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卫;徐耀忠

    目的::对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患有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患有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膀胱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在膀胱手术的围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膀胱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膀胱手术的围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患有浅表性膀胱肿瘤疾病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68例报告

    作者:吴铮;万小泉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例患者膀胱肿瘤均一次性切除,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5年,肿瘤复发15例,复发率22.1%.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手术操作安全、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可重复施行等优点,是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健康教育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化疗药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陈美琼

    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易复发的特点,其发病率较高,在国内居首位,近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膀胱表浅非浸润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表浅膀胱肿瘤复发率较高,故患者术后需定期回医院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来预防肿瘤复发.但是由于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疗程长,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不适,患者不能按医嘱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这是导致膀胱肿瘤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的依从性,减少复发率,2011年1月开始,我科对膀胱肿瘤术后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的护理

    作者:王芳

    总结了2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给予丝裂霉素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在即刻膀胱灌注化疗前、中、后加强护理观察,落实护理措施,配合心理护理,并及时对灌注后副反应采取积极护理措施,使患者能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认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TUR-BT术后即刻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工作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行即刻膀胱灌注的护理

    作者:殷琼;祝清清

    总结了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盐酸吡柔比星针行即刻膀胱灌注的相关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灌注前的准备、灌注中的护理及以及灌注后的护理及其注意事项.认为术后即刻行膀胱灌注化疗,落实好相关护理措施,掌握正确的灌注方法 ,降低了因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而产生的刺激性憋尿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 监测下麻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作者:杜江平;李艳;史计月;张丽萍;李磊

    目的 探讨监测下麻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可行性.方法 监测下麻醉组选取25例患者,应用力月西、利多卡因、吲哚美辛进行监测下麻醉;对照组选取22例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手术时间、费用及术中反应进行分析.术中反应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结果 监测下麻醉组手术时间为(20.50±9.80)min、费用为(615.26±215.65)元,术中反应4分以上5例,3分以下21例.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0.85±15.60)min、费用为(926.65±125.95)元,术中反应4分以上8例,3分以下22例.统计分析手术时间、费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监测下麻醉对适宜的膀胱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节时、经济的麻醉方式.

  • 经尿道电切联合汽化电切治疗膀胱肿瘤36例报告

    作者:方雪峰;高永生;李有忠;贾爱芳;许永玲;高林风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VBT)治疗膀胱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TURBT联合TVBT治疗膀胱肿瘤36例,其中4例并发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常规行丝裂霉素灌注化疗.结果:36例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TURBT联合TVBT为30min,4例再加TUVP为90min.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3d,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3~18月,复发5例(13.9%)1例改膀胱全切,4例再次行TURBT联合TVBT而治愈.结论:TURBT联合TVBT治疗膀胱肿瘤,具有出血少、手术速度快、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易重复等优点.

  • 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在膀胱镜下肿瘤电切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杜鑫丹;陶凡;黄焱明

    目的:比较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和经典入路闭孔神经阻滞,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操作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患者40个样本,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年龄35~9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血管旁入路组(V组,=20)和经典入路组(T组,=20)。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分别测定阻滞侧大腿内收肌力量。记录每侧闭孔神经阻滞穿刺尝试次数、穿刺时间、穿刺过程中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穿刺后大腿内收肌群肌力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V组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大于T组(<0.01);V组闭孔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少于T组(<0.01);T组出现2例穿刺过程误入血管,调整后注药,V组未见误穿血管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两组闭孔神经阻滞前后大腿内收肌力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T组穿刺过程中高VAS评分明显高于V组(<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术后闭孔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及闭孔神经损伤等情况。结论与经典入路比较,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腹股沟血管旁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调整次数少,操作时间短,且安全、舒适、有效。

  • 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疗效

    作者:韩兴涛;杨锦建;霍庆祥;魏澎涛;张寒

    目的 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恶性生物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TURBt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预后、血清VEGF及FGF水平和血清MMP水平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术后1年及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平均复发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血清VEGF、αFGF及βFGF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血清MMP-2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Bt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有助于减少膀胱癌复发、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减弱膀胱癌血管新生及癌细胞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 同期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并前列腺增生汽化切割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田建华;田宝;卢东;李铭;倪小辰;赵志红;张爱莉;李瑾宜;艾宁;赵晓彬

