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D3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许峰峰;刘信龙;徐正平;杨冰;李明;张建忠;肖丽鸿;廖环;丁强;李政卫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D3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并用高、中、低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大鼠进行预处理,比较各组氧化/抗氧化指标、微血管密度( MVD)和微血管面积密度( MVA)、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 VEGF)和核因子-κB( NF-κB)结果。结果随着剂量增加,各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面积逐渐降低,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1,25二羟基维生素D3剂量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 AOPP)明显下降,LPO和CAT三个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剂量组SOD、AOPP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中、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MVD、MVA和VEGF均有增加趋势,且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剂量增加,各组NF-κB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高剂量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 P <0.05),中、低剂量组差异逐渐减少( P >0.05)。结论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炎性信号通路、减少氧自由基损伤和促进微血管再生有关。

  • 亚低温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作者:赵桂梅;吴家幂;张希庆;郭宇林;文华;张轩;储照虎

    的比率较fCIRI常温组增多(P<0.05).结论 fCIRI后亚低温能促进eNSCs增殖并更多地向神经细胞分化.

  • 丁苯酞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与p38MAPK表达的影响

    作者:库亚萍;周盛年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100只,根据随机分组法分成5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NBP小剂量组(20mg·kg-1)、NBP中剂量组(40mg·kg-1)和NBP大剂量组(80mg·kg-1) 各20只.采用Zea-longa 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IR 模型,使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脑梗死病理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的NF-κB与p38MAPK表达以及NBP 组大鼠经不同剂量NBP处理后的NF-κB与p38MAPK表达.结果 NBP 组和IR 组脑梗死体积明显高于Sham 组,NBP 组明显低于I/R 组(P<0.05) .I/R组和Sham组相比,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目减少,细胞间隙增宽,甚至严重的出现核固缩.I/R组和NBP组比Sham组中的p-NF-κB与p-p38MAPK表达升高(P<0.05).结论 NBP能够抑制大鼠脑组织中磷酸化NF-B和磷酸化p38MAPK蛋白水平增加,减轻脑I/R损伤.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夏鑫华;刘梅;李欢

    目的 利用基于硅烷基衍生化反应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测定方法,获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初步揭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为脑缺血药物筛选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通过硅烷基化反应,将生物样品中的氨基酸、脂肪酸、有机酸、糖类和固醇类物质制成热稳定性强、易挥发的硅烷酯或醚,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对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利用已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获得了大鼠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并鉴定了其中29个主要色谱共有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 比较正常和模型组的指纹图谱差异.结论 通过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浆代谢物指纹图谱的比较分析,发现与脑缺血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龙珠;刘家军;李贤玉;吴胜英;郭俐宏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大鼠中,选择12只为假手术组,另78只经右侧翼腭动脉线栓 willis 环阻塞60 min 后再灌注60 min,反复3次,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术后7 d选择其中36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红A组、丹红B组。四组大鼠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分别检测各组动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质及VEGF mRNA、缺氧诱导因子-1a (HIF-1a)、HIF-1a mRNA、受体胎肝激酶1(FLK-1)、FLK-1 mRNA,脑组织TTC染色并测定脑梗死范围。结果治疗14 d后,丹红组VEGF蛋白质及VEGF mRNA、HIF-1a、HIF-1a mRNA、FLK-1、FLK-1 mRNA明显增高;TTC组织学检查显示,部分脑组织神经细胞溶合且排列紊乱,但脑梗死范围明显缩小。与模型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丹红A组、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炎症反应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VEGF分泌、拮抗Ca2+内流、松弛脑血管平滑肌、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缺血部位血管新生有关。

  • 丁苯酞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作者:库亚萍;周盛年

    目的 探讨丁苯酞(NBP)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SD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IR组以及NBP组各20只,另将NBP组根据NBP的用药剂量分成小剂量组(20 mg/kg)6只、中剂量组(40 mg/kg)7只、大剂量组(80 mg/kg)7只.采用Zea-longa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IR模型,对比各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各组大鼠的caspase-3表达以及NBP组大鼠经不同剂量NBP处理后的caspase-3表达.结果 NBP组和IR组脑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均明显高于Sham组,NBP组明显低于IR组(P<0.05).NBP组和IR组皮质和海马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Sham组,NBP组明显少于IR组(P<0.05).中剂量及大剂量组皮质和海马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明显少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NBP对于大鼠局灶性IR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还可有效降低caspase-3的表达,值得临床重视.

