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内皮损伤、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车楠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内皮损伤、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加曲班+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 TCD 脑血流,血清神经功能、内皮损伤及炎症标记物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TCD 下 MCA、ACA 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功能指标copeptin、NT-proBNP、PAO、S-100B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内皮损伤指标 ET-1水平低于对照组,NO、CGRP 水平高于对照组,炎症标记物 hs-CRP、TNF-α、IL-6、MMP-9、Lp-PL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阿加曲班辅助治疗可以优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整体病情,在提升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内皮损伤、炎症状态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 阿加曲班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智会;张文军;代越;刘永富;王林恒;龚光远;颜晓佳;王艳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162例SAP患者根据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抗凝选择的不同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53例)、枸橼酸钠组(54例)和阿加曲班组(55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变化、血凝指标及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72 h后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淀粉酶(AM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患者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阿加曲班组较普通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普通肝素组和枸橼酸钠组比较,阿加曲班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BG)则显著降低(P<0.05);阿加曲班组治疗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8.1±0.9)分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10.2士1.2)分和枸橼酸钠组(9.9士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及出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在SAP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运用推广.

  • 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系列和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作者:迪晓霞;翟月萍;李鑫铭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系列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及用药安全。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加曲班38例)和对照组(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钠38例)。两组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分别于使用前、使用后第5天、11天监测凝血系列,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PLT )计数,治疗组另外在使用后1小时监测凝血系列及血小板;同时观察两组有无出血倾向。结果两组病例在入院时凝血系列及 PLT 无明显差异,治疗组在使用后1小时 APTT 、T T 、FBG 变化较显著,5、11天回归基线,有个别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球结膜充血、肉眼血尿、牙龈出血,可自行缓解,均不影响治疗。结论使用新型抗凝剂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无明显不良事件,对于监测方面,建议在使用后1小时、5天、11天监测凝血尤其是 APTT 、TT 、FBG 及血小板,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阿加曲班治疗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湧;于学超;孟虹媛;张同华

    目的:研究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加曲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根据脑组织缺血范围分为前循环(缺血)组60例、后循环(缺血)组50例、腔隙性(脑梗死)组6例.3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于病情加重当天及第2天采用阿加曲班60 mg/d静脉持续泵入,病情缓解后的第5天减量为10 mg经静脉持续泵入治疗,3 h/次,bid,7 d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4 d,3组患者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循环组与后循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时,3组患者APT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且腔隙性组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时,3组患者APTT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加曲班治疗不同脑组织缺血范围的进展性脑卒中均能取得显著疗效,且安全性高;尤其是针对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显效快、抗凝效果显著.

  • 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戴晓岚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对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房颤合并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凝血功能,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比较2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康复情况,统计临床治疗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治疗前凝血指标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凝血时间延长(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38%、70.17%(P<0.01),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33%、5.00%(P>0.05).结论:早期使用抗凝药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房颤合并脑栓塞,疗效较好.

  • 阿加曲班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

    作者:闫颖莉;潘广芹;林毅

    目的:研究阿加曲班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取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量生理盐水)组、模型(等量生理盐水)组和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0.75、1.5、3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复制脑出血模型。复制模型30 min后各组大鼠ip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性,Bcl-2、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表达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增加,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加曲班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TNF-α、IL-1β含量减少,Caspase-3活性和MMP-2、MMP-9、Bax蛋白表达减弱,Bcl-2蛋白表达增强,NF-κB p65、IκBα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阿加曲班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脑出血模型大鼠炎症因子分泌及脑组织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有关。

  • 小剂量阿加曲班对比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樊云峰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阿加曲班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颅内压增高、抗氧化应激、脑神经保护、吸氧、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精氨酸阿司匹林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24 h持续静脉滴注,连用2 d;2 d后剂量减至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2年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2年脑梗死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阿加曲班较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梗死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 3种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小成本分析

    作者:乔媛;储秋萍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阿加曲班和奥扎格雷钠分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将64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按不同用药方案分为A组(银杏达莫+依达拉奉)22例、B组(阿加曲班+依达拉奉)19例、C组(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23例,治疗7~14 d后观察各组方案的疗效;并计算治疗成本,采用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3组方案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成本分别为8 746.36、10 770.64、8 264.67元;敏感度分析结果与小成本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的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经济.

  • 循证药学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期间抗凝治疗决策中的应用

    作者:唐莲;姚慧娟;卜书红

    目的:探讨循证药学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抗凝药物治疗中协助实施佳治疗方案的作用.方法:以1例患者行CRRT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时抗凝药物治疗决策为例,介绍临床药师介入临床,通过循证药学方法结合临床数据,分析高出血风险及血小板减少患者行CRRT期间选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的证据,并跟踪其疗效和安全性,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综合评估的相关情况.结果:分析检索到高出血风险及血小板减少患者行CRRT期间选用阿加曲班抗凝治疗的文献共5篇,其中有1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研究、3篇列队研究.将其佳证据应用到该例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患者血小板和凝血指标改善,无出血和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药学在CRRT期间抗凝治疗决策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 阿加曲班杂质合成研究

