2 cm触及—指向肛管的条索状硬结,肛内可触及黏膜下肿块,表面光滑质韧,未及全貌.肠镜示:距肛缘3 cm处见一肿物,表面黏膜正常,未见肛瘘内口,见图1;病理活检:直肠肛管黏膜示中度急、慢性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