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脊髓损伤早期处理

    作者:封亚平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脊髓损伤发病率逐年升高,治疗难度大、病残率高.正确的院前急救搬运可以显著降低因搬运不当导致的脊髓二次损伤.早期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髓内外减压术等以保护脊髓残留功能.早期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够促进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神经外科开展脊髓损伤的髓内外减压术具有一定优势.

  • 我国神经外科脊柱亚专科住院医师培训现状与思考

    作者:陈赞;赵兴华;夏之远

    脊柱神经外科在许多欧美国家得到全面发展,许多神经外科中心脊柱外科手术量达神经外科全部手术量的一半,由此可见脊柱神经外科的巨大发展潜力.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神经外科较少涉及脊柱脊髓疾病的治疗,相关领域诊断与治疗技术相对落后.发展我国脊柱神经外科技术刻不容缓,人才培养和储备是大瓶颈,本文提出的神经外科脊柱亚专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旨在解决这一难题.

  • 我国神经外科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现状与思考

    作者:菅凤增;王任直

    神经外科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即将在全国推行,从培训基地看,多数三级甲等医院均有足够的病饲数和良好的医疗设备以保证住院医师培训的顺利进行,但亚专科的划分以及培训意识和培训方法等诸多方面尚存较大提升空间.为了建立并健全我国神经外科专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加强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建立由行业协会主导、全国统一的培训基地和考核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需结合我国国情,规范医学研究生教育和专科医师培训.

  • 神经外科学专业发展趋势及设想

    作者:戴宜武;卢洪流;徐如祥

    目的 综合分析国内外、军内外及我区神经外科专业近年来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为我区神经外科学事业发展寻求突破方向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Pubmed和CNKI对近5年来国内外、军内外神经外科相关专业进行英文及中文文献检索,结合文献对国内外神经外科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 近年来,国内外神经外科技术发展迅猛,已经由显微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发展到精准神经外科.以"血管内治疗技术、脑功能定位技术、术中磁共振联合神经导航技术"为代表的一批神经外科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不但拓展了本学科的治疗领域,也使治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结论 高新技术影像设备的研制和应用为神经外科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工具和技术平台,提高了对神经系统疾病认识的水平;随着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也加速高新技术设备的开发和使用.

  • 温馨提示表单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苗艳飞;葛东明;金妍;佘菲;张青;丁涟沭;王爱凤

    目的 探讨护理各个班次温馨提示表单在神经外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456例作为观察组,将各个班次的温馨提示表单应用于病房管理中.将2013年1~6月收治的4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应用温馨提示表单.对2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神经外科综合护理质控得分为(94.67±1.36)分,高于对照组的(89.07±3.40)分,t=4.28,P< 0.01;观察组的科室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护士主动上报例数分别为36、30例;2014年护士对此表单应用于工作中的满意度及患者与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别为94.12%(32/34)、96.49%(440/4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10.36,均P<0.05.结论 实施各班次温馨提示表单应用于病房管理,可有效改善病区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 神经外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王宏

    目的 了解脑外科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并根据家属的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方法对我科200例住院患者家属进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有强烈的需求,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阶段性、个性化的特点,宣教前后比较家属健康知识、家庭护理技能、健康信念、行为改变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开展因人施教,分阶段、多种形式的综合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家属基本护理技能,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正确认识疾病,使患者获得更有效的社会支持,从而改善患者及家属知、信、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 术中B超实时监测在幕上病变精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树法;庄勇;余良宏;林章雅;江常震;陈剑舞;吴喜跃;康德智

    目的:总结术中B超实时监测在幕上病变精准切除中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应用术中B超实时监测定位及辅助切除50例幕上病变,其中胶质瘤35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脑膜瘤3例,转移瘤3例,动脉瘤1例。结果术中B超实时监测能清晰地显示病灶,准确定位并切除。35例胶质瘤中,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5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脑膜瘤3例以及转移瘤3例均成功进行准确定位和完整切除;大脑后动脉巨大动脉瘤行孤立术1例。术后神经功能保存良好,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无手术死亡,未出现术中B超相关并发症。结论术中B超实时监测是定位大脑病变、确定边界以及制定精准手术计划的一种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可辅助术者大程度切除幕上病变和保留神经功能,具有易掌握、便捷、可靠、实时以及可广泛使用等特点。

  •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急症救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易良

    【目的】将临床路径理念运用到神经外科急症救治教学中,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本院的70名临床医学实习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其中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教学法,另一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方式,经过4周的实习周期之后,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CP 组的理论与操作优秀者的比率分别为65.7%(23/35)和85.7%(30/35),而传统组分别为31.4%(11/35)和28.6%(10/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理论 = 8.325,P <0.05;χ2操作=23.333,P <0.05);CP 组和传统组的综合素质能力测评结果显示 CP 组优秀者的比率分别为74.3%(26/35)和45.7%(16/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 <0.05);CP 组的各项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与传统的临床教学方法相比,CP 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适合推广应用。

