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MHC-表位肽四聚体技术在病毒性肝炎研究中的应用
可溶性MHC-肽四聚体是根据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原理,用生物工程技术将MHC-Ⅰ类分子重链α与β2微球蛋白在体外组装,并结合抗原表位肽,形成一个能够与相应TCR特异性结合的单体,再将4个单体组装在一起,称为四聚体.四聚体用荧光染料标记,供流式细胞仪检测,就可以用于具有特定TCR的T细胞的研究.在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中,四聚体技术可以直接检测抗原特异性CTL数量,在感染急性期抗原特异性CTL比恢复期高,肝炎自愈者高于慢性感染,肝内高于外周血,但明显低于其他病毒性疾病.四聚体标记联合其他膜表面分子的标记(或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可以评价抗原特异性CTL的功能状态,还可以联合一些特殊的荧光染料,评价抗原特异性CTL的分裂增生能力.
-
B淋巴细胞的成熟
未成熟B细胞(immature B cell)完成骨髓发育阶段后,进入血液循环.尽管它表达膜表面抗原受体,但不具备免疫活性.因此,在结合抗原后(或体外交联抗原受体) ,细胞不被激活,而是通过凋亡被清除.只有经过不同阶段的过渡期,分化为IgM+、IgD+成熟B细胞,才具有免疫活性.过渡期B细胞的发育、成熟是受复杂的调控.一方面,细胞的生存机制,包括BCR和细胞因子信号,促进未成熟B细胞的存活与发育,保证了B细胞成熟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70%的细胞凋亡,消除潜在自身反应性B细胞,实现了对自身组织的免疫耐受.因此,外周B细胞的成熟是维持正常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稳定的重要过程.本文就过渡期B细胞的成熟机制进行综述.
-
B细胞BCR CDR3受体库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概况
B细胞是介导机体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群,其识别、结合抗原主要依赖互补决定区(CDR),它决定着抗体的特异性,而互补决定区3(CDR3)比CDR1、CDR2更具多样性[1],通过观察机体B细胞BCR CDR3受体库的多样性、重叠率的大小、CDR3区的基因/氨基酸组成特征、各亚家族的偏向取用等,可以观察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机体免疫的相关情况.高通量测序能对一个物种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全貌、细致的分析,目前在国外已开展并应用于B细胞BCR CDR3受体库测序.
-
FITC-抗FITC系统在夹心法ELISA检测IFN-γ和IL-4中的应用
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是一种具有抗原性的荧光素分子,极易与免疫球蛋白形成稳定的结合物,并且不影响抗体结合抗原的活性.偶联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高效价的抗FITC分子单克隆抗体(mAb),与FITC标记的特异性一抗组成的FITC-抗FITC放大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在某些方面比放免测定更为优越[1].我们使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本室制备的高效价的小鼠源性抗FITC分子单克隆抗体(mAb)[2],并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组成FITC-抗FITC放大系统,应用于夹心法ELISA,明显提高了检测IFN-γ和IL-4(Th1/Th2类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使之更适合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标本的检测.
-
分枝杆菌Ag85研究进展
抗原85复合体(Ag85)是一组具有较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活性的分枝杆菌分泌性蛋白.近年来Ag85在分布、结构、生化特性、功能及用途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提示Ag85在结核和麻风病的预防及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嗜碱性粒细胞增强记忆性免疫应答
近年来,人们对嗜碱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的认识逐渐加深.来自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医院的Mack等学者在2008年7月的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表明,再次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能通过表面IgE结合抗原并通过分泌IL-4和IL-6等细胞因子增强记忆性B细胞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