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2例分析

    作者:董小牛;何庄建;胡小明;何群峰;丁彩萍

    目的:介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体会,探讨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防治及合理保肛方法.方法:对32例患者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骶前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各1例,术后有便急、便频、便意不尽感22例,偶有便失禁2例,术后尿潴留2例,术后疑有肺转移1例,肝转移2例,1年内局部复发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合理保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探讨.

  • 哑铃形支撑管治疗直肠吻合口瘘6例

    作者:刘恩贤

    自1993年7月-2001年7月,我院进行了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86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6例,均经自制哑铃形支撑管治疗痊愈.现结合临床做一分析.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新进展

    作者:应敏刚;叶青;黄峰

    低位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外科手术是低位直肠癌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直肠解剖生理和低位直肠癌生物学特点研究的不断深入,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或经肛门直肠脱出外翻等术式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可选的手术方法。消化道重建可选择双吻合器法、手工经肛结肠肛管吻合以及结肠J型储袋成形吻合等方式。各种术式有其特有的适应范围和优缺点,应以优先保证手术根治同时兼顾生活质量为原则合理选择术式。

  • 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刘克俭

    目的:观察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Dixon术(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Miles术(传统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日排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3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年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国产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

    作者:

    直肠癌中低位直肠癌的发病率高达75%[1],由于传统的Miles手术造成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而低位直肠癌中距肛缘6~8cm者,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Dixon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998-2004年我科采用JZ-Ⅱ管型吻合器(34#)对42例距离肛缘5~10cm(平均7cm)的直肠癌行低位置盆腔内吻合,其中<6cm行腹膜反折以下吻合病例23例,疗效理想,现就使用JZ-Ⅱ管型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吻合术的经验和体会,分析讨论如下.

  • 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张大伟;梁怀祝;娄礼广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42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结果 42例患者肿瘤体积均出现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平均增加2.1cm,其中35例(83.3%)拟行MILES术式者改行低位吻合保留肛门术式(TME),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显著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并且安全性高,是非常可行的治疗选择.

  • 老年中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体会

    作者:张俊仲;马新玲;张培达

    大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中、低位直肠癌,传统的手术方法以Miles手术为主,即彻底切除肿瘤,建立人工肛门.但该术式人为地破坏了正常的排便通道结构,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和痛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高龄患者特有的思维方式大都难以接受此类手术,导致了一些患者因此放弃治疗.本院1995-2007年收治78例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实施了低位切除保肛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隆自菊

    直肠癌是肠道常见的肿瘤,也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2009年本院采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2例,并给予适当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单吻合器、双荷包在直肠癌保肛术式中的应用

    作者:宋福军;马秉刚;姜振国

    目的 介绍单吻合器、双荷包在直肠癌保肛术式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7年12月86例直肠癌患者应用国产吻合器进行单吻合器、双荷包保肛术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膀胱排空障碍3例,切口感染6例,肛门疼痛2例.结论 单吻合器、双荷包术式在直肠癌保肛中应用安全、可靠,并具有手术时间短、节省费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黄启奎

    目的 分析保肛手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低位直肠癌患者11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Miles术治疗,观察组接受保肛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观察2组术后1年肛门控便能力、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1年观察组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局部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肛手术在有效保持低位直肠癌患者良好的控便功能的同时,还可获得与Miles术相近的治疗效果,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15例临床分析

    作者:顾宏

    直肠癌好发的部位是低位直肠,我国低位直肠癌约占所有直肠癌的70%[1].由于低位直肠癌的特殊性,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其他部位明显增高.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8-2008年256例低位直肠癌利用吻合器技术及保留肛管括约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基础上完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

    作者:周光荣;孙跃明;陶国全;刘卫东;赵耀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顺利,无转为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60 min(150~300 min),平均术中出血60 ml(60~80 ml),术后1~2 d胃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11 d(7~15 d),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24例均随访6~1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腹壁套管穿刺孔肿瘤种植.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安全可行.

  • 直肠下段癌保肛手术18例治疗体会

    作者:张文祥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和人们对直肠癌病理生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化,直肠下段癌的诊治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治疗上尤其是手术治疗已从传统的切除、腹壁造瘘改道逐渐向积极的保肛手术转化,我院1989~1999年共收治直肠下段癌27例,其中行保肛手术治疗18例,占66.7%,现报告如下.

  • 应用全直肠系膜切除与双吻合器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作者:周凤桐;代慧珍;尚培中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与双吻合器技术(DST)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1999.7~2005.6月联合应用TME与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47例. 结果:47例吻合顺利,均未行预防性结肠造瘘.仅1例早期应用DST施行低位前切除手术者,术后发生与技术有关的直肠阴道瘘,后经修补治愈.其他46例均恢复良好.结论:TME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术后复发率, DST是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关键,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目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首选术式.

  • 直肠癌保肛术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作者:李世拥

    Miles手术作为直肠癌根治术的金标准已历经近百年历史,当该术式推行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开始重视该手术所做的永久性腹部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及生活、社交上的不便.近年来,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以下简称保肛)的直肠癌根治术逐年增多,约占直肠癌外科手术的70%[1].

  • 直肠癌套入式保肛术后肛门排便功能康复训练效果观察

    作者:杨梅;桓灵芝;武建华;夏卫红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大多数外科医师在积极提高直肠癌疗效的同时,更重视改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成为主流术式.保肛手术虽然完整保留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和感觉功能,但80%的患者术后半年内常有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症状,个别患者伴有长期排便困难或大便不同程度失控现象[1].因此保肛手术后肛门排便功能的康复训练成了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保肛手术的质量.

  •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

    作者:魏晓军;李世拥;梁振家;邢海军

    近年来直肠癌保肛手术发展较快,已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占直肠癌外科手术的70%[1],其主要术式有手工缝合保肛术和吻合器吻合保肛术,吻合口瘘是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于1990年1月~2007年4月采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和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333例[2],共发生吻合口瘘12例,发生率3.6%,现将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 圆形吻合器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06例临床观察

    作者:梁振家;李世拥;于波;魏晓军;陈刚;白雪;左富义

    近年来,各种吻合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圆形吻合器械新型号的快速发展,使显露困难、手术野狭小、位置低深、吻合难度大的低位直肠癌的超低位切除吻合得以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更加精确快捷、安全可靠.2006年,弧形切割闭合器Contour 45的问世扩大了直肠癌保肛术的范围.我中心于2001年12月~2007年12月采用圆形吻合器用于低位前切除器械吻合保肛术[1]治疗中低位直肠癌10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陈纲;李世拥;于波;崔伟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直肠癌切除及保肛的价值.方法:选择22例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患者(TNMⅡ期和Ⅲ期)进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放疗每周5 d,每次1.8~2.0 Gy,总剂量45~50 Gy,疗程4~5周,同时持续口服卡培他滨1 250 mg·m-2·d-1化疗至手术.放疗结束后4~6周进行手术,术后给予FOLFOX4方案4~6个疗程.结果:21例施行了保留肛门的直肠癌根治术(95.5%),1例施行了Miles手术.其中术后肛门排便功能优者占81.0%,局部复发率仅为4.5%.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确实能达到肿瘤降期、局部复发率降低、提高手术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等目的,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 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李海峰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7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采取保肛手术治疗的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发生切口感染,均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愈合;术后8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正常;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时发生吻合口癌复发,复发率2.9%.结论: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患者肿瘤同时可保留患者排便功能,安全有效.

770 条记录 9/39 页 « 12...6789101112...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