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赵书平;秦霞;姜梅杰

    目的调查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我院院内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微量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的药敏情况.PCR方法检测armA和rmtB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4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存在情况.结果 4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0株armA基因阳性,未检出rmtB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率为87%(40/46).结论 我院院内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率很高,可能与氨基糖苷类耐药有关.

  •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发现aac(6')-Ⅰb-cr基因

    作者:林宁;孙海平

    目的 调查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对分离自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痰液和伤口分泌物样本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研究8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 b、aac(6')-Ⅱ、ant(2")-Ⅰ、ant(3")-Ⅰ ant(4')-Ⅰ、aph(3')-Ⅱb]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npmA).结果 20株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4种AME基因:aac(6')-Ⅱ8株(40.0%)、ant2"-Ⅰ 8株(40.0%)、aac(3)-Ⅱ5株(25.0%)、aac(6')-Ⅰ b 2株(10.0%),以及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 1株(5.0%),其余9种基因未检出.对2株aac(6')-Ⅰ b基因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证实有1株单独携带aac(6')-Ⅰ b经典型,1株单独携带aac(6')-Ⅰ b-cr双功能酶基因.结论 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存在aac(6')-Ⅰ b-cr型基因,且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均有修饰作用.

  •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发现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phA1基因新的变异型

    作者:许亚丰;王春新;陈国千;耿先龙;赵琪;周丽珍;糜祖煌

    目的 调查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PDRAB)临床分离菌株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3-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 2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20株PDRAB均检出aac(6’)-Ⅰ b、ant(2")-Ⅰ、ant(3")-Ⅰ和aphA1,其余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均未检出;鲍氏不动杆菌WA2859磷酸转移酶aphA1基因经测序为新的变异型.结论 20株PDRAB耐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与细菌产aac(6’)-Ⅰb、ant(2")-Ⅰ、ant(3")-Ⅰ和aphA1等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相关;发现磷酸转移酶aphA1新的变异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王英田;傅爱玲;于翠香;王西艳

    目的 检测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全面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 药敏试验为K-B法、基因检测采用PCR法对2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进行了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2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结果 20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除亚胺培南外,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95.0%,共有aac(3)-Ⅰ、aac(6′)-Ⅰ b、ant(3″)-Ⅰ、aph(3′)-Ⅰ 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阳性率分别为75.0%、90.0%、95.0%、65.0%,并检出armA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率为55.5%.结论 该组MDRAB多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与同时存在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产16S rRNA甲基化酶有关.

  •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与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作者:朱健铭;肖丹宇;姜如金;吴康乐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遗传学背景.方法 收集2008年8月-2010年5月6所医院共47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该组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可分为16种阳性检出模式,并发现两株菌携带aac(6′)-Ⅰ b基因新亚型[aac(6′)-Ⅰ b-hz,美国GenBank登录号:JF901756];其他16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携带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该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在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aac(6′)-Ⅰ b新亚型[aac(6′)-Ⅰ′ b-hz]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分析

    作者:黄靖宇;吴爱武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存在情况以及菌株之间的亲缘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临床分离的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7种临床常用于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氨基糖苷类修饰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及其他基因型,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菌株样本亲缘性做聚类分析.结果 3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奈替米星70%、妥布霉素63.3%、庆大霉素63.3%、环丙沙星53.3%、亚氨培南40%和阿米卡星13.3%,而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为0.21株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中(其中20株为多药耐药菌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aac(6,)-Ⅰ阳性13株(61.9%)、aac(6,)-Ⅱ阳性13株(61.9%)、ant(2,,)-Ⅰ阳性10株(47.6%)、ant(3,,)-Ⅰ阳性9株(42.9%)、aac(3)-Ⅱ阳性1株(4.8%),另有1株菌oprD2基因缺失,未检出基因型aac(6,)-Ⅰae、aph(3,)-Ⅲ、aac(6,)-aph(2,,)和ant(4,)-Ⅰ;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A基因型阳性19株(90.4%)、armA基因型阳性有8株(38.1%),未检出基因型rmtC、rmtD.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中存在克隆传播.结论 大部分测试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铜绿假单胞菌抗感染药物已产生广泛耐药,尤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这些菌株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常见耐药基因型检出率高,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rmtA和armA的检出率亦较高.30株测试菌株中存在克隆传播.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序列分析

    作者:吴蓉;吕玉江;戴俊华;相芬芬;孔倩倩;钱宁;张贵留;杨玉玲;陈丽春;康向东

    目的:研究云南玉溪市江川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表达的频率,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基因[aac(3)-Ⅰ、aac(3)-Ⅱ、aac(6′)-Ⅰad、aac(6′)-Ⅰb、aac (6′)-Ⅱ、ant(3″)-Ⅰ、ant(2″)-Ⅰ]和6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npmA),采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对aac(3)-Ⅱ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卡那霉素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18%和87%。有6株菌株同时携带2种AME基因。从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检出aac(3)-Ⅱ、aac(6′)-Ⅰb、ant(3″)-Ⅰ、ant (2″)-Ⅰ4种AME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9.4%、6.2%和3.1%;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3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有4株发生相同的aac(3)-Ⅱ突变,分别为G232A、T251C、G580A和T612A。8株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均未检出AME基因及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论云南玉溪市江川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与AME基因表达有关,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增加可能与aac(3)-Ⅱ基因突变有关。

