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补阳还五汤合麻痛消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青松;程鑫;席紫明;张艳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合麻痛消方(自拟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 Neur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合麻痛消外用方,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感觉及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合麻痛消方外用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西医疗法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明显有所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从而表明加味补阳还五汤合麻痛消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 疗效研究

    作者:刘斌

    目的 探析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DPN患者82例纳为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与干预组﹙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每组41例,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干预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参照组为75.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都明显降低,干预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加味补阳还五汤应用在气虚血瘀型DPN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袁沙沙;徐颖博

    目的 探索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选出120例,符合中医学气虚血瘀型辩证标准,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提高,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控制病情进展;但是神经电生理的变化需长周期的治疗观察,还需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 针刺通补宗气法对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及心电图变化

    作者:张玉霞

    目的 探究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接受针刺通补宗气法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为2013年1月-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则实施针刺通补宗气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实验组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治疗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接受针刺通补宗气法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麝香保心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黄琦磊;陈海燕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中医辨证符合气虚证和或血瘀证冠心病拟行PCI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强化他汀类调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治疗前后反应心肌损伤的各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第1天与术前相比较,血清VCAM-1、ICAM-1、CK、CK-MB、TnI、hs-CRP亦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血清VCAM-1、ICAM-1、CK、CK-MB、TnI、hs-CRP均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 活心丸(浓缩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段文慧;徐浩;王翠萍;高洪春;李运伦;陈玉善;彭广操;关怀敏

    目的:观察活心丸(浓缩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对131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活心丸(浓缩丸)或安慰剂进行治疗8周,其中48例进行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总运动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0.1 mV或出现心绞痛的时间、诱发心电图ST段大下移程度、运动诱发心电图ST段下移超过0.1 mV的导联数、运动代谢当量)、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总评分、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炎性因子以及血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心绞痛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硝酸甘油停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试验组的ST段下降≥0.1 mV导联数较治疗前的减少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V4、V5、V6导联ST段大下移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炎性因子与血脂指标组间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结论活心丸(浓缩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对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作者:谷翠珍

    目的:探究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所有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 浅析气虚血瘀证客观诊断指标标准化研究现状

    作者:曲江凤;余江维

    随着社会的发展,诊断的客观标准化已经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对近几年关于气虚血瘀证客观诊断指标标准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讨论.

  • 从气虚血瘀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作者:张世亮;陈蕾;刘妹芹

    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总结出其发病的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及年老体虚等因素,病机主分虚实,并进一步分析指出其主要的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临床实验以及药理实验等方面的分析中报导了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其明确的疗效,为益气活血法作为冠心病的基本治法提供了依据.

  • 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作者:乔东波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在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接受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常规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2.31%,在统计数据方面占据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脂各项指标TG、TC、LDL-C以及HDL-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解毒汤联合西医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西医的发病机制进展研究

    作者:孟艳

    作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眩晕、头晕、头痛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除此外还表现为当体位改变和转动头部时症状加重,并伴有耳鸣、呕吐、恶心、视力障碍、汗腺功能失调等各种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猝倒。发病趋势随年龄增长都增高之势,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会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对发病机制认识的不一,其中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其发病机制与“气虚血瘀,本虚标实”以及机械性压迫、交感神经刺激、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相关[1]。临床治疗方法各异,目前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进行总结国内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 基于“气血理论”刍议阳痿病机及治法

    作者:赵凡;赵剑锋;张春和;颜俊锋;黄晓军;吕伯东

    愈来愈多的男性患者受到阳痿(勃起功能障碍)的困扰,中医药治疗阳痿的历史源远流长,有一定疗效,治痿思路百花齐放.气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并认为气血调和与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正常的勃起需要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的互相协调,五脏协同,经脉通畅,气血充足,则勃起有力而持久.现认为,“气血调和”是正常勃起功能的基本保障,而“气血失和”则是阳痿的关键病机,通过益气活血法调治气血也许是治疗阳痿的基本治法.