  • 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峰峰;刘信龙;徐正平;杨冰;李明;张建忠;肖丽鸿;廖环;丁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VD30.5、1.0、1.5μg/kg预处理组,比较各组神经行为评分、炎性因子及TRL2、4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随着VD3剂量的增加,神经行为评分和脑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少,VD3-3组改善为明显(P<0.05);随着剂量的增高,各实验组IL-6和TNF-α水平降低越明显,具有明显的剂量变化趋势(P<0.05);IL-10、MDA各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3各组TRL2和TRL4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随着VD3剂量增加,TRL2和TRLA降低程度明显增加(P<0.05);再灌注5d后观察各组大鼠存活情况,以VD3-3组为高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D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2、4信号转导通路,减少炎性因子产生有关.

  • 姜黄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新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双;程建华;韩钊;杨金龙;程朝晖;候圣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姜黄素对新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分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给药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 h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用7 d后处死,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梗死侧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结果:7 d后姜黄素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脑梗死体积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P< 0.01);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姜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增殖.

  • 复方沙棘2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

    作者:程体娟;魏舒畅;张文斌;马建秀

    目的:研究复方沙棘2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血清MDA含量,血清SOD和GSH-Px活性,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罐注后,血清MDA含量和脑梗死体积比显著增加,SOD和GSH-Px 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2号可有效地防止上述改变.结论:复方沙棘2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有关.

  • 外周静脉给予PACAP38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史秀丽;王传明;杨莹;傅佳

    目的 探讨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予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38(PACAP38)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脑缺血2 h再灌注后6 h、12 h、24 h、48 h、72 h时分别外周静脉途径给予PACAP38,维持48 h后取出脑组织,测定脑梗死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设立对照组,对照组静脉输入生理盐水.结果 PACAP38能显著减轻脑梗死体积,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和NO含量,再灌注后6 h时给予PACAP38上述改变为明显.结论 PACAP38能有效经外周静脉途径通过血脑屏障,发挥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减少自由基生成有关.

  • 腺苷预处理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观察

    作者:裴科阳;谭军;夏艳红;尉娜;王英;赵欣;郭升

    目的 观察腺苷预处理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10只,腺苷组大鼠制模前3d腹腔注射腺苷注射液1.5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1次/d,连续3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腺苷组和模型组大鼠均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术后2h拔出栓线进行再灌注22 h;假手术组大鼠只暴露左侧颈总动脉而不结扎.比较各组神经细胞线粒体基质内Ca2+浓度、膜电位、Na+-K+-ATPase活性、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 腺苷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神经细胞线粒体基质Ca2+浓度分别为(157.07 ±25.12)、(233.12 ±24.58)、(106.85±17.21) nmol/L,膜电位分别为(4.36×104±171 8.285)、(3.90×104±1 777.309)、(5.39×104±2 516.563)相对荧光单位,Na+-K+-ATPase活性分别为(12.233±1.165)、(7.110±0.799)、(16.103±0.872) μmol Pi/(mg prot·h),ATP含量分别为(20.26±2.63)、(10.68±2.24)、(32.16±3.44)μmol/g prot,腺苷组、假手术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P均<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能够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

