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导丝置管法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

    作者:赵绥民;黄凌

    目的评价多导丝置管法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为39例住院患者行多导丝法盲插鼻肠喂养管44次.该方法在鼻肠管腔内预置三条导丝以增加刚度.置管时保持轻柔推力,随患者呼吸缓慢进管;如遇阻力增加或阻力突然消失,退管后重新进管.后行美蓝回抽试验及床边X线造影腹部摄片明确管端位置.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5%.2次置管失败改在X线透视下成功置管.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多导丝置管法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是成功率高、安全的置管方法.

  • 60例孤残儿童营养筛查及肠营养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王季鸿;龚佩花;范玉玲;艾梅荣

    目的::通过对孤残儿童定期营养监测,及时实施肠营养干预,改善营养状况,以利于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定期进行营养筛查,对存在营养风险的孤残儿童进行营养评估和肠营养干预。结果:肠营养干预对营养不良孤残儿童显著有效,受干预孤残儿童体重增长速率与正常儿童比较P﹤0.01,出现部分赶上生长。结论:孤残儿童有必要定期进行营养筛查、评估和及时肠营养干预,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孤残儿童体格发育。

  • 早期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陈强谱;欧琨;赵红梅;周旭;邢雪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作为一种新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其营养及代谢效果已得到肯定[1-11].但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如何,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含纤维素肠内营养在消化道外科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龚圣济;骆明德;陈大伟;全志伟;沈军;储冰峰;张一楚;蔡威;汤庆娅;夏韶明;冯一

    外科重症患者常有内脏血流量减少和肠粘膜损伤[1,2].肠内营养可增加应激状态下胃肠道的血流量,给肠粘膜提供营养素,保护肠粘膜,减少应激反应的程度[3,4].自1990年以来,在给患者行营养支持时,越来越多的作者倡导用肠内营养[5,6].在国内,有关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在外科重症患者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就纤维素型肠内营养制剂在外科重症患者的应用,作一临床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门脉高压症、胰腺癌、胃癌、大肠癌等21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2 d起行肠内营养.按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出基础能量需要量,每日实际能量供给为BEE×1.2,卡氮比为135:

  • 西沙必利治疗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道功能的意义

    作者:秦红军;张连阳

    目的研究大鼠失血性休克(HS)复苏后应用西沙必利(cisapride)促胃肠动力治疗在早期肠道喂养(EEF)中的作用.方法①观察假休克组(SS组)、休克组(HS组)、促动力治疗组(HSC组)体克复苏后2 h,6 h胃排空、肠道传输的改变.②观察SS组、HS组、早期肠道喂养组(HSE组)、促动力喂养组(HSCE组)复苏后2 h,6 h,24 h,48 h木糖吸收功能、体重、肝含氮量、胃及空肠粘膜Na+-K+-ATP酶活性变化.结果 HS后胃排空和小肠传输延迟,西沙必利促动力治疗可明显改善之,并有助于恢复胃肠对木糖的吸收能力;HSE组和HSCE组肝含氮量等营养指标明显改善,两组在24 h,48 h时的肝含氮量分别为(307±42)mg、(291±26)mg和(364±44)mg、(342±37)mg,明显高于HS组(216±21)mg、(195±35)mg(P<0.01),且HSCE组在48 h时明显高于HSE组(P<0.05);HSCE组胃、空肠粘膜Na+-K+-ATP酶活性在6 h,24 h时较HSE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HS后EEF时加用西沙必利促胃肠动力治疗有助于促进胃肠动力恢复,改善胃肠吸收能力,加强EEF保护胃肠道功能、改善全身营养状况的作用效果.

  • 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系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黄维坤;司娜;顾琦;孙新平;杨旭凯;周栋;张安平;赵文鹏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在消化系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肠内营养支持,采用手术时预置经鼻空肠管68例,单纯空肠造瘘置管16例,开始施行经周围静脉行全胃肠外营养.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过渡到空肠营养,开始时选用等渗、易于吸收的5%葡萄糖盐水,每日由营养导管缓慢滴注500mL~1000mL,持续2 d~3 d.使肠道适应喂养后,逐渐减少静脉营养液输入,选用易消化吸收的肠内要素饮食,并以肠内营养供给所需全部热卡与营养物质.结果本组84例消化系大手术,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为18%,低于文献统计的50%.12例吻合口瘘及高位小肠瘘经EN保证营养供给,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本组患者术后没有营养不良加重现象,部分患者体重还略有增加,清蛋白在术后2wk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1 wk基本达到氮平衡,单纯PN负氮平衡持续常在2 wk以上.对长期禁食、吻合口瘘患者,经肠内营养喂饲,更显示其优越性.术后由静脉营养及早过渡到肠内营养.胃肠道是人体营养供应理想的途径,术后早期患者采用PN.但PN时间过长,可出现肠道屏障损害等系列并发症,肠源性感染率增加,适时及早由PN过渡到EN,有助于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预防由于细菌易位和内毒素吸收产生的肠源性感染.减少分解代谢激素的过渡分泌,降低高代谢分解.EN使营养物质从肠吸收后,由门静脉转运到肝脏代谢,更好地被机体利用,修复创伤组织和器官,增加腹内脏器的血流量,加速吻合口愈合.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系手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支持疗法.

