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是什么让TA们挥起了手

    作者:李荔

    虐待自己的亲生骨肉,虐童父母们的心理是怎么样的?是什么导致他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虐待儿童的父母.从个案来看,这种现象和父母自身成长环境、成长过程、个性特征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从理论层面来说,是一种叫“向攻击者的认同”的防御机制.即因为某人童年受到过虐待,出于恐惧而向攻击者认同,从而变成虐待者.再通俗一些,就是某人以虐待的方式对待一个人,是因为有人曾用虐待的方式对待过某人,他(或她)采取的措施以保护你免于感到愤怒.

  • 第二届全国儿童伤害防治研讨会纪要

    作者:王声湧;周丽

    以"关爱儿童,远离伤害,携手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儿童伤害防治研讨会暨世界防止虐待儿童日宣传大会"于2008年11月18-20 日在深圳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单位联合主办.

  • 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忽视现状分析

    作者:潘建平;杨武悦;焦锋;张雅琴;张慧颖;陈晶琦;席卫平;彭玉林;古桂雄

    目的 分析中国农村6~11岁在校小学生忽视状况.方法 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抽取9个省份、28个县、56所农村小学的6~11岁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计7 943名.采用"中国农村6~8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与"中国农村9~11岁小学生忽视评价常模"制定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类型和不同忽视层面的忽视率与忽视度.结果 中国农村6~8岁与9~11岁小学生总忽视率分别为40.2%(1 258/3 130)与42.5%(1 498/3 526)(χ2=3.59,P=0.058);总忽视度分别为46.04±8.87与44.78±10.43(t=5.01,P<0.001);6~8岁组男生忽视率和忽视度[分别为41.4%(657/1 587)和46.28 ± 8.76]与女生[分别为39.0%(601/1 543)和45.78±8.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7,P=0.171;t=1.49,P=0.136);9~11岁组男生忽视率和忽视度[分别为46.3%(816/1 763)和45.53±10.11]均高于女生[分别为38.7%(682/1 763)和44.06 ± 10.69](χ2=20.84 ,t=3.97 ,P值均<0.001).6~8岁组男生的社会层面忽视率[11.7%(198/1 691)]和教育层面的忽视度(48.09±9.70)高于女生[9.4%(155/1 648)、47.37±9.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P<0.001,t=2.22,P=0.026);9~11岁组男生在身体层面的忽视率[20.4%(398/1 954)]高于女生[16.7%(326/1 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2,P=0.003).结论 中国农村6~11岁在校小学生受忽视状况严重,需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 儿童意外坠入48米洞穴1例救治撷萃

    作者:徐先早;田桦;崔显念;习忻;田仁富;刘韩英;朱继华

    Mosenthal等研究报道:非职业坠落伤从伤者年龄结构来看,儿童一般为意外事故,其中学龄前儿童多与监护人看管不严、家庭暴力及虐待儿童有关\.作者诠释9岁儿童意外坠入48米洞穴幸存1例营救纪实.重点分析临床相关资料,把社会营救与医疗救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展现生活在和谐文明社会的人们,当生命与财产安全遭遇困难与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公安干警、医护人员联袂演奏社会大营救的时代交响.作者认为:中国学龄前、学龄期儿童的安全教育与应试教育应多管齐下抓源头,让社会与学校、家长与监护人都有责任感、义务感、紧迫感,真正培育、造就出新时代身心健康的社会栋梁.

  • 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及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躯体和情感虐待经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陶芳标;黄锟;Soonduck Kim;叶青;孙莹;张承业;周雨生;苏普玉;朱鹏

    目的 分析青少年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严重躯体虐待、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经历的关联强度.方法 5141名中学生以自愿、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的形式调查童年期经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严重和中度躯体虐待及情感虐待情况.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类共24项虐待行为中至少1项平均1年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项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总心理问题、心理病理症状阳性项目数和9种心理病理症状,运用特质性应对方式问卷评定青少年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结果 青少年总心理问题检出率为9.1%,其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3%、3.6%、3.6%、2.8%、2.2%、4.0%、2.1%、2.8%、1.6%.总心理问题检出率、9种心理病理症状检出率和阳性项目数与3类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的数量呈剂量-反应趋势.有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的青少年,消极应对评分高于无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者,且消极评分越高,其总心理问题检出率和阳性项目数增加.以青少年和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为协变量,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积极应对评分不影响3类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与总心理问题的比值比(OR),但消极应对降低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与总心理问题及9种心理病理症状的OR值.结论 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童年期反复躯体虐待、情感虐待经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可能参与调节了童年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联系.

