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罗显云;姚震;张云波;孙民增;褚丽秀;陈林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6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福辛普利片10mg/次,1次/d,早晨口服.治疗组58例心脉通胶囊口服,3粒/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电解质、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9.7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两组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不明显(P>0.05);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3.40%低于对照组13.80% (P <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单用福辛普利降压疗效更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血脂代谢,无明显毒副作用.

  • 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调节作用

    作者:丘瑞香;贺敬波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心脉通组(20例,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2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心电图ST段和临床症状等变化,并与14名健康人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ET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CGRP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1)两组患者ET及症状计分明显降低(P<0.01),ST段明显升高(P<0.01),但心脉通组ET、症状计分降低及ST段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0.01);(2)常规用药者CGRP变化不明显(P>0.05),加用心脉通胶囊者CGRP明显提高(P<0.01)。结论:心脉通胶囊对血管活血因子ET、CGRP起积极调节作用,其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与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密切相关,为中医对“心有病,从脉起”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9与高敏CRP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孟君;秦鉴;马芸;孙慧兰;罗初凡;丘瑞香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n=31)、对照组(n=32),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与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MMP-9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s-CRP水平治疗后有显著性下降.治疗组MMP-9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MMP-9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MMP-9,hs-CRP与血脂无相关.结论:心脉通胶囊可能通过抑制MMP-9,降低hs-CRP,而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炎症反应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

    作者:孟君;冯君;贺敬波;丘瑞香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用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23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核素分布异常节段计数、计分及核素心肌显像缺损范围分数和严重程度积分的变化,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心肌缺血区血流灌注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核素分布异常节段计数、计分及核素心肌显像缺损范围分数和严重程度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具有较好改善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的作用,对AMI存活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野生型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管昌益;张文高;周苏宁;邵念方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作用机理.方法: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模型,以组织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术后3天出现表达,7天表达增强,14天表达高峰,21天表达减弱,28天仍然持续表达.其中A组(心脉通组)表达信号强,B组(华法令组)弱于A组,C组(手术对照组)显著弱于A、B组.结论:心脉通能促进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野生型p53基因高表达,这可能是心脉通防治再狭窄的重要机理之一.

  •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顿抑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孟君;冯君;丘瑞香;蓝军;贺敬波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顿抑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46例急性心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胶囊组(23例,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23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MI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异常指数.结果.心脉通组患者的左室运动功能改善及室壁运动异常指数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对改善顿抑心肌的收缩运动和整体功能产生了积极影响,说明心脉通胶囊对恢复顿抑心肌的运动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 心脉通胶囊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观察

    作者:谭志辉;梁燕玲;蓝景生;刘忠仁;黄照河

    目的 探讨心脉通胶囊配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82例老年高血压颈动脉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心脉通胶囊,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颈动脉内径(CAD)、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脂.结果 治疗后两组颈动脉CAD增宽、IMT变薄、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并且血清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在治疗后颈动脉CAD较对照组增宽、IMT较对照组变薄、颈动脉斑块面积较对照组缩小,血清TC、TG、LDL-C均较对照组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心脉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时,在使颈动脉内径(CAD)增宽、颈动脉IMT变薄、颈动脉斑块面积缩小、改善血脂代谢异常方面起到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存活心肌保护作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存活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病患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给予患者服用心脉通胶囊。观察并区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室壁运动异常指标。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室壁运动异常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文采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存活心肌保护作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心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6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敏;张美娟

    目的:比较心脉通胶囊与麻黄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旨在发现一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特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较少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13年5月~7月来我院就诊的4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服用心脉通胶囊,对照组患者服用麻黄丸,除以上两种药物外,两组患者不再服用影响本次研究的任何其它药物,服药3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疾病有效治愈率、治疗前后腓神经和胫神经的传导速率(运动和感觉),并对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随访。结果:疼痛改善:观察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65.22%,相比具有差异(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为52.17%,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神经传导功能:两组治疗3个月后运动传导和感觉传导功能均具有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均未发现一些明显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与麻黄丸相比较,心脉通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更显著。