  • 迷迭香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

    作者:高丽萍;张文斌;景玉宏;郑荣梁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测定脑梗塞体积、血清MDA含量、SOD和GSH-Px的活性.结果:迷迭香酸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行为障碍和减少脑梗塞体积,可以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MDA的生成,明显升高SOD和GSH-Px的活性.结论:迷迭香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氧化作用是其发挥脑缺血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七氟醚迟发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叶治;郭曲练;王锷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七氟醚诱导的迟发性脑保护效应以及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雄性大鼠60只,体质量220~300 g,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2.5%七氟醚组(Sevo 1组)和4.0%七氟醚组(Sevo 2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于脑缺血前24 h吸入纯氧,而Sevo 1组及Sevo 2组分别于脑缺血前24 h 吸入2.5% 或4.0%七氟醚+氧气混合气体60 min.缺血2 h,再灌注24和72 h后取脑组织,运用2,3,5-氯化三苯四唑(2, 3, 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Sevo 1组和Sevo 2组再灌注24和72 h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I/R组脑组织顶叶皮层缺血半影区NF-κB表达明显增加,七氟醚能显著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24和72 h缺血半影区NF-κB表达的增加(P<0.05).结论:七氟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迟发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F-κB蛋白表达有关.

  • 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陆伶俐;刘振华;谢惠芳;吴多斌;高筱雅

    目的 研究人尿激肽原酶(HUK)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FCIR)损伤后细胞凋亡数量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联合X蛋白(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4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2只)、脑缺血再灌注(IR)组(36只)、HUK处理组(36只),IR组和HUK处理组剩余大鼠又按照再灌注时间6 h、12 h、24 h、72 h、168 h分为5个亚组(均为6只).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FCIR模型.假手术组、IR组及HUK处理组中各取6只SD大鼠用于测定梗死体积,其余大鼠用于观察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IJNEL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细胞数量及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HUK处理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梗死灶体积、除168 h亚组外的各时 间点的凋亡细胞数及Bax蛋白表达均显著少于IR组(P<0.05),除168 h亚组外的各时间点的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 HUK对FCIR后的脑组织起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损伤后3 d内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蛋白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 芪棱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蒋红玉;谭遥;郭少军;唐海兰

    目的观察芪棱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核因子-κ B(NF-κ B)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按再灌注的时间又随机分为 1、 3、 6、 12、 24、 48和 72h共 21个亚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与环扎法建立 MCAO模型.在术前 12、 24h及术后即刻治疗组予腹腔注射芪棱汤精制液,余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动物杀检前进行神经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再灌注各时点 NF-κ B p65和 ICAM- 1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神经学评分正常,治疗组神经学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NF-κ B p65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有微弱表达,两组情况相近;模型组和治疗组 NF-κ B p65表达较假手组明显增加,但治疗组表达低于对照组. ICAM- 1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未见表达,治疗组和模型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 ICAM- 1表达显著减少.结论芪棱汤可降低 NT-κ B和 ICAM- 1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

  • 锦鸡儿总黄酮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亚洲;何前松;胡斐然;樊梓媛

    目的:研究锦鸡儿总黄酮(TFC)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和临床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参考.方法:将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12.6 mg/kg)和TFC高、中、低剂量组(60、30、15 mg/kg),每组20只.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灌胃2h后,除假手术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以考察血脑屏障的通透性;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和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相关蛋白Claudin-5、Occluding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百分比、脑组织中伊文思蓝含量和脑缺血半暗带区MMP-9、MMP-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脑缺血半暗带区Claudin-5、Occludin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TFC低剂量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不显著外,其余各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TFC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脑梗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9、MMP-2蛋白表达,促进Claudin-5、Occluding蛋白表达,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有关.

  • 复方沙棘1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探讨

    作者:魏舒畅;程体娟;张文斌;杨军英

    目的:研究复方沙棘1号颗粒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脑梗塞体积比、血清MDA含量、血清SOD和GSH-Px活性,并观察行为学改变.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MDA含量和脑梗塞体积比显著增加,SOD和GSH-Px活力明显下降.复方沙棘1号可有效地防止上述改变.结论:复方沙棘1号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脂质氧化能力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