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例
例1 男性,70岁.因双下肢水肿、四肢肌肉僵硬疼痛,尤以下肢近端明显伴乏力2个月余就诊.体检:血压:15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甲状腺不大,两肺呼吸音清,心率65次/min,律齐.眼睑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四肢肌群肥大,尤以前臂及双下肢肌群明显.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及感觉均正常.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CK)1594 U/L, AST 76 U/L, ALT 38 U/L,乳酸脱氢酶(LDH)354 U/L,尿素氮(BUN)4.80 mmol/L,肌酐(Cr)138.8 μmol/L,尿酸(UA)519 μmol/L,甘油三酯(TG)6.01 mmol/L,胆固醇(TC)5.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75 mmol/L,血清DNA抗体(-),ENA多肽抗体(-),血沉23 mm/1 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15.9%(0%~30%),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10.2%(0%~20%).
-
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一例
笔者于2010年12月收治1例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从3m高处坠落受伤2h而入院,臀部着地致伤,伤及左臀部及腰部.查体:腰背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左臀部饱满,坐骨处压痛明显,左髋伸屈障碍,被动伸屈左髋关节感疼痛,左下肢直腿抬高抗阻力时髋关节疼痛;双下肢肌群肌力4~5级,感觉正常.
-
基于表面肌电的步态分析
背景:步态分析在人体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功能、疗效与残疾评定中是重要的评价手段,其中肌肉活动是影响步行动力的基础因素.目的:分析人体自然行走过程中下肢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变化,分析对应于步态周期不同时相前后肌群的表面肌电特征和机制.方法:采用德国zebris FDM 步态分析系统(6 m)配套的同步肌电仪采集7例健康人正常步态过程中下肢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消噪和归一化,得到完整步态周期不同时相对应的表面肌电信号图,观察其峰值变化.采用芬兰ME6000肌电仪测试15 m自由行走人体左右侧下肢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提取时域和频域特征参数.结果与结论:下肢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表面肌电信号在一个完整步态周期中呈特征性变化,即胫骨前肌表面肌电的峰值发生在后跟着地处,而腓肠肌外侧其峰值发生在中后支撑相处.进一步分析发现,人体在自由行走时其下肢肌肉优势侧与非优势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不同肌肉其差异趋势不同.
-
贝氏肌营养不良被误诊为急性心肌炎1例报告
1 病史简介患者,男性,36岁,因胸闷气急1个月余加重1周入院,在外院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患者自6岁起出现下肢乏力,易跌倒,症状逐渐加重,23岁时注意到上肢肌群及大腿肌群肌肉逐渐萎缩,而小腿肌群肌肉却增大,至32岁时患者完全不能行走并且下肢肌群肌肉也逐渐萎缩,依赖轮椅由别人推行,34岁时不能自行翻身,1个月前,出现胸闷气急,不能平卧伴下肢浮肿.
-
坐姿职业病运动处方
长期从事静力性坐姿劳动,会引起腰背和下肢肌群的负担,促使肌力失调,形成脊柱变态,呈弯曲畸形.同时下肢静脉管腔壁弹性减退、变硬,静脉瓣萎缩、硬化,诱发血管弯曲的静脉曲张.容易引起直肠肛管静脉扩张,血液淤积而并发痔疮、肛门疼痛、血便等症状.久坐也会使心脏工作量需求减少,引起心功能减退及血流减慢,为高血压、冠状动脉血栓等病症埋下隐患.据临床医学论证,从事静力坐姿劳动诱发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达55%~60%.
-
髋部下肢肌群的早期锻炼与藤椅辅助行走在重症偏瘫病人肢体康复中的作用(附46例病人临床调查分析)
脑血管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就是肢体偏瘫,而严重的肢体偏瘫,往往导致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勇气,严重者由于不能行走,终日卧床,生活质量下降,偏瘫肢体萎缩,合并肺部并发症,抵抗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我院1995年以来,对脑血管病治疗一月后,下肢肌力仍在工~Ⅱ级(0级除外),对不能行走的患者,进行了髋部及下肢肌肉的早期康复锻炼、藤椅辅助行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
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下肢肌群的剂量-反应关系研究
近年来,应用A型肉毒毒素(BTX-A)局部肌肉注射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但目前尚无儿童佳治疗剂量.本文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
下肢肌群综合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下肢肌群综合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下肢肌群综合训练,对照组仅给予股四头肌训练,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屈、伸肌峰力矩(PT)及总功量(JW)、平均功率(AP)、伸屈肌单次大作功量(MRTW)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肌群综合训练能有效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膝部肌群力量,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