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
2001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仍有1000万癌症新患者,而过去的5年中被诊断为癌症的患者中尚有2200万存活[1].化疗做为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广泛被肿瘤患者所接受.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毒性和刺激性.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大剂量氨甲喋呤化疗的风险控制--(附严重毒性致死一例)
男,13岁,体重31kg.因发现皮肤出血点1 d,次日据骨髓相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第3日始行VDLP化疗,共4周,并每周三联鞘注(Ti)共4次.第4周疑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第5周确认,即重用VDLP诱导历时五周结束,并按CNSL诊疗常规Ti化疗.第6至11周脑脊液曾转正常,以后又基本上处于异常状况.重诱导结束休息一周后CAT巩固化疗三周,休一周.于第15周行大剂量氨甲喋呤化疗(HDMTX)+Ti,MTX总量2.0 g,共用24 h静滴完毕,MTX滴注完毕后12 h甲酰四氢叶酸钙(CF)解救(18 mg/次,每6 h肌注1次,连用3 d,总量达216 mg)并水化、硷化等处理.副作用仅出现口痛、弥漫性口腔溃疡,予抗菌剂、输血、止血剂,口服思密达、消毒液漱口等处理(下同),但两周后溃疡仍未愈.第17周再行HDMTX+Ti,MTX总量3.0 g,并CF解救(24 mg/次,每6小时肌注一次,连用5 d,总量达480 mg)同样进行水化、硷化.本次HDMTX第3天口腔溃疡加重,不能进食,舌呈褐色.第5天后进行性加重,严重呕吐,舌质黑,口剧痛,口粘膜广泛充血,频吐量多,呕血便血.颜面皮肤潮红、角化、色素沉着,渐加重以至皮肤广泛出疹呈现黑、紫、红、黄相间花斑状.全身大片出现淤斑、溃烂、水泡,颈部脱皮、糜烂,躯干四肢皮肤见红斑、糜烂水泡,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
西米替丁致严重毒性反应2例
1病例资料例1男性,32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呕吐酸水,在当地诊所检查后,西米替丁(规格:每片0.2 g,批号:0209281,成都锦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口服400 mg,每天3次,总量为24 h内1200 mg.患者第2天上午9时,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乏力、视物不清、语言模糊、语无伦次、头后仰、颈强直、全身肌肉呈痉挛.急诊来院经检查后,以西米替丁中毒,收住院治疗.查:体温37.5℃,心率每分86次,呼吸每分28次,BP 110/70 mmHg.双侧瞳孔散大,约4.5 mm,对光反射差,语言模糊不清,颈强直,头后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每分100次.腹软,肝脾未触及,剑突下有压痛,余(-).血常规检查、胸腹透视、B超均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西米替丁中毒.入院后治疗:急给清水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及对症治疗.6 h后,上述症状消失,停止西米替丁应用;2天后,无任何反应而出院.
-
药物纳米混悬剂释放系统
40%以上的候选药物水溶性差,常使一些重要的候选药物不能上市或使一些药品不能充分发挥疗效.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650亿美元的药品因生物利用度差,造成病人花费大、疗效小,尤应注意的是有的药物出现严重毒性或甚至有致命的危险.
-
癌症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化疗作为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广泛被肿瘤患者所接受.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毒性和刺激性.为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和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同仁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冷敷与热敷对长春瑞滨所致静脉炎的疗效对比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导致的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既给患者造成了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长春瑞滨(NVB)是新一代长春碱类抗癌药物,其对静脉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和严重毒性,一旦发生渗漏,还可引起局部组织溃疡坏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后续化疗方案的实施.近年来,我们在NVB化疗后分别应用冷敷与热敷,对比两种方法对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和疼痛的影响.
-
中草药88糊剂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以往治疗牙髓炎的方法,多采用甲醛制剂,据一些文献报道甲醛制剂具有严重毒性,可形成抗原,引起免疫反应,长期局部使用可诱发恶性病变[1];过量的甲醛还易导致根尖周病变.为了探讨一种新的副作用小的牙髓炎治疗制剂,自1997年5月起,对门诊随机所遇牙髓炎患者共80例,采用中草药88糊剂治疗[2],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阿司匹林联用双嘧达莫的研究现状
阿司匹林(aspirin)与双嘧达莫(dipyridarnole)均为老药新用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阿司匹林在众多的抗血小板药中仍然应用广.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45 000吨阿司匹林.拜尔公司1996年向全世界70个国家的销售量高达110亿片.然而阿司匹林作用较窄,只能对抗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中依赖环氧化酶的血小板激活,而且阿司匹林虽无严重毒性,但不良反应较多.如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地调整剂量或将小剂量阿司匹林与双嘧达莫联用可能将取得更为理想的抗栓效果.双嘧达莫不仅能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而且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多,从另一角度对抗血小板激活,延长血小板的生存时间.若单独应用,疗效不及与阿司匹林合用.
-
急性有机磷农药(乐果)中毒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例报告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除引起神经、消化呼吸系统严重毒性症状外,亦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作者近日救治1例,特报告如下.
-
霉酚酸酯在治疗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A和糖皮质激素,虽均能有效地治疗各型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但由于激素长期治疗的副作用甚大,某些类型肾炎可出现激素依赖或耐药导致病情复发,以及环孢素A和烷基化药物的严重毒性,这些均构成临床治疗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地杀死和抑制癌细胞的扩散[1].但是各种化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毒性和刺激性,处理不好,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诱发各种并发症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
氯硝柳胺与溴乙酰胺复方杀钉螺研究
氯硝柳胺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唯一灭螺药物[1],杀螺剂量对人畜几乎无毒,没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但其价格昂贵,低浓度下钉螺容易上爬,对水生生物有严重毒性,致使现场灭螺需多次反复使用,使成本增加.溴乙酰胺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有前途的灭螺新药,具有杀螺效果较强、对鱼类毒性低、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且使用方便等优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