  • 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彭敬红;侯彦强;谢多双;刘军;郑蓉

    目的:了解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35株,采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rm-A、rmt-A、rmt-B、rmt-C、rmt-D 5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6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结果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对多种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仅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为5.7%。21株检出rmt-B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占60.0%;30株检出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占85.7%,其中28株检出aac(3)-Ⅱ基因,占80.0%,18株检出ant(3″)-Ⅰ基因,占51.4%,其余8种基因未检出。结论在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中,检测出rmt-B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aac(3)-Ⅱ、ant(3″)-Ⅰ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 携带blaNDM-1基因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军;邹明祥;王海晨;胡咏梅;豆清娅;晏群;刘文恩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blaNDM-1基因的分布,探讨NDM-1阳性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长沙地区2011年1月-2012年8月临床分离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筛查blaNDM-1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和BLAST软件分析.对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采用E试验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包括blaDHA、blavIM、blaIMP、blaGIM、blaCTX-M、blaPC、blaTEM和blaSHrV等)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 共收集到687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3株被证实为blaNDM-1基因阳性菌株,包括2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编号CS11495和CS610)和1株阴沟肠杆菌(菌株编号CS30754).该3株菌均来源于湘雅医院.在测试的12种抗菌药物中,除对阿米卡星和多黏菌素B敏感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菌株CSl1495同时检出blaSHv-12、blaTEM-1、blaCTX-M-15和bla1MP-4,菌株CS610携带blaDHA、blaSHV-12和blaTEM-1,菌株CS30754中blaSHv-12和blaTEM-1基因阳性.其余基因均为阴性.2株肺炎克雷伯菌PFGE分型可分为A、B两型.MLST显示,菌株CS11495、CS610和CS30754分别属于ST629、ST490及ST214,其中ST490为国内首次报道.结论 blaNDM-1阳性菌株具有广泛的耐药谱,与其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有关.尽管本地区不存在克隆传播,但分布于同一医院的不同科室,应预防其播散.

  • 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李玉珍;李红玉;杨银梅;叶惠芬;汪云霞;薛春玲;钟永根

    目的 了解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2年4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4株.5种16 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和rmtD)的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PCR产物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并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4株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0株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检出率为74.1%,未检出rmtA、rmtB、rmtC及rmtD基因.54株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8.9%、63.0%和64.8%,对其余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85.0%以上.结论 阿米卡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除米诺环素对该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外,该菌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 鲍曼不动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胡少春;童先丽;雷旦生

    目的 分析湖北省肿瘤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研究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和rmt B的分布.方法 收集该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PCR法筛选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结果 5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armA基因阳性21株(37.5%),未检出rmtB基因菌株.armA基因阴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低于arm A基因阳性菌株.结论 近年来该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增高.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 A在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关注.

  • 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敏感性误差的原因

    作者:王莹;汪鹏程;曾章锐;王卫萍;邵海枫

    目的 探讨为什么不能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用Vitek 2 Compact检测对阿米卡星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60株,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复检,PCR法扩增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 ′)-Ⅰ、aac(3′)-Ⅰ、aph(3 ′)-Ⅵ及aac(3′)-Ⅱ和3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结果 K-B法和琼脂稀释法的药敏结果一致,与仪器法有差异;50株(83.3%)仪器法敏感的菌株,K-B法表型为阿米卡星双圈耐药,该50株菌均扩增出armA,未扩增出rmtB及rmtC;其中47株(94.0%)扩增出aac(6′)-Ⅰ基因,35株(70.0%)扩增出aac(3′)-Ⅰ基因,10株(20.0%)扩增出aph(3′)-Ⅵ基因,8株(16.0%)扩增出aac(3′)-Ⅱ基因;有9株(15.0%)3种药敏方法的结果一致,均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扩增出相关耐药基因;另有1株(1.7%)仪器法敏感、K-B法阿米卡星为非双圈耐药,未扩增出16SrRNA甲基化酶相关基因,仅扩增出aac(6′)-Ⅰ基因.结论 用Vitek 2 Compact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会出现假敏感现象,可能由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表达介导.

  • 泛耐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药物产酶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邓丹菲;胡锡浩;许小敏;冯伟云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泛耐铜绿假单胞菌(PDRPA)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探讨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方法:GNS-448药敏卡及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22株PDRPA对加种常用抗菌药物耐药,16S rRNA甲基化酶rmtB阳性1株(4.5%);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I b阳性4株(18.2%),ant(3")-I阳性12株(54.5%),ant(2")-I阳性8株(36.4%),其他基因均阴性.共18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论: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为多重耐药机制,我院PDRPA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主要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相关.

