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2例临床分析
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指患者妊娠28周至产后5个月首次发生的,以心肌受累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对母婴危害极大,可迅速恶化致死,病死率达18%~56%[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临床上相对少见,但病情发展迅速.将本院2005-2010年收治的32例重症PPCM的临床特征常规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并对心理干预治疗组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
围产期心肌病诊治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特点,寻找帮助早期诊断的临床征象,并为临床确立治疗方案和选择分娩时机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27例PPCM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 结果 PPCM是妊娠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发病,不明原因的心脏扩大和心功能衰竭,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我院分娩的孕产妇中PPCM发病率约为1/1630(0.061%).患者表现出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及体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减低,为(35.8±10.0)%,可伴有心电图异常和血清B型脑钠肽升高,还可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等疾病.经积极地抗心力衰竭治疗,心功能多可改善.产前发病者早产率约为77.3%,终止妊娠以剖宫产为主,胎儿可出现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重度窒息等. 结论 PPCM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诊断依据.经及时正规的药物治疗和终止妊娠,PPCM患者心功能多可改善,孕产妇总体预后相对较好,但胎儿或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高,故建议及时终止妊娠.
-
围产期心肌病合并子痫前期重度误诊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32岁,已婚,因"停经9月余,感胎动4月余,双下肢浮肿1月"于今年2月22日入院,平素月经不规律,周期30~60天,经期4~5天,末次月经记不清楚.入院前3天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偶有气促、呼吸困难.查:T 38℃,P 120次/分,R 22次/分,BP 160/110mmHg.一般情况可,头颅五官无畸形,颜面浮肿,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浊音界叩诊不满意,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可凹陷性水肿.
-
2例围产期心肌病麻醉的术后思考
围产期心肌病是孕期常见的特发性疾病之一,是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妊娠后3个月或产后6个月内的累及心肌为主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该病与妊娠密切相关,高龄、多胎、多产及有妊娠中毒史、细菌病毒感染、缺乏营养、内分泌紊乱、遗传性疾病的产妇中发病率较高.该病临床发病率低,但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直接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孕产妇病死率高达25%~50%.
-
华法林对围产期心肌病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对比接受华法林治疗3个月与6个月时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华法林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住院的42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人院顺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心力衰竭治疗,20例(A组)使用华法林治疗3个月,22例(B组)使用华法林治疗6个月,调整华法林剂量将国际标准化比值维持在2.0~3.0,观察比较两组血浆D-二聚体、深静脉血栓和出血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下降,B组的下降效果明显好于A组,随访发现B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明显低于A组,两组出血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华法林对围产期心肌病抗凝效果明显,持续治疗时间可能是影响抗凝效果的重要因素.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0例
围产期心肌病(PPCM)一般发生于妊娠后期的3个月至产后6个月之间,病因不明,是以心肌病变为基本特征和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病变.本病国内发病率约占产妇的0.023%.
-
参附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治疗围产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PPCM诊断标准的患者抽签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吸氧,利尿保钾、扩张血管、营养心肌、同时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必要时应用小剂量洋地黄治疗心衰等常规治疗,孕妇适时终止妊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SFI50~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缓慢静脉滴入,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相关检验、心电图、心脏超声、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F治疗PPCM,缩短了病程,临床效果显著,无毒副反应,对孕产妇及新生儿是安全的.
-
参附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5例
围产期心肌病(PPCM)一般发生于妊娠后期的3个月至产后6个月之间,病因不明,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易发生猝死,严重威胁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及健康.2002年10月-2008年4月,笔者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35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围产期心肌病36例临床特点观察
围产期心肌病(PPCM)是指原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孕产妇,于妊娠后3月或产后6个月内首次发生以累及心肌为主的心脏病.
-
围产期心肌病2例报告
围产期心肌病是一种发生在妊娠后期到产后6个月内的心肌病,曾称为产后?热心脏病,属少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本院今年内发现2例,现报道如下.
