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学龄期儿童癔症56例临床分析及心理治疗

    作者:丁锋

    [目的]探讨心理调护对学龄期儿童癔病的重要性.[方法]对56例学龄期患癔病的儿童进行针对性心理调护,并辅以安慰剂进行心理暗示治疗.[结果]56例患癔病的学龄期儿童中,经过治疗除1例合并胆汁返流性胃炎患儿外,余均痊愈.有4例出现复发,但均有明显诱因.[结论]对学龄期患癔病的患儿治疗的关键是心理调护,其次可辅以暗示疗法.

  • 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学龄期儿童行为发育的随访研究

    作者:文娅;梁怡婳;焦雪丹;林海燕;陈晓丽;杨冬梓;张清学

    目的:探讨通过辅助生殖出生的学龄期儿童行为发育(社会能力及行为能力)是否与自然受孕出生儿童存在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3月至2009年3月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6~11岁学龄期儿童125例( ART组),并随机抽取同年龄段自然受孕出生儿童203例作为对照( NC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CBCL量表)评估儿童社会能力及行为能力。结果男童组,辅助生殖出生儿童( ART组)与自然受孕出生儿童( NC组)在社会能力各项评分及行为能力评分异常者比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女童组,ART组与NC组相比,其活动能力评分较低(4.74±2.16 vs.5.52±2.20,P<0.05),但两组行为能力各项评分异常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影响女孩活动能力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儿童年龄及母亲教育程度对活动能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为试管婴儿、是否为双胎、身高、体重等因素对女孩的活动能力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出生的学龄期女童的活动能力评分低于自然受孕出生的女童,男童及女童的其他行为发育指标与同年龄段自然受孕出生儿童无显著差异。

  • 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调查及膳食探讨

    作者:薛春兰;唐玲花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以及日常膳食,为预防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更多参考.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儿科检查的300例学龄期儿童为探讨分析对象,所有儿童均测试血红蛋白情况,并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连续三天内的患儿膳食情况.结果: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学龄期儿童的缺铁性贫血与家长的健康基础知识、家庭情况、偏食挑食以及喜吃零食等密切相关;贫血儿童的五谷食粮、肉、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铁元素的食物摄入量较少,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将缺铁性贫血的危害告知儿童和其家长,进行基础的健康知识教育,尽可能优化饮食结构,避免偏食挑食,让缺铁性贫血尽早得到改善,保障学龄期儿童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 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分析

    作者:陈明英

    目的:探究预防保健对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宣威市来宾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对照组儿童无定期体检习惯,观察组儿童每三月进行一次体检并给予相应的学龄期儿童预防保健,比较两组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与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身高、体重头围均显著高对照组,且发生营养性疾病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保健能促进学龄期儿童的生长发育,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值得推荐.

  • 学龄期儿童拔牙恐惧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对策

    作者:刘贾宁

    目的 分析学龄期儿童拔牙恐惧心理、临床护理方法 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拔牙儿童203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拔牙恐惧心理进行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 6~8岁、9~10岁、11~12岁学龄期儿童拔牙恐惧心理情况实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复诊学龄期儿童就诊和拔牙恐惧心理关系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期儿童拔牙时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因此需要和儿童构建良好的关系,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从而减轻儿童的恐惧心理,使其能积极配合拔牙.

  • 氧驱动雾化吸入学龄期患儿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作者:曾培

    目的 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学龄期患儿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诊的136例学龄期患儿进行研究,患儿均采取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疗效、症状评分和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依从性以及日间和夜间症状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氧驱动雾化吸入学龄期患儿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 300例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探讨

    作者:贾晓华;张磊

    目的 调查300例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并探讨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学龄期儿童为研究对象,发放口腔健康知识调查表,并统计其口腔患病情况.结果 对于牙龈出血是非正常现象、按时清洁牙齿可预防牙龈出血、牙菌斑即为牙齿表面细菌聚集的薄膜、牙面上细菌可导致龋齿、甜食摄入过多将引发龋齿、含氟药膏对牙齿有益处、牙龈发炎的主要病因为细菌、后天保养对牙齿健康十分重要、定期检查牙齿健康具有必要性等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城镇学龄期儿童优于于农村学龄期儿童,且其龋齿、牙菌斑、牙龈发炎、牙齿畸形的患病率低于农村学龄期儿童(P<0.05).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城镇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口腔疾病患病率均优于农村地区.为改善学龄期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认知情况,需要家长、学校及卫生、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 大叶性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诊疗体会