  • 儿童虐待问题不可忽视

    作者:静进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虐待儿童视为当前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虐待(child abuse)是指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儿童施以躯体暴力和性暴力,造成儿童躯体与情感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或对儿童的日常照顾、情感需求、生活监护、医疗和教育的忽视(neglect)现象[1].儿童虐待的类型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对儿童虐待方式的概括,亦是一个古老话题.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育婴堂内养育的私生子约80%夭折.

  • 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

    作者:张芸;明庆森;朱熊兆;蚁金瑶;姚树桥

    目的 探讨单胺氧化酶A串联重复序列(monoamine oxidase A 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基因多态性及儿童期虐待对中国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中学637名年龄13~18岁汉族青少年样本(男388名,女249名),采用儿童创伤经历问卷评定儿童期虐待,采用儿童行为量表评定攻击行为,并从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进行MAOA-VNTR基因分型,采用直线回归方法检验儿童期虐待和MAOA-VNTR基因多态性各自对攻击行为的主效应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共有513名(男367名,女146名)进入研究,男性攻击行为平均得分(10.13±6.67)分,女性攻击行为平均得分(9.18 ±6.36)分,不同性别间攻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67名男性青少年被试中,MAOA低、高活性组分别为58.3%与41.7%,且不同组间攻击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回归模型显示MAOA基因型对男性青少年攻击行为无预测作用,儿童期虐待经历对攻击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且MAOA基因型与不同类型童年虐待对攻击行为存在显著交互作用(MAOA×虐待总分:P <0.01;MAOA×躯体虐待:P=0.02;MAOA×情感虐待:P <0.01;MAOA×性虐待:P =0.04),MAOA低活性男性在经历儿童期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后更易出现攻击倾向;146名女性青少年被试中,MAOA低活性、高活性及杂合子组分别占39.4%、22.5%和38.1%,MAOA不同基因型之间攻击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回归模型显示MAOA基因型对女性青少年攻击行为无预测作用,但儿童期虐待经历对其有显著预测作用(P<0.01),且MAOA与性虐待及MAOA与情感虐待对攻击行为分别存在交互作用(P值分别为0.03和0.04),MAOA低活性女性在受到儿童期性虐待/情感虐待后更易出现攻击倾向.结论 我国13 ~18岁青少年攻击行为受到儿童期虐待经历与MAOA-VNTR基因-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且不同性别青少年对不同虐待类型存在敏感性差异.

  •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早期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刘悦;杨国栋;周文华

    目前在许多国家,青少年暴力行为较为普遍.它已经成为一个对家庭、学校、社区造成远期不良影响的公共健康问题,已引起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临床医师、决策者、教育家和普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对青少年暴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虐待儿童或药物滥用领域,调查那些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例如黑帮成员、无家可归的年轻人、少年犯、保护性机构关怀下的人群为基础.Brook博士在国际上率先在一个暴力行为发生较多的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社区研究[1],分析了与暴力行为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如人格、家族、同龄人和生态学因素,现把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回顾那些年我们追过的中医影视作品

    作者:晨曦

    一、电影《刮痧》2005年首映,是一部以传统中医刮痧治疗方法为载体,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影片.移居美国的华人许大同用刮痧方法治疗孩子感冒,却意外遭到儿童保护组织的控告,因为他们认为许大同有虐待儿童的嫌疑,这场误会终虽然消除了,但是却给许大同的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 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暴力

    作者:

    背景家庭暴力包括一系列虐待行为,如虐待和忽视儿童,亲密伴侣暴力和虐待老人。每种形式的虐待都会对健康和幸福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受虐者常因多种多样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咨询全科医生。全科医学在应对家庭暴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其任务是照顾整个家庭,这具有挑战性,需要积极管理。目的本文旨在解决全科医生在识别和处理受到家庭暴力的病人时所遇到的临床问题。需考虑到各种类型虐待受害者的经历和如何应对施暴者。本文中的建议也适用于同性关系。讨论管理家庭暴力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推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在这个环境中,家庭成员可以揭露虐待行为,全科医生也可以做出适当的反应。全科医生有识别、管理和转诊的职责。结论家庭暴力是一种常见的隐蔽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措施加以应对,包括识别其临床指征,适当提问,做出恰当的直接反应并对病人进行连续支持。全科医生之所以能够识别和帮助受虐待其及其家人,是因为他们接受了处理家庭暴力的培训,这种培训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学会推荐的,经过培训后,所有的全科医生在病人遭到家庭暴力时,可提供一个安全、中立和移情的反应。

  • 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作者: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杨世昌

