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四十六)
病例87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室室壁瘤破裂、形成假性室壁瘤,两者并存
患者男性,干部,50岁,1992-12-29入本院。患者于4个月前出差途中出现胸骨后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大汗,服用止痛剂无效。3天后至北京514医院检查,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给予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静滴和对症治疗,症状缓解。患者此后未再出现胸痛,血压120/80 mmHg 左右(1 mmHg=0.133 kPa),4周后出院。自服复方丹参片,无心绞痛发作。2个月前于饭后感头晕、乏力、大汗,无胸痛、憋喘和晕厥,含服速效救心丸,未见好转,当时血压90/60 mmHg,即送当地医院,血压降至20/0 mmHg,给予升压药。心电图示下、后壁急性心肌梗死。至次日血压稳定正常,长期服用心血康、月兔草药物。无胸痛,近3~5天于睡眠中突感憋喘,无咳嗽、咯泡沫痰,但需坐起5~10 min缓解,为进一步检查遂来我院。 -
静脉注入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14例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常见危重急症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主要原因之.本文报道1992年9月-2000年2月我院应用静脉注入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14例患者的疗效,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佳治疗方法.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42~77岁,平均58.6岁,其中前壁急性心肌梗死10例,前壁+下壁急性心肌梗死3例,前壁+下壁+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1例,均符合WHO诊断标准.14例患者入院后化验血钾、钠、氯均正常,其中血钾均在4.0mmol/L以上.应用胺碘酮前所有病例均静脉应用足量的利多卡因无效.1.2 方法胺碘酮首剂冲击量150mg直接静推,注射时间10~15min,随后以0.6~1.0mg/min持续静滴24~72h,必要时可重复静推冲击量150mg,如有低血压,则同时静脉注射多巴胺.
-
急性后壁心肌梗死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胸痛时心电图心前导联ST段压低,在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8例持续性胸痛超过30min,患者做12导联心电图,每隔4h 1次,24h后每天做1次.当V1~V3导联ST段压低时加做V7~V9导联,同时测心肌酶谱.结果胸痛时V1~V3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急性后壁心肌梗死早期表现.结论对 这类患者应常规加做V7~V9导联,以利早期诊断.
-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V1、V2右胸导联的心电图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危重疾病,其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心电图检查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减少梗塞面积至关重要.我们对10例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的V1、V2导联心电图进行了观察,分析报告如下.
-
V1导联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随着AMI常规18导联心电图的开展,其诊治率不断提高.本文探讨下壁合并正后壁AMI时V1导联的诊断价值.
-
V1~V2的ST段改变对右室及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后壁急性心肌梗死 -
胸导联心电图改变对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从胸导联上发现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线索,对16例正后壁AMI者V1~3进行分析,并与其V7~9改变作对照。V1~2R/S≥1,r波时限≥0.04s,V1~3ST段压低,T波直立高耸,对正后壁枷有重要诊断价值。……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我科于2005年10月收治1例急性下壁、右室、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及时抢救,精心护理,住院45天,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