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芪多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陈志明;邓曼;朱仕兵;隋向前;李晓玲;张晓洁;徐鋆阳;窦晓兵;史亦谦

    目的 观察NF-κB在黄芪多糖(APS)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Cs)分化过程的作用,探讨APS诱生DCs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核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在无药物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APS组:在含有黄芪多糖100mg/L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PDTC组:用NF-κB的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10μmol/L处理脐血单核细胞30 min后,加入含有黄芪多糖100 mg/L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收集培养第12天的细胞,FCM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NF-κB的激活、迁移情况.结果 (1)对照组细胞无成簇生长,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黄芪多糖组细胞成簇生长,形态学由圆形逐渐变为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抑制剂组细胞生长缓慢,未出现聚集现象,细胞形态学未见明显变化.(2)APS组高表达DCs特异性抗原CD80、CD83和CD86,与对照组、PDT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PDTC组表达相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NF-κB可见APS组伴有大量NF-κB荧光进入细胞核,尤以72 h显著,NF-κB激活率为(75.20±7.37)%,而对照组、PDTC组NF-κB激活率分别为(13.20±3.46)%、(8.20±1.92)%,与AP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芪多糖能够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定向分化为DCs,NF-κB是黄芪多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向DCs分化的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元件.

  • 黄芪多糖体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及其免疫学特征

    作者:邓旻;窦晓兵;史亦谦;沃兴德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代替细胞因子在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的作用及细胞免疫学特征的变化.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将获得的单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在含有黄芪多糖(浓度为100mg/L)的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阴性对照组:在未加黄芪多糖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阳性对照组:在含有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部分培养第12天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表面CD1a、CD80、CD83和CD86分子的表达.结果 在培养的第72h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开始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树突状结构更加明显,第12天细胞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无成簇生长,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培养至10天的实验组细胞扫描电镜下可见细胞表面粗糙,胞体突起成不规则形态,突起的长短、粗细、薄厚不等.培养12天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细胞别高表达DCs特异性抗原CD1a、CD80、CD83和CD86,与对照组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多糖及细胞因子体外均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性(成熟)DCs.

  • 黄芪多糖干预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变化

    作者:刘兵荣;肖瑾;丁新生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及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06在南京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9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23只,每组分别于术后6 h,1,3,5 d取5只用于病理切片制作,于术后3 d每组各取3只用于电镜检查.②模型组与治疗组均采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Ⅶ型胶原酶;治疗组于造模术后2 h给予黄芪多糖(美国泛华医药公司Pharmagenesis提供,批号8 k 01101)25 m/kg腹腔注射,1次/d;其余两组在同样时间点给予2 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③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神经凋亡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动态变化.④透射电镜观察术后3 d血肿周围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69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肿周围神经元凋亡细胞:模型组于术后6 h开始增多,为(31.24±4.55)个/高倍视野.术后1 d明显增多,为(72.58±7.23)个/高倍视野,术后3 d达高峰[(159.42±12.26)个/高倍视野],术后5 d减少[(90.98±7.65)个/视野];模型组术后各时间点明显多于假手术组[(1.73±0.37),(1.45±0.30),(1.43±0.32),(1.41±0.13)个/高倍视野,P<0.01].黄芪多糖组术后1,3,5 d神经元凋亡细胞为(57.64±8.45),(132.65±8.48),(61.23±7.12)个/高倍视野,少于模型组(P<0.05~0.01).②血肿周围核因子κB阳性细胞数:模型组与治疗组术后6 h在血肿周围及皮质部位见大量核因子κBp65阳性细胞,术后3 d达高峰,术后6 h~5 d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术后6 h,1,3,5 d为(19.21±3.87),(44.28±5.76),(53.29±5.67),(27.82±2.74)个/高倍视野,均少于模型组[(26.75±4.08),(58.33±8.13),(68.15±6.89),(37.98±4.57)个/高倍视野,P<0.05~0.01].③神经元超微结构:假手术组基本正常;治疗组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结论:黄芪多糖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表达来减轻脑出血后的细胞凋亡,对脑出血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 黄芪多糖定向诱生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及其对T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邓旻;窦晓兵;史亦谦;沃兴德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体外对脐血单核细胞定向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s)及其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个核细胞分为3组,实验组:在含有APS(浓度为100 mg/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阴性对照组:在无药物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阳性对照组:在含有细胞因子(IL-4、GM-CSF、TNF-α)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部分培养第12天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表面CD1a、CD80、CD83和CD86的表达;收集实验组培养第12天的细胞(DCs),作为刺激细胞;分离制备健康志愿者异基因外周血单核细胞(MNC),作为反应细胞混合培养,MTT比色法检测DCs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在培养的第72小时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开始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树突状结构更加明显,第12天细胞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缓慢,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培养至10天的实验组细胞扫描电镜下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培养12天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细胞分别高表达DCs特异性抗原CD1a、CD80、CD83和CD86,与阴性对照组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示经黄芪多糖诱生的DCs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具有明显刺激增殖作用.结论:黄芪多糖及细胞因子体外均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功能性(成熟)DCs;黄芪多糖诱生的DCs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且随DCs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作用增强.

  • 黄芪多糖诱导脐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鉴定分析

    作者:朱仕兵;邓旻;窦晓兵;史亦谦;沃兴德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脐血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并对其进行分析鉴定.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脐血单核细胞,分为3组,即实验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培养过程中用倒置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部分培养第12天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表面CD1a、CD80、CD83和CD86的表达.结果:在培养72小时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开始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树突状结构更加明显,第12天细胞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阴性对照组细胞生长缓慢,培养至第12天细胞呈梭形巨噬细胞形态.培养至10天的实验组细胞透射电镜下呈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培养12天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细胞分别高表达DCs特异性抗原CD1a、CD80、CD83和CD86,与阴性对照组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体外可诱导脐血单核细胞(DCs前体细胞)定向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s).

