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生儿硬肿症死亡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作者:庄婵芝;房晓袆;詹银燕;庄曼贤

    目的 探讨致新生儿硬肿症死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治愈率及护理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总结2009年8月~2011年8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硬肿症20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148例,死亡55例,病死率占37.2%.死亡组直接死亡疾病:DIC并肺出血、消化道出血32例,呼吸衰竭5例,肾功能衰竭5例,严重心力衰竭3例,上呼吸机合并严重肺部感染3例,败血症并中毒性脑病2例,低钠脑病1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 新生儿硬肿症病死率与胎龄、体重、硬肿程度、发病季节、并发症等有关系,窒息、感染、早产、低体重、低温、护理方式等是影响新生儿硬肿症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提倡住院分娩、注意新生儿体温护理、预防感染、加强病情观察等,以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及死亡.

  • 化瘀膏治疗新生儿硬肿症71例疗效观察

    作者:廖培良

    目的探讨化瘀膏对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将146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加用化瘀膏外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1.7%,对照组52.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4.42,p<0.01),且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结论化瘀膏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药物.

  • 热羊毛脂按摩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马春远;刘小群

    目的探讨用热羊毛脂按摩法辅助治疗新生儿皮肤硬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羊毛脂按摩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两组都采用保暖、抗感染、口服维生素E、保证充足热卡等综合治疗方法.羊毛脂按摩组在采用常规组综合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将羊毛脂加热成液状,涂擦于皮肤硬肿处并用双手揉捏按摩,用力适度.观察两组皮肤硬肿变软消退的情况.结果羊毛脂按摩组第2天皮肤开始变软,第4~5天硬肿全部消退,疗程明显缩短(P<0.001);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热羊毛脂按摩是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方法.

  • 抚触对30例早产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丽红;涂燕青;刘海玲

    目的 观察抚触对早产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 60例早产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抚触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抚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抚触疗法,每日3次.结果 抚触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9、1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14、8例,以抚触组的疗效为优(Hc=11.38,P<0.01).抚触组患儿的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20.8±0.7)h,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9.0±0.6)h;抚触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3.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3.1±3.5)d,两组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用抚触治疗早产儿硬肿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 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41例临床观察

    作者:骆日英

    目的: 观察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硬肿症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参附液2 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则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体温恢复时间、硬肿消散时间和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和硬肿消散时间分别为(2.2±0.2)d和(3.6±0.3)d,与对照组[(3.8±0.3)、(5.4±0.4)d]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Hc=8.472,P<0.01),其总有效率(92.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参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使体温恢复和硬肿消散增快,疗效佳,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 万花油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莫少芳;陈叶花;植亥娇;汤雪桃

    目的 探讨万花油按摩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硬肿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研究组40例,二组同时给予复温、保暖、抗感染、保证充分热卡;研究组增加万花油按摩护理项目,比较二组患儿硬肿消退时间、治愈率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3天内硬肿消退及5天内硬肿消退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万花油按摩能缩短新生儿硬肿症的疗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万花油 硬肿症 按摩
  • 归红酊按摩配合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研究

    作者:林杏莲

    目的研究归红酊按摩配合护理对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效果,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方法分研究组、对照组.研究组36例,采用本院药剂科配制用于防褥疮的归红酊按摩配合护理新生儿硬肿症;对照组30例,采用徒手按摩护理新生儿硬肿症,其他护理方法相同.分别在48小时内和96小时内观察新生儿硬肿症消退效果.结果研究组36例,48小时内硬肿完全消退17例,96小时内硬肿完全消退15例,96小时后硬肿未完全消退4例.对照组30例,48小时内硬肿完全消退5例,96小时内硬肿完全消退11例,96小时后硬肿未完全消退11例.结论通过研究组与对照比较,研究组效果较显著,而且该操作在护理工作中易实施,无副作用,确为有效护理新生儿硬肿症的方法.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桂英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以寒冷季节多见.由早产、体重不足、保暖不当、严重感染、缺氧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皮肤体温不升、哭声无力、呼吸循环障碍,并可以合并许多并发症危及生命.硬肿多发于双侧大腿外侧、双下肢、小腿、足背部,重者可至双侧臀部、腰部等.因此,对新生儿硬肿症必须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硬肿症 护理
  • 新生儿硬肿症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玲玲;张宁;刘红;陈凤鸣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方法:41例硬肿症新生儿及对照组.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8项可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体重、窒息和感染、酸中毒终进入方程(P<0.05),且OR值均大于1,是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硬肿症是原发病的一个并发症和严重征兆.寒冷不是本地区硬肿症的常见病因.结论: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是硬肿症的高危人群;加强围产期母婴保健,普及新法复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和危重症新生儿热能供给和内环境平衡是预防硬肿症的有效措施.

