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心动图对房颤电转复后的心房机械功能的研究

    作者:吴长君;刘秋颖;陈致勃;孙琪玮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颤患者电除颤后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2 0例房颤患者成功电除颤后,于复律后1 d、3 d、7 d、1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流速(VA)、A峰速度时间积分(A-VTI)、心房充盈分数(AFF)和心房射血力(AEF),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恢复窦律后第1 d,VA、A-VTI、AFF和AEF均明显低于正常组,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VA、A-VTI、AFF至第7 d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AEF至除颤后1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房颤转复后心房收缩功能出现一过性减低;VA、A-VTI、AFF和AEF可用于评价左房收缩功能.

  • 超声心动图对房颤患者复律后心房顿抑的研究

    作者:吴长君;刘秋颖;张春梅;刘露阳;石惠杰;范春艳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研究房颤患者电转复后的左房顿抑.方法房颤患者60例,于除颤后1天、3天、7天和1个月时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房内径、容积、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速度VE和VA及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将除颤后24 h与4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比较;除颤后3天、7天、1个月与除颤后1天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房颤患者除颤后VA、VTIA、AFF、AEF、LAAEV、LAAEF、Va均明显减低,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30%患者于除颤后7天恢复正常,其余在除颤后1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房颤患者除颤后心房功能减低,即出现心房顿抑.

  • 房颤电转复后左房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作者:刘秋颖;吴长君;陈致勃;孙琪玮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电转复后的左房收缩功能.材料和方法: 对20例正常人和40例成功电除颤患者除颤后1、3、7天和1个月分别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流速(VA)、A峰速度时间积分(A-VTI)、左房射血力(AEF),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晚期的运动速度(Va),并将Va与前三项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房颤患者除颤后24小时VA、A-VTI、AEF和Va明显低于正常,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至除颤后7天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Va与前三项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87、0.84、0.76.结论: 房颤患者电除颤后心房功能出现顿抑;QTVI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可用于评价左房收缩功能.

  • 复律后左心房功能恢复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岩;王珂

    目的:应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结合M型超声、脉冲血流多普勒和心尖搏动图评价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心房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房颤复律患者34例.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分成短期房颤组(n=18)和长期房颤组(n=16),于复律后1小时、1天、1周和1个月行超声检查.采用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侧壁心房收缩期心肌组织运动峰速(Am)和舒张早期运动峰速(Em)并计算Am/Em比值,M型超声测量瓣环侧壁舒张晚期心肌大运动幅度(DAD)和舒张早期大运动幅度(DED)并计算DAD/DED比值,脉冲血流多普勒测量心房收缩期跨瓣血流大流速(A)和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大流速(E)并计算A/E比值,心尖搏动图记录心房收缩压力波.并筛选出与复律后1小时、1天、1周左心房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有关的临床变量.结果:复律后1小时、1天、1周与Am相关的临床变量均为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功能与房颤持续时间的关系:复律后1小时及1天,Am、Am/Em,A/E,DAD、DAD/DED在两房颤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长期房颤组低于短期房颤组(P<0.05);复律后1周,长期房颤组仍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短期房颤组(P<0.05);短期房颤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复律后1个月,除长期房颤组DAD/DED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3组间无差异(P>0.05).复律后左心房顿抑仅发生于长期房颤组,其发生率于1小时为43.8%,1天为25%,1周为12.5%.结论:房颤复律后左心房功能的恢复及左心房顿抑的发生与房颤持续时间有明显相关性.

  • 作者:

    关键词:
  • 阿托伐他汀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左心房功能及心房顿抑发生的影响

    作者:窦防修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对左心房功能及心房顿抑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房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qd)治疗,比较两组左心房功能及心房顿抑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A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左心房大应变值(S)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房颤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左心房功能,缩短心房顿抑发生时间,维护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恢复.

  • 高敏C反应蛋白与心房顿抑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伟;方长庚;张小勇;光雪峰;杨溶海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心房顿抑的关系.方法 将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分为慢性房颤组68例和窦律组103例.将房颤患者进行复律.比较房颤组复律前与窦律组、以及复律前后血浆hsCRP水平.结果 房颤组患者复律前较窦律患者hsCRP升高,分别为(6.3±1.2)mg/L和(2.3±0.4)mg/L;复律后hsCRP为(13.6±3.7)mg/L,较复律前升高.结论 慢性房颇患者hsCRP升高,且hsCRP与心房顿抑相关,是心房顿抑的独立预测因子.

  • 心房顿抑的超声估价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莉;吴炳祥;马雨亭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Af)复律后心房顿抑的相关情况.方法应用超声观测左房内径(LAD)和二、三尖瓣血流频谱的动态变化.结果Af复律后大部分患者(28/43)出现心房顿抑,顿抑时间1~4天不等,且LAD、Af持续时间及复律所需能量在顿抑与非顿抑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超声是观测心房顿抑简便易行的方法,Af复律后大部分出现心房顿抑,顿抑时间可达14天甚至更长,心房顿抑与Af持续时间、LAD及复律所需能量密切相关.