  • 肠内营养在肝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伍晓汀;严律南

    21世纪的营养和代谢支持治疗更倾向于经肠内途径提供营养支持,营养治疗仅仅作为支持手段的观念也正在改变,在新的世纪中它将成为主要和(或)辅助性的治疗措施.在此仅就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肝胆胰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介绍.

  • 肠内营养的膳食及选择

    作者:吴泰璜

    1肠内营养膳食的分类及特点肠内营养膳食的种类很多,根据膳食的成分可分为三大类:完全膳食、不完全膳食及特殊需要膳食[1].

  • 特殊营养物质与肠内营养

    作者:吴国豪

    肠内营养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应用日趋广泛.近年来,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发现,一些特殊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精氨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核苷酸等可改变创伤、感染后机体代谢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氮平衡,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增强肠道屏障功能[1-4].为此,有学者主张将上述这些营养物质联合应用于肠内营养中,并称之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

  • 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及防治

    作者:周旭;陈强谱

    肠内营养如应用得当,远比肠外营养安全[1].但是亦可发生某些并发症.其常见并发症可分为三类:机械性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2].

  • 肠内营养对肠道功能保护

    作者:傅廷亮;陈强谱

    肠粘膜具有高代谢与绒毛微血管结构的特性,所以对灌注不足特别敏感.低血容量纠正后,胃肠道血流量减少与内脏血管收缩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肠道功能障碍,尤其是屏障功能障碍时,肠内细菌、内毒素易位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使动因素.因此,目前认为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1-9].应激时肠道功能的维护十分重要.当患者处于饥饿状态,或是营养的需要量大于供给量,或病程长、属消耗性疾病及体重丧失10%以上时,整体组织包括肠管在内均将有所改变.维护应激时肠道功能的方法很多,如选择性消化道去污、增加肠系膜血流量、中和内毒素等,但目前具价值的方法是及时行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道功能方面有以下作用.

  • 肠内营养在腹部外科的应用

    作者:朱维铭;李宁

    肠内营养不但可以纠正营养不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对手术的耐受力,还能通过营养物质从肠粘膜上皮的直接吸收,对肠粘膜产生营养作用,促进肠粘膜上皮的修复,强化肠粘膜屏障,因此其在腹部外科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犬肝损害的影响

    作者:徐桂芳;路筝;邹晓平;李兆申;屠振兴;潘雪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害的影响.方法犬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诱导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肠内要素营养(EEN组)、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支持7 d.检测其肝功能变化及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重症急性胰腺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ALT、AST水平显著升高,ALB显著降低,差别具有显著性(P< 0.05).EIN组肝功能指标均较EEN组及PN组改善,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肝脏病理学改变PN组重,EIN组轻.结论早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可减轻急性胰腺炎时的肝损害.

  • 重症急性胰腺炎鼻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作者:李建萍;高青;张红燕;庄海花;张英英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鼻空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65例SAP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使用聚氨酯材料的Folcare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置管时间平均8.6 d.置管期间每8 h冲洗管道,保持营养液在36~41℃,加强口鼻腔护理,经常巡视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无1例因鼻空肠内营养的使用而使血、尿淀粉酶升高,从而降低了SAP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治疗费用明显减少,缩短了住院天数.结论鼻空肠内营养是SAP治疗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鼻空肠管,合适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制剂是治疗的前提,做好鼻空肠管的日常护理工作是置管营养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

  •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屏障保护合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洁;王兴鹏;汪佩文;徐敏;吴恺;于晓峰