  • 经皮气管旋切术在神经外科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凯雄;仪立志;庄文燕;贾军;叶宇;陈委;纠智松;刘先福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在神经外科患者救治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本院40例需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患者采取PDT,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并比较其效果。【结果】本组PDT操作时间为10~15min,所有患者术中出血极少,无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发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且PDT切口短小、愈合后外形美观。【结论】PDT操作快速、过程短,技术易掌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安全,创口小,其在神经外科需气管切开患者中有很好的救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唐青

    [目的]调查本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811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8例,医院感染率为9.6%;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泌尿道感染,第3位是颅内感染.[结论]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 MEWS 在筛选神经外科潜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作者:肖灿;胡阳琼;汤颖;罗嫩苗;田玉辉;潘林香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筛选神经外科潜在危重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284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采用 MEWS 评分,按分值启动相应程序化监护方案;2014年7~12月神经外科204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护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低(5.63% vs 16.17%,χ2=4.44,P <0.05),抢救成功率高(87.5% vs 39.4%,χ2=8.64,P<0.01),抢救准备时间短[(2.54±1.80)min vs (7.06 ± 2.65)min ,t = 6.85,P <0.01],出院时 GOS 预后评分高[(4.41±0.85)分 vs (3.40 ± 2.07)分,t = 7.62, P <0.01]。且 MEWS 与 GOS 呈明显负相关( r =-0.659)。【结论】MEWS 可以有效筛选神经外科潜在危重病,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干预,提高医疗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裴亮;刁文丽

    目的 研究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33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其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患者家属焦虑情绪发生率为9.41% (69/733),抑郁情绪发生率为13.64%(100/733).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属焦虑与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患者病情程度、有无医疗保险及陪护时间有关;患者家属抑郁与性别、文化程度、地域、婚姻状况、有无其他家人帮助照顾患者、住院环境和陪护时间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家属已婚、家庭收入低、患者病情严重及无医疗保险是影响焦虑情绪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其他家人帮助照顾患者及住单人病房对抑郁情绪发生有预防作用;陪护时间≥7 d为焦虑合并抑郁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家属存在一定比例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加以干预,同时需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提高其不良认知,既能降低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又可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疗环境.

  • 美国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作者:裴傲;张亚卓

    神经外科医生不但要熟练掌握必需的临床技能,还要熟悉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所以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非常重要.国外的神经外科专业发展较早,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现将美国的神经外科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做一综述,以兹参考和借鉴.

  •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神经外科学科发展

    作者:王任直;冯铭;刘小海

    2018年5月5日,中国医师协会成立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旨在借助当前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之势,利用云计算、移动医疗等高科技手段,实现医疗新技术应用与产业驱动,建立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医疗新生态系统.落在神经外科医师肩上的任务是,尽快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神经外科学科发展.

  • 颅底外科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李世亭

    颅底外科(skull base surgery,SBS)是现代神经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发展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按照进行手术的主要设备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前,颅底肿瘤在裸眼直视下进行切除,或者在头灯的辅助下进行手术,所以又称"裸眼颅底外科(nakedeye skull base surgery)",是颅底外科的起步阶段.当时的手术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非常高,以Cushing、Dandy为代表,他们开展听神经瘤切除术的手术病死率在20%左右.

  • 颅底外科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良辅

    颅底介于头颅、颜面和五官之间,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通过.颅底病变包括肿瘤、外伤、炎症、血管和先天性畸形及后天性变性疾病,因此颅底外科是涉及神经外科、五官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头颈外科和肿瘤外科等学科的跨学科专业.

    关键词: 颅底 神经外科(学)
  • 浅谈神经外科临床见习的问题和对策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张高炼;黄华东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的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直接与病人接触,大多极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并且学生在临床见习所学知识直观、实用,印象深刻.因此,临床教师应因势利导,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和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临床见习效果.神经外科学属于外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专科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许多内容十分抽象,加之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很难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完全理解.笔者从多年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及解决办法,以供商讨.

  • PowerPoint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薛建荣;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刘桂彪;李学东

    神经外科由于自身发展局限性,在过去的医学教学中常被忽视,即使安排一定课时的教学时间,也由于其固有特点和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与不足,教学质量和效果差强人意.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再次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探讨

    作者:郭秀艳;马立鑫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再次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对20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再次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其中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13例;纤维光导支气管镜引导插管1例;塑料带气囊套管直接与呼吸机相连全身麻醉4例;将金属套管换成带套囊塑料套管麻醉1例;将金属套管去除后经口重新插管1例.结果 20例患者全部麻醉顺利,保证了各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从技术和设备上做好充分准备,插管时沉着冷静,动作准确轻柔,麻醉过程中注意观察管道和各监护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意外,可使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再次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顺利进行.

  • 探讨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作者:潘水秀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影响及预防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神经外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加大风险监控.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了神经外科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护理水平,防范了护理风险.结论 临床工作中护理风险无处不在,作为神经外科护士,应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监控,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52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