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静脉通道的选择探讨

    作者:孙桂香;张晓娟

    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实体瘤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无需手术、麻醉,无采髓痛苦,采集量大,造血及免疫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取代骨髓移植[1].但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道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顺利进行的前提,如果静脉通道建立困难,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便无法进行.笔者对100例患者在外周血干细胞分离中静脉通道的选择报告如下.

  • 干细胞采集出现枸橼酸盐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王春艳;冯冬梅;孙评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血细胞分离机在临床和医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技术也随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干细胞采集是比较安全的,但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即刻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时有出现,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1].为常见的是枸橼酸盐反应,及时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非常重要.我中心1997~2002年采集外周血干细胞253例次,对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枸橼酸盐反应进行了统计,现报道如下.

  • 血细胞分离机的治疗性临床应用与探讨

    作者:张宇琦;杨秀荣;石春平;王晓梅;唐丽萍;张宝杰

    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等,本科自引进该分离机以来,已经完成了56 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影响血液成分单采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 血细胞分离机的治疗性临床应用与探讨

    作者:张宇琦;杨秀荣;石春平;王晓梅;唐丽萍;张宝杰

    血细胞分离机是一种流动式离心设备,可根据血液成分的比重差异离心分离并收集各种成分,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式血细胞分离机发明以后应用于临床的新治疗方法,包括血浆置换、红细胞单采、血小板清除、淋巴细胞单采、粒细胞单采、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等,本科自引进该分离机以来,已经完成了56次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影响血液成分单采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 COM.TEC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探讨

    作者:陆颖;宋海婷;丁思娇;邱志超;陈民才;王全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具有移植后造血功能与免疫功能恢复快、造血干细胞采集时不需要麻醉、避免创伤性手术和大失血等优点.目前.PBSCT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临床多种血液病及实体瘤的治疗,其中外周血干细胞的有效采集是移植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但供者的血小板丢失较明显.

  • 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分析

    作者:张静静;吕红霞;杨岩;周栋;黄丹;刘虹辰;王娇;王睿;闫金松

    目的 监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1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86例次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含量,采用以羟乙基淀粉为主的冻存体系,定期检测干细胞活率,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评价造血干细胞采集及冻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化疗间歇第9~11天,CD34+≥15个/μl,达到采集标准;经1~3次采集CD34+细胞≥2×106/kg,单个核细胞数≥2×108/kg,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标准;1~6个月冻存活率≥94%,回输前1周复测干细胞活率≥96%.移植后平均+9天粒系植入,平均+13天巨核系植入.中位随访12个月,患者无病生存率达98%.结论 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冻存质量符合标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植活及移植的成功提供了根本保障.

  • 恶性实体瘤患儿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作者:刘立红

    总结恶性实体瘤并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的19例患儿38例次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PBSC)采集的护理,采集前全面评估患儿身体状况、做好健康教育、做好造血干细胞动员期的护理、建立与维护有效的静脉通路;采集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处理并发症;采集后预防枸缘酸钠抗凝剂中毒、以及预防出血与感染的发生等对患儿实施相应护理,使患儿顺利完成干细胞采集,为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奠定了良好基础.

  • ALS病人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困难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尹安春;李晓艳;韩杰;宋春丽;孙大勇;冷志前;韩朝;宋琳;李阳;刘晶

    [目的]结合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病人疾病自身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分析临床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遇到的采集困难原因,探讨提高采集干细胞有效穿刺成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ALS的病人共9例,应用美国BCT公司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针对采集过程中分别存在的采集困难问题,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9例病人采集及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采集所得干细胞悬液达到移植要求,并且采集泵速、穿刺成功率与上臂肌力之间呈正相关,与臂丛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延长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在采集干细胞过程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改进穿刺方法、促进血管充盈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

  • 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

    作者:孙文瑞;周淑娟;林晓非

    总结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可出现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血钾下降、枸橼酸盐毒性反应、血压变化等不良反应.加强心理护理,采集过程进行生命体征监护,采集前后及时检查血常规与电解质,及时补充钙及钾,合理补充液体,可提高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安全性.

  •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83例临床护理

    作者:白燕妮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采集简单方便、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快、节省费用等优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1].但在采集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减轻不良反应、顺利完成采集、保证移植成功的重要环节.2008年3月~2010年6月,我们为83例患者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4例护理体会

    作者:黄晓屏

    目的:探讨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的护理特点.方法:对4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患儿术前、术中和术后进行精心护理.结果:顺利完成患儿干细胞的采集,质量和数量均达到临床要求.结论:做好小儿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术的配合及护理,可为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

  •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作者:郭彩利;林欢;孙春红;刘芳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的87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为对照组(43例),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为观察组(44例).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流程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质量高于对照组,而枸橼酸盐中毒反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首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降低采集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证了采集液的数量和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移植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率.

