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护理体会

    作者:孟梅;赵剑军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我国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滤过性手术是其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浅前房是该手术常见术后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会给术眼带来严重的损害.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安媛;高焕焕

    目的 调查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PACG患者采取术后由医院结合相关文献制定的抑郁焦虑量表(HADS)来分析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并使用GQL15判定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近2个月心理状况影响因素进行提问分析,需患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回答.结果64例 PACG 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分别是35.94%、42.19%,同时出现两种负面情绪的发生率是26.56%,患者术后抑郁及焦虑状况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患者焦虑及抑郁同其年龄及病程呈正相关关系,同每月收入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患者的文化程度及性别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产生抑郁和焦虑心理几率较大,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状况,患者的生活质量、病程、年龄与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正确把握其发病因素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 如何面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新分类

    作者:赵家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我国常见的一种青光眼.长期以来,我国眼科学界对其分类并无太大的分歧,将PACG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又将急性PACG分为临床前期、前驱期、急性发作期、慢性期及绝对期(简称传统分类法).但是近年来国外一些青光眼专家对其分类提出了新的看法.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裴锦云;林羽;杨海燕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黄河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1例,共98眼;男21例(30眼),女50例(68眼),年龄53~94岁,平均(73.94±6.43)岁。包括: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47例,64眼,为急闭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24例,34眼,为慢闭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矫正视力、眼压(IOP)、房角、中央前房深度(CCT)、降眼压药物使用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随访期末,2组术后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CCT较术前明显加深,房角较术前均明显增宽,降眼压药物(点及口服)应用数量减少(P<0.01),2组间术前和术后视力、IOP、房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和术后CCT均是慢闭组高于急闭组(P<0.05);慢闭组术后无药物眼压控制率为76.5%(26/34),8只眼需点眼药(0.50±0.12)次,而急闭组为100%(64/64),术后均未用药。2组共有14眼发生角膜水肿,8眼出现虹膜纤维性渗出,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降低眼压、提高视力,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的术式。

  • 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的分析

    作者:赵玲;黄俊芝

    目的探讨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的变化.方法对正常人、屈光不正患者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1040只眼周边前房深度分析,利用角膜厚度作为标准,进行周边前房深度检查.结果①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多发生在50岁以上年龄组;②女性闭角型青光眼明显多于男性;③远视眼中患闭角型青光眼几率增加;④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比较,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明显浅.结论正常人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有明显差别,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周边前房深度明显浅.浅前房和窄房角是闭角型青光眼重要解剖特点.故周边前房深度检查可作为门诊患者检查,也可为在人群中筛查青光眼提供一种简易方法.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前后视神经的影响

    作者:王艳红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前后视神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60只眼),均给予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经过观察,本组患者术后的佳矫正视力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显效4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本组患者术后的P-100波潜伏期及N75振幅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穿透小梁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能有效改善视神经与视力,从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脑瘤误诊为青光眼二例

    作者:张茹

    【例1】 女,17岁。以头痛伴间歇性黑朦3个月先后再就诊于市、区级3所医院眼科,经周边视野等项眼科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后至我院眼科门诊,重新询问病史时发现,患者近4个月每次月经推迟2周以上,伴有食欲不振、肥胖等内分泌紊乱症状,眼科检查视力、眼压、前房角、眼底均无阳性发现,院外检查的周边视野为双颞侧视野呈弧形缺损,考虑垂体肿瘤。后经头颅CT检查证实。后转外院行伽马射线刀治疗而愈。  【例2】 男,52岁。以青光眼术后7天,头痛、恶心、呕吐3天,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询问病史,患者诉头痛、视物不清已1年余,在当地县医院诊断“闭角型青光眼”,给予20%甘露醇静脉注射后行双眼虹膜周边切除术。术后次日,症状基本缓解。术后第4天停用甘露醇,当天夜晚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查体:右眼视力4.5,左眼4.3;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双眼虹膜颞上方均可见周边切孔,晶体皮质成楔形混浊;视乳头边界清晰,颜色为桔黄,杯盘比为0.4,眼压均为12.55 mmHg。鉴于患者已有眼部症状1年余,而眼底杯盘比却无明显变化,进一步行颅脑CT检查,显示右侧颞叶脑膜瘤,经手术治愈。  脑瘤的眼征以视盘水肿为重要客观征象,发生率在80%左右。但幕上肿瘤视盘水肿的发生率较幕下者低,出现也较晚。并非每一例早期脑瘤都引起视盘水肿,无视盘水肿亦不能除外早期颅内高压征和脑瘤的存在。本文2例均为手术证实的脑内幕上肿瘤,而在出现临床症状后,眼底仍无变化,这就是幕上肿瘤的特殊性和隐蔽性。例1的月经紊乱、食欲不振、体形发胖及双颞侧偏盲,难以仅用青光眼的诊断解释;例2的视力减退也不符合眼病的发展规律。作为一名眼科医师,应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思路不能局限于本专科内,才能提高诊断率。

