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达人IL-17F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的功能研究

    作者:盛伟华;任苏勤;谢宇锋;缪竞诚;刘铁连;杨吉成

    目的构建表达人白细胞介素IL-17F (hIL-17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IL-17F),为进行hIL-17F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形成和抑瘤效应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pUCm-T/hIL-17F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L-17F,酶切连接到带有GFP标记的pAdTrack-CMV转移质粒上,PmeⅠ线性化重组质粒pAdTrack-CMV-hIL-17F,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BJ5183细菌,经同源重组,获得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Track-CMV-hIL-17F经PacⅠ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细胞,收获Ad-hIL-17F,用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人IL-17F基因表达。 MTT法检测hIL-17F基因表达对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ELISA法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血管生成素( Ang-1)基因在293A细胞、ECV304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RT-PCR检测Ad-hIL-17F对293A细胞中人VEGF转录的影响。结果测序显示hIL-17F序列正确,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到了IL-17 F基因的表达。 Ad-hIL-17 F能显著抑制ECV304细胞的生长,抑制人VEGF和Ang-1基因在293 A细胞、ECV304细胞中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和获得了hIL-17F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IL-17F), Ad-hIL-17 F可通过下调VEGF和Ang-1的分泌而抑制血管形成。

  • Th17细胞在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胡守亮;程骏章;卢宏柱

    Th17细胞是新的CD+4T辅助细胞亚群,是独立于Th1和Th2细胞之外的第三类效应T细胞亚群,其产生的多种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和IL-17F)在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1].

  • Th17细胞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刘利;杨满;樊均明

    IgA肾病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20%~40%的成人患者在20年后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IgA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较明确其临床特点、病理特征、预后等.但对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Th17细胞是近来发现的一类新的CD4+T辅助细胞亚群,是独立于Th1和Th2细胞之外的效应T细胞亚群,其产生的多种相关细胞因子[如IL-17A(IL-17)和IL-17F]在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起着关键性作用[2].在人类,Th17细胞可以引起多器官炎症反应、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3].近年研究发现[4],Th17细胞引起的免疫反应在肾脏炎症性疾病的发病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IL-17与IgA肾病自身免疫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7F与CA-125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长群;汪宏波;金志珊;刘妮英

    目的:探讨血清和腹腔液中IL-17F、CA-125水平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EM患者29例为观察组,非EM患者26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17F和CA-125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腹腔液中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 ~ Ⅳ期血清、腹腔液中CA-125明显高于Ⅰ ~ Ⅱ期(P<0.05);Ⅰ~Ⅱ期腹腔液中IL-17F水平明显高于Ⅲ~Ⅳ期(P<0.05).观察组血清CA-125阳性率为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4%(P<0.01);腹腔液CA-125阳性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腹腔液CA-125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血清CA-125.结论:腹腔液IL-17F可早期筛查EM,血清、腹腔液CA-125可中晚期筛查EM,腹腔液CA-125筛查效果好于血清CA-125.

  • 射干麻黄汤对急性哮喘小鼠模型IL-17A及IL-17F表达的影响

    作者:隋博文;翟平平;李明虎;李明爽;王浩;王达;彭先祝

    目的:探讨射干麻黄汤对急性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及血清中IL-17A及IL-17F表达的影响,以近一步阐明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只SD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对照组(F组)、射干麻黄汤高、中、低浓度组(C、D、E组).显微镜镜下观察经HE染色的肺组织的病理性改变,哮喘小鼠血清检测IL-17A及IL-17F水平,肺组织中IL-17A mRNA及IL-17F mRNA的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结果: 小鼠肺组织中B组IL-17A mRNA及IL-17F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1).与B组比较, C、D、E组BALF中IL-17A mRNA及IL-17F mRNA水平降低(P<0.05),且C组IL-17A mRNA及IL-17F mRNA表达量下降为明显.C组与F组IL-17A mRNA及IL-17F mRNA表达量相接近.小鼠血清中IL-17A及IL-17F水平变化与小鼠肺组织IL-17A mRNA及IL-17F mRNA水平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结论:射干麻黄汤可能是通过降低IL-17A及IL-17F细胞因子的分泌,来起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 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成;陶林;赵瑾;从丽;张文杰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促炎因子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胃癌组织和26例癌旁组织(对照组)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分析IL-17A和IL-17F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阳性率及中~强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01),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7,P<0.009).结论 IL-17A和IL-17F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发展,且其高表达预示预后不良.IL-17A和IL-17F作用机制相似.

