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洗鼻器在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中的应用
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治疗与转归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它包括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功能性鼻窦手术及鼻息肉切除手术,术后定期复查,清理肉芽及囊胞,促进黏膜上皮化,术后鼻腔用药、全身用药几个方面.术前用药的目的是为手术做准备,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彻底清除鼻腔病变组织,改善鼻腔鼻窦引流,促进鼻腔及鼻窦、窦口的黏膜形态及功能的恢复.但手术仅可清除阻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病变组织,而术后换药则是手术的延续.通过清理术腔新生病变组织、血痂、脓液,从而为鼻腔、鼻窦黏膜的转归创造条件.可是术后清理换药,复查,不可能每天进行.笔者在术前3d使用洗鼻器冲洗鼻腔,术后1周使用洗鼻器清洗清除血痂、脓液,治疗本病28例取得满意疗效,为鼻腔黏膜早日上皮化创造条件,缩短了疗程.现报告如下.
-
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治疗少年儿童鼻-鼻窦炎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儿童鼻-鼻窦炎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中的方法、疗效、价值.方法 对42例84侧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少年儿童鼻-鼻窦炎行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主要开放上颌窦、筛窦等,针对窦腔病变不同采取不同处理策略,额窦、蝶窦如无严重病变一般不做开放,中鼻甲酌情骨折内移或息肉样变部分切除,鼻腔息肉等离子彻底切除)及扁桃体、腺样体切除、下鼻甲黏膜下射频消融,局限性鼻中隔矫正,并与传统鼻内镜功能性鼻窦微创手术患儿42例对比.结果 规范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39/42)、无效率为7.14%(3/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32/42),无效率为23.8%(10/4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组共4例出现眶周眶周青黑、窦口闭锁等,发生率为9.52%(4/42);对照组共10例出现鼻腔粘连、眶周眶周青黑、窦口闭锁等,发生率为23.8%(10/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儿童鼻-鼻窦炎须行微创鼻窦手术治疗,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比传统动力系统手术有效率高,鼻腔粘连、窦口闭锁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但尚需结合规范随访,值得推广应用.
-
内窥镜下行功能性鼻窦手术的中鼻甲处理(附26例报告)
本文对我院1997年8月-2001年7月所行鼻内窥镜手术26例进行分析,并对术中的中鼻甲处理问题做了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
慢性鼻窦炎内镜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较急性鼻窦炎更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在治疗上,由于鼻内镜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日渐成熟.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观念及治疗方法均有了新的变化及提高.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将传统根治性大部分或全部刮除窦内黏膜的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黏膜及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手术[1].对于这种功能性鼻窦手术,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手术及康复有重要意义.
-
鼻内镜鼻窦手术保留钩突的临床研究
本院自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共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386例,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有效率达88%,经3年以上随访复发率为25%.根据功能性鼻窦手术的概念,按照MessKinger手术法,手术第一步是切除钩突,钩突作为鼻腔外侧壁的重要结构,手术中常规切除是否有意义?它与鼻窦炎术后复发有无相关性?由此,我科于2006年开始进行鼻内镜鼻窦手术保留钩突的临床研究.
-
鼻内窥镜鼻窦功能性手术396例体会
功能性鼻窦手术指在彻底清除鼻窭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窦的正常粘膜和结构,是目前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的公认的较理想方法.2008年6月~2010年12月,我们对396例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窥镜鼻窦功能性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功能性上颌窦手术320例术后导管冲洗固定方法的改进
随着临床上鼻腔鼻窦微创技术的普遍应用,上颌窦导管冲洗患者日趋增多.但由于在冲洗过程中导管的固定方法至今没有明确说明,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常出现导管脱出等问题[1].本科近年来针对上颌窦导管冲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导管冲洗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钬激光在功能性鼻窦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在功能性鼻窦手术中应用美国Coherent公司生产的钬激光治疗仪治疗慢性鼻窦炎3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30例分析
鼻窦炎、鼻息肉为鼻科多发病,以往药物或手术治疗多疗效欠佳或病变复发,给患者带来不便,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科自1998年5月~1999年7月,用鼻内窥镜行功能性鼻窦手术30例,经6个月~1年随访,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
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15例,采用高分辨率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应用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进行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清除病灶,改善鼻窦通气引流功能.[结果]15例患者手术后均治愈.[结论]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避免杭真菌药对肝肾功能影响.
关键词: 非侵袭型真菌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 鼻窦CT 功能性鼻窦手术 -
泪道挂线配合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孔术12例体会
慢性泪囊炎患者的手术治疗既往均由眼科医生经外鼻入路手术,其手术关键是在泪囊下塑造一个骨孔,使之与鼻腔相通,开放了泪囊与鼻腔的通道,解决了泪道的阻塞,但该方法同时也给患者的颜面部留下了永久性的瘢痕.随着鼻腔内窥镜下功能性鼻窦手术的广泛开展,鼻内径路的泪囊鼻腔造孔术已成为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常规手术方式[1].
-
老年患者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鼻息肉、鼻窦炎是耳鼻喉科老年患者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往的手术治疗方法逐渐被病变切除彻底、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好的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所取代,而良好且完善的功能性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保证.现将我们近3年收治的83例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情况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