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作者:孙德峰;王剑平;阎妮;安刚;吴崇天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52例ASA Ⅰ~Ⅱ级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在局麻药内加吗啡4 mg;B组术毕将吗啡4mg由臂丛神经注入.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综合镇痛质量优于B组,镇痛时间长于B组(P<0.05);A、B两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2.5%和16.7%,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8.3%和1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将局部麻醉剂加小剂量吗啡术前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术后注射吗啡者.

  •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作者:徐涛;李广顺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在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0例,根据术后PCIA镇痛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吗啡+托烷司琼混合生理盐水镇痛,观察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托烷司琼混合生理盐水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5min血压、心率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0 min血压低于对照组,心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h、4h、12h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9/40)(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托烷司琼混合生理盐水PCIA镇痛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对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作者:陶峰;聂鑫;王美云;吴焘;蒋嫣

    [目的]比较盐酸羟考酮与芬太尼对足月妊娠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及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足月妊娠剖宫产产妇9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均30例,腰硬联合麻醉中A组给予盐酸羟考酮+丙泊酚,B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C组给予安慰剂+丙泊酚,比较三组麻醉诱导前(T1)、给药后5 min(T2)、10 min(T3)、术毕5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手术结果、术后1d并发症、牵拉痛、寒战发生率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T2、T3时A、B组MAP、HR较T1时及C组明显降低(P<0.05),且A组T2、T3时MAP、HR低于B组,T4时三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pO2在各时点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低于B、C组,三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10、24、48h VAS评分较B、C组低(P<0.05);A组术后并发症、牵拉痛、寒战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可有效减少足月妊娠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牵拉痛及并发症,减少麻醉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术后镇痛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CY P3A 基因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纯嘏(综述);杨金凤(审校)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忍受癌痛的折磨[1]。 W H O 于1982年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疼痛治疗委员会,并提出到2000年达到全世界范围内“使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然而大量调查资料表明,由于临床现有治疗措施的局限性及现用药物的毒副作用,很多癌症患者其疼痛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 布比卡因联合阿片类药物对剖宫产腰麻的影响

    作者:陈金荣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联合阿片类药物在剖宫产腰麻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本院15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为观察对象,术前均选择腰麻处理,按照使用麻醉药物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90例)使用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腰麻,对照组(60例)使用布比卡因腰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12.6±4.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15.8±5.2)min,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286.4±20.4)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72.6±12.6)min,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两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术中爆发性疼痛发生率为3.3%,对照组爆发性疼痛发生率为11.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两组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观察组皮肤瘙痒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结论】剖宫产应用布比卡因联合阿片类药物腰麻提供了满意的麻醉效果,降低了爆发性疼痛的发生率。

  • 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春兰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实体恶性肿瘤且伴中重度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用药阶梯情况及途径,观察初始使用止痛药3d后的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改善情况.根据止痛情况,部分有效、无效者归纳为无效组,显效、有效者归纳为有效组,分析止痛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止痛总有效率58.3%(35/60);经止痛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但生命质量评分无显著改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NRS评分及合并疼痛部位、联合使用辅助用药、大量口服等效吗啡(HDM >299 mg/d)均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量口服等效吗啡(HDM> 299 mg/d)、合并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躯体痛)、NRS评分(重度评分)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P<0.05),联合使用辅助用药则可增强其镇痛效果(P<0.05).结论 阿片类止痛药可有效控制癌症患者的疼痛,联合使用辅助用药则可增强其镇痛效果,显著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大量口服等效吗啡(HDM >299 mg/d)、重度疼痛、合并神经病理性及躯体性疼痛均是影响镇痛效果的因素,临床需加强止痛管理.

  • ACHEON调查中国慢性非癌痛镇痛治疗及阿片类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作者:王家双;潘胜发

    目的 调查中国人群慢性非癌痛(CNCP)的治疗现状以及阿片类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中国大陆地区对100位医师和250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被调查的医师中,认为CNCP管理培训充足的仅40%,而对阿片类药物控制CNCP的相关培训充足程度方面,仅30%医师认为培训是充足的.67%的临床医师认为阿片类药物不是CNCP的佳选择.中国患者CNCP主要发生部位是下肢(腿/足)和头颈部,分别为59.2%和39.2%;疼痛原因主要是关节炎(37.22%),过度使用(26.91%),不良姿势(35.56%).81.6%的患者处于治疗状态,仅66.67%的患者对CNCP治疗满意,而CNCP控制效果方面,74.51%的患者认为CNCP管理是有效的.结论 中国医师对阿片类药物在CNCP管理中的认知需要加强,需要对医师与患者加强CNCP教育,提高CNCP的临床管理水平.

  • 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潘丽敏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需行TURP患者68例,按随机分为A、B组,A组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B组布托啡诺,持续静脉滴注剂量2 mL/h,PCEA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4、8、16、48h进行镇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RSS),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各时间段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镇静评分在各时点均优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采用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良好.