  • 留置针与内瘘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方云;黎纬明

    目的 比较16 G安全型留置针与一次性内瘘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76例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健康供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选择肘正中处静脉穿刺.观察组使用16 G安全型留王针,对照组使用一次性内瘘针.结果 两组供者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计教均这标,且采集顺利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采集毕手臂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留置针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穿刺成功率高,能增加供者的舒适度,且不影响采集效率和效果.

  • 股骨头坏死患者自体干细胞采集

    作者:朱敏芳;周郁鸿;胡红燕;吴筱莲

    骨髓干细胞关节腔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对促进坏死区骨修复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骨髓干细胞可疏通发生病变的股骨头内血管,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及周围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再生.2012-10-2013-07本科室对2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外周干细胞采集术,现将中西医结合护理报告如下.

  • 造血干细胞动员中外周血CD34+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采集的影响

    作者:谭业辉;刘晓亮;王畅;孙京男;石秀敏;韩薇;杜中华;苏龙;高素君;李薇

    目的 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过程中外周血CD34+细胞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采集时机和采集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及采集27例,其中自体13例,采用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10μg· kg-1·d-1动员方案;健康供者14例,单独应用G-SCF 7.5μg· kg-1·d-1动员方案.监测外周血CD34+细胞数,并与采集产物中获得的单个核细胞(MNC)及CD34+细胞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健康供者中获得MNC(5.84±1.48)×108/kg,CD34+细胞(3.93±2.16)×106/kg.自体动员共获得MNC(6.58±3.72)×108/kg,CD34+细胞(3.98±3.06)×106/kg,仅1例自体动员、采集失败.自体动员外周血CD34+细胞在第4天达峰值,健康供者第5天仍处于上升阶段.外周血CD34+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与采集产物CD34+细胞呈明显正相关.采集当天CD34+细胞绝对值≥20/μ1时,单次采集获得CD34+细胞≥2×106/kg者的比例达76.2%(16/21).结论 外周血CD34+细胞计数是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指标,对于把握采集时机和预测采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CD34+细胞绝对值≥20/μ1可作为采集阈值.

  • 供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黄果花;曾慧兰

    笔者对65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者,在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血流通路障碍、过敏反应、构橼酸盐中毒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包括心理护理,预防用药,保证整个管道系统连接紧密.安装正确,保证采集血管充盈,密切观察患者反应等,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 经颈外静脉留置针置入中长导管在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

    作者:赵晓茜;濮益琴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留置针置入中长导管在造血干细胞采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9月对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时肘部静脉置入留置针失败者47例,改为使用18 G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后置入中长导管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47例造血干细胞被采集者均成功置入中长导管,42例经右侧颈外静脉置管,5例经左侧颈外静脉置管,置管时间1~4 d,造血干细胞采集时全血流速达40~65 mL/min。结论经颈外静脉留置针置入中长导管,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满足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对血液流速的需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单个核细胞绝对计数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结果及时机选择的意义

    作者:邓婷芬;李庆山;周铭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简捷判断恶性血液病自体外周血干细胞佳采集时机的方法.方法 37例次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的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采集前进行外周血白细胞(WBC)、单个核细胞(MNC)比例测定及其绝对计数,以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应用流式细胞术(FCM)监测CD34+细胞计数.结果 采集产品的MNC中位数为1.76×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1.35×106/kg;MNC绝对计数是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的唯一相关指标,而外周血WBC计数和MNC比例与采集产品MNC和CD34+细胞总量无关.进一步分析提示MNC绝对计数达10×108/L单次采集效率提高,中位CD34+细胞采集量达1x106/kg以上,可作为启动采集的阈值.结论 外周血MNC的绝对计数能快速、简便地动态监测外周造血干细胞的变化,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佳采集时机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快捷、经济的参考方法.

  • 儿童患者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曦;陈幸华;刘林;彭贤贵;王庆余;孔佩艳;刘红;张怡;高蕾;钟永明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儿童患者外周血干细胞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对10例儿童患者在经化疗+生长因子方案动员后使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Baxter公司)、儿童专用SVCH分离夹并选择儿童单个核细胞收集程序进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结果所有病例均采集成功,采集次数2~4次,平均2.3次,单个核细胞数(MNC):5.4(3.6~7.8)×108/kg,CD34+细胞为6.1(3.1~18.5)×106/kg,CFU-GM为3.3(1.6~5.1)×105/kg,台盼蓝拒染率:98.5(97~100)%,副作用小.结论由于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外周血干细胞采集较成人不同,为确保采集成功应选用专用器械和程序,做好采集前准备、控制血液总量、抗凝剂比例并积极处理并发症.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

    作者:陈玉红;张农惠

    目的:探讨获得足够量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方式,确保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要量.方法: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21例患者进行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并在采集过程实施观察和护理.结果:21例患者,经过1~2次采集,采集量达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需量.结论:采集时血管的选择及细心的护理保证了外周造血细胞采集的足量和质量.

27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