  • 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与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项万林;衡向阳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应用于缺血性脑中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以本院本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即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38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方法治疗,予以实验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前提下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78.95%(30/38),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心电图、肝肾功能、生化常规等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心脉通胶囊可以明显改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和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同时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作用。

  • 心脉通胶囊预防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作者:乔印涛;朱为勇

    目的:比较心脉通胶囊和川芎嗪在预防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效果,指导临床用药,降低患者再复发的风险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心外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份进行了支架植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8例,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9例患者在支架术后服用川芎嗪为对照组,另外服用了心脉通胶囊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1年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查时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比较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后复查冠状动脉在狭窄率为22.22%(8/36),对照组为48.39%(15/31),服药期间观察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为3例,对照组为15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服药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川芎嗪,心脉通胶囊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再狭窄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

  • 心脉通胶囊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及成本-效果分析

    作者:刘新灿

    目的:分析心脉通胶囊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原发性非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贝那普利,观察组同时联用心脉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血压控制水平、成本-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0%,两组疗效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BP、DBP 水平分别为(121.7±11.3)mmHg、(81.6±3.6)mmHg,对照组的SBP、DBP水平分别为(128.5±12.6)mmHg、(85.2±4.1)mmHg,两组血压控制水平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果比4.1,低于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5.54。结论:心脉通胶囊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可以提高疗效,控制血压水平,且所需成本较低。

  •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cNOS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严群超;熊爱华;杨钦河;莫木顺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预防效果及与一氧化氮(NO)的相关机制.方法:应用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其心室肌组织一氧化氮合酶(cNOS)mRNA的表达,结果用积分光密度(IOD)表示.结果:急性心肌缺血组大鼠心室肌组织cNOS mRNA的表达为20.8±4.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6.5±12.0,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肌缺血前使用心脉通胶囊组的心室肌组织cNOS mRNA的表达为38.2±8.0,高于急性心肌缺血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可能通过提高心室肌组织表达cNOS mRNA,进而使NO产生增加,达到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 99mTC-MIBI SPECT评价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

    作者:冯君;杜志民;李怡;丘瑞香

    目的:定量评价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39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对照组19例,常规治疗.采用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评价缺血心肌面积.结果:在获得的主要定量参数心肌缺损范围分数与严重程度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可以明显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对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 心脉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冬眠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孟君;冯君;丘瑞香;蓝军;贺敬波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冬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将4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23例,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时照组(23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AMI患者心脏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异常指数、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心脉通组左室运动功能改善及QT离散度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不但可促进AMI患者梗死区冬眠心肌的电苏醒,而且还可促进冬眠心肌的电苏醒,对恢复冬眠心肌的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 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袁天烁;陈越斌;陈卫朝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心脉通胶囊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黄芳;裴河欢

    目的 观察心脉通胶囊治疗血脂异常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纳入标准选择2009 年1月-2010 年6月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血脂异常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1 例和对照组39 例.治疗组给予心脉通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口服,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期间避免服用影响血脂代谢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药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斑块总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各组血清 TC、TG、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颈动脉IMT 与斑块总积分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心脉通胶囊具有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辛伐他汀片疗效相当,且安全性高,为临床提供新的用药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 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管昌益;张文高;周苏宁;邵念方;胡维城;阎晓梅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心脉通胶囊防治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RS)作用机制.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心脉通组(A组)、华法林组(B组)、手术对照组(C组)、假手术对照组(D组)、正常对照组(E组).采用Fishman空气干燥法,建立家兔颈动脉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3 d、7 d、14 d、21 d、28 d气栓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脉通对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结果 A组、B组、C组均于术后3 d在中膜可见少量阳性增殖细胞,7 d由中膜向内膜逐渐迁移,14 d后增殖细胞明显增加,且A组、B组明显少于C组.结论心脉通可对抗家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 心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60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波;宋婷婷;王东海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心脉通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ST-T变化情况.[结果]在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ST-T改变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疗效等同于通心络胶囊.

  • HPLC法测定心脉通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作者:刘世文;杨丙友;刘世萍

    采用HPLC法测定心脉通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经方法学研究,空白无干扰,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1.77%,方法准确,简便,灵敏,重现性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