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高黏滞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生理特性对大蒜素干预的反应

    作者:刘丹丹;孙君社

    背景:血栓性疾病多伴有血液流变性异常,大蒜素对其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流变性等生理特性是否能产生相应影响?目的:观察大蒜素对急性高黏滞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设计:单纯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材料:选用5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0)g,鼠龄三四个月,购自北京海淀通利实验动物养殖中心.大蒜素注射液产自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大蒜素浓度15 g/L,批号20051001).主要仪器:NXE-1型锥板式黏度仪(成都仪器厂产品),DXC-300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产品),650-60荧光偏振仪(日本日立公司).微量高速离心机(航空航天部华兴航空机轮公司产品).方法:实验于2006-02/04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室完成.随机摸球法将大鼠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低剂量组、大蒜索中剂量组、大蒜素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其余组别每只大鼠灌胃自来水5 mL/d,连续7 d,第7天皮下注射浓度为0.1%的肾上腺素0.8 mL/kg,注射2 h后,浸入冰水中5 min,间隔4 h注射第2次,制作急性高黏滞大鼠模型.造模后2 d,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开始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d),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大蒜素5,10,20 mg/(kg·d),1次/d,连续用药7 d.通过黏度法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核孔膜滤过法测定红细胞滤过指数;荧光偏振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中开始溶血及完全溶血时的NaCl溶液浓度),比较各组间不同指标的差异.主要观察指标:①大蒜素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②大蒜素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滤过指数);③大蒜素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试验中开始溶血及完全溶血时的NaCl溶液浓度).④大蒜索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结果:纳入大鼠50只,其中8只大鼠采血量不足或死亡,其余4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蒜素对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对血瘀症大鼠全血高切黏度分别降低14.43%、9.71%、4.15%(P<0.05~0.01),全血低切黏度分别降低15.89%、14.27%、6.86%(P<0.01),血浆黏度分别降低11.33%(P<0.05)、9.78%(P<0.05)、3.49%(P>0.05),且上述作用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大蒜素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降低程度为6.47%.②大蒜素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模型组大鼠滤过指数高于对照组(0.228±0.025,0.175±0.043,P<0.05),大蒜素高剂量组滤过指数为0.176±0.034,低于模型组(P<0.05).③大蒜素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模型组开始溶血及完全溶血时的NaCl溶液浓度较对照组稍高,大蒜素各剂量组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增大有改善作用,但均无统计学意义.④大蒜素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模型组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明显增高,表明膜流动性降低,大蒜素各剂量组对红细胞膜流动性的降低均有改善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蒜素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而用于血瘀症的防治.

  •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粘血症7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虹;陈玲;凌明;王玉闽

    1 资料与方法应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高粘血症患者76例.(1)正常参考组;由体检人群中挑选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不超体重者男女各30例组成,空腹采血,以肝素抗凝用MVIS-2000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度.(2)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组:挑选全血粘度高切(200/8)>6.65,中切(30/s)>7.5,低切(3/8)>13,共76例,不分男女(女性仅3例)为治疗组.(3)体外预试验:高粘血症患者在正式接受治疗前抽静脉血2ml,测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然后用低能量氮-氖激光治疗仪(长春产、功率2.6mW,波长6328nm),距血液表面0.2 cm处照射6 min,其间每隔1 min摇动1次.照后血液再重复测定全血与血浆粘度,照射前后全血粘度差高、中切>1mpa8,低切变>2mpa.8视为即时有效,将氦-氖激光治疗仪探针刺入肘正中或贵要静脉中,调节激光强度至治疗剂量,留置60min,1次/d,10次为1疗程.53例即时有效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血液粘度全部达到有效标准.

  • 从痰论治高黏滞血症

    作者:覃光辉;王骁;杨亚魁;薛轶燕;田雨;曲环汝;苏励

    从病理特性、实质研究、差异表现、治疗效果、痰瘀相关5个方面来论述高黏滞血症与痰证的相关性,提出从痰论治高黏滞血症的观点.

