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发生颅外转移的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

    作者:方新颜;张智弘;张炜明;范钦和;潘敏鸿

    目的 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发生颅外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9例发生颅外转移的脑膜血管周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患者年龄32 ~59岁,男性3例,女性6例.转移部位有肝、肺、骨、腹腔、皮下等.转移间隔时间0.5 ~10年不等,光镜下瘤细胞为形态大小较一致的短梭形细胞,瘤细胞间富于小血管,呈裂隙状或“鹿角状”,核卵圆形,具有非典型性,核分裂象多少不等,WHO Ⅱ级或Ⅲ级.免疫组化瘤细胞波形蛋白均呈强阳性表达,CD34阳性程度不等,弥漫阳性或局灶阳性.结论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临床呈侵袭性,易复发和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外,鉴别诊断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瘤及间叶性软骨肉瘤等.

  • 颅内星形细胞瘤腹腔转移1例

    作者:郑飞;蔡军;金岚;张忠涛

    颅内肿瘤颅外转移非常少见,多与开颅手术有关.现报道我科1例颅内星形细胞瘤立体定向病变活检术+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年腹腔转移的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外院于2009年11月18日行立体定向病变活检术+左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病理活检示星形细胞瘤,术后行放疗25次.

  • 多灶性脑胶质瘤伴肺转移一例报告

    作者:王维娜;梁月勉;赵春兰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因头痛1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d于2009-09-15入保定市第三医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痛,当时无明显头晕、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等不适,曾就诊于外院.2009-09-10在外院行头颅CT扫描,示双侧额叶及左枕叶异常类圆形混杂低密度影伴脑水肿(图1),考虑为脑转移瘤行降颅压治疗,无明显效果.2009-09-15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及非喷射性呕吐,为进一步治疗转入保定市第三医院.

  • 颅内肿瘤术后颅外转移10例分析

    作者:孙向东;杨秀荣

    1病例介绍颅内肿瘤颅外转移患者10例,均为我院198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病例.男4例,女6例.年龄6岁~45岁.其中,侧脑室室管膜瘤3例,四脑室室管膜瘤2例(病理均为Ⅲ级~Ⅳ级),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4例,右额叶胶质母细胞瘤1例.转移时间为术后1个月~24个月;部位为手术所植引流管处,并以此为"原发灶"向身体各部播散.

  •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颅外转移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曹勇;张懋植;王军梅;赵继宗;张伟;戴珂;李光;刘朝霞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和脑膜瘤颅外转移的危险因素和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我院2004年收治的1例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颅外转移,并检索1987年至2004年的国外文献,对发生颅外转移的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和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肿瘤恶性程度高、多次手术、不完全的手术切除、复发、侵及硬脑膜窦、肿瘤体积大,脑室内恶性肿瘤是发生颅外转移的危险因素.颅外转移灶可行手术切除.发生转移多预后不良.结论 对于具有发生颅外转移危险因素的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和脑膜瘤应注意排查转移灶;治疗中应避免可引起肿瘤通过血液和/或脑脊液转移的操作;原发病灶应尽量全切除,术后放疗;转移病灶可行手术切除,也可放疗和/或化疗.

  •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颅外转移1例

    作者:尹昱;闫桂芳;贾子善;赵振彪;康宇华

    患者,男,83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9个月,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术后7个月于2009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于人院前9个月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利,伴言语不清,在外院行CT及MRI检查提示右颞顶叶占位性病变,于7个月前行颅内占位性病变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多形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进行全脑常规放疗,未化疗.于2个月前发现患者颅顶皮下一肿块,生长迅速,质硬,无压痛,于半个月前于原肿物右侧发现另一性质相同的肿块.既往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病史数年.

  • 恶性脑膜瘤的CT与MRI诊断

    作者:尹继磊

    脑膜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3%一19%,大多为良性实质性.恶性脑膜瘤仅占2%一10%[1],但其术后极易复发,有的甚至发生颅外转移,本文通过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患者的CT、MRI回顾性分析,探讨CT及MRI对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

  • 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术后颅外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晓军;乔志刚;安艳玲

    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颅外转移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术后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髓母细胞瘤颅外转移的发生较少见。结论:髓母细胞瘤的颅外转移途径是多样的,在积极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减少颅外转移发生。

  • 颅内囊性血管外膜细胞瘤2例报告

    作者:任同;万伟庆;姜涛;延鹏翔;韩利江;林松

    颅内血管外膜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较少见的颅内肿瘤,其来源于脑膜间质的毛细血管Zimmerman细胞,WHO肿瘤分级为Ⅱ-Ⅲ级,具有生长快,易复发,易颅外转移的特点.影像学上与脑膜瘤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附着硬膜生长、多均匀明显强化等,部分HPC内部可伴有坏死囊变,但以囊变为主、表现为"大囊小结节"的囊性HPC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国际上见于报道的也仅有数例.现报告我院收治的2例囊性HPC,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 脑胶质瘤术后颅外转移1例

    作者:宋永浩

    脑胶质瘤为颅内原发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可出现颅内局部复发或颅内转移,发生颅外转移极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后发生脊柱转移,现报告如下.1 病案摘要患者女性,28岁.2012年5月14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四肢乏力,经CT及MRI检查后发现左侧额叶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于2012年5月23日在外院行显微镜下肿瘤全部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左额)星形细胞瘤Ⅱ级.术后1个月在我院行左额瘤床区局部适形放射治疗DT50Gy/25f,每周5次.2013年3月初患者出现腰部不适,偶有疼痛,经休息后好转,未予重视.2013年4月20日开始腰部疼痛加重伴双下肢酸胀麻木,休息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关键词: 胶质瘤 颅外转移
  • 脑内胶质肉瘤合并全身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作者:张勇;李伟;陆小明

