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董静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出生低于1500 g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的成活率逐年上升.VLBW由于在宫内生活时间短,胃肠功能发育不成熟,生后短期内从肠道摄入的营养少,因而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是保证VL-BW生存质量的基础.我院采取了给予VLBW早期微量喂养来保证其营养,现报告如下.

  • 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胃肠道不耐受情况分析

    作者:黄利民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在改善早产儿呕吐,腹胀,胃出血等胃肠道不耐受情况.方法:112例早产儿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早期微量喂养及传统喂养组(对照组).比较2种方法喂养后早产儿在呕吐,腹胀,胃出血的发病率.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在呕吐,腹胀,胃出血等方面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在生后12 ~24小时开始胃肠道喂养,说明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可以促进胃道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减少喂养并发症.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作者:颜丽;刘娇;杨岚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生理性黄疸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在护理期间的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黄疸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指数.

  • 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香

    目的 探讨分析早期微量喂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应用于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患儿中选择70例作为研究对象,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以住院的先后顺序,按照对照等分原则将70例早产儿患儿分为对照组(35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延迟喂养,试验组患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和肠外营养治疗,于出生后24 h开始进行喂养,对比两组患儿呕吐和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儿呕吐和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静脉营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产儿的临床治疗中,联合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和肠外营养,可有效改善患儿呕吐和腹胀症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缩短住院时间,所获疗效理想且满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及积极推广.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

    作者:陈苗;赵红梅;朱训

    目的 研究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观察组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比较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重恢复时间、达到奶头喂养时间、胎粪完全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体重增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抚触可促进早产儿消化系快速发育成熟,提高胃肠动力,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减少喂养不耐受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

    作者:李红旗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收治进行机械通气患儿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出生后3 d全静脉营养,在机械通气期间禁食,患儿撤机后开奶并逐步加量。观察组于出生后2 d 开奶,用微量泵将奶液通过胃管持续滴入,每2 h 2 mL/kg,滴2 h 休息2 h,患儿撤机后逐步加量。结果:观察组全量肠道营养时间(17.4±8.1)d,短于对照组的(35.0±17.4)d;观察组拔胃管时间(12.1±8.2)d,短于对照组的(31.1±11.3)d;观察组住院天数(28.4±14.8)d,短于对照组的(41.8±19.7)d;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够促进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成熟,提高治疗效果。

  • 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康复的影响

    作者:程书卿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收治HMD患儿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接受早期微量喂养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喂养治疗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达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血胆红素峰值、并发胆汁淤积、住院天数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有利于HMD患儿更好地过渡到全量胃肠道喂养,能有效提高患儿体重,降低胆汁淤积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分析及早期临床观察

    作者:李梅娟

    目的: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及早期治疗干预效果,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而出现喂养不耐受48例(占47.1%)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约1周内,易发生喂养耐受.而体重越低、胎龄越小及有窒息史的患儿,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但给予部分静脉营养和早期采取微量喂养、渐进式加奶并配合多潘立酮治疗,可有利于喂养成功和解决早产儿喂养的问题.结论:早产儿开始喂养过迟易出现喂养不耐受,而早期合理的喂养可减少对静脉营养的依赖,诱发早产儿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消化道动力,从而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和生存质量.

  • 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

    作者:代云翠

    目的 分析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在2006年07月至2011年08月收治的186例早产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观察组采取了早期微量喂养的方式,并给予舒适度护理;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方式;一天之后进行喂养,对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以及足量肠内的喂养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数据.结果 通过对以上的观察得知,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早产儿摄入的热卡以及奶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生长状况要比对照组的早产儿好,观察组的早产儿先达到正常体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胃肠外的影响时间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到达足量肠内的喂养时间要早,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很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早产儿尽量成熟和发育,对胃肠动力也有所改善,在临床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观察

    作者:李龙生;潘炜祺;刘天福;曹远锦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方法:将机械通气危重症新生儿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39例)和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全静脉喂养,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早期微量喂养,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喂养7 d后,观察组新生儿的MOT水平、G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7.842,P=0.000;t=6.471,P=0.000),S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3.066,P=0.003);两组新生儿的RI数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3,P=0.073);观察组新生儿的GE 60%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12.671,P=0.000);观察组新生儿日体重增加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出生体重需时、达足量喂养需时、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756,P=0.000;t=5.259,P=0.000;t=3.904,P=0.000;t=11.869,P=0.000)。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症新生儿胃肠道动力的影响优于全静脉喂养,值得推广。

  • 早期母乳微量喂养联合辅助措施对低体质量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改善作用

    作者:楼瑞英

    目的 观察早期母乳微量喂养联合辅助干预措施对低体质量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2015-10/2017-07在义乌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低体质量早产儿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静脉营养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辅助干预.观察2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如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呕吐消失时间和喂养相关情况,如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患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喂奶增加量、体质量增加量及睡眠时间分别为6.4 d±0.8 d、426.5 d±28.2 d、22.3 d±0.8 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肠内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所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2 d±5.1d、7.3 d±3.2 d、52.5 d±4.3 d,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辅助干预措施能改善低体质量早产儿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值得推广.

  •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

    作者:宇丽;余佳平;戴昕;刘勇;程国平

    早产儿因低出生体重等自身特点,易出现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生长发育,是围生儿发病、死亡及远期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早产儿胃肠功能不成熟,常伴各种胃肠疾病和并发症致喂养困难,易发生呕吐、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2].因此,尽快经口喂养,完成从肠外营养至肠内营养过渡,是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关键.目前对早产儿早期微量经口喂养的研究,多局限于对其营养状况、胃泌素分泌和常规生化指标监测,易受人为因素干扰而缺乏客观定量证据[3~5].

