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卞建锋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240例,并随机对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对照徐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运动疗法、电疗和心理康复治疗方法等,并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接受治疗后进行运动功能的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前上肢(18.6±15.3)分,治疗后(23.6±15.8)分,下肢治疗前(15.7±8.4)分,治疗后(19.6±7.3)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MBI治疗前(38.6±14.3)分,治疗后(53.7±15.4)分;观察组组治疗前上肢(19.1±12.7)分,治疗后(41.2±15.4)分,下肢治疗前(16.3±5.9)分,治疗后(27.4±8.3)分,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评分MBI治疗前(37.5±13.8)分,治疗后(78.3±15.9)分。结论早期的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机能恢复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全员参与的一级质控模式对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落实率的影响

    作者:赵卫红;陆美艳

    目的 探讨一级质量控制对提高骨科患者功能锻炼落实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骨科2014年7月~12月采用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的传统质量控制模式下的功能锻炼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护士长-质控小组成员-非质控成员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模式下功能锻炼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患者依从性和健康教育知晓率. 结果 对照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为50%、健康教育知晓率为70%,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为87%、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7%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 全员参与的病区一级质量控制使功能锻炼能得到有效的连续性和规范性,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正确率及护士执行率.

  •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

    作者:刘孝斐;赖丽丽

    目的 整理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资料,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每组各91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早期康复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一般康复组进行一般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平衡功能、运动功能以及ADL积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有明显的好转,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0%,一般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3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神经损伤较重,但能够得到治愈,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早期康复疗效和常规方法在高危脑瘫婴幼儿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

    作者:吴小迪;孟静

    目的 临床分析早期康复疗效和常规方法在高危脑瘫婴幼儿患者中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严重黄疸、早难产和出生后窒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患儿按照实际病情情况,给予全身按摩、功能训练、高压氧综合治疗.两组患儿出生1年后复诊,测定患儿的关节活动度、智力、反射发育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脑瘫发病率3 4%,对照组脑瘫发病率22.1%,研究组脑瘫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脑瘫高位婴幼儿,给予早期监测与预防,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可明显降低脑瘫发生率,临床需注意早期康复治疗.

  • 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

    作者:郭明;彭惠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自2013年9月~2015年1月所收治80例终末期膝关节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镇痛,实验组40例实施多模式疼痛控制。对比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d、3d、7d早期康复锻炼时VAS评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d、3d、7d的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范围、被动屈曲活动范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方法下的疼痛控制有利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可在抑制疼痛的同时帮助患者早期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应用。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的整体护理体会

    作者:毕秀丽;谢雯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早期康复期间,对照组实行常规化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928,=0.0340)。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131,P=0.0401)。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结束后,早期康复阶段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老年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作者:周红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0例老年缺血性首次脑卒中患者,分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5例,康复组在发生脑卒中48h即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性无显著性跃0.05,治疗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大限度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

    作者:沈艳菊

    目的探析脑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2月~12月我院收治的脑中风偏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观察组的FMA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上将早期康复护理运用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小儿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作者:赵红英;刘敏;许娟

    颅脑损伤后早期康复的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儿功能上的缺陷,帮助伤残患儿大限度地恢复正常或较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能力并参与社会活动。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可以缩短昏迷清醒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以及废用综合征发生率,减少肌肉痉挛发生,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为以后康复打下良好基础[1]。我科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小儿颅脑损伤80例,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继宁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脑外伤患者70例,以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实验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两组护理模式对脑外伤患者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加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只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中时,可起到促进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于临床脑外伤治疗中推广应用.

  •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

    作者:邹素梅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护理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肢体功能、疗效等情况.结果 两组对比,实验组护理后(67.84±1.9)分明显优于参照组(43.8±2.2)分(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0.47%(57/63)明显优于参照组79.37%(50/63)(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

    作者:张翠翠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血栓患者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5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Barthel评分、Fegl-Mevyer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状况。

  • 脑卒中的康复护理

    作者:魏琴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特点起病急骤,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失.脑卒中分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塞.它与心脏病和癌肿构成人类的三大杀手,是致残的首要病因.我国脑卒中年发病率150~200万,死亡156万,致残率高达75%.脑卒中后的失语,偏瘫常导致患者终生残废,造成社会和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只有早期康复是减轻病残,改善生存质量确实有效的方法.

  • 心理护理在中年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段水华

    目的 通过早期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心理护理,使中年脑卒中患者从被动情绪低落、消极、痛苦、焦虑、恐惧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和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促进早期康复.方法 选择80例中年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经过心理护理后康复指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情绪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中年脑卒患者早期康复和情绪影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影响调查的现状

    作者:宛秋娟

    目的:据我国统计的资料,我国脑血管的发病率约为120~219/10万,每年新发患者约为150万例,其存活者中致残率高达80%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1,2],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病,占75%[3],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脑梗死的治疗准则中指出,脑梗死的康复应该在早期开展,同时降低长期花费。因此早期康复在脑梗死患者的恢复中占了重要的地位。现将关于本病患者早期康复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影响的调查现状作一综述。

  • 康复护理与中药熏蒸降低偏瘫患者肌张力的护理进展

    作者:邹玲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1]。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都有将近200万例的新发脑卒中病患者[2]。有文献报道脑卒中偏瘫患者约80%~90%有不同程度的痉挛[3],国外报道高达65%[4]。因此持续的高肌张力状态如不能得到足够的认知和及时的治疗,将导致永久性的关节挛缩,继而导致终身残废。故及时治疗肌张力异常增高是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点。如何缓解肌张力增高一直是偏瘫患者康复的难题。本文通过康复护理与中药熏蒸降低偏瘫患者肌张力的效果予以综述。

  •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的进展

    作者:夏国娟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死率和致残率也高。怎样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致残率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辅助治疗作用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文庄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将主要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分析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活动的原因,以便为同行提供参考。

  • 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项桂芬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按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0d后分别名进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评分,根据评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28.75±13.55,对照组为29.33±14.0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0d后,康复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69.50±16.67,对照组为52.33±19.08,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康复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记忆功能障碍评定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荣;陈伟;巩尊科

    记忆是人脑的基本认知功能之一,记忆是对过去经历和发生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的过程主要由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三部分组成。记忆障碍(Impaired Memory),指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回忆信息或技能的状态,有可能是由于病理生理性的或情境性的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记忆障碍。记忆作为认知领域中的一部分在脑卒中后经常受累,研究发现记忆障碍在脑卒中24h内的发生率高可达74.6豫,而在几个星期后发生率可低至50豫6个月后仅为12豫[1,2]。记忆障碍的存在使患者康复效果减弱,因此,早期发现记忆障碍,予以相应的治疗有利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

1537 条记录 67/77 页 « 12...64656667686970...767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