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术前短程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抑癌基因CDX2和生长抑制因子4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健;顾晓华;侯卓;周晓俊

    目的 探讨术前短程辅助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估术前短程化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组织CDX2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112例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32例患者直接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病灶(对照组),80例在根治性手术前接受短程辅助化疗(研究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两组活检组织中的CDX2和ING4表达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围手术期患者患者恢复情况,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并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1)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基本病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2组治疗前CDX2和ING4的评分和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研究组病灶样本中CDX2和ING4的免疫组化评分分别为8.33±1.86和8.86±2.31,阳性率分别为83.75%和72.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41、6.83±1.57、59.38%、53.13%和化疗前水平的6.55±2.09、6.95±2.13、59.38%、57.50%.(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更早(P=0.033),但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5、0.332).(4)随访39个月时,研究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 15.63%,P<0.05).结论 术前短程辅助化疗能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肿瘤CDX2和ING4蛋白表达,对局部病灶有一定抑制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 ING4和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俊远;黄桂林;李志刚;丛竹军;孙旭凌;祝磊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9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远端正常组织中ING4、CDX2的表达,结合术后随访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ING4、CDX2在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2.7%,分别低于远端正常组织的93.3%和96.7%(均P<0.05)。且二者在不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阴性者5年生存率(35.5%)明显低于ING4阳性者(77.9%),CDX2阴性者5年生存率(48.1%)明显低于CDX2阳性者(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ING4、CDX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NG4和CDX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患者生存率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生长抑制因子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俊远;黄桂林;张玉婷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99例,取其病理组织的石蜡标本共99份作为结直肠癌组;同时选择3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距肿瘤>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ING4、HER2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分析ING4、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ING4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是68.7%(68/99),对照组中为93.3%(28/30);HER2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是35.4%(35/99),对照组中为6.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46、9.262,P<0.05)。ING4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HER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ING4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5.5%(11/31),明显低于ING4阳性表达者的77.6%(52/67)(χ2=16.721,P<0.05);HER2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78.1%(50/64),明显高于HER2阳性表达者40.0%(14/35)(χ2=16.551,P<0.05)。结直肠癌组ING4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12,P<0.05)。结论 ING4和HER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患者生存率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生长抑制因子4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悦;杨向红

    目的 观察生长抑制因子4(ING4)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的影响,探讨ING4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的调控作用.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体外培养,构建ING4质粒及干扰RNA转染至HUVECs,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实时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TT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转染ING4质粒能够抑制HUVECs的增殖及迁移,而转染ING4 siRNA则能够促进HUVECs增殖及迁移,实时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转染ING4质粒能够抑制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ING4能够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下调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的表达,进而抑制新血管形成.

  • 乳腺癌中ING4和MMP-9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兆红;齐凤杰;赵树鹏

    研究乳腺癌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关性及意义,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3例乳腺癌组织、16例癌旁组织中ING4、MMP-9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6.6%、87.5%和71.1%、37.5%,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提示ING4和MMP-9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临床联合检测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临床个性化治疗及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 生长抑制因子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蔡玉洁;边爱平;赵倩;王春芳

    目的: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 (ING4)基因在不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份正常的增生期子宫内膜、15份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及45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NG4的表达情况,观察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NG4在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多,在不典型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增生子宫内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织,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测定结果一致,ING4 mRNA的表达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逐渐降低,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NG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与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其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期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ING4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丢失,ING4的低表达促进了肿瘤的发生.检测ING4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及预测癌前病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生长抑制因子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作者:马广友;李俊杰;邵珠福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及20例正常的肠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并比较各组VEGF及ING-4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VEGF蛋白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下降(P<0.05、P<0.01),ING-4蛋白在大肠癌组、大肠腺瘤组及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P<0.05).VEGF蛋白在浸润浆膜外层的大肠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浸润肌层及浆膜层者(P<0.05),在Dukes C、D期大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A、B期者(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ING-4蛋白在高、中分化大肠癌组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DukesA、B期大肠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C、D期(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VEGF阳性大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ING-4阳性大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较阴性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VEGF高表达与大肠癌浸润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ING-4低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大肠癌的术前诊断、制订手术方案的及预测转移的重要指标.