  • 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作者:何榕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的辅助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丹参川芎注射液静滴,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5).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液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注射液可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改善血液粘度.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与干预治疗

    作者:王桂芬;王涵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与干预治疗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血管参数为阳性的400例孕妇,对妊娠高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400例血管参数为阳性的孕妇中,有26例出现妊娠高血压,占6.5%(26/400);188例出现血液流变阳性,其中23例出现妊娠高血压,占12.2%(23/188);122例实施干预治疗,其中有3例出现妊娠高血压,占2.46%(3/122)。结论:通过血液流变检测+血管参数可以把妊娠高血压症状给准确预测出来,同时通过管理以及干预治疗高危人群能够使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得到降低。

  • 降脂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流异常的调节和抑制作用

    作者:谢慧臣;刘芬;杨强

    目的:探讨降脂合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谱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阐明降脂合剂调节血脂及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降脂合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大鼠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同时预防给药,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2 mL灌胃,辛伐他汀组大鼠给予7.2×10-4g·mL-1的辛伐他汀混悬溶液2 mL灌胃,降脂合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0.25、0.50、1.00g·mL-1的中药煎剂2 mL灌胃,以上给药均为每日1次,持续喂养及给药10周.10周后6组大鼠均摘眼球取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脂谱,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合剂各剂量组大鼠预防用药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的水平及apoA/apoB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降脂合剂各组大鼠血浆黏度(ηp)、全血黏度(ηb)(低、中、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IEA)、红细胞压积(HCT)及红细胞电泳时间(EET)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IED)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降脂合剂能够调节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血液的黏、聚、凝状态,对血脂和血流异常有较好的调节和抑制作用.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00例临床分析

    作者:许力军;华树成;王建国;刘凤香

    目的:通过100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病人临床特征及诊断分析,对肺心病死亡原因进行鉴别.方法:分析肺心病伴有冠心病存在的特点以及呼吸肌衰竭原因及进行血液流变学研究.结果:肺心病发生机理、病理变化是相当的复杂.结论:寻找理想防治肺心病措施.

  • 参松养心方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文真程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方对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参松养心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采用动态心电图严密监测,注意患者血压、心率及脉搏等变化情况,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水平,根据心电图结果评估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纤维蛋白原(Fb)、细胞沉降率(ESR)、血细胞比容(HCT)、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h)、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Nbl)以及血浆比黏度(Np)等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93% (P <0.05);治疗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数据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SR、HCT、Fb、Np、Nbl及Nbh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方治疗心律失常,能有效调整心率、减少血小板聚集,提高心输出量,有效改善心肌缺血.

  • 电针联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小珍;林道强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应用电针联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片联合电针治疗;研究组给予加减地黄饮子联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智力量表评分(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ADL)、血脂及血液流变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7%vs72.22%),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及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电针联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疗效良好,可有效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

  • 益脑康胶囊对大鼠血栓、血液流变学及脑缺血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淑香;黄淑梅;王建明

    目的:探讨益脑康胶囊在治疗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大鼠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观察其抗血栓机制;通过其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观察其对血液流变的影响;通过对大鼠脑含水量及脑指数的影响观察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论:益脑康胶囊具有抗大鼠血栓形成、对大鼠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明显减轻大鼠血瘀模型之粘、浓的状态.

  • 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30例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作者:李云霞;张峰;燕凌云

    急性脑梗塞患者80%以上由血液流变及血脂异常引起.临床上治疗以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脑血液循环为原则.本文观察近年来我院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30例,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6例疗效观察

    作者:姜国红;宋日新;康萍;王锐艳;崔岩;孙薇

    为了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蛋白、肾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本文收集2006-10~2007-10住院患者,对其相关指标进行了观察,现作如下报道.