  • 舒适护理模式对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影响

    作者:杨淑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Nd∶ 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7月~2012年8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5例N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Nd∶ 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规范化护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改良半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温静静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改良半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接受改良半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程度、生活质量(GOL-15)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GOL-15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护理应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改良半隧道切口小梁切除术围手术期,有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2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周凌丽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ACG合并白内障患者43例(64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A组22例(34眼)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B组21例(30眼)实施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术后佳矫正视力(0.25±0.19)LogMAR,优于B组的(0.43±0.15)LogMAR;房角粘连度数(51.34±28.78)°,低于B组的(90.45±2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B组的16.67%(P<0.05).2组术后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防止房角粘连、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方面效果优于小梁切除术.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与围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肖瑶华;袁桂华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系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的粘连,以致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内压升高的一种疾病。患眼的解剖特征是房角狭窄、周边的虹膜易于与小梁网接触。眼内压的升高引起视乳头的损害和视野的受损,可导致不可逆性致盲,本病的致盲率极高,占我国致盲性眼病的6.2%[1]。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较严重,其发病急,眼压急骤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常常会降到指数或手动,严重时甚至无光感。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8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旨在探讨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 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与生物羊膜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研究

    作者:黄永裕;蔡光辉;雷帅臣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 C(MMC)和生物羊膜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5例(93眼)PACG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46眼),对照组42例(47眼)。对照组给予标准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 MMC 和生物羊膜植入治疗。术后复查眼压,观察滤过泡形态和前房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 P <0.01)。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保持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6.6%( P <0.01);观察组未发生浅前房或前房消失情况。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 MMC 和生物羊膜治疗 PACG 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超声生物测量比较

    作者:马琳丽;张洪燕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变化。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行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采用眼部A型超声测量系统(A超)检测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1周与手术前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变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比较,各检测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央角膜厚度、玻璃体腔长度与眼轴呈正相关( r=0.721、0.901,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术不能改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高淑兰

    目的:探讨与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通过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40例(66眼)相关手术治疗以及随访统计资料。结果:手术一组患者在治疗后,视力提升超过0.1者共计13例(21眼),占63.6%,明显高于手术二组患者视力恢复百分比(33.3%),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一组与手术二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眼压数据与 C 值数据水平类似,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半月时,手术一组患者眼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手术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小梁切除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对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

  •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丽;关玲;任凤洁;赵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36例(39只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的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中央前房深度(CACD)、角膜内皮细胞数量(CD)、视野平均缺损(MD)及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mRNFL)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由术前的(0.23±0.11)提高至(0.36±0.15),手术后眼压较手术前显著降低,由术前的(34.49±5.95) mm Hg降至(16.90±1.99) mm Hg、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的(1.49±0.15)mm加深至术后的(3.17±0.22) mm,以上三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视野平均缺损、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三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显著提高视力、有效控制眼压、加深中央前房深度,且未造成角膜内皮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视野平均缺损无明显改善,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无明显变化,手术安全有效.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对比

    作者:陈应强;宋林

    目的:探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其选择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三组,备为20例,Ⅰ组采取小梁切除术,Ⅱ组采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Ⅲ组采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术后眼压均与术前比较降低,P<0.05,Ⅰ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变化不显著,P>0.05;Ⅱ组和Ⅲ组手术前后前房深度显著加深,比较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方式之一,与其他两种方式比较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 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效果探讨

    作者:刘庆顺

    目的: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方案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作以分析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7月在我院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6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佳矫正视力低于0.1的患者有7例(11.7%),24例(40.0%)患者经治疗佳矫正视力达0.3~0.4.治疗后急、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与人工晶状态植入术联合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多加应用与推广.

  • 超声乳化吸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探讨

    作者:范方平

    目的:讨论应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结合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6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结合白内障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手术方式实施治疗,而观察组则选择超声乳化吸除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对其视力、房角粘连与眼压等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对其视力、房角粘连与眼压等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视力与眼压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就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结合白内障患者来说,应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实施治疗,具备着显著的临床效果。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 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曾乃仁;吴莲英;李桂荣;满平仪;陈小芬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2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下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护士做好术前访视、用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加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患者均能顺利配合手术.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3.5±6.4mmHg、14.2±5.6mmHg、15.2±4.8 mmHg、15.2±5.2mmHg均低于术前眼压33.6±1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持续高眼压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明显,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甚至丧失.术前精心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仔细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

  • 两种手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

    作者:热西提·沙买提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早期原发性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主要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52例早期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给予对照组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法治疗,给予研究组单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现象均得到改善,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法和单纯超声乳化手术法治疗早期闭合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均比较明显,均能改善视力,但是相对于联合手术方法而言,单纯超声乳化操作更加便捷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515 条记录 8/26 页 « 12...567891011...252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