  • Ad.RGD-ING4和PTEN对白血病细胞株抑癌作用

    作者:韩亚丽;王家融;杨吉成;盛伟华;缪竞诚

    目的:构建RGD修饰的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或)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以研究其对白血病细胞株的感染效率和抑瘤作用的可行性.方法:在本科室已成功构建的pAdTrack-巨细胞病毒(CMV)-多腺苷酸(polyA)启动子腺病毒载体上,通过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RGD修饰的ING4和(或)PTEN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将其与未经RGD修饰的基因重组腺病毒同时感染QBI-293A细胞,检测和比较病毒的效价,并以10、50、100、200感染复数(MOI)不同剂量感染不同肿瘤细胞和人胚肺正常二倍体细胞系WI-38,培养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通过比较各组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细胞比例来检测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感染效率.结果:经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重组腺病毒可见GFP的表达,反转录(RT)-PCR鉴定结果表明均可产生预期大小750 bp的ING4和1 209 bp的PTEN PCR产物,基因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相一致.RGD修饰的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效价分别比未经修饰的基因重组腺病毒效价高3~4倍(P=0.027).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RGD修饰的基因重组腺病毒比未经修饰的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各组肿瘤靶细胞有更高的GFP表达,感染效率明显提高,尤其对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Thp-1、MEG-01差异为明显,未经改造的腺病毒载体感染白血病细胞后GFP阳性率仅3.16%~5.01%,而带有RGD的腺病毒载体感染后GFP阳性率可达到23.11%~31.58% (P=0.001 3).结论:成功构建了RGD修饰的ING4和(或)PTEN单、双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RGD修饰的ING4和(或)PTEN基因重组腺病毒明显提高了腺病毒的效价,在各种肿瘤细胞感染效率中以白血病细胞系K562、Thp-1、MEG-01为明显.

  • Ad-ING4联合放疗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作者:赵大国;黄锦宏;金钧;谢宇峰;盛伟华;杨吉成;凌春华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 4,ING4)联合放疗对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SPC-A1细胞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PBS组、Ad组、Ad-ING4组、放疗组、Ad-ING4+放疗组.测量各组荷瘤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变化,治疗15 d后摘取瘤块,称质量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中Bax、caspase-3、Bcl-2、VEGF等因子的表达.结果:治疗后第15天SPC-A1移植瘤体积:Ad-ING4组为(1 136.03±151.58)mm3、单纯放疗组为(1 035.67±86.27) mm3、Ad-ING4+放疗组为(743.84±109.06)mm3,联合组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P<0.01);此外,联合组抑瘤率也显著高于单纯Ad-ING4组或放疗组(69.62% vs 33.17%、35.41%,P<0.01),呈现放疗增敏协同作用(Q=1.2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ING4及其联合放疗组能明显上调Bax、caspase-3等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VEGF等蛋白的表达,且Ad-ING4+放疗组对这些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强于Ad-ING4组、单纯放疗组(P<0.01).结论:Ad-ING4联合放疗可有效抑制肺腺癌SPC-A1细胞移植瘤的生长.

  • 生长抑制因子4对黑素瘤M14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蔡丽敏;王艳东;杨晶;孙建方

    目的 构建人生长抑制因子4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将其转染入黑素瘤M14细胞,观察生长抑制因子4对M1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RT-PCR法从人正常胃黏膜组织获得目的 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入空载质粒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ING4,采用PCR及基因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将其转染入黑素瘤M14细胞,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的表达情况及对M14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PCR所得产物为约750 bp的DNA片段,与预测大小相符,DNA序列测定与报道结果一致.蛋白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法均显示转染外源生长抑制因子4基因的M14细胞有更高的生长抑制因子4(ING4)表达,细胞活力及生长速度明显低于转染空载质粒的M14细胞和未转染的M14细胞.结论 成功构建了重组人生长抑制因子4基因表达质粒pCDNA3.1-INC4,转染的外源生长抑制因子4基因可在细胞内表达并对M14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 ING4与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卫金;孙镇江;吴乐乐;谢岩;朱伟;孙晓春

    目的:检测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胃癌手术切除的39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ING4及COX-2的表达.结果:ING4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5).结论:胃癌组织ING4表达下调,COX-2表达上调,检测这两种基因的蛋白水平可以作为胃癌判断预后的指标.

  • 生长抑制因子4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程海燕;沈哲;陈卫昌;严苏

    目的:探讨多种人胃癌细胞株中及胃癌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3种分化不同的胃癌细胞MKN-1(高分化)、SGC-7901(中分化)、BGC-823(低分化)以及人胃黏膜细胞GES-1,收集绍兴第二医院病理科40例原发胃癌患者的石蜡标本。以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4种细胞株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NG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GC-7901、BGC-823组中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MKN-1、GES-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GC-823组中ING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GC-7901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KN-1组与GES-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ING4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G4作为抑癌基因参与了胃癌的发生,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

  • 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核抗原及生长抑制因子4表达的关系及预后因素

    作者:孙旭凌;申婧;黄桂林;李豫江;李志刚

    目的 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和生长抑制因子 4(ING4)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Ki-67、ING4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 9%)高于癌旁组织(6.7%)(P<0.05), ING4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56. 3%)低于癌旁组织(90%)(P<0.05). 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 ING4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有关(P< 0.05).Ki-67、ING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性(r=-0.428,P<0.05).Ki-6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 9%,85.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G4阳性组和阴性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 97. 4% 、45. 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ING4表达情况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Ki-67、ING4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ING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乳腺癌组织中ING4、HIF-1α和HIF-2α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新生的关系

