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盂癌的超声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肾盂癌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肾盂肿瘤患者40例,超声发现肾盂内肿块后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肿瘤内部和周边的彩色血流情况.结果:二维超声及CDFI检查准确率占75%,2例误诊为肾癌,4例误诊为肾囊肿,4例漏诊.结论:肾盂肿瘤较少见,因肿瘤过大或过小易造成漏、误诊.超声对肾盂肿瘤检查有很大帮助.
-
胃内充盈对比剂技术在胃肿瘤CT诊断中的意义
上消化道钡餐及内窥镜是胃肿瘤检查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CT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使用新型的胃口服对比剂加之提高胃的充盈度,病变显示能力明显提高.采用不同的对比剂对30例上腹部CT检查中发现24例经病理证实胃癌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对于中心型肺癌,肿瘤向大气道腔内生长可导致管腔狭窄、闭塞,终引起远端阻塞性肺炎、肺不张。随着肺含气减少消失实变,这些萎陷的肺组织与肿瘤会融合成密度相近的实性包块,无论是CT 平扫还是增强扫描都很难将肿瘤与正常组织分开,导致放疗靶区勾画困难。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 检查可以将二者清楚区分开来,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且易受肿瘤代谢水平影响,难以作为常规检查。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年来出现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技术,为肿瘤检查提供了一种新的辨别手段[1]。近年来,DWI技术在肿瘤放疗靶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本文综述了DWI在肺癌方面的应用,并讨论在肺癌精确放疗靶区勾画中应用方面的价值、前景。
-
肿瘤实验诊断检查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基础医学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技术、发光、生物(细胞、核酸、免疫)杂交技术、标记技术、基因和蛋白质芯片等引入实验诊断学肿瘤检查,使之领域拓宽、项目增多、特异性和敏感性有相应的提高,而且继续向深化发展.现对实验诊断学检查现状做简介.
-
DSA在眼眶血管肿瘤检查与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ata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字化的影象信息,以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的影响的减影技术,是新一代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DSA常用于心血管造影,有助于心脏、大血管的检查.现我科利用DSA对眼眶血管畸形进行检查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特报告如下.
-
监护镇静在内镜下消化道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患者在接受内镜检查或治疗时,常会产生明显不适,因此采用适当的镇静措施,对于内镜检查非常必要.本研究是将监护镇静技术应用于胃肠镜的普查,在麻醉深度监测下指导用药剂昔和浓度,采用3种不同的静脉注射方式,观察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重视神经系统核医学的应用研究
神经系统核医学是临床核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PET的引进对我国核医学的临床应用影响巨大,尤其是21世纪初PET/CT的引进,在肿瘤诊断、分期和疗效监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其中部分检查项目已在临床常规应用.根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PET/CT调查分析,我国PET/CT检查总数达11.59万例,其中肿瘤占73.9%,神经系统仅占3.7%[1].从笔者所在单位情况看,尽管近3年PET/CT检查病例数有所上升,但仍以肿瘤检查为主,神经系统检查比例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传统核医学在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则更不理想,从2010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数据看,神经系统传统核医学检查例数仅占总检查病例数的0.44%[2],即使在核医学发达地区神经系统检查所占比例也相当低,这需引起核医学界的重视.
-
无痛胃镜在上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技术在上消化道肿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无痛组患者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下进行检查,普通组按常规胃镜检查,发现病灶取活检4~8块.结果无痛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活检阳性率92.9%(118/127);普通组有3名患者拒绝活检,活检阳性率73.4%(116/1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无痛胃镜检查舒适、安全,可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活检阳性率.
-
运用DSA技术介入治疗骨肿瘤15例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是X线电视系统与计算机减影技术结合的新的检查方法,它能除去血管外结构,显示单一的血管影像,大大提高了血管造影的图像清晰度和疾病的诊断率[1].DSA用于骨肿瘤检查,不仅可提高骨肿瘤的诊断,更重要的是为骨肿瘤介入治疗提供了方便途径,同时也可为疗效判断提供依据.自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我科利用DSA技术,对15例骨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卵巢囊性包块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CT所具有的无创伤性及对病变的高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使之成为妇科肿瘤检查中重要的手段之一[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7~200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较为完整的37例卵巢囊性及囊实性病变的CT检查表现,旨在提高对卵巢囊性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