    目的探讨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前列腺汽化切割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方法,32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加前列腺气化切割术(A组),22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结果随访6~36个月,A组术后4例复发,无尿道及前列腺窝种植转移;无TUR综合征.B组3例术后复发,再次经尿道手术治疗,另外3例随访期间,因前列腺增生再次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肿瘤复发时间5~19个月,平均13.9个月,均无前列腺窝和原位复发.结论膀胱肿瘤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手术,不增加合并症,安全、效果可靠、无前列腺窝种植转移.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症

    作者:陈从波;王晓康;姚启盛;陈立新;杨勇

    目的探讨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22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合并症,术后复诊,4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部位不位于前列腺窝.结论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安全,住院时间短,不会有前列腺窝的肿瘤种植.

  • 经尿道膀胱电切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临床分析

    作者:黄旭光;潘晓明;刘艺辉

    目的 总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加吡柔比星(tetrahydnopyrany adriamyrin,THP)灌注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48例表浅性膀胱癌患者,均行TURBt,术毕用THP40 mg+注射用水40 ml行灌注化疗30 min,术后每周化疗1次,共8次,然后改为每个月1次,持续1年.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膀胱穿孔、膀胱出血等并发症.48例患者平均随访2.1(0.5~3)年,术后1年内6例在非原来位置复发(12.5%),再次行TURBt加THP灌注,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TURBt加THP膀胱灌注疗效确切,可降低复发率,是治疗表浅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 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同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茂林;汤华章

    目的 探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65例表浅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患者,31例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A组);34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比较两组膀胱癌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部尿道种植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8.9(12~38)个月.复发时间A组平均15.8月,B组平均13.7月.A、B组术后复发率、复发肿瘤升级率及前列腺尿道种植率分别为35.5%vs41.2%,27.3%vs 21.4%,3.2%vs 2.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加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不增加前列腺窝种植的风险,对膀胱癌术后复发无影响.

  • 环氧化酶-2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意义

    作者:吕蔡;白志明;刘振湘;黄义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预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肿瘤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52例行TURBT治疗的膀胱肿瘤患者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COX-2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间的相关性.结果 52例标本中COX-2阳性表达30例,术后平均随访28.6个月,复发9例.COX -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T分期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理G分级、单/多发病灶之间没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显示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与临床T分期(P<0.01)、单/多发病灶(P<0.05)密切相关,而与COX-2阳性表达率、肿瘤G分级、性别没有相关性.结论 COX-2作为TURBT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因子及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PDCA循环管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谢宁;邱璇茜;李子申;黄梅;曾秋萍;宋乐明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开展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7例,开展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变化,包括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定,同时随访6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术后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但观察组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SAS、SD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但观察组术后V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较术前均提高,但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减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同时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对比观察

    作者:李文钊;刘明建;梁威飘;吴保忠;张启飞

    目的: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76%(32/67),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占52.24%(35/67),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以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肉眼血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及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UV)等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肉眼血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MFR、RU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72 h,观察组MFR、RUV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对比膀胱部分切除术,前者在创伤性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分析

    作者:张宇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共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1年后复发率等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相较于传统部分膀胱切除术临床效果更加优秀,患者手术指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基底病理活检临床价值

    作者:郑培奎;吴序立;陈科军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基底病理活检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广东省饶平县人民医院行TURBT术治疗的80例膀胱癌患者,按术后有无行基底病理活检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电切基底部标本病理活检,比较两组肿瘤复发、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例,行二期全切膀胱根治术;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36例,其中行二次TURBT术11例(活检无肌层组织6例、活检为上皮异形增生5例),活检无异常25例;对照组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例,其中姑息治疗4例,行膀胱保留术3例;另外33例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T),其中复发后行淋巴结清扫+膀胱全切术8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肿瘤复发率27.50%,进展率30.00%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基底病理活检可确定肿瘤分级、分期,检出残余肿瘤,确定电切深度、范围,为二次电切术提供参考信息.

  • 艾灸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张骁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艾灸.观察2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等.结果:对照组膀胱痉挛程度较观察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2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及术后3天,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拔除导尿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艾灸能减轻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痛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吕光耀;刘颖;董圣芳;杨建勋;刘险峰;尹家俊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字母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生活质量和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化疗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379 条记录 14/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