    作者:张金山;朱宗恒;王钢胜;曲少华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生长抑制因子4(ING4)、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表达及与肿瘤微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107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HIF-2α、ING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 mRNA、HIF-2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而ING4 mRNA 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 mRNA相对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2α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NG4 mRNA相对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MVD计数均高于癌旁组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中HIF-1α mRNA、HIF-2α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MVD计数呈正相关(r=0.382、0.417和0.408、0.491,P<0.05),ING4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MVD计数呈负相关(r=-0.395、-0.502,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HIF-1α、HIF-2α基因表达升高,而ING4基因则被抑制,可能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组织中血管新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和生长抑制因子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吴小微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胃癌组织和28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HIF-1α和ING4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HIF-1α和ING4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62例胃癌组织中VEGF、HIF-1α和ING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37/62)、72.6% (45/62)和51.5%(34/62),28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HIF-1α和ING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 (4/28)、7.1% (2/28)和89.3%(25/28),胃癌组织中VEGF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而ING4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和正常胃组织中MVD分别为31.3 ±7.4和6.2±1.8,胃癌组织中MVD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VEGF、HIF-1α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ING4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患者性别显著相关(P<0.05).结论 ING4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一定的抑制作用,HIF-1 α和VEGF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 生长抑制因子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赵海舟;牛跃平;任潇毅;周英发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3例直肠癌组织及76例正常直肠组织中ING4和HIF-1α的表达,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ING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3.4%)显著低于正常直肠组织的阳性率(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69.9%)高于正常直肠组织的阳性率(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4和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直肠癌组织中ING4和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r=-0.317,P<0.001);经多因素分析,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ING4表达及HIF-1α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ING4和HIF-1α可能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直肠癌的预后。

  • ING4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倩;朱长青;海盼盼;李哲;秦玲;张虹;宋珍珍;王世慧;常欢

    目的:研究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NG4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标志物.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及子宫内膜癌细胞系Ishikawa、HHUA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NG4基因的表达,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子宫内膜癌细胞中ING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P<0.05),且ING4在Ishikawa和HHUA这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之间的表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细胞的ING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Ishikawa和HHUA这两种细胞系(P<0.05),HHUA细胞系的ING4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Ishikawa细胞系(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NG4在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子宫内膜细胞内的表达量高,其次是复杂性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内的ING4表达量低.结论:ING4基因表达的下调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关系,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腺病毒介导的ING4基因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黄锦宏;杨吉成;凌春华;赵大国;谢宇锋;由振华

    背景与目的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hibitorofgrowth4,ING4)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研究发现ING4基因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癌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ING4基因对人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PC-A1细胞株建立肺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15只荷瘤裸鼠随机等分为PBS组、腺病毒组(Ad-GFP组)、腺病毒介导的ING4组(Ad-ING4组),上述各组进行局部干预用药,动态测量肿瘤体积,治疗结束后摘取瘤体称重并计算瘤重抑瘤率;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瘤体内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环氧化酶-2(COX-2)、Fas与FasL的表达。结果Ad-ING4组的肿瘤体积、瘤重均呈现明显下降,与Ad-GFP组抑瘤率(1.31%±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抑瘤率为(33.17%±5.24%);Ad-ING4组的凋亡指数为(69.23%±6.53%),与PBS组(17.04%±1.10%)、Ad-GFP组(18.81%±1.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法检测结果显示,Ad-ING4可明显上调Caspase-3、Fas与FasL表达,下调COX-2表达。结论ING4具有抑制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生长抑制因子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萌;伍季;夏中友;李云祥;范俊

    目的 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60例癌旁组织、37例膀胱正常黏膜组织中ING4的表达,将结果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年龄、性别、初发、复发、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肿瘤个数进行分析.结果 ING4在膀胱正常黏膜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癌,在低级别或非肌肉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级别或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P<0.05).随着肿瘤病理级别或临床分期越高,ING4表达水平下降越明显,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癌旁及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NG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ING4对缺氧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悦;杨向红

    目的:在缺氧状态下,观察ING4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活性的影响,并探讨ING4对HIF-1α的调控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培养,构建ING4质粒及干扰RNA转染至HUVECs,应用CoCl2处理细胞模拟缺氧环境,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HIF-1 α及其靶基因AK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在缺氧状态下,转染ING4质粒能够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的增殖及迁移,而转染ING4 siRNA则能够促进HUVECs增殖及迁移,Real time PCR及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转染ING4质粒能够抑制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且能够抑制HIF-1α及其靶基因AK3的表达水平.结论:在缺氧状态下,ING4能够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下调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MMP-2、MMP-9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新血管形成,其机制可能与ING4能够下调缺氧状态下HIF-1α及其靶基因AK3的表达水平有关.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