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缺血预适应对体外循环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甘辉立;周其文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冷停搏液与缺血预适应及冷停搏液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13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实验组(7只),均在全麻下建立体外循环,实验组在阻断循环前实施5分钟-10分钟方案的缺血预适应,对照组只进行转机和冷停搏液灌注,不进行缺血预适应方案.两组阻断循环后阻断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冠脉梗阻模型,在开放主动脉前松开前降支阻断带,模拟CABG过程.结果:缺血预适应在低温及冷停搏液灌注的基础上对冠状动脉病变缺血心肌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可发挥累加性心肌保护作用.结论:缺血预适应在本实验模型中的作用机制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生成增加、保护冠状动静脉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能力、降低缺血后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组织的损害.

  • 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东璐;吴伯娟;陶仁海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停搏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ECC)和心脏停搏下,行法洛四联症(TDF)根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主动脉阻断后于其根部插针顺行灌注4℃停搏液,试验组灌注CP停搏液(在单纯冷晶体高钾停搏液中加入CP,浓度为10 mmol/L),对照组灌注单纯冷晶体高钾停搏液.2组患儿分别于ECC前、主动脉阻断(ACC)30 min后,术后2、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血清心肌酶(CK-MB、cTnI)的浓度;分别记录,临床观察指标(心脏诱导停搏时间,自动复跳时间,自动复跳率,术后呼吸机维持时间、ECC停止及术后24 h多巴胺、盐酸肾上腺素用量和使用率).结果 试验组在各临床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清心肌酶均于ACC 30min后开始上升,并于术后24 h达高峰,与ECC前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2组间比较,试验组在ACC 30 min后各时点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含CP的冷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的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关键词l磷酸肌酸钠;冷晶体停搏液;心内直视术;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

  • 未成熟心肌保护与停搏液灌注压的试验研究

    作者:刘东璐;吴伯娟;陶仁海

    目的 确定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术中不同灌注压力的冷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的效应关系.方法 将6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ECC)和心脏停搏下,行单纯VSD(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主动脉阻断(ACC)后于其根部分别以45、75、100 mm Hg的压力顺行灌注冷晶体停搏液.在围术期采集患儿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心肌酶(CK-MB)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临床观察心脏停跳及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1)3组在ACC后各时点CK-MB、cTn-Ⅰ与基础值相比明显升高,且分别于术后1、24 h时达到高峰,但升高幅度45 mm Hg组低于75 mm Hg组(P<0.05),更低于100 mm Hg组(P<0.01).(2)灌注压力与诱导停搏时间呈负相关(P<0.01);与自动复跳时间呈正相关(P<0.01).(3)心脏自动复跳率45 mm Hg组(100%)明显高于其它2组.(4)术后多巴胺辅助用量大于5μg·kg-1·min-1者,45mm Hg组明显低于其它2组的例数,肾上腺素支持者同样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 婴幼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时,停搏液的灌注压力在小于100mm Hg时心肌保护安全,但以45 mm Hg时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佳.

  • 冷晶体停搏液与综合应用血液停搏液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作者:马刚;张希全

    目的对比研究冷晶体停搏液与综合应用血液停搏液灌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3例,随机分为冷晶体停搏液组(CCC组)11例和血液停搏液组(BCP组)12例进行心肌保护的临床对比观察.术中CCC组采用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BCP组先灌注高钾温血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然后间断灌注冷血心脏停搏液,手术终末主动脉开放前温血诱导心脏复跳.结果 CCC组自动复跳率低于BCP组(P<0.05),术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多于BCP组(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和术后强心利尿剂及正性肌力药物的用量、应用时间、应用率均多于BCP组(P<0.05),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各个时相点血cTnI高于BCP组(P<0.05).结论综合应用温血心脏停搏液诱导心脏停跳,冷血停搏液间断灌注及终末温血灌注,较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 停搏液灌注压与低体重患儿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东璐;陶仁海;杨秋满

    [目的]评价冷晶体停搏液灌注压在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术中心肌保护的效应关系.[方法]将3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搏下,行单纯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体重小于10 kg的VSD患儿随机分成3组,即A组、B组、C组,各10例,分别以45 mmHg、75 mmHg、100 mmHg的压力顺行灌注冷晶体停搏液,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ACC)后30 min主动脉开放,(CCR)后30 min,术后2 h、24 h、48 h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测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I(cTn-I).临床观察心脏停跳及复跳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3组在ACC后各时点CK-MB、cTn-I与基础值相比明显升高,且分别于术后2 h、24 h时达到高峰;但就升高幅度A组低于B组,更低于C组.灌注压力与诱导停搏时间呈负相关;与自动复跳时间呈正相关.自动复跳率A组高于B组、C组.术后多巴胺辅助用量大于5 μg/(kg·min)者,A组1例、B组4例、C组5例,肾上腺素支持者分别为0例、2例、2例.[结论]体重小于10 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时,停搏液的灌注压力在小于100 mmHg时心肌保护安全,但是以45 mmHg时效果佳.

