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纯前路或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玉伟;王海蛟;崔巍;周鹏;李程;效伟

    目的:对比分析一期单纯前路或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16例腰椎结核患者的资料,选择单纯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3年的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纳入研究.共纳入117例,其中前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者为前路组(45例);后入路一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者为后路组(72例).对比两组间的创伤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影像学指标(植骨融合时间、后凸Cobb角、矫正率)及临床疗效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改善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207.9±30.9min)、术中出血量(409.5±107.9ml)、住院时间(11.5± 1.2d)均低于后路组(287.5±30.7min、835.7±161.9ml、19.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前路组为15.56% (7/45),后路组为13.89%(10/7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融合时间前路组为7.6±1.2个月、后路组为7.5±1.2个月,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前路组为12.37°±1.58°,较术前(27.66°±6.83°)明显改善,改善率为(55.28±5.45)%;后路组为7.91°±1.34°,较术前(28.84°±8.32°)明显改善,改善率为(72.57±3.17)%,后路组在改善后凸畸形方面优于前路组(P<0.05).末次随访时,前路组和后路组ODI分别为(10.10±1.38)%和(7.90±1.84)%,改善率分别为(72.11±2.12)%和(78.55±1.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分别为1.21±0.67分和2.31±0.83分,改善率分别为(85.98±5.45)%和(72.57±5.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结核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前入路行病灶清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缩短,且不破坏正常的后路韧带复合体(PLC),术后腰背痛发生率低.

  • SynFrame环辅助下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的护理

    作者:张英;孙巍;张晓萍;宋滇文

    目的 探讨SynFrame环辅助下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对9例行SynFrame环辅助下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治疗的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13 d,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全面的围术期护理和康复锻炼有利于SynFrame环辅助下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治疗患者的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周期,使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 单节段与双节段Cage颈椎前路植入的研究

    作者:石志才;侯铁胜;贾连顺;李家顺;叶晓健;袁文;倪斌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单节段与双节段螺柱状Cage植入后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单节段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双节段患者42例.对比两组间术后临床结果及放射学测量结果.结果单节段与双节段Cage颈椎前路植入均具有良好的即时稳定性,在术后3月内均能够获得骨性融合,神经功能评价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远期放射学测量显示颈椎力线与术中力线是否纠正有关,与节段多少无关.结论双节段减压Cage植入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替代椎体次全切除术.

  • 颈椎前路椎体开槽减压植骨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程黎明;蔡宣松;俞光荣;梅炯;钟世镇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椎体开槽减压及植骨对颈椎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新鲜尸体标本8具,对每一具标本先后进行正常预柱、前路椎体开槽和开槽后植骨3种工况测试,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对颈椎标本施加2.0 Nm的纯力偶矩产生颈椎生理范围的运动,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及脊柱运动分析程序测量C4~5及C5~6在载荷条件下三维六自由度的稳定性.结果颈椎前路开槽减压后,减压节段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表现为减压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活动度加大.植骨后前屈活动度下降,但稳定性较正常差.结论颈椎开槽后稳定性明显降低.植骨后椎间高度增加,椎间活动度减少即稳定性增加,但较正常差.

  • 前路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裂伴滑脱

    作者:张文斌;蔡钰梅;李宏杰

    目的 探讨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裂伴滑脱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6例L4或L5椎弓峡部裂伴Ⅰ~Ⅱ度滑脱的患者,行前路腹膜外显露椎体,环锯法植骨融合,术后卧石膏床休息2个月,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 16例经半年至3年多的随访,椎体间均骨性融合。腰腿痛症状大部分消失,疗效满意。结论 腰椎前路融合术治疗腰椎峡部裂伴滑脱,融合率高,更易达到脊柱运动节段的稳定。

  • 腰椎前路减压专用环锯

    作者:贾连顺;徐印坎

    现在对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不稳行前路减压或前路融合术,采用锤击骨凿在椎体椎间盘上下左右凿一方窗,再用刮匙伸入底部挖掘底部残余组织及破损软骨,此方法不足是:锤击骨凿震动较大,挖掘时费时费力,且易损伤神经根引起并发症.

  • 胸腰椎前路短阶段器械内固定解析

    作者:毛广平;赵建宁;王与荣;黎介寿

    1959年Humphries在腰椎前路融合术时加用钢板固定获得成功,此后前路器械相继诞生.主要包括钉-板、钉-棍系统,分长、短阶段.长阶段指4个以上椎体的固定,多用于脊柱侧凸矫形,短阶段为2~3个椎体的固定,常用于失稳性病变的治疗.下面对国内外常用前路短阶段器械内固定手术进行解析.

  • 前路椎体撑开后颈椎三维活动度测量

    作者:程黎明;贾连顺;蔡宣松;俞光荣;梅炯;钟世镇

    目的:旨在研究颈椎前路椎体撑开椎管扩大后对颈椎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以求为新的术式设计提供实验参数.方法:采用新鲜尸体标本8具,于C5椎体正中部分切除开骨槽10mm,撑开骨槽达15mm后植入楔形骨块维持,AO前路带锁钢板固定C4~C6节段,分别对正常、撑开植骨及AO前路带锁钢板固定3种状态进行脊柱三维运动测量与稳定性分析.结果:颈椎椎体撑开后,与正常组相比,除后伸运动范围稍增大外,其余运动范围均减小;前路钢板固定后三维运动范围均显著减小.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撑开椎管扩大后,相应椎节活动度减小,稳定性增加,即刻恢复稳定应行前路内固定.

  • 前路椎间植骨治疗儿童脊柱结核远期疗效观察(附19例报告)

    作者:刘振利;郭开生;李安民

    作者采用前路椎间植骨术治疗19例儿童脊柱结核.术后随访时间长20年,短5年,总有效率为84.3%,其中优良率为63.1%,3例植骨失败(占15.7%).分析了植骨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脊柱后突畸形的进展、植骨的作用和转归进行了评价.提出儿童脊柱结核前路椎间植骨是预防晚期脊柱后突畸形的一个有效方法.

  • 颈椎前路钢板在椎间融合术中应用48例报告

    作者:郭奇峰;徐中和;戈涛

    用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应用48例,随访3月至3年,其中4例无神经症状病例术后次日下床活动,21例合并不全瘫病例ASIA评分由入院时的平均42.3分恢复到78.3分,23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除1例出现手术后症状加重外,其余22例自觉症状消失,患肢肌力增加2级以上,48例植骨块3~4月融合.表明该项技术在前路融合术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