  • IL-17F在壮医药线点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意义

    作者:张磊昌;肖慧荣;吴云翔;文兵;葛魏;杨苏琴;艾丽芳

    目的:探讨IL-17F在壮医药线点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UC患者接受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指数、黏膜镜下表现积分,用RT-PCR技术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17F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疾病活动指数和镜下黏膜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IL-17F相对表达量(2.9±2.2)明显低于治疗前(1.5+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外周血IL-17F基因表达量和患者疾病活动指数以及镜下黏膜积分均成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0.3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7F可能参与了壮医药线点灸对UC患者的免疫调节,且发挥了促炎作用。

  • IL-17F、IL-17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熊伟民;李明峰;席素娟

    目的:探讨IL-17F、IL-17A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不同病理因素中,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结果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F、IL-17A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IL-17F、IL-17A的阳性表达率高,二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大肠癌分化程度以及TNM分期有关。

    关键词: 大肠癌 病情 IL-17F IL-17A
  • 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7F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玉凤;李学军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灌肠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白介素-17F(interleukin-17F,IL-17F)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脾胃培源大剂量组、脾胃培源中剂量组、脾胃培源小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灌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造模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予3 mL生理盐水灌肠;美沙拉嗪组予美沙拉嗪悬浊液(0.36 g·L-1)3 mL·d-1灌肠;脾胃培源灌肠方大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中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小剂量组分别按含不同生药浓度的脾胃培源灌肠方3 mL· d-1(0.56 g·L-1、0.28 g·L-1、0.14 g·L-1)中药保留灌肠连续15 d,第16天处死大鼠,取结肠标本.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学改变情况,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F含量.结果:模型组IL-17F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脾胃培源灌肠方组和美沙拉嗪组IL-17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沙拉嗪组和脾胃培源灌肠方大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中剂量组、脾胃培源灌肠方小剂量组4组间两两比较,IL-17F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灌肠方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的结肠炎症损伤,抑制IL-17F的分泌.

  • 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彭波;李华;王育斌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发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TNM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IL-17A和IL-17F的表达水平,癌组织均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IL-17A:(17.03±5.87)%比(2.34±1.27)%;IL-17F:(15.03±6.41)%比(2.70±1.58)%,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17A、IL-17F高表达,二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结直肠癌 IL-17A IL-17F
  • 地塞米松对小鼠Th17细胞分化模型中IL-17f、gfi-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南;张青华;刘双;潘紫凤;陈嵘祎;史建强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小鼠Th17细胞分化模型中IL-17f、gfi-1表达的影响.方法 提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采用免疫磁珠纯化CD4+CD62L+T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Th17组、地塞米松组+Th17组.Th17组加anti-CD3ε、anti-CD28、anti-IFN-γ、anti-IL-4抗体及IL-6、TGF-β1、IL-23,地塞米松+Th17组在Th17组培养条件下加10 μg/L地塞米松.细胞培养72 h后,采用Real-time PCR检测4组IL-17f、gfi-1 mRNA表达.结果 Th17组IL-17f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Th17组比较,地塞米松+Th17组IL-17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gfi-1 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 地塞米松可下调IL-17f上调gfi-1表达,gfi-1表达增加可能引起骨质疏松.

  • IL-1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徐雪;吕玲

    Th17细胞是近十年发现的一群T细胞亚群,主要分泌IL-17A、IL-17F、IL-6和TNF等细胞因子.IL-17A,又名IL-17,虽然它主要由记忆性T淋巴细胞分泌,但却在天然免疫、宿主防御和自身免疫中有特殊功能.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IL-17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本文拟就近几年对IL-17与SLE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对小鼠哮喘模型IL-17F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智熹;李超乾;明莫瑜;吕盛秋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小鼠支气管哮喘(哮喘)模型对白细胞介素17F(IL-17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BALB/c小鼠24只,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建立OVA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以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治疗哮喘小鼠.取肺组织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结构及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IL-17F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标准曲线法,测定小鼠肺组织IL-17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BALF中IL-17F浓度均高于血清中IL-17F浓度;模型组BALF中IL-17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BALF中IL-17F浓度较模型组有所减少,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血清中IL-17F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7F浓度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17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1).治疗组肺组织IL-17F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与IL-17F高表达有关,雾化吸入灭活草分枝杆菌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并下调IL 17F表达.