  • 常温与低温心肺转流心肌损伤的比较

    作者:马骏;张培森;王桂芝;刘立群;隽兆东;高尔

    目的 比较常温和低温心肺转流(CPB)中的心肌损伤.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11只,随机分为低温组(H组,n=5)和常温组(N组,n=6).H组采用4℃改良托马氏停搏液间断灌注,低鼻咽温度28~30℃,N组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低鼻咽温度35.3~37.1℃.主动脉阻断60min,CPB 90 min.分别测定CPB前、CPB 30、90 min、CPB后60 min时静脉血心肌相关酶含量;CPB中心脏停跳时间和复跳时间;CPB后60 min心肌含水量.结果 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CPB中和CPB后均较CPB前升高;且H组AST、HBDH、CK、CK-MB在CPB 30、90 min,CPB后60min均较N组升高;H组LDH在CPB 90 min、CPB后60 min较N组高.主动脉夹闭后,H组的心脏停跳所需时间明显短于N组;主动脉开放后,H组的心脏复跳所需时间明显长于N组.CPB后60min心肌含水量H组高于N组.结论 常温和低温CPB都可引起心肌组织损伤,尤以低温CPB为著.

  • 体外循环温度对冷晶体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的影响

    作者:赵曙光;赵子牛;倪乐丹;王胜利;胡型锑;杨美高

    目的:研究冷晶体停搏液在不同体外循环温度情况下对学龄前儿童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将40例学龄前儿童分为浅低温组(20例)和常温组(20例),分别在浅低温和常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均采用冷晶体液间断灌注保护心肌,观察心脏诱导停跳时间、术中心电活动情况、体外循环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等指标.结果:常温组心脏诱导停跳时间延长;术中出现心电活动的概率和体外循环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值均高于浅低温组.结论:在学龄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浅低温体外循环时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 心脏瓣膜替换术中温血和冷晶体停搏液对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

    作者:范全心;邹承伟;袁贵道;郭兰敏;吴树明

    目的:比较温血停搏液和冷晶体停搏液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368例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的患者中,应用温血停搏液204例,应用冷晶体停搏液164例,将两组患者与心肌保护有关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冷晶体停搏液相比,温血停搏液组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对呼吸支持及正性肌力药物的依赖性小,心功能好,住院死亡率低(两组分别为3.4%和7.9%).结论:温血停搏液的应用可显著降低瓣膜替换围术期死亡率,减少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

  • 低温室颤对离体大鼠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杰;张绍阳;毛志福;封赞祥;冯兴

    目的:探讨在低温室颤下灌注心肌的安全性及其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冷晶体停搏液对照组.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观察在低温室颤、左室空虚并持续灌注高氧合灌注液条件下,冠脉流出液中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等心肌酶的活性和冠脉流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等变化并测定心肌组织ATP含量和心肌含水量.结果:实验组中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各相应时点的心肌酶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心肌组织ATP水平及冠脉流量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温室颤左室空虚下,以一定的灌注压持续灌注心肌,在较长的时间下对心肌细胞无明显的损害作用,其心肌保护作用优于传统的高钾冷晶体停搏液.

  • 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现况

    作者:龙超众;周新民

    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手术患儿日趋低龄、复杂、危重,未成熟心肌保护的研究日益显得重要.婴幼儿手术死亡率高,大部分原因归咎于术中不恰当的心肌保护[1].尽管人的心肌从未成熟到成熟的年龄界限尚未确定,但未成熟与成熟心肌在结构、功能、能量代谢及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方面的差别是很明确的.因此,寻求与未成熟心肌生理、功能等相适应的保护措施仍是小儿心脏外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未成熟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多,发展快,强化的冷晶体停搏液、缺血预处理、超极化停搏液等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现综述如下.

  • 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与联合温血停搏液诱停及终末再灌的心肌保护对比

    作者:郑俊猛;王得坤;孙培吾

    Buckberg[1]把序贯式顺(逆)灌注,温血诱停及终末再灌注,4 ℃冷晶体或4 ℃单纯冷血间断灌注维持停搏,称为"一体化综合心肌保护"(integrated myocardial protection),认为此方法结合了冷温血心肌保护的正性效应,提出对于心功能不全,心肌能贮低下的高危病例效果更佳。我们选择采用4 ℃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与联合温血停搏液诱停及终末再灌的两组病人进行对比研究。

  • 冷晶体间断灌注与联合温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对比研究

    作者:郑俊猛;王得坤;孙培吾

    目的对比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和4℃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间断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将4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等分成温血组和冷晶体组,观察心脏自动复跳率,测定停搏前、复跳后0小时、6小时、12小时、1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对心肌线粒体作量化计分. 结果温血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冷晶体组;体外循环后温血组cTnI明显低于冷晶体组,温血组 cTnI高峰出现时间较早;线粒体量化计分分数反映复跳后温血组心肌损伤较轻. 结论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心肌保护效果较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