    目的初步探讨持续性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联合肠屏障保护合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SAP患者,入院后48 ~ 72 h后经空肠予以持续性肠内营养配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腹部症状及体征并行APACHE-Ⅱ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1周检测血清淀粉酶、白蛋白、转铁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及血浆内毒素、D-乳酸(D-lactate)、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浓度.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1周予SAP患者肠通透性测试液(内含乳果糖2 g、甘露醇1 g)后,留取6 h尿液,检测尿液乳果糖/甘露醇比值.每隔2周行腹部CT扫描复查胰腺形态学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每隔1周留取粪便,提取粪便总DNA,获得反映肠道菌群组成特征的(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ERIC)指纹图谱.结果 (1)10例患者都能较好地耐受肠内营养的实施,无人发生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除1人有糖尿病史而发生酮症酸中毒外,无人发生高血糖及高脂血症.(2)患者APACHE-Ⅱ评分逐渐下降,CT扫描显示胰腺组织坏死区域范围显著缩小,胰周渗出吸收明显.1例患者在疾病后期因胰腺组织感染而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无人发生胰腺及胰外组织感染,无人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后均治愈出院.(3)患者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由治疗前低于正常值至经EN治疗后逐渐升高.(4)患者血浆D-乳酸、DAO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于EN治疗后明显下降,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显著.(5)患者血浆内毒素浓度于EN治疗后明显下降,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6)血清TNF-α和IL-1β由治疗前的峰值至经治疗后逐渐下降.(7)SAP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患者优势ERIC条带数目、结构分布大致相似,无显著变化. 结论 EN能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SAP时实施EN联合肠屏障保护合剂安全可行,有助于保护SAP患者肠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 肠内营养对老年术后患者营养代谢和肠粘膜屏障的影响

    作者:朱明炜;韦军民;赵旭;曹金铎;唐大年;陈悦;蒋朱明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对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营养代谢和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5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肠内组,12例)和肠外营养组(肠外组,13例),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分别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力苏)和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对其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血浆蛋白和累积氮平衡、肠粘膜通透性、免疫球蛋白以及感染有关并发症、营养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观察. 结果进行6 d的不同营养支持后,于术后10 d,肠内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593±57)μmol*L-1、累积6d氮平衡(30±24)mg*kg-1、IgG和IgM分别为(12.4±1.9)g*L-1和(1 500±800)mg*L-1,均高于肠外组(P<0.05);用药前后甘露醇/乳果糖(L/M)比值的变化为0.012±0.011,低于肠外组的0.038±0.022(P<0.01);血浆蛋白结果相似;感染并发症,肠内组仅有1例,肠外组2例;肠内组的营养治疗费用为肠外组的36.6%. 结论肠内营养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营养代谢,维护其肠粘膜屏障,更为经济和减少感染并发症.

    关键词: 肠营养 肠粘膜
  •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少石;郑天衡;陈真理;杨建道;周晓宇;刘春风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否改善急性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研究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观察21 d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病死率、感染发生率,比较21 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和残障程度评分(mRS)].结果 住院21 d,研究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BI指数和90 d m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能获益.

  • 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肠道通透性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薛龙

    目的测定腹部创伤患者术后甘露醇(mannitol,M)和乳果糖(lactulose,L)吸收的浓度变化,观察肠内营养(EN)、胃肠外营养(PN)对肠道通透性及全身炎性反应影响.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PN和EN组,每组15例,计算手术第1、3、5、7天L/M和APACHEⅡ评分.结果PN组L/M第5天高(0.061±0.002),与手术第1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PACHE Ⅱ评分在第3天高,为(17.6±1.8)分,较手术第1天差异有显著意义(t=2.316,P<0.05),L/M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745,t=2.235,P<0.05).EN组L/M第3天(0.047±0.004),较手术第1天差异有显著意义(t=2.352,P<0.05),APACHEⅡ评分第3天高,为(15.9±2.3)分,较术后第1天差异有显著意义(t=2.352,P<0.05),L/M比值与APACHEⅡ评分正相关(r=0.730,t=2.375,P<0.05).结论与PN相比,EN能改善肠道粘膜通透性,降低创伤后全身炎性反应.

  •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

    作者:武正山;王学浩;张峰;李相成;孔连宝;李君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价值.方法将63例肝脏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N),对照组给予完全静脉营养(TPN).营养支持时间为1周.术后第8天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2组患者肝功能的恢复情况;分析2组患者之间的营养支持费用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肝脏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静脉营养更加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促进患者的肝功能的恢复.并且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后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发生率.结论肝移植早期肠内营养是比较便宜而且可行的TPN的替代方法.

  • 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

    作者:高志刚;邓诗琳;王玉莲;刘群;曹丽萍;李笑迎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通过30例烧伤患者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静息能量消耗(REE),监测血浆激素、脂类调节因子、细胞因子水平,并结合临床疗效和氮平衡变化来评价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 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EEN)组较延迟肠内营养(DEN)组REE显著下降(P<0.05~0.01),升高的时间缩短(P<0.05);EEN组非蛋白呼吸商(NPRQ)较DEN组更接近生理状态,负氮平衡时间缩短。伤后第4天EEN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胰高糖素(GLUCAGON)、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低于DEN组(P<0.05);伤后8~12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低于DEN组(P<0.05~0.01),胰岛素水平呈相反变化。 结论 严重烧伤患者伤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对高代谢反应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烧伤 代谢 肠营养
154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