  • 早期微量喂养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瞿尔力;陈清;邓秀睿;黄育丹;郑靖阳;林锋;林振浪

    目的 研究早期微量喂养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1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中的新生儿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40例)和常规喂养组(41例).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观察继发感染、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5d的患儿两组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IgG、IgA、Ig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5d的患儿中,早期微量喂养组治疗前后的CD3[(37.3±1.6)%,(42.6±2.8)%]、CD4[(29.1±1.7)%,(34.6±2.1)%]、CD4/CD8(17.9±1.8,18.9±1.6)、IgA[(55.42±3.98) mg/L,(129.00±7.76) mg/L]、IgM[(130.29±10.92) mg/L,(317.33±11.64) mg/L]变化明显高于常规喂养组CD3[(38.5±1.9)%,(39.9±1.4)%]、CD4[(30.0±1.7)%,(31.6±1.8)%]、CD4/CD8(1.63±0.09,1.61±0.13)、IgA[(55.30±5.14) mg/L,(114.05±9.69) mg/L]、IgM[(137.70±11.93) mg/L,(304.95±7.78) mg/L] (P <0.05).早期微量喂养组继发感染率、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20% (8/40)、(8.56±1.78)d、(10.56±1.78)d、(12.63±1.73)d]明显低于常规喂养组[48.78%(20/41)、(10.20±1.65)d、(12.15±1.69)d、(14.15±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微量喂养组腹胀、胃潴留发生率[20% (8/40)、17.5% (7/40)]和常规喂养组[24.39% (10/41)、19.51% (8/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下早期微量喂养可以改善和促进新生儿免疫功能的恢复,降低新生儿继发感染率,缩短达全胃肠道喂养、静脉营养和住院时间.

  • 早期微量喂养在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应用

    作者:付春花;夏世文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的早产儿科学合理的胃肠内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87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微量喂养)47例和对照组(常规喂养)40例.观察两组患儿达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体质量增长速率、机械通气时间;并发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达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11.5±2.4)d,较对照组(16.9±2.3)d缩短;机械通气时间(4.9±1.1)d,较对照组(6.8±1.2)d缩短;体质量增长速率(30.7±3.1)g/d,较对照组(22.3±2.8)g/d陕;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3.4%(11/47),明显低于对照组42.5%(17/40),差异有显著性(P<0.0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机械通气早产儿予早期微量喂养可缩短达足量喂养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危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 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的影响

    作者:江焘;李玉琴;黄文武;李海燕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1日我院收治的41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5例)与对照组(205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早产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方案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胃管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拔胃管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治疗后3d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治疗后7、14d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治疗后7、14 d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喂养不耐受总发生率为19.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儿肠道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并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影响研究

    作者:梁启慧;王敏雅;秦微;郭利美;冯远征;曾双志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低出生体重儿喂养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低体重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并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喂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 vs.46.67%,P<0.05);观察组患儿到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14.98±2.19)d vs.(19.47±2.55)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36±2.57)d vs.(10.49±2.64)d]及住院时间[(13.36±2.18)d vs.(15.32±2.4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够降低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比例,促进胃肠功能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可在低体重儿治疗中应用.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效果分析

    作者:吕品

    目的 探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黄梅县人民医院儿科于2013年2~8月收治的90例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d后血清总胆红素及白蛋白改善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显著短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9.7±1.5)d比(12.1±1.7)d、(9.9±0.9)d比(11.6±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后7d血清总胆红素显著低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98±6) μmol/L比(121±5) μmol/L,P<0.01],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营养性吸吮治疗组[(41.2±0.7) μmol/L比(38.6±1.1) μmol/L,P<0.05];两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可显著提高窒息后新生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的治疗效果.

  • 早期微量喂养对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体重和血胆红素的影响研究

    作者:郑旭新;杨烁;黄丽丽;梁国祝

    目的 探索早期微量喂养对于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体重和血胆红素的影响.方法 80例肺透明膜病新生儿,根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观察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比较分析两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血胆红素水平、胃肠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出生7d的胃泌素水平、血浆胃动素水平及达全量肠道喂养时间分别为(132.7±23.1)ng/L、(365.0±32.1)ng/L、(14.87±2.32)d,优于对照组的(110.3±20.5)ng/L、(321.6±28.6)ng/L、(18.59±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血胆红素峰值分别为(11.27±2.36)d、(16.58±4.32)d、(237.4±43.2)μmol/L,优于对照组的(14.38±2.76)d、(20.27±4.19)d、(275.8±5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早期微量喂养用于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中是可行的,有助于体重的恢复,降低血胆红素水平,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观察

    作者:朱秀燕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1—12月儿科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早产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组均在出生后给予静脉营养及早期微量喂养.结果 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胎粪排空时间、达全量胃肠内营养时间和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8%)明显低于对照组(2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促进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胃肠功能恢复和体格发育,减少并发症.

  • 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康复的影响

    作者:李琴;谭倩文

    目的 研究并分析早期微量喂养相对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康复的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 年1 月~ 2012 年10 月所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病患者共计1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80 例.治疗组患者采取早期微量喂养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喂养治疗方式.针对两组患者达全量肠道喂养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血胆红素峰值指标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达全量肠道喂养时间、出生体重恢复时间、住院天数以及血胆红素峰值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采取早期微量喂养治疗方式能够引导患儿更为迅速的达全量肠道喂养,促进患儿体重提升,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02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