-
左西孟旦治疗围产期心肌病心衰患者
左西孟旦是一种新型的正性肌力药物,具有钙增敏,开放KATP通道和抑制磷酸二酯酶Ⅲ等多重效应,已成为急性心衰治疗指南允许应用于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衰的新药.目前已有相关研究证实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衰患者疗效较好,但对于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应用尚无相关报道.笔者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围产期心肌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随访半年患者预后良好.
-
“80后”围产期心肌病产妇的心理护理
目的:围产期心肌病发病率低,但病死率极高。近年来,随着“80后”独生女进入婚育高峰期,围产期心肌病产妇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护理工作者的重视。对于娇生惯养的“80后”独生女,围产期心肌病是一件重大的、难以承受的应激事件。80后围产期心肌病产妇的心理问题值得护理人员关注。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一)
病例31 围产褥期心肌病教师,女性,33岁,活动后心慌气短加重一月余,于1987-06-16入我院.患者38天前妊娠9个月时药物引产,药名不详,注药后很快顺产下一女婴,婴儿情况良好.产后出血不多,无发热,但分娩4天后出现心慌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咯少量白色痰,无胸痛,觉乏力、纳差,曾在附近医院就诊,诊断不详,予服地高辛和其他药物,症状有所好转,住院25天出院.近几天症状又复发,遂来我院,以围产期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急诊收入院.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围产期心肌病的观察分析
本文报告了34例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的超声表现,并与正常组(NC)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
围产期心肌病伴低钾血症致反复心室颤动1例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伴低钾血症与心室颤动的关系.方法对1例临床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的患者,常规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有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化验血清电解质.结果本例同时伴低钾血症,心电监护显示为反复发作的心室颤动3次,经胸外按压及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后恢复窦律.结论本例围产期心肌病反复心室颤动,除与原发病心肌损害较重有关外,低钾血症也是其重要诱因,应予以重视.
-
乳腺癌放化疗后合并围产期心肌病误诊1例
患者女性,35岁,因“右乳癌术后7年余,胸闷、声嘶2月”于2012年4月16日收入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三0七医院。患者于2004年5月于外院确诊为右乳癌,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行辅助化疗4周期,并辅助放疗,之后每年常规复查。于2007年和2011年11月行剖宫产术分别生育1女1子。两次怀孕、生产过程均顺利,第2次生产3个月后出现胸闷气促,伴声音嘶哑并逐渐加重,来我院乳腺肿瘤科复查,以“乳腺癌复发转移”诊断收入院。
-
围产期心肌病
围产期心肌病是发生于妊娠末1月或产后前5个月不能分类于任何已知心脏病的特发性心力衰竭,其发病较为突然,急性期病死率可达10%[1,2]。但如果给予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大部分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可在3~6个月内得到恢复。本文对近年围产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
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围产期心肌病的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根据发病6个月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恢复正常(≥50%),将患者分为早期恢复和病情迁延两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分析与病情迁延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北京协和医院在上述时间段内围产期心肌病发生率为每1 067次分娩1例产妇发病.35例患者年龄(28.9±5.6)岁,其中20例(57.1%)妊娠大于1次,13例(37.1%)为经产妇,5例(14.3%)为双胎妊娠,明确诊断时LVEF为(34.1±8.0)%.22例(62.9%)患者早期恢复,其他13例(37.1%)发病6个月后LVEF仍持续减低,其中2例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VEF(OR 1.339,95% CI 1.063~1.688,P=0.013)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OR0.763,95% CI 0.607~0.960,P=0.021)是病情迁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围产期心肌病是较为少见的产科并发症,诊断时LVEF以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是影响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
围产期心肌病的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
本文针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用药及监护给出建议,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黄芪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PPCM孕产妇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方法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LVESD、LVEDD、LVEF、FS变化情况以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室性早搏、ST-T改变和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LVESD、LVEDD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更明显;治疗后2组LVEF、FS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增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减轻PPCM患者的室性早搏、心房纤颤、心房纤颤、ST-T改变及心肌功能损伤,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且对PPCM孕产妇和胎儿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