    胶质肉瘤(GS)是指包含胶质母细胞瘤与肉瘤两种混合成分的罕见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2].1895 年Strobe首先将胶质母细胞瘤与肉瘤混合性肿瘤命名为胶质肉瘤,但当时未得到认可.WHO1979 年正式把由胶质和肉瘤成分组成的混合性肿瘤命名为GS,在1990 年神经上皮肿瘤的分类中,将胶质肉瘤列为胶质母细胞瘤的一种变型.但因为肉瘤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所以胶质肉瘤发生颅外转移的发生率较高[3].一般中年男性多发,男女发病率约为2∶ 1.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病理学的发展,关于GS 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但合并神经纤维瘤病的报道却很少[4].

  • 脑膜瘤颅外转移2例

    作者:涂频;张佃乾;王春淑;乐美兆;李桂梅;李祥周

    例1,患者女,41岁.于2002年5月体检发现两肺多发性球形病灶,咳嗽、畏寒、盗汗,于外院诊断为"两肺转移癌".于2002年6月行胸部伽玛刀治疗,术后复查胸部CT,病灶无明显变化,遂来我院就诊.患者于1979年发现脑膜瘤,行脑膜瘤切除;术后1982年和1998年脑膜瘤曾2次复发,均予手术切除.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额部可见陈旧性瘢痕,左侧颞部凹陷,左眼视力丧失,心电图及腹部B超未见异常.胸部CT示双肺多结节性占位.

  • 间变性室管膜瘤腮腺及颈淋巴结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房爱菊;于琼;李丽;孟斌

    目的 探讨室管膜瘤颅外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例间变性室管膜瘤发生腮腺及颈淋巴结转移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该例颅内手术后8个月发生腮腺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前后经历4次手术,术后16个月因全身多发转移死亡.复习文献报道的7例幕上室管膜瘤颅外转移病例,为经1至多次手术后发生的颅外转移.结论 室管膜瘤发生颅外转移绝大多数可能与手术相关,应引起足够重视.

  • 原发性垂体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静汐;王志刚;黄观林;胡加伶;陈巧珍;高硕聪;姚建国;洪涛;曾而明

    原发性垂体腺癌是临床上非常少见的一种肿瘤,发病率仅占垂体腺瘤的1%,占垂体肿瘤的0.1%~0.2%[1].肿瘤可向邻近组织侵犯和远处转移,如局部脑膜、海绵窦、脑组织、血管、颅骨等,出现垂体功能低下、视力下降和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颅神经及脊神经损害等症状.有文献[2-3]报道,原发性垂体腺癌可转移至眼部、心脏、肝脏、肺、胰腺、肾、淋巴结、卵巢、子宫及骨等.目前,对垂体腺癌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主要以脑脊髓内和(或)系统性转移作为该疾病诊断的依据.笔者遇到1例,报告如下.

  • 42例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金眉;张大伟;赵文;王希思;赵倩;李兴军;黄程;郝腾;岳志霞

    目的 总结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高危NB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2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肢体疼痛、突眼伴眶周淤青、下肢无力等.原发瘤为灶腹膜后来源33例,后纵隔来源8例.初诊36例,复发或进展8例.初诊36例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转移3例,颅内转移33例,其中颅骨转移18例、硬脑膜受累21例、二者兼有16例.复发患儿以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多见.42例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21.3%.颅骨受累是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NB患儿预后较差,复发后再缓解率极低;颅骨受累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作者:袁治;裘明德;王维平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5%~1%.组织来源尚未确定.该肿瘤生长较快,病程较短.临床表现与脑膜瘤类似.易于向颅外转移是本病特点.CT及MRI影像学缺乏特征性表现.用HE染色做病理诊断常有困难,一般需用免疫组化染色确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多以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为主.放射外科疗法可明显抑制复发.该病局部复发及颅外转移多见,预后差.

  • 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术后颅外转移1例报告

    作者:孙向东;杨秀荣;王圣芳;姜强;李思忠

    颅内肿瘤颅外转移临床上少见,作者遇到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术后颅外转移一例,现报告如下:

  • 颅内胶质母细胞瘤腰椎及椎旁软组织转移1例

    作者:张胜平;邓兴力;郑家礼;杨智勇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是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20%~25%,占成人颅内肿瘤的12%~15%,好发于大脑半球,主要发生于30~50岁成人.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大范围的破坏周围脑组织和血管,发展迅速,预后极差.传统观念认为颅外转移比较少见.近年随着诊疗手段的进步,不断有文献报道GBM术后颅外转移的现象.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颅内顶叶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转移至腰椎及椎旁软组织病例,报告如下.

  •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1例报告

    作者:丁之明;陈硕朗;吴秋良;钟和生;朱寿松;彭玉峰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极为罕见.现报告我们收治的1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脑胶质瘤颅外转移复发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黄永安;刘智良;马宏伟;张晖;王骁;任力;李德昌;程钢戈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颅外转移复发的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例肿瘤切除后颅外转移复发的脑胶质瘤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右颞顶少突胶质细胞瘤切除术25年后切口附近皮下异位复发,切除术后9个月后再次复发,并向腮腺、头颈部多发淋巴结转移.经手术、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肿瘤部分缓解.结论 脑胶质瘤可发生颅外转移复发,涉及机制复杂,应尽量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