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垂体腺瘤中存活素和E-钙黏附蛋白及Ki-67的表达与其侵袭性的关系
垂体腺瘤是垂体前叶细胞形成的良性肿瘤,当伴有鞍区局部硬膜和骨质的侵犯及破坏时,称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1],它是介于良性肿瘤和腺癌之间的、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肿瘤,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由于它的诊断不能以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核分裂来判断,且电镜检查与非侵袭性腺瘤形态也相似[1],所以诊断不能只是依靠常规病理,必须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我们通过观察垂体腺瘤和侵袭性垂体腺瘤中E-钙黏附蛋白(E--eadherin)和凋亡抑制因子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情况,以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为ll缶床术后进行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锁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误诊为骨巨细胞瘤5例影像分析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幼稚的黏液样间胚叶细胞,占良性骨肿瘤的2.31%,占骨肿瘤的1.04%,具有分化成软骨和产生胶原纤维的特性.多见于青少年,10~30岁发病者约占80%.以四肢长管状骨多见,锁骨罕见.骨巨细胞瘤常见,占原发骨肿瘤的9.3%,占良性骨肿瘤的18.4%.多见于20~40岁的成人,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局部破坏性强,生长活跃,术后易复发,多为良性,好发于长管骨的骨端,锁骨较为罕见.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因其影像学上部分特点与骨巨细胞瘤相似,鉴别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8年间5例锁骨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误诊为骨巨细胞瘤病例,报道如下:
-
第2例--呼吸心跳骤停
病历摘要 患儿女,生后22 h,因皮肤黄染4 h,于1999年5月14日中午12 h转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病房。患儿系第2胎第2产,孕40周,顺产,出生前有宫内窘迫20 min,脐带绕颈1周,无羊膜早破。出生时无窒息,于生后18 h发现周身皮肤黄染,测血微量胆红素278.7 μmol(16.3 mg/dl),遂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转儿科治疗。入院前尚未开奶,已排胎便。其母产前未用催产素引产。 体检:体温36.7℃、脉抟120次/min,呼吸38次/min,体重3 000 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反应好,哭声响亮。颜面、躯干、四肢近端皮肤黄染。前囟2×2 cm 平软,颈部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律齐,心率120次/min,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于肋缘下1.0 cm。四肢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正常。其母血型"O"型,子血型"A"型,入院后做母子交叉免疫试验直接Coombs试验(+)。血常规示:WBC 14.2×109/L,RBC 342×109/L ,Hb 134g/L,HCT 39.9%,PLT 199x109/L,中性分叶细胞0.70,淋巴细胞0.24,杆状细胞0.01,单核细胞0.05。入院诊断:(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ABO溶血病。
-
磁共振成像在脑血管瘤诊断中的意义
脑海绵状血管瘤属脑部先天性血管畸形,脑血管瘤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的良性肿瘤.由于血管造影检查时常无异常血管团的发现,故称隐性血管畸形,多发于小脑,据统计占所有脑血管瘤的15%.近年来,通过我们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海绵状血管瘤在脑血管畸形中所占的比例要比以往报道大得多.临床就诊的原因:一部分是查其他疾病时发现;另一部分是合并出血引发了诸如抽搐、面瘫、肢体不适等症状.目前只有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明确显示病灶,为研究其MRI的表现,收集20例有病理结果的脑海绵状血管瘤,主要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
老年人垂体腺瘤影像学及临床分析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细胞的异常结节性增生,占颅内肿瘤10%,好发于中青年,老年人较少见,文献报道约占垂体腺瘤病人的0.8%[1,2],并且症状常不典型,极易误诊.我们近5年中共收治9例,均经内分泌或CT、MR检查确诊并通过手术治疗证实的老年人垂体腺瘤,现报告如下.
-
半夏水半夏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本文采用电子显微镜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和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它们有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半夏与水半夏鉴别的依据.
-
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Caspase-3与骨肉瘤
细胞凋亡是一种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的死亡过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之一,其概念早由Kerr等[1]提出.目前普遍认为,细胞凋亡的改变可以引起肿瘤的发生,因此探讨细胞凋亡机制及其调节将对肿瘤防治产生积极的影响[2].细胞凋亡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这样概括为3个阶段:信号转导阶段、中央调控阶段和结构改变阶段[3].而此过程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这些基因在种属之间非常保守,如Bcl-2家庭、Caspase家庭、癌基因如C-myc、抑癌基因P53等.本文着重讨论Bcl-2、Bax、Caspase-3在骨肉瘤中的作用.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从间胚叶细胞发展而来,年发病率约为1~3人/100万人,3/4发生于10~25 岁,男性较女性多两倍.肿瘤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补肾法治疗垂体前叶病概述
垂体前叶病包括垂体功能低下症(席汗氏综合征)、垂体腺瘤、垂体性侏儒症、肢端肥大症和巨人症,是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垂体前叶细胞和(或)下丘脑分泌功能异常所出现的临床症状。近年中医治疗垂体前叶病有很大的发展。临床通过中医辨证基本可分为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脾肾阳虚型。肾精不足型,肝肾阴虚型,痰淤兼夹型。在这些证型的治疗中,用之多广的是补肾法。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均证明补肾法在治疗垂体前叶病中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