  • 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卞海;王雅娟;黄顺;李亚军;孙洪胜;陈赛赛;龙子江

    目的 观察瓜蒌薤白和白酒汤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末次给药后30 min,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结扎30 min后再灌180 min,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瓜蒌薤白白酒汤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电图ST段的抬高,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组织病变,可降低心其全血黏度并明显抑制心肌酶LDH、CK的释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 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机制

    作者:刘振威;高风英;汤罗嘉;洪慧慧;张育红;栾骁;薛渊;樊帆

    目的:观测红花注射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前均评价心功能及监测动脉血气、右室压(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然后,红花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红花注射液20 ml/d,稀释后静脉点滴,疗程2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红花组心力衰竭纠正动脉血气改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红花组治疗前后比较,RVP、mPAP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3)红花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定量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具有纠正心力衰竭、降低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改善血液流变和动脉血气的作用.

  •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研究

    作者:易兴阳;潘继豹;陈存木;池丽芬;张顺开;袁光固

    目的:探讨白细胞流变特性和分子流变特性的改变在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128例首次发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在24 h内)作为研究对象,PIS的诊断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的增加来判断,并对患者入院时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及白细胞聚集性(LA)、白细胞黏附功能(LAF)进行检测.结果:12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35例(27.3%)发展为PIS,PIS患者入院时IL-1、IL-6、TNF、sVCAM-1、sICAM-1浓度及LA、LAF明显高于无进展的脑梗死患者(P<0.01).LA和LAF均与IL-1、IL-6、TNF、sICAM-1、sVCAM-1正相关.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L-1、IL-6、TNF、sVCAM-1、sICAM-1、LA、LAF是PI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分子流变特性的异常,这种异常在PIS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患者30例分析

    作者:吴志雄;罗正超;谭家余;杨博;叶光福;杨亚东;林仰东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与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我院ICU脓毒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比较临床疗效.血液流变与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WBC、血液流变指标与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APACHEⅡ评分、CRP、WBC、血液流变指标、D-dimer、PT与APT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PLT、FIB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性,并纠正凝血活化与凝血功能紊乱.

  • 玄参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凝固性和纤溶活性的影响

    作者:倪正;蔡雪珠;黄一平;王殿俊;卞慧敏

    目的探讨玄参提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凝固性和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观察玄参的石油醚、乙醇、水提取物灌胃12 d后,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率、血液黏度、血液凝固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玄参醚、醇、水提取物有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性、降低PAI-l的作用.结论玄参醚、醇、水提取物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作用.

  • 不同抗凝剂和缓冲液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

    作者:王秀云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剂和缓冲液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同一份标本用做血液流变的肝素抗凝和做凝血象的草酸钠抗凝;同一份标本用当天的、放置一天的、放置两天的缓冲液做纤维蛋白原,观察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结果两种抗凝剂对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缓冲液放置时间对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测定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可以用同一管血;每天要换新的缓冲液.

  • 疏血通对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

    作者:郑红根

    目的 观察疏血通对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骨科手术后卧床2周以上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术后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静脉滴注疏血通14d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参数,包括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粘度等,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14d后检测上述指标.统计学处理数值.结果 疏血通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降低( P<0.05),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疏血通治疗后可以改善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血液流变特性、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大男;刘兴德;李金生;何作云;吴立荣;方颖;李屏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CMV抗体水平及DNA,同时检测各组的血脂、纤维蛋白原(Fg)、血液流变特性变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CMVIgG、CMVIgM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冠心病组( P均<0.01),CMV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CMVIgG阳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均有相关性(OR 3.262,P=0.021;OR3.047,P=0.030).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其它3组比较,IgG、Fg、ηb(10s-1)、η b(150s-1)、ηp、HCT、EAI显著升高,TK显著降低( P<0.01或P<0.05);与非冠心病组、正常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明显升高,而HDL明显降低( P均<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CMVIgG(+)与CMVIgG(-)患者比较,TC、TG、LDL-C、IgG、Fg、η b(10s-1)、ηb(150s -1)、ηp、EAI显著升高,TK显著降低( P<0.01或P<0.05);IgG与TC、LDL-C、Fg、η b(10s-1)、ηb(150s -1)、ηp、EAI呈正相关,与TK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后者的促发因素.CMV可能通过急性和持续性感染触发和加重冠脉内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微循环功能障碍、血脂异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

207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