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XXⅢ--心胸大血管外科感染的防治
一、概述1.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必要性:大量研究显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后感染并发症.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常有以下特点:患者年龄或是较大或是婴幼儿;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胸腔内手术对呼吸循环生理干扰较大;低温体外循环影响全身重要脏器和免疫系统功能;各种侵入性插管多;常使用心血管内植入物(人造瓣膜、人造血管等);涉及肺部、食管及心内膜炎等手术不属清洁手术.因此心胸大血管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大,一旦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心胸大血管术后纵隔感染、脓胸、心内膜炎等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均需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气管内插管、动脉插管、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或临时起搏器的连线,通常不用预防性抗生素.
-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ⅩⅩⅢ --心胸大血管外科感染的防治
1概述1.1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必要性大量研究显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科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常有以下特点:病人年龄或是较大或是婴幼儿;手术创伤大、时间长;胸腔内手术对呼吸循环生理干扰较大;低温体外循环影响全身重要脏器和免疫系统功能;各种侵入性插管多;常使用心血管内植入物(人造瓣膜、人造血管等);涉及肺部、食管及心内膜炎等手术不属清洁手术.因此心胸大血管术后感染的危险性大,一旦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心胸大血管术后纵隔感染、脓胸、心内膜炎等病死率仍然较高.因此,心胸大血管外科手术均须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气管内插管、动脉插管、经皮中心静脉插管或临时起搏器的连线,通常不用预防性抗生素.
-
压力控制通气和呼气末正压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
为便于胸腔内术野的暴露和手术的操作,将同侧肺塌陷,行对侧肺单肺通气是胸腔内手术常用一种通气措施.低氧血症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
保护肌肉剖胸切口在胸腔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总结保护肌肉剖胸切口在胸腔内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1998-2002年选择常规胸腔内手术的病例386例,采用侧胸横切口,游离胸壁肌瓣,根据术野需要选择相应的肋间进胸,用二把牵开器扩大胸腔视野,完成相关的胸腔内手术操作.结果:用该剖胸方法共完成386例多种胸腔内手术,术野显露良好,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结论:保护肌肉剖胸切口具有损伤小和显露好的优点,可适用于大多数胸腔内手术.
关键词: 胸廓切开术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保护肌肉 胸腔内手术 -
胸腔镜在治疗胸壁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治疗胸壁结核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应用胸腔镜治疗的25例胸壁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系统抗结核治疗. 术中先行胸腔外操作清除肋骨外病灶,再于胸腔镜下经胸腔内清除肋骨下病灶及胸腔内病灶. 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均未切除肋骨. 所有患者无死亡病例,无严重胸腔内感染病例. 术中损伤膈肌3例,均成功修补. 4例合并肺内结核瘤,予以同期行肺楔形切除术. 随访2个月至1年,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愈合;1例术后结核复发,再次行病灶清除术治疗后愈合. 结论 胸腔镜下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更为简单、有效,并且有创伤小、术后不影响胸廓外形、可同期行胸腔内手术等优点.
-
87例小儿胸腔内手术体会
1998年6月,我院行小儿胸腔内手术87例,现将麻醉管理中的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7例中,男43例,女44例;年龄6个月~9岁,其中1岁以内者8例:伴急性脓胸者5例,慢性脓胸者1例,胸腔恶性畸胎瘤并发阻塞性肺炎1例,外伤性膈疝1例.87例中胸腔闭式引流15例,纤维板剥脱21例,支气管胸腔修补术13例,肺叶切除加纤维板剥脱术21例,畸胎瘤切除3例,经胸膈修补术14例.
-
电视胸腔镜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电视胸腔镜技术在我国已获得较为广泛的推广使用,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并给部分年龄大、心肺功能差的患者提供了手术机会,使其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胸外科自2001年开始应用电视胸腔镜为患者施行胸腔内手术,在围手术期间,由于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制定精密的护理计划,及时准确落实好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做好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及康复指导,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001年10月至2002年11月施行手术的15例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双腔气管导管在全胸腔镜下心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双腔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已很广,技术已成熟,在胸腔镜下胸腔内手术中的应用也很普遍,如肺叶切除术等,但因全胸腔镜下行心内手术在全国开展的医院、手术例数都较少,所以双腔气管导管在此类手术中应用的相关报道国内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