    目的:建立儿童期虐待问卷量表的中文版,并分析其信度和效度.方法:于2003-10/2004-12随机抽取河南省新乡市一所乡村中学和广东省惠州市两所普通高中16个班级共81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由班主任组织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进行团体测验.儿童期虐待问卷共有28个条目,分为5个分量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和躯体忽视,每个分量表含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1,2,3,4,5,分别表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其中第2,5,7,13,19,26和28需反向计分,每个虐待分量表评分5~25分,总分25~125分.设3个条目作为效度评价.测试中使用统一的指导语,为保证回答的真实性,无记名,问卷当场回收.2个月后随机抽取其中2个班级93名调查对象进行第2次评定,以评价量表的重测信度.信度检验包括①内在一致性:计算Cronbach α系数,分量表相关,计算各分量表条目之间的Person相关.②重测信度系数:计算93名学生前后各分量表得分的Person相关.效度检验:计算每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Spearman相关系数,以检验每个条目的效度.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考验数据与5个分量表模型的拟合程度,检验量表的构想效度.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Amos 4.0软件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发放问卷819份,剔除25份数据不全问卷,收回合格问卷794份,有效率96.9%.①信度检验: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7;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41~0.68.量表条目间Person相关系数0.01~0.45;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12.各分量表的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0.14~0.30.2个月重测信度为0.75,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0.27~0.73.②效度检验:内容效度:量表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0.45~0.76,均有极显著相关(P<0.01).结构效度: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均超过各分量表与其他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0.04~0.45,多数有极显著相关.③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指标: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标准路径显示每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的负荷为:情感虐待0.39~0.59;躯体虐待0.27~0.74;性虐待0.51~0.61;情感忽视0.15~0.61;躯体忽视0.30~0.43.复相关系数0.03~0.56.各种拟合指数x2/df(3.64)、距离指数近似均方根误差RMSEA(0.06);增值指数[IFI(0.80),NNFI(0.91),CFI(0.80)];简约指数[PGFI(0.74)].结论:①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除躯体忽视分量表外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显示分量表与总量表均有极显著相关,结构效度显示各个分量表相对较独立.②各分量表相互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地反映了儿童期虐待概念的各个侧面,说明该量表是一种较好的儿童期虐待测评工具,但其中躯体忽视分量表需要进一步修订.

  • 128.虐待儿童

    作者:赵谨;王心

    1.虐待儿童的概念虐待儿童这个词因其包含的概念非常广泛,定义很难.在日本,一般是在成人和子女间力气相差极大的环境下,曾有因遭受亲人施暴致子女重伤的事件发生,便把对虐待儿童的认识扩展到以躯体上受虐待为中心.

  • 某医科院校485名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的调查

    作者:赵丹;李丽萍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儿童时期遭受虐待的情况,阐明虐待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填式问卷,于2005年4月对某医学院校485名在校大学生儿童期虐待经历进行不记名的回顾性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485名大学生中,94.6%的人在儿童期有遭受虐待经历,儿童期躯体虐待发生率为88.0%,其中92.8%的男生和80.8%的女生遭受过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发生率为74.4%,其中75.7%的男生和72.5%的女生遭受过情期感虐待;性虐待发生率为26.6%,其中21.2%的男生和35.2%的女生遭受过性虐待.结论儿童虐待在中国已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及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

  • 苏州市城区2 299名7~10岁儿童的忽视状况调查

    作者:古桂雄;朱庆庆;花静;王丽珍;倪详庭

    儿童忽视(child neglect)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已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儿童忽视作为儿童伤害(child maltreatment)中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常见形式,可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情感和行为发育产生短期或长期的严重影响,尤其是发生在生命早期的忽视对儿童以后发育的危害更为严重,可导致从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不良的社会或情感反应,造成体格与心理、行为的失常或变态,对儿童造成广泛和深远的不良影响[1~3].

    关键词: 虐待儿童 城市
  • 儿童期不良经历的研究现状

    作者:叶冬青;姚捷;董玛霞

    儿童是非常脆弱的一个群体,同时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在儿童期遭受虐待、忽视、家庭暴力等不良经历(adverse chidhood experience,ACE)会造成其情感、认知上的伤害,而由于传统思想及社会禁忌的束缚,大多数人谈到ACE均会三缄其口,有此经历的儿童亦无法找到合适的渠道寻求帮助,或者无人教导其向医护工作者倾诉其不幸遭遇.已有研究显示,ACE不仅多发,而且其后遗的症候多见,消耗了巨额的医疗费用,造成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沉重负担,总体损失巨大,其造成的伤害常是不可逆的,可以迫使受害者改变行为方式,更容易采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关键词: 虐待儿童
  • 信阳市高中生儿童期虐待经历对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文斌;邱如梅