  • 心房顿抑与房颤后心房重构

    作者:袁安彩;陈颖敏;何奔

    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其后将房颤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一过性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的异常称为心房顿抑,发生率约为38%~80%.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心房顿抑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更易形成心耳血栓及房颤复发.近年研究提示,造成心房顿抑的原因与房颤后的心房重构有关.房颤诱导心房发生重构包括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缝隙连接重构.缝隙连接重构与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均有关联,参与房颤的发生与持续,可能是心房顿抑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心房顿抑及与房颤后心房重构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 心房扑动患者复律后心房顿抑与脑利钠肽的关系

    作者:袁华斌;李建刚;杨维亮

    目的 探讨心房顿抑与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63例房扑患者复律后2小时、1天、1周和1月的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和心房充盈分数(AFF),以A峰小于50cm/s作为心房顿抑的标准,测定上述时间点血浆BNP,并与2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房扑患者复律后2h心房顿抑的发生率为39.68%,复律后A峰和AFF至1周恢复正常;复律后1天和1周时BNP与A峰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复律后1天和1周时仍然存在心房顿抑的患者BNP显著高于无心房顿抑的患者(P<0.01),心房顿抑消失后,BNP迅速下降.结论 房扑复律后BNP与心房顿抑关系密切,较高的血浆BNP水平可能提示心房顿抑的持续存在.

  • 心房顿抑

    作者:贾忠伟

    1965年Logan WF.等首次报道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其后将房颤和房扑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一过性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的异常称为心房顿抑.尽管已经恢复窦性心律,但由于发生心房顿抑,左心房和左心耳内血流速度仍然缓慢,这与复律后血栓栓塞事件的增加有关.心房顿抑时右心房功能也可能异常,但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左房.

  • 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心房顿抑与脑利钠肽的研究

    作者:李宏松;卢英民;韦彩雯;宋蕾;李志华;蔡振东;岳冬梅;季俭;包敏敏

    目的:通过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心房超声检查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检测,探讨心房顿抑与BNP的关系.方法:将76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0例)和持续性房颤组(36例),另入选对照组患者20例.在房颤复律后2h、1d、1周和1个月时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测定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和心房充盈分数(AFF),以A峰<50 cm/s作为心房顿抑的标准,并测定上述时间点及复律前血浆BNP.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后2h心房顿抑的发生率为45.0%,复律后A峰和AFF至1周时恢复正常;持续性房颤组复律后2h左房顿抑的发生率为61.6%,A峰和AFF至1个月时恢复正常.2组复律后1d和1周时BNP与A峰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房颤复律后1d和1周时仍然存在心房顿抑的患者BNP显著高于无顿抑发生的患者(P<0.01),心房顿抑消失后,BNP迅速下降.结论:房颤复律后1d和1周时血浆BNP水平与跨二尖瓣A峰有相关性,较高的血浆BNP可能提示心房顿抑的持续存在,有助于了解左心房功能恢复情况.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急性左心衰竭一例

    作者:冯杰莉;刘书旺;白瑾;崔鸣

    一例68岁女性患者,持续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1天出现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胸片提示双肺渗出性病变,N末端-前体脑钠肽明显升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射血分数(LAEF)下降,左房顿抑明显,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经过利尿抗心力衰竭治疗后10天,症状缓解,胸片显示双肺渗出吸收,超声心动图显示LAEF恢复.提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要警惕心房顿抑诱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

  • 心房顿抑研究进展

    作者:张稳柱;刘伊丽

    本文就心房顿抑的概念、研究方法、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其中特别突出了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复律与心房顿抑的关系,以及心房顿抑与临床上较为人关注的心房血栓形成、栓塞等的关系.

  • 心房扑动患者射频消融后心房顿抑

    作者:杨喜山;马长生;周玉杰;颜红兵;王勇

    目的评价心房扑动(简称房扑)患者射频消融后是否会发生心房顿抑及心房顿抑恢复的时间过程.方法对26例典型房扑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即刻、24h、7 d、6周做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以测定跨二尖瓣峰流速(PTV)和心房收缩占左室充盈百分比(PAC).结果 TTE资料显示,射频消融术后即刻有5例(19%)患者心房功能丧失.与射频消融术后即刻比较,PTV和PAC在术后24 h,7d和6周明显增加(均P<0.01和P<0.05).与射频消融术后24 h比较,PTV和PAC在术后7d明显改善(均P<0.05).但PTV和PAC在术后7d与6周比较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房扑患者射频消融后可发生心房顿抑,左心房功能在术后7 d后恢复.

  • 心房顿抑的研究进展

    作者:封盼攀

    心房顿抑是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出现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暂时性的失调,是复律后心房心耳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如何有效地防治心房顿抑是心房颤动的研究热点.现就心房顿抑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心房颤动复律后心房顿抑的护理

    作者:俞申妹;章莉丽

    心房颤动(房颤)是引起栓塞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是治疗房颤的常用方法,但房颤成功复律后短期内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仍较高[1].目前认为复律后心房功能恢复不全特别是心房顿抑的发生导致复律后血栓形成[2].我科2005年8月~2006年8月共收治房颤复律患者53例,现将复律后心房顿抑期间的护理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