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行气解郁法论治微血管性心绞痛验案1则

    作者:赵福丽;范晓艳;魏微;伏丽丽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发病率呈逐年升的趋势,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防治策略.随着医学水平的日益发展,中医药在防治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方面亦取得了一定成绩.介绍一则以行气解郁为基本治疗原则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验案,为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提供临床治疗思路.

  • X综合征4例报告

    作者:戴桂云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开展与普及,X综合征的诊断日渐增多.Kemp于1973年提出晚近由cannon等建议称其为"微血管性心绞痛".目前被认为是小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异常的神经刺激或代谢障碍等多种因素所致.以反复发作劳累性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疼痛亦可在休息时发生.发作时或负荷后心电图可见心肌缺血表现.冠脉造影正常.临床资料显示因心绞痛症状而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约20%冠状动脉无异常发现.本组4例患者均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经详细体检及心电图,平板运动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等检查,并排除可导致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其他心脏病而确诊为X综合征.

  • 心脏X综合征患者201T1心肌灌注显像分析

    作者:谢文晖;张莉华;蔡小佳;雷贝;黄钢

    心脏X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发作、运动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榆查正常的l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中围介入心脏病学的开展和普及,该病的诊断也日渐增多.在未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而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有20%~30%实为心脏X综合征.笔者采用多巴酚丁胺负衙-再分布201T1 SPECT心肌灌注显像法,探讨其评价心脏x综合征患者心肌缺血和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X综合征的评估

    作者:郑泓明

    1967年美国学者Likoff首先报道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病例.1973年Kemp提出"X综合征"的概念,定义为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接近正常(狭窄<40%),或有不典型性心绞痛同时有一项心脏非介入性试验阳性(运动负倚试验或心肌灌注扫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心电图可以没有异常[1-2].

  • 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玉芬;陈艳秋;陈钧;刘镘利;马静

    目的:观察二仙汤加味治疗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伍用二仙汤治疗组(治疗组)30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包括ST段压低幅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常规药物合二仙汤加味对绝经后微血管性心绞痛治疗安全有效.

  • 调节炎症因子活性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

    作者:常晓玉

    目的:探讨微血管型心绞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通过观察120例MV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MVA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sOX40L、hs-CRP值;两组MVA患者再次住院情况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降低sOX40L、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映对内皮功能的损伤,改善冠脉血流储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心绞痛发作,回复心电图ST段.降低MVA患者的再住院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论:通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以明显改善MVA患者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所以调节sOX40L、hs-CRP的活性有可能成为治疗MVA的新策略.

  • 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观察

    作者:常晓玉

    目的:探析在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中应用尼可地尔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04月到2017年05月收取的48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并结合随机原则将48例研究对象分为22例对照组与26例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加用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O(血清一氧化氮)、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ET-1(内皮素).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NO、hs-CRP与ET-1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NO水平远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hs-CRP与ET-1水平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尼可地尔对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内皮细胞NO因子水平,降低患者的血CRP因子水平,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且用药安全,颇具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 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研究

    作者:彭宏超

    目的:探讨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53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8例).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尼可地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效果显著,且不会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与慢性炎性风湿病

    作者:常文静;蔡辉

    慢性炎性风湿病(chronic inflammatory rheumatoid diseases,CIRD)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i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SLE)、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没有梗阻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炎症也可影响CIRD患者冠脉微血管功能,促进心肌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了解CIRD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的分子机制对制定治疗目标至关重要.

  • 心绞痛样胸痛病人食管源性病因分析

    作者:崔忠太;梁明辉

    通过心导管和冠脉照影术发现怀疑心绞痛而没有确诊的患者中有3/4病人并无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的证据,疼痛原因难以确定,作为心血管病医师常想到微血管性心绞痛,而消化科医师通常想到食管源性疾病.

  • 心脏康复训练对女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高玉;周江荣;孙桂兰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女性微血管心绞痛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微血管心绞痛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常规药物治疗+24周康复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在心脏焦虑评分、6 min步行试验、超声心动指标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治疗前后对比自身,心脏焦虑评分总分[(32.26±6.57)分vs (22.40±5.14)分],6 min步行距离[(373.83±61.25)m vs (430.51±49.31)m],每搏输出量[(65.11±11.31)ml vs (70.51±7.97)ml)、心输出量[(5.04±1.61)L/min vs (5.91±1.49)L/min]、左室射血分数[(63.21±7.56)% vs (71.23±8.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心脏焦虑评分[(22.40±5.14)分 vs (31.60±5.48)分]、6 min步行距离[(430.51±49.31)m vs (392.41±68.25)m]、每搏输出量[(70.51±7.97)ml vs (65.12±9.12)ml]、左室射血分数[(71.23±8.92)% vs (64.24±6.28)%]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周心脏康复训练能改善微血管性心绞痛女性运动耐量,心理状态,以及心功能指标。

  • 温针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女性X综合征的影响

    作者:王勃;那威;韩赛男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在女性X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女性X综合征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中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中加用温针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入组时,两组间心脏焦虑量表(CAQ)各项评分、CAQ 总评分、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1)及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8星期治疗后,观察组CAQ各项评分、CAQ总评分、ET-1及hs-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O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完成8星期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8星期的治疗时间内,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X综合征治疗中,温针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前列腺素E1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及其机制的探讨

    作者:葛毅萍;谭凯;陈福磊

    目的:观察脂微球技术的前列腺素E1对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10例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基线资料,测量血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浓度.2组均予以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试验组加用前列腺素E1治疗1周.1个月后复查运动平板试验及血中ET-1、NO的浓度.结果:2组间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1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大运动能力及ST段下移水平均较基线有明显改善(P<0.05).1个月后试验组心绞痛发生率及ST段下移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大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伴有ET-1水平下降(P<0.05),NO水平升高(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能够改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症状,提高运动能力,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实现的.