  • 黄芪多糖对孕早期蜕膜TLR4表达与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永林;张丽;梁月琴;陈益民;张蕾;陈聪;姚轶敏;陈婷停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通过孕早期蜕膜TLR4途径对IL-6、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孕早期蜕膜TLR4的表达,并对孕早期蜕膜进行原代培养,将其分为两大组,PBS对照组、LPS刺激组,用0,25、50、125、250mg/L黄芪多糖预处理两组蜕膜细胞48小时,再分别用PBS、LPS处理24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脸方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6的分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蜕膜细胞TLR4的表达.结果:孕早期蜕膜功能性表达TLR4,用LPS刺激细胞后,TLR4表达上调,IL-6、TNF-α的分泌显著增加,用25、50、125、250mg/L黄芪多糖预处理蜕膜细胞48小时后,250mg/L黄芪多糖可以抑制TLR4表达的上调,同时可以抑制LPS刺激蜕膜细胞引起的TNF-α分泌增加,而25、50、125mg/L黄芪多糖不能抑制LPS刺激引起的TLR4表达的上调;但25、50、125、250mg/L黄芪多糖均可以引起IL-6分泌的增加.未经LPS刺激,用25,50,125,250mg/L黄茂多糖作用蜕膜细胞,蜕膜TLR4的表达及IL-6,TNF-α的分泌则无显著性变化.结论:TLR功能性表达于孕早期蜕膜;黄芪多糖可以通过改变蜕膜TLR介导的免疫功能影响母胎界面免疚微环境.

  • 黄芪提取物的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

    作者:邹宇宏;杨雁;吴强;陈敏珠;张胜权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观察两种黄芪提取物黄芪总苷(AST)、黄芪多糖(ASP)对HBV-DNA转染的HepG2-2.2.15细胞分泌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影响,同时用3H-TdR掺入法检测HepG2-2.2.15细胞增殖.结果 AST(40、80、160 mg/L)、ASP(256、512 mg/L)对HBsAg、HBeAg分泌有抑制作用,ASP(128 mg/L)还可以抑制HBsAg分泌.AST(40、80、160 mg/L)、ASP(128、256、512 mg/L)可抑制HepG2-2.2.15细胞的增殖.抑制HepG2-2.2.15细胞分泌HBeAg、HBsAg和细胞增殖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AST为88.14、92.07、32.81 mg/L,ASP为350.59、354.38、139.55 mg/L.结论 AST、ASP在体外实验中有抗HBV和抑制HepG2-2.2.15细胞增殖的作用,AST作用优于ASP.

  • 黄芪多糖注射液对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肝功能、脂糖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姚艳春;张琛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放化疗患者肝功能、脂糖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NSCLC患者87例,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2),术后均予以放化疗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肝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糖脂代谢指标及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均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DL-C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FPG、2hPG、HDL-C高于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均P<0.05).治疗后两组CD8+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D4+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5).[结论] 黄芪多糖注射液可有效减轻肺癌术后放化疗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增强机体免疫,缓解化疗所引起的血糖、血脂升高情况,提高患者耐受性.

  • 黄芪多糖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凋亡及AMPK-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宋杰;李静;黄铁柱;胡阳黔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及对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以200、300、400 mg/L浓度黄芪多糖处理肝癌HepG2细胞后分别培养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磷酸化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种浓度的黄芪多糖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300 mg/L浓度的黄芪多糖较200 mg/L的黄芪多糖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P<0.05);而400 mg/L与300 mg/L的黄芪多糖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各种浓度黄芪多糖均可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P<0.05),其中300 mg/L的黄芪多糖较200 mg/L作用显著(P<0.05);而400 mg/L与300 mg/L的黄芪多糖促进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够增加p-AMPK的表达(P<0.05),并抑制其下游p-mTOR蛋白表达(P<0.05).AMPK阻断剂compound C处理后黄芪多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被阻断.结论 黄芪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并促进凋亡,其机制与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 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异常的影响

    作者:张雅娟;桑敏;张洪秀;李力男;吕荟明;安媛

    目的 探索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雄激素分泌的变化及黄芪多糖对其雄激素分泌变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IVF/ICSI-ET 17例PCOS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浓度为50、100、200、500、1000 μg/ml的黄芪多糖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检测其培养液中雌激素(E2)、孕激素(P)、雄激素(T)水平的变化.结果 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分泌T水平[(0.4716±0.03)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0.23 ±0.0162) nmol/L,P<0.05],两组E2、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处理后,PCOS组患者颗粒细胞培养液中T水平明显降低(P<0.01).黄芪多糖浓度分别为1000、500、200、100及50μg/ml的T水平与0μg/ml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芪多糖能抑制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培养中的睾酮分泌,降低睾酮分泌水平,可成为治疗PCOS患者的新途径.

  • 黄芪多糖对有核细胞分泌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娄晓芬;张炳华;宋京;刘彬;邓筱玲

    目的研究注射用黄芪多糖对分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造血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支持黄芪多糖的造血活性.方法取正常人浓缩白细胞,分离出人PBMC单细胞悬液,进行细胞培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上清液中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造血细胞因子.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能刺激人PBMC产生大量的G-CSF和GM-CSF,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在体外能刺激人PBMC产生G-CSF和GM-CSF造血细胞因子,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提示其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展示其临床应用前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