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普理灵疝修补装置在腹股沟疝修补中的应用体会(附41例报告)

    作者:唐诗彬;李家潜;陈小伍;林雍熙;梁智强;剧永乐;冯家立

    腹股沟疝是普外常见疾病,男性和女性一生中发生疝的机会分别有25%,2%[1],其中主要为腹股沟疝.Bassini等传统的疝修补手术约有10%的复发率,尽管现代的Lichtenstein,Stoppa技术和网塞补片技术等对腹股沟疝进行的无张力修补,但仍有2~4%或更高的复发率[2,3].

  •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傅朝春;徐安书;张世博;许永平;杨晓宾;邓大波;时鑫;李洁;韦萍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17例行开腹手术(开腹手术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食管裂孔疝专用补片修补并加固食管裂孔,缝合膈肌脚,术中行胃底折叠术抗反流(Nissen胃底折叠术)或改良术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1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0±6)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2)d;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150±6)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0)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2±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3~36个月,平均(20±3)个月,术后主要症状均得到缓解.腹腔镜组术后仍有术前不适症状2例,烧心反酸1例,胸骨后疼痛l例.开腹手术组复发1例,胸骨后疼痛不适4例,反酸3例.结论 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相对开腹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少勇;潘俊江;朱明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44例患者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后随访1~21个月,总结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8 d.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腹股沟区无明显异物感,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平底短型网塞可以单独使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术式简单,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不同补片方式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对照性研究

    作者:赵少勇;潘俊江;朱明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0例患者共行129例次无张力修补术,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使用平底网塞式补片(T2)修补术(T2组)、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平片组)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疝环充填组)3种方式进行手术,术后随访2~23个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以后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T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50.11±10.20)min,与平片组的平均手术时间(47.78±9.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两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疝环充填组(60.88±9.99)min(P均<0.001).T2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34±1.48)d,与平片组(6.03±1.57)d,P=0.328)和疝环充填组(6.70±1.36)d,P=0.25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疝环充填组有1例双侧疝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治疗.平片组有1例患者术后产生严重排斥反应而行取出术,但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3组患者均无1例复发.结论 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与平片式无张力修补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短期疗效相当,此外与平片式修补相比,具有更多的适应证,与疝环充填式修补相比操作更简单,费用更低廉,值得推广应用,但是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 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作者:蔡功辉;陈智

    目的 比较局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医疗费用成本以及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法将422例单侧腹股沟疝病例随机为局麻组221例和硬膜外麻醉组201例,比较两组的并发症,麻醉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中、术后成本费用及构成资料.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病人对麻醉技术满意率比较两组无差异.术中的成本费用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的成本费用、总费用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同硬膜外相比局部‘麻醉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不仅医疗费用更低,而且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438例腹股沟疝

    作者:李俊华;李阳;石承先;冯新富

    1989年Lichtenstein[1]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thetension -freehernioplasty)"的概念:"由于现代合成补片的使用,当前对所有疝的修补有可能再不扰乱正常的解剖和没有缝合线张力;这种技术是简单的、快速的,几乎不痛并且有效,不必限制体力活动".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我院用Bard网塞和网片(Bard Plug and Mesh)治疗438例腹股沟疝病人,现报告如下.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9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宜斌;彭岗;陈亚敏

    腹外疝是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人发病较高.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6年11月共收治腹股沟斜疝、复发疝、直疝及股疝共151例;其中109例均使用聚丙烯网塞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10例腹壁切口疝应用补片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缪维俊

    目的:使用聚丙烯网片行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防止切口积液、积血及感染的相关注意事项和经验教训.方法:采用聚丙烯网片对1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行负压引流,适当加压以及抗炎对症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情况.经处理无术后切口积液、积血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且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恢复快,避免了二次处置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术后随访半年以上,均无复发及其它不适.结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行个体化负压引流及适度加压包扎,可避免切口积液、积血及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并可减轻病人痛苦,对术后恢复及手术效果的保证有着重要的作用.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疝35例分析

    作者:赵维山;李逊;李汝红;李鹏

    目的 探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经验和疝复发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腹股沟复发疝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复发患者中8例(22.86%,95%可信区间为0.0871%~0.3698%)手术时使用疝环充填修补术式,27例(77.14%,95%可信区间为0.6302%~0.9126%)手术时采用传统手术.大部分患者分别并存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老年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等病症.35例患者均"个体化"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病人恢复好,随访4~18个月,无1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复发性腹股沟疝目前理想的术式,但应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不同的材料手术,操作从简,个体化规范化实施手术.