    作者:黎银波;李剑峰;姚金成;张贵赋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起始原料3-甲基-8-喹啉磺酰氯中的异构体杂质来源与合成方法,为阿加曲班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和杂质对照品.方法 杂质A以5-溴-3-甲基喹啉为起始物,依次进行Buchwald、脱保护基、与亚硝酸盐重氮化及Sandermeyer等反应制得;杂质B以5-溴-2-硝基苯甲醛为起始物,经铁粉还原、关环,再经Buchwald、脱保护基、重氮化及Sandermeyer等反应制得.结果 该试验所合成的2个异构体杂质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及氢谱核磁共振(1H-NMR)进行结构确证,与目标化合物结构相符.结论 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合成的2个异构体杂质可作为杂质对照品,用于阿加曲班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 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作者:庄志浩;高毅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并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凝血指标(PT、TT和APTT) 及PLT变化.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凝血指标(PT、TT和APTT) 及PLT变化均处于正常范围.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DVT,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行大规模试验.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刘峻峰;林森;周红清;刘鸣

    目的 系统评价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1966 ~ 2013.12)、EMbase (1996~2013.12)、CENTRAL (2013.12)、CBM (1978~2013.12)、VIP (1989~2013.12)、CNKI(1980~2013.1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13.12)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13.12),全面收集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手工检索相关资料及追溯参考文献,并向药厂(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索取资料.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纳入11个RCT,共计88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阿加曲班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SMD=0.71,95%CI (0.54,0.89),P<0.000 01]和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总体:OR=2.65,95%CI (1.84,3.80),P<0.000 01;安慰剂对照:OR=2.18, 95%CI (1.27,3.72),P=0.004;非安慰剂对照:OR=3.09,95%CI(1.89,5.06),P<0.000 01]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长/短期死亡或依赖率无明显差异,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OR=1.55,95%CI(0.60,4.01),P=0.37].结论 现有证据显示,阿加曲班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未见严重出血事件或其他不良反应.对于阿加曲班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和残疾的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 阿加曲班辅助治疗急性肾损伤并高危出血观察

    作者:夏璐;张晓玲;马旭;朱清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辅助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危出血患者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危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选用阿加曲班作为抗凝剂,对照组患者采取无肝素透析。比较2组患者透析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观察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透析器凝血程度分级状况、穿刺点的平均压迫时间与出血次数。结果:实验组透析前、透析3h、透析结束后1 h的APTT值与PT值改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透析3 h的APTT值与PT值与透析前、透析后比较均显著升高( 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运用阿加曲班治疗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经过透析,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透析次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实验组患者出现透析器凝血0级343例次,Ⅰ级37例次,Ⅱ级0例,Ⅲ级0例,各个分级例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经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透析时的穿刺点平均压迫时间与出血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采用阿加曲班作为抗凝剂对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进行透析,透析前后其APTT、PT等凝血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透析器凝血状况良好,穿刺点压迫时间与出血次数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阿加曲班和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李晶晶;刘晓东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SS评分),治疗2周后采用Barthel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NI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依达拉奉治疗比较,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辅助应用对行静脉溶栓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赵海燕

    目的 探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辅助应用对行静脉溶栓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常规对症干预基础上给予阿替普酶和阿替普酶+阿加曲班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ADL-Barthel指数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NT-proBNP及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mRS及ADL-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NT-proBNP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辅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有效控制神经功能损伤进展,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状态,并有助于下调炎性细胞因子、NT-proBNP及Hcy水平.

  • 凯利康及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20例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何莉;王梅;张昱;崔玉峰

    目的:分析凯利康及阿加曲班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病人2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凯利康标准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等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利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加曲班联合凯利康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作者:何莉;王梅;张昱;崔玉峰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联合凯利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选入急性脑梗死病人110例,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凯利康标准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纳等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凯利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尿激酶分别联合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辉;卢辉俊

    目的 对比研究尿激酶分别联合阿加曲班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 将56例LEDVT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胫后静脉导管溶栓治疗(CDT),经导管向血栓处持续匀速泵入尿激酶60~80万/24 h.其中观察组患者经导管额外泵入阿加曲班,第1天用量40 mg,第2~7天用量20 mg;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2次/d,共7d.7d后将导管取出,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分析治疗前后健/患肢周径差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健/患肢周径差在治疗后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周径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浆FIB水平在治疗后无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后7d后开始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在治疗后3d开始降低(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7d开始降低(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DT的基础上使用尿激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IEDVT,能明显提高疗效和改善相应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血风险明显减少.

  • 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对比观察

    作者:杨国凯;杨镛;万嘉;马振桓;李国剑;杜玲娟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钙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67例,按治疗方法 分为观察组(阿加曲班抗凝)135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132例.对比二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 两组入院时凝血指标PT、APTT及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经治疗3 d后其PT、APTT相比于治疗ld后均得以明显延长(P<0. 05),但PLT无明显变化;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及临床不良反应事件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加曲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

  •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期脑梗死48例临床观察

    作者:费娜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因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收治入院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加曲班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以MESSS和BI量表评估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治疗7天后其MESSS和B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基础值。观察组患者MESSS及BI量表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进展期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1 条记录 15/17 页 « 12...9101112131415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