  • 益精补阳还五汤对中晚期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华;尹连荣;高健生;张丽霞;刘健;王民秀;李欣

    目的 观察益精补阳还五汤对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0例眼压控制的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益精补阳还五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腺苷钴胺片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野、中医证候、视觉生活质量(VRQL)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视力变化评分、眼压变化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视野变化评分、中医症状变化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VRQL总分及各子项评分的增加值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精补阳还五汤可改善中晚期气虚血瘀型青光眼患者视野、中医证候、视觉生活质量,疗效优于腺苷钴胺.

  • 补气活血中药和力竭运动对大鼠不同类型肌纤维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作者:李良鸣;魏源;王步标;石幼琪

    27只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服补气活血中药运动组.后两组负重7.5g游泳至衰竭后即刻,取血测定血清LDH、GOT、CK活性和MDA,取心肌、白肌和红肌测定MDA、SOD.结果表明:(1)安静时不同类型肌纤维自由基代谢及其防御体系存在差异;(2)力竭运动使体内自由基代谢增强,但对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影响不同,这与肌纤维的募集有关;(3)力竭运动后血清酶活性升高,但不是MDA升高所致;(4)补气活血中药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阻抑运动所致的自由基代谢增强,保护组织细胞并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提示"气虚血瘀"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病机之一.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作者:姚军强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基本方:黄芪12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9克、桃仁9克、红花6克、土元9克、地龙6克、治疗该病126例,观察疗效.结果 126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9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5.7%,总有效率85.7%.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

  •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

    作者:赵志新;朱传武;彭康;孙忠

    目的 研究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 建立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用HPLC法测定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刺激组(SG)毛发相对黯淡无光、卷曲,精神萎靡,表情惊恐,消瘦,肢体无力,摄食减少,饮水减少,手术伤口愈合迟缓.SG组符合中医气虚血瘀征候.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方面,APG组大鼠脑组织Asp、Glu含量显著高于NG组、NSG组(P<0.01),各组大鼠脑组织Gly含量无显著性差异;APG组大鼠脑组织Gaba含量显著低于NG组、SG组(P<0.01),也低于NSG组(P<0.05).结论 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动物模型的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主要是Glu)含量异常升高,高于非气虚血瘀动物模型.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气虚血瘀,能量代谢障碍,增加了Glu的含量;另一方面,Glu含量的升高增加了毒性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动物模型的气虚血瘀.

  •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心理疗法

    作者:李明君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多属中经络症.发病机理系属气虚血瘀或痰湿阻滞,内风妄动,脉络痹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

  • 针灸在脑卒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占柱

    脑卒中属中医中风病的范围,中医的"中风"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病.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①中脏:阳闭证、阴闭证、脱证;②中腑:肝阳亢盛、气虚血瘀、阴亏血虚;③中经络:风痰阻络、阴亏阳亢型.

  • 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分析

    作者:宋张杰

    目的 研究采用易通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按其用药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各37例.A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联合活血化瘀的西药静脉滴注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易通汤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动脉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dB组患者的平均脑血管血流速度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易通汤能显著提高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动脉脑血流速度,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研究推广.

  • 复元胶囊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维;李荣亨;荣晓风

    目的:探讨复元胶囊诱导气虚血瘀证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ed labeling,TUNEL)法检测VSMCs凋亡,计算VSMCs凋亡指数(SMAI)、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VSMCs中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SMAI明显减少(P<0.01),bax蛋白表达无显著改变(P>0.05);与模型组组比较,复元胶囊组VSMCs的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bcl-2/bax比值下降,SMAI增加(P<0.05).结论:复元胶囊促进了气虚血瘀证大鼠的VSMCs凋亡,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VSMCs的bcl-2/bax蛋白表达平衡.

945 条记录 10/48 页 « 12...78910111213...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