  • 280例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维山;李汝红;郑义;侯宗柳;王澄;于海东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腹膜前无张力修补(Stoppa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昆明延安医院普外科进行的280例Stoppa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0例腹股沟疝,26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93.57%,95%可信区间为90.69%~96.45%,随访时间6~12月,平均为9个月.3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或积液;12名患者发生尿潴留;无手术部位或补片感染,无睾丸炎,窦道及补片移位发生,无慢性缺血性睾丸萎缩发生.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Stoppa手术不改变腹股沟区的正常生理解剖层次,是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手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异物感小、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38例个体化治疗体会

    作者:赵维山;李逊;李汝红;李鹏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08年2月至2009年4月昆明延安医院普外科进行的338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腹股沟疝均得到治愈,效果满意,无1例复发.无伤口感染发生.患者平均年龄61岁,平均随访10个月95%可信区间为0.9794~1.0000.术后有5例(1.48%)出现局部血肿.31例(9.17%)有伤口局部感觉异常,3例(0.09%)出现阴囊积液.156例(46.15%)肌肉注射镇痛剂1次.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针对不同的疝患者采用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比较合理的,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腹股沟直疝经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修补临床体会

    作者:徐建华;杨元强

    我院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已经十余年,近八年来均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手术。随着我们对腹股沟直疝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手术实践增多,同时对“耻骨肌孔(1)”解剖结构进一步了解,手术细节在不断完善。腹股沟直疝经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手术效果均满意,无直疝复发或再发斜疝。现报告如下。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98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锡明;吴立然;赵志强

    目的:讨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7年3月至2011年8月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共198例临床资料.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术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随访1~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易掌握,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复发、巨大疝的理想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普理灵疝装置用于腰疝修补3例

    作者:李峰;马荣龙

    1 临床资料 患者3(男2,女1)例,均为中老年人,年龄分别为50,53,65岁.均无外伤史,亦无明显重体力劳动史.1例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初均发现腰部有一肿块,有酸胀感,症状进行性加重,站立或弯腰时明显,用手挤压后肿块消失.

  • 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15例

    作者:许延发;贾建洛;孙学军;陈进才

    自1888年Bassini术式问世以来,腹外疝的术式不断出现,其不断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疝复发.多年来许多学者为了力求解决疝复发的困扰,探讨更新的手术方式,重新对腹膜的应用前景进行研究,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就是在高度重视腹膜应用的基础上,将聚丙烯网状片制成的锥状物与成形网片联合应用进行疝修补术.我院今年3月应用这一技术对15例腹股沟疝进行修补,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人疝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唐毅;胡再厚;王重民;王伟民;张衡;李万林

    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用3种定型人工材料行36例次老年疝无张力修补.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21例

    作者:郑林;崔祥宾;杨乐平

     

  • 腹膜前装置结合平片无张力修补在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礼军;匡勇军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据专家预测,中国腹股沟疝患者应估计为192万人[1].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自1887年Bassini提出了第一个现代的、以疝解剖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以来,各种技术层出不穷,但传统的术式术后患者的复发率仍然为10%~15%[2].自2009年8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57例腹股沟复发疝,全部采用腹膜前装置结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较好效果.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效果

    作者:商敏

    目的 探讨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修补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伤口并发症以及晕眩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发生尿潴留以及恶心呕吐的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安全性更高、手术治疗时间更短,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并且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老年患者局麻下开放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20例报告

    作者:王春林

    目的探讨局麻下老年患者开放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20例老年腹股沟疝于局麻下行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手术方式院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腹膜前修补。结果均为单侧,直疝15例,斜疝4例,滑疝(膀胱)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60min,术后住院4~6d,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无尿潴留、血肿、切口感染及植入网片感染。术后疼痛可耐受,3d后缓解,不需特殊处理。住院费用少,并发症少,无1例复发。结论老年患者局麻下开放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安全可行,对机体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疗效可靠。

328 条记录 15/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