    目的 了解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高中学生生命质量特点,为保障该群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在信阳市方便选取的4所高中抽取2 422名学生,采用儿童虐待史自评量表、简式大五人格问卷、生存质量简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人口学基本信息调查表等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虐待经历高中学生生命质量总分为(56.65±7.22)分,无虐待经历学生为(61.69±7.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4,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受虐待经历高中学生的生命质量总得分与神经质、生活事件总分、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虐待总分呈负性相关(β=-0.05~-0.34),与性别、外向性、谨慎性、社会支持总分、开放性等因素呈正性相关(β=0.05~0.20).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程度越深的高中学生社会支持越低,负性生活事件较多,家庭经济状况和身心健康水平越差,生命质量越低.

  • 中学生童年期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

    作者:张岩;王宏丰;宁友山;杨光;张亚倩;单玲玲;张世成;代倩倩;王瑞凤;陈素芬;王佳;陶雨春;张慧颖

    目的 了解中学生童年期虐待经历和心理资本现状及其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城乡初、高中1 894名在校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及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调查.结果 中学生童年期虐待总发生率为98.3%.除情感虐待外,虐待经历的其他维度得分男生均高于女生(P值均<0.01).除躯体虐待外,农村地区中学生虐待经历的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城市(P值均<0.05).中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较好,其中男生的自我效能和韧性维度得分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P值均<0.05).除性虐待仅与韧性维度呈负相关外,其他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各维度间均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均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各维度(P值均<0.05);情感虐待能负向预测心理资本的韧性、希望及乐观维度(P值均<0.01).结论 虐待经历与心理资本关联密切,虐待的发生不利于青少年心理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朱相华;周勤;李娇;张才溢;王士勋

    目的 了解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生命质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大学生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样选取江苏省某3所高校2 363名大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问卷测试.结果 969名有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大学生的生理(15.03±2.16)、心理(14.56±2.30)、社会(13.56±2.55)、环境(13.52±2.02)及生命质量总分(56.67±7.21)均低于无受虐待经历大学生[(16.21±2.05)(15.80±2.17) (15.00±2.64) (14.65±2.15) (61.67±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59~ 16.207,P值均<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外向性、谨慎性、社会支持、开放性、性别均与受虐待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总分呈正相关(β=0.053~0.198,P值均<0.05),神经质、生活事件总分、身体健康状况不良、心理健康自评差、家庭经济状况差、虐待总分均与受虐待大学生的生命质量总分呈负相关(β=-0.050~-0.341,P值均<0.05).结论 儿童期受虐待大学生的受虐待程度越重,社会支持越低,近期负性生活事件越多,身心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其生命质量越低.

  • 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

    作者:肖勇;汪耿夫;杨海;王路晗;胡国云;徐耿;苏普玉

    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未遂)的影响,为开展相应人群的心理干预与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市(铜陵市、阜阳市、滁州市),共计5 72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等的发生情况.采用两步聚类分析对青少年遭受童年期虐待的情况进行分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情况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未受虐待和忽视,共2 763人(48.3%);第二类为轻度虐待和忽视,共2 356人(41.1%);第三类为中重度虐待和忽视,共607人(10.6%).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高于未遭受虐待与忽视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均是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两步聚类分析方法能对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进行准确分类;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是青少年多种不良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

  • 佳木斯市农村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祝丽玲;霍婷婷;许红梅;罗进程;张蒙蒙;孟繁君;周春玲

    目的 了解佳木斯农村小学生忽视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佳木斯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的1 242名小学生.采用“中国农村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评价常模”中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佳木斯农村6~8岁与9~11岁小学生的总忽视率分别为52.56%和53.25%,忽视度分别为(48.01±8.69)和(47.15±9.92);男生的忽视度及忽视率均高于女生(t/x2值分别为2.56,8.95,P值均<0.05).对6个层面及总忽视的危险因素分析,6~8岁组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母亲年龄、父母亲外出打工回家周期、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家中人口数、与父亲关系、父母间关系及是否为留守儿童(P值均<0.05);9~11岁组主要影响因素有父母工作地点变动、父母收入减少、与父母亲关系及父母关系(P值均<0.05).结论 佳木斯市农村小学生忽视情况严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危险因素主要有母亲外出打工回家周期、家庭氛围、亲子沟通互动、经济条件等,留守儿童的忽视情况更为严重.

58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