  • 癌性疼痛治疗现状

    作者:宋俊梅(综述);付曦(审校)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新发癌症患者,6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30%~50%的患者有癌性疼痛症状。约有15%的早期癌症患者伴有疼痛,60%~90%的晚期癌症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其中70%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在癌症患者中,50%以上患者为中重度疼痛,30%为剧烈甚至难以忍受的疼痛,且有50%的癌症患者因治疗而导致疼痛,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忍受着癌性疼痛的折磨。控制癌性疼痛的方法很多,本文就目前癌性疼痛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 地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刘明;王玮

    目的:探讨地佐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70例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不同的麻醉药物,比较三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记录手术插管成功时间及麻醉诱导发生呛咳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中平均动脉压在T1~T5五个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心率在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佐辛0.2 mg/kg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时间短,且具有显著性差异(F=122.175,P<0.05)但插管呛咳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地佐辛0.2 mg/kg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麻醉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影响小,插管成功时间短.

  • 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在妇科开腹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张晓峰;呼霞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妇科行开腹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布托啡诺组(B组)持续量:布托啡诺6mg+氟比洛芬酯9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M 组)持续量:吗啡30mg+氟比洛芬酯9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氟比洛芬酯组(F组)持续量:氟比洛芬酯120mg+托烷司琼6mg+生理盐水至100ml ,三组患者术毕时均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60mg作为负荷剂量,然后连接PCIA泵。术后6、12、24、48h监测HR、MAP、RR和sPO2,分别于术后6、12、24、48h记录镇痛评分(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恶心呕吐评分、瘙痒评分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V A S评分: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 组)与氟比洛芬酯组(F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 组)镇痛效果优于氟比洛芬酯组(F组);布托啡诺组(B组)与吗啡组(M 组)镇痛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呕吐与皮肤瘙痒评分均显示,布托啡诺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组(F组)明显低于吗啡组(M 组),布托啡诺组(B组)与氟比洛芬酯组(F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率低,更适用于妇科开腹术后静脉自控镇痛。

  •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蒋留琴;李鹤云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剖宫产中对照组产妇使用2ml 0.75%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和1ml的10% 葡萄糖溶液进行麻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入5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进行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的寒战及牵拉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发生率为22.0%,远低于对照组的62.0%(P<0.05);观察组产妇牵拉痛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72.0%(P<0.05).临床疗效评价显示舒芬太尼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盐酸罗哌卡因.结论:舒芬太尼在剖腹产麻醉中能够降低剖宫产中产妇的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明显改善产妇牵拉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骨转移癌痛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癌痛情况影响研究

    作者:魏黎;肖红;谢元明;王芳;李之曦;王红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骨转移癌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骨转移癌痛患者3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奥施康定组(n=180例)和联合用药组(n=180例).奥施康定组采用奥施康定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奥施康定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对疼痛程度从完全缓解(CR)、轻度缓解(M R)和无效(NR)进行评估;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从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头晕乏力、便秘及排尿困难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癌痛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连续服用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3个月后疼痛缓解率,均高于奥施康定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3个月心理、生理、社会关系及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奥施康定组(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骨转移癌痛患者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罗振国;白莉平;李伟;雷晓鸣;张慧娟;滕云鹏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72例,ASA分级I~ Ⅱ级,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地佐辛+氟比洛芬酯+氯胺酮组)和对照组(芬太尼+ 丙泊酚组),各36例.开放静脉通路后,观察组术前15min给予地佐辛10mg、氟比洛芬酯50mg,术前5min予氯胺酮0.05mg/kg 静注;对照组术前5min予芬太尼0. 1μg/kg、丙泊酚1.5~2.5mg/kg 静注.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T0)、扩宫时(T1)和手术结束后5min(T2)MAP、HR、SpO2、RR变化,记录术中分别追加麻醉药的次数,以及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术后5min(T0)、10min(T1)和20min(T2)VAS评分,并进行相应对比分析.结果: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患者T1和T2时MAP、HR、RR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36例患者中,5例术中追加氯胺酮0.05mg/kg,且仅需追加1次,百分比为13. 8%;对照组22例患者术中追加丙泊酚1.5mg/kg,其中8例患者需追加丙泊酚2次,百分比为61%;两组相比对照组追加药物次数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毕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T0、T1时VAS评分,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氯胺酮在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疗效比较

    作者:王立洋;缪怡

    目的:观察并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拔管期清醒程度、躁动程度.方法:选择行择期斜视矫正术的患儿60例,ASA I级,年龄2~9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组静注瑞芬太尼1.5μg/kg,舒芬太尼组静注舒芬太尼0.3μg/kg,随后静注丙泊酚1mg/kg、维库溴铵0.08mg/kg,行气管内插管,持续泵注丙泊酚5mg/(kg·h),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h),舒芬太尼组则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记录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评价麻醉效果.观察并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5min、插管后30min清醒程度、躁动程度.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较舒芬太尼组短;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5min瑞芬太尼组患儿躁动评分较舒芬太尼组高、清醒评分较舒芬太尼组低,拔管后30min两组躁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瑞芬太尼组清醒评分较舒芬太尼组仍低.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的麻醉,麻醉效果较好,苏醒较快,但麻醉拔管期躁动较舒芬太尼组严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