  • 二甲基砜对小鼠抗炎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余伟;祝曙光;陆少君;蔡肇栩;臧林泉

    目的:考察二甲基砜对脂多糖(L PS)诱导的炎症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碳廓清能力,探索二甲基砜的抗炎作用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组及二甲基砜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7天后,腹腔注射LPS,采血后检测血清中IL-17F、IL-22、IL-23、T N F-α表达水平,并计算各组小鼠的脾脏、胸腺系数及单核-巨噬细胞的碳廓清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基砜组能明显减少促炎因子IL-17F、TNF-α的分泌,并增强抗炎因子IL-22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结论:二甲基砜对L PS诱导的炎症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增强小鼠免疫功能,且其对免疫系统无明显抑制作用.

  • IL-17A、IL-17F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许文丽;张勤;黄程君;兰亚佳;王永伟;熊林森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17F(IL-17F)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7例肺部炎症患者作为病例组,126例相同粉尘暴露的健康工人作为对照组,现场监测其粉尘暴露情况;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职业信息等;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和验证IL-17A(G-197A)和IL-17F(7488T/C)两位点基因多态性,对IL 17A、IL-17F基因多态性与接尘工人肺部炎症易感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193例接尘工人中IL-17A(G-197A)基因型A/A、A/G、G/G分别有42例(21.76%)、95例(49.22%)、56例(29.02%);IL-17F(7488T/C)基因型T/T、T/C、C/C分别有128例(66.32%)、54例(28.98%)、11例(5.70%);各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遗传学的Hardy-Weinberg平衡.②病例组IL-17A(G-197A)A/A基因型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而A/G、G/G基因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年龄、吸烟情况、接尘浓度调整后,IL-17A(G-197A)A/G基因型(OR=5.03,P<0.01)、G/G基因型(OR=3.35,P<0.05)是接尘工人患肺部炎症的易感因素.③IL17F(7488T/C)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相同的粉尘暴露条件下,与IL-17A(G-197A)A/A基因型相比,A/G、G/G基因型个体具有更高的患肺部炎症的风险,提示IL-17A(G-197A) A/G、G/G基因型的接尘个体可能对肺部炎症更具有易感性.

  • 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IL-17A、IL-17F和TGF-β1的影响

    作者:万慧颖;周敏;刘杨英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斑秃患者血清IL-17A、IL-17F和TGF-β 1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它们治疗斑秃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40例斑秃患者,其中轻型斑秃26例,重型斑秃14例,给予口服白芍总苷及复方甘草酸苷,每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服药前后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7A、IL-17F和TGF-β 1的水平.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 斑秃患者血清IL-17A和IL-17F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秃患者血清TGF-β 1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斑秃患者血清 IL-17A 和 IL-17F 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斑秃患者血清TGF-β 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L-17A、IL-17F和TGF-β 1的表达水平而对斑秃起治疗的作用.

  • IL-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兵;傅尧;符义富;游丽萍;刘畅

    目的:探讨 IL-17F(interleukin 17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33例健康对照者、25例经病理证实为白斑的患者和80例 OSCC患者的血清,用 ELISA方法检测 IL-17F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患者血清 IL-17F水平为65.1±7.2 pg/m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202.2±31.5 pg/ml)和白斑患者(168.2±17.4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6.22,P<0.05),OSCC患者血清中IL-17F水平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清中 IL-17 F能够很好地区分健康人和 OSCC患者(P<0.05),其佳临界值为37.8 pg/ml。结论 OSCC患者血清中 IL-17F的表达降低,提示其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

  • IL-17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平;张蓉;周小勇

    目的 探讨IL-17F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及正常皮肤作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种组织中IL-17F和IL-8表达的差异;IL-17F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 24h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8的表达变化.结果 银屑病患者皮损IL-17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银屑病患者皮损同时伴有IL-8的高表达;IL-17F可诱导HaCaT细胞系IL-8的表达增高.结论 IL-17F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上调,IL-17F可诱导HaCaT产生IL-8,这可能是IL-17F参与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银屑病 IL-17F IL-8 HaCaT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