  • 新生儿急性继发性腹膜炎治疗体会

    作者:罗树友;李新宁;石群峰

    新生儿继发性腹膜炎是新生儿疾患的严重并发症,存活率较低,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68例新生儿继发性腹膜炎,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68例,男130例,女38例.早产及低体重32例;出生体重1.2~ 4.0 kg,平均2.3 kg.小年龄3h,大26 d,平均5.2 d.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发热及腹壁红肿.腹部X线检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肠梗阻,B超检查一般会发现腹腔内有积液,血象及CR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合并休克60例,肺炎15例,硬肿症10例.

  • 外周动静脉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例

    作者:夏荣华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4年3月以来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10例,足月儿总胆红素超过346 μmol/L,早产儿超过258 μmol/L,有核黄疸前期临床症状如嗜睡、易激惹、反应差、拥抱反射减弱或亢进.但尚未出现抽搐、尖叫等核黄疸临床表现.男8例,女2例,均为顺产,年龄2~6天,体重1.5~3 kg,2例早产低体重儿,8例为足月儿,其中4例合并败血症,2例为中度硬肿症,2例轻度窒息.

  • 科学保暖,让宝宝安然过冬

    作者:王继林

    冬天,小宝宝刚从妈妈温暖的体内来到寒冷的世界,由于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抵御寒冷的能力很弱,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可能引起肺炎、低体温、硬肿症等疾患,危害宝宝健康.

  • 新生儿硬肿症3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晓泉;叶晓明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综合征,由受寒引起者称新生儿寒冷损伤.它是我国新生儿常见病和重要病死原因.我科自1999年至2001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32例,现分析如下.

  • 新生儿硬肿症96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晓红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损伤,肺出血为其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1995~2003年收住院96例新生儿硬肿症,现总结如下:

  •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作者:马光举;董守梅;马惠兰;阚兴华

    新生儿硬肿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其关键.为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我院儿科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作者:张贞;张海燕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较常见疾病,是由于受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 ,临床表现为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同时表现体温不升或体温低、嗜睡、不哭、不动、拒乳等全身症状.我院儿科于1993年2月至1997年2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60 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 113例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和体会

    作者:郑剑秋

    现对我院1991~1999年113例新生儿急症手术麻醉进行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麻醉处理的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儿113例,男104例,女9例,体重1.7~4.0Kg,出生24h26例,1~10d54例,11~20d15例,21~28d18例.病种:先天性无肛、小肠闭锁及肠旋转不良78例,新生儿胃穿孔、坏死性肠炎、肠梗阻27例,脊膜膨出7例,先天性隔疝1例.手术时间为30~250min.60%患儿术前情况较差,术前合并脱水、低钠、低钾42例,呕吐18例,低体温47例,发热18例,肺炎11例,发绀7例,早产伴硬肿症16例.ASA Ⅱ~Ⅲ级72例,Ⅳ~Ⅴ级41例.

  • 热带地区新生儿硬肿症99例病因分析

    作者:韩栋光;沈树辉

    目的了解热带气候环境及其他致病诱因对新生儿硬肿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统计10年来新生儿硬肿症月平均收容例,并将月平均收容例占该月住院新生儿例数的百分比与10年来相应月份平均气温进行相关统计,冬、夏季风季节收容新生儿硬肿症例数对比,及硬肿症常见诱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硬肿症收容例数并不因夏季气温升高而减少,夏、冬2个不同季风季节收容该硬肿例数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气温与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但无显著性相关.早产、低体重、窒息、感染是诱发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热带气候环境不是诱发新生儿硬肿发病的主要因素,海南省诱发新生儿硬肿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早产、低体重、感染及窒息.

  • 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姜荣荣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包括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变形性及无形成分的流动性及其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目前已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中,对疾病的诊断、病因的发现及发病机理的探讨,都提供了新的信息.现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在成人中应用已较广泛,但血液流变学检查作为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应用于临床实际诊疗操作中,仍未得到普及.近年来,血液流变学在新生儿常见疾病中的诊断、治疗过程中的意义,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现就新生儿常见疾病血液流变学近几年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及预防

    作者:谢晓红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寒冷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多见于未成熟儿,生活力低下或体质量较轻的新生儿.

261 条记录 11/14 页 « 12...6789101112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