  •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耐氨基苷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作者:赵雪;于沛涛;徐芝君;顾清;裘力锋;王弋

    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感染患者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armA、氨基苷核苷转移酶ANT(3'')-Ia、氨基苷磷酸转移酶APH(3')-I、氨基苷乙酰转移酶AAC(6')-Ib检出率,分析耐氨基苷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48株鲍曼不动杆菌均经VITEK系统鉴定,并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菌浓度( MIC),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酶基因。结果48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氨基苷类抗菌药物高耐药菌株28株,低耐药菌株20株。高耐药菌16S rRNA armA和低耐药菌16S rRNA armA检出率分别为71.43%和0.00%(P<0.01),高耐药菌APH (3')-I和低耐药菌APH(3')-I检出率分别为60.71%和0.05%(P<0.01),高耐药菌ANT(3'')-Ia和低耐药菌ANT(3'')-Ia检出率分别为82.14%和0.05%(P<0.01),高耐药菌AAC(6')-Ib和低耐药菌AAC(6')-Ib检出率分别为53.57%和0.05%(P<0.01)。结论氨基苷钝化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在氨基苷高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率高,与氨基苷类抗菌药物高耐药密切相关。

  •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 ')-Ⅰb型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流行

    作者:唐朝贵;李前辉;林涛

    目的 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13年1至3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共32株,用分子鉴定法确认为鲍曼不动杆菌,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7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本组32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Ⅰb 32株(100.0%)、aac(3)-Ⅰ 15株(46.9%)、aac(6')-Ⅰb 19株(59.4%)、ant(3")-Ⅰ 20株(62.5%)、aph(3')-Ⅰ 19株(594%),与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 25株(78.1%).阳性基因共分为7种检测模式,其中以aac(2')-Ⅰb+ aac(3)-Ⅰ+ aac(6')-Ⅰb+ ant(3")-Ⅰ+ aph(3')-l+armA等6种基因均阳性的模式高,为12株(37.5%).结论 产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2')-Ⅰb、aac(3)-Ⅰ、aac(6')-Ⅰb、ant(3")-Ⅰ、aph(3)-Ⅰ)与1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是本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重要原因.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检出aac(2')-Ⅰb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作者:倪舒芳;钱雅芬;孙婷婷;滕艳文;毛翠;周洪昌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ABA)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与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存在的关系,探讨多药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临床标本20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测定细菌对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armA、rmtA、rmtB、rmtC和rmtD 5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1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上述5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全部耐药,1株对阿米卡星敏感,对另外4种表现为中度耐药.基因检测显示armA阳性率为90%,且armA基因存在变异,未检测到rmtA、rmtB、rmtC和rmtD基因.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严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为本次临床分离菌株耐药的主要原因,且armA基因存在变异.

  • 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型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作者:张晓文;邵海枫;王卫萍;李晓军

    目的 探讨在K-B法药物敏感试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药物诱导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42株鲍曼不动杆菌,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PCR法扩增三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用RT-PCR的方法分析阿米卡星诱导前后耐药基因表达量.结果 90.4%(38/42)的菌株阿米卡星药敏纸片周围呈现双圈耐药,且均检测到armA,未检测到rmtB及rmtC,其余3株为敏感,1株为普通耐药,且PCR检测耐药基因为阴性.RT-PCR结果显示经阿米卡星诱导后细菌armA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 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 尿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中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菌株克隆测定

    作者:胡田雨;曲俊彦;吕晓菊

    目的 了解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尿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及菌株序列型别,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及PCR法对引起尿路感染的74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进行体外药敏、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与分型,MLST法进行溯源性序列分型研究.结果 74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93.4%耐庆大霉素、18.4%耐奈替米星、13.2%耐妥布霉素、仅5.3%耐阿米卡星与异帕米星.74株菌中22株(29.7%)检出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7株检出rmtB基因,18株检出armA基因,3株同时检出rmtB和armA基因.22株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菌株对庆大霉素、奈替米星耐药率为100%,对妥布霉素者为59.1%,对阿米卡星及异帕米星者仅为18.2%.多位点序列分型显示19株甲基化酶基因阳性大肠埃希菌序列型为:12株为ST117,2株为ST2003,ST3843、ST915、ST844、ST2581、ST2922各1株;3株甲基化酶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分为ST1184、ST490、ST337.结论 大部分尿源性大肠埃希菌可能源于同一克隆.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尿源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中分布广泛,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有明显相关性.

  • 肠杆菌科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及其同源性研究

    作者:高燕渝;宗志勇;吕晓菊;俞汝佳;马晓波;陈建平

    目的 了解肠杆菌科细菌含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现状并初步探讨该基因的传播途径.方法 临床分离阿米卡星高度耐药菌株,用PCR方法 检测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性序列-PCR(ERIC-PCR)进行菌株同源性分析,接合试验验证耐药基因水平传播途径.结果 374株临床分离菌中24株含有甲基化酶基因(6.41%),其中armA基因阳性10株,rmtB基因阳性10株,2种基因同时阳性4株;ERIC-PCR发现其中包含高度同源的大肠埃希菌;45.8%(11/24)16S rRNA阳性菌接合试验阳性.结论 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与16S rRNA甲基化酶有关.16S甲基化酶编码基因既可通过克隆传播,也可通过质粒水平传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