  • 冠状动脉缺血和再灌注后微血管阻塞:诊断和治疗

    作者:黄震华

    冠状动脉阻塞和再灌注后可出现微血管阻塞,导致病情恶化、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微血管阻塞与心肌肿胀压迫微血管、微血管内皮细胞突向管腔、微栓子脱落、炎症细胞和血小板黏附聚集等有关.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红色分级、心肌对比剂超声、磁共振、心电图有助于微血管阻塞的诊断.远端保护器、抗血小板药物、维拉帕米、腺苷等对微血管阻塞可能有治疗作用.

  • 无心外膜冠状动脉病变的微血管性心绞痛

    作者:陶以嘉;戎卫海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具有典型心绞痛发作,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静息和运动时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检查,均提示有心肌缺血客观依据的病例,行冠脉及左心室造影.结果此型心绞痛病人女性占优势,胸痛持续时间长,冠脉及左心室造影正常,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大部分病人症状能缓解或减轻.结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无基本病因的一组综合征,一般预后良好,对心功能无损害.

  •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价值

    作者:娄樱;蒋锦琪;谢文晖;袁方;王彤;杨奕清

    目的 探讨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在诊断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48例,按患者体质量0.56mg/kg予双嘧达莫针剂静脉注射(4min),在心脏负荷达高峰后注入201Tl 111 MBq,10min及240min后分别进行心肌201Tl SPECT显像,原始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分析.对出现“反向再分布”现象的患者采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2周后,再次进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SPECT显像,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2例延迟(240min)显像时均显示部分心肌节段反向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即“反向再分布”,检出阳性率为87.50%(42/48).在42例出现“反向再分布”现象的患者中,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均有改善的36例患者再次进行延迟(240min)显像时原受累的49个节段中有45个节段放射性分布有不同程度改善,检出阳性率达91.84%(45/49).两者有1项未改善或2项均未改善的6例患者延迟(240min)显像时原受累的7个节段放射性分布无改善.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对诊断以心脏X综合征为代表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疾病有一定的价值.

  • 心脏X综合征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l SPECT显像分析

    作者:蒋锦琪;陈良;谢文晖;张鹏;林启蓉

    目的 观察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I SPECT显像特点,分析其表现机制.方法 选取临床符合心脏X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29例,按体质量0.56 mg/kg予双嘧达莫,于4 min内静脉注射,10及240 min后分别进行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原始图像经三维重建后由2位以上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29例患者的双嘧达莫负荷201T1图像(10 min)均显示左室心肌放射性分布正常.延迟(240 min)显像时有25例(86.2%)患者(共200个节段)出现部分心肌节段反向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即"反向再分布",共累及34个节段:前壁6个(17.6%)、下壁10个(29.4%)、前间壁4个(11.8%)、心尖部11个(32.4%)、前侧壁3个(8.8%).后间壁、后侧壁和后壁无放射性分布异常;其余4例(13.8%)患者延迟显像则为放射性分布正常.结论 双嘧达莫负荷心肌201T1 SPECT显像的"反向再分布"现象对于心脏X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PE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覃春霞;兰晓莉;汪朝晖;洪光威;柳梅;胡帆;王妍;谭旭波

    目的 应用静息和负荷13N-NH3PET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心肌血流及储备功能进行绝对定量,以评估PET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诊断价值,并为准确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间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7~70岁)临床疑诊CMVD的患者,行一日法静息+ATP负荷13N-NH3PET MPI,使用Heartsee软件分析图像,获得心肌血流相对摄取值、绝对定量值(MBF)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值.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诊断或排除CMVD.结合心肌酶谱检查、心脏彩超、MRI、冠状动脉造影、CT血管成像(CTA)等结果,将确诊的CMVD患者分为不合并(1型)或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型(2型)及其他类型(3型).采用两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分析数据.结果 23例中17例确诊为CMVD(其中1型10例,2型3例,3型4例),6例排除了CMVD.CMVD组与非CMV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对摄取数据中静息、负荷左室整体平均摄取值、负荷<60%大摄取值占左室面积的百分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249 ~ 2.469,均P<0.05);所有绝对血流定量指标(包括静息及负荷状态左室整体MBF、CFR,以及小象限MBF、CFR)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8.278~-3.258,均P<0.05).3种类型的CMVD患者的相对摄取数据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0.002~ 1.440,均P>0.05).绝对血流定量数据中静息、负荷左室整体MBF平均值、小象限平均值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3.885~ 8.452,均P<0.05).结论 PET心肌血流绝对定量可为CMVD的诊断和准确分型提供一种无创、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诊断和治疗(附32例报告)

    作者:许明正;周达新;蔡乃绳

    胸痛伴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是临床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条件之一,但有10%~30%病人冠造完全正常.本文收集2000年1月~8月在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进修期间的病例32例,旨在探讨该类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 微血管性心绞痛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白云浩;王显;张立晶;李晓明;张玲霞;王云潇;王相宝

    心绞痛(AP)是冠心病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类型.它的发生是由于心肌的需氧与冠状动脉的供氧失去平衡,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0%~30%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或管腔狭窄程度<20%),在排除食管、胸、肺、肌肉、骨骼等非心源性胸痛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上,确实存在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的症状与心肌缺血的证据,即微血管性心绞痛(MVA).目前,多项研究显示:MVA与微血管内皮功能、血管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着密切联系.虽然MV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并非良好,但中西医在MVA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就MVA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123 条记录 4/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