    作者:彭海平;陈高峡;刘万清

    目的:探讨大叶性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69例MPP患儿分为大叶受累组(35例)和非大叶受累组(34例),对两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叶受累组发病多集中在学龄期儿童(28例)、病变部位以右肺中、下叶为主(15例),热程长(12.31±2.75天VS 8.56±1.67天,P<0.01),高热(97.14% VS 50.00%,P<0.001)、重症肺炎(20.00% VS 2.94%,P<0.05)、胸腔积液(22.86% VS 5.88%,P<0.05)及肺外并发症比例高(54.29% VS 29.41%,P<0.05),治疗后退热时间(4.12±1.28天 VS 2.25±0.86天,P<0.001)、住院时间明显延长(13.55±2.76天 VS 8.34±1.65天,P<0.001),与非大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受累的MPP好发于学龄儿童,病状重、并发症多见,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有效,但住院时间长.有必要提高对大叶性MPP的认识,尽量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学龄期儿童骨性鼻泪管的影像解剖学测量

    作者:李维;秦书俭;邹本警;刘天宇

    目的: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正常学龄期儿童鼻泪管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对60例(120侧)学龄期儿童和60例(120侧)成人骨性鼻泪管区容积扫描,进行三维重建,测量骨性鼻泪管部分径线及角度,并观察管腔含气情况.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学龄期儿童骨性鼻泪管所有测量数据左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在骨性鼻泪管中部左右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9侧管内含气(42%).学龄期儿童与成人组鼻泪管在上、中、下部管径、上下径、孔口距之间有差异,而与矢状面、水平面的角度无差异.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是测量学龄期儿童鼻泪管解剖学数据的一种有效方法,所得解剖学数据对学龄期儿童泪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学龄期儿童声嘶患者电子喉镜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郭莉;张梓锋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声音嘶哑的发病原因及电子喉镜的诊断作用.方法:筛选619例学龄期(6~12岁)儿童声音嘶哑患者的住院病例和电子喉镜检查结果,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男443例,女116例,男女比例2.52:1.声带小结51.21%(317例),慢性喉炎26.98%(167例),急性及亚急性喉炎12.44%(77例),声带息肉6.14%(38例),喉乳头状瘤2.75%(17例),喉挫伤0.48%(3例).结论:学龄期儿童声音嘶哑常见原因依次为声带小结、慢性喉炎、急性及亚急性喉炎.电子喉镜检查为一种安全性高,直观有效的诊断方法.

  • 过敏性紫癜肾病案

    作者:梁风敏;崔叶敏;梁建英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接触过敏原史,随着社会发展,多种不良因素增多,导致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5%死于肾脏损伤、肾功能衰竭.我们采用中医治疗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患者,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现选择1例重症患者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 益智开窍汤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42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丹;汤中州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儿童多动症(MBD),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如兴奋、情绪不稳,易激动,控制力弱,睡眠差,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故对本病的防治是儿科临床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以来运用自拟益智开窍汤治疗MBD,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儿童过敏性紫癜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长明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又称亨-舒综合征(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等多个系统,表现为特征性出血性皮疹,同时常伴有关节痛、关节积液、腹痛、便血、蛋白尿及血尿等症状.如有肾脏受累则称之为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此病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现就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新进展做一综述,给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 围生期感染人微小病毒B19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继英;张建东;兰中芬

    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是1975年Cossart等[1]在筛选献血员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时,在标号为B排第19号的献血员的血清中发现小型的病毒颗粒,故称为人微小病毒B19.B19感染多在冬春季流行,孕妇和儿童感染多见,23%~45%的孕妇为易感者,有明显的职业倾向,即经常与学龄期儿童接触者,如幼儿园或小学教师、医务工作者易感染[2].B19感染后,可因个体的年龄和免疫状态不同而结局不同,从无症状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B19感染儿童可以引起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the fifth disease)、关节病、再障危象.围生期感染B19病毒引起的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非免疫性水肿,而且,还可能与胎儿畸形有关,相对危险比较严重,因此,妊娠期对B19的感染越来越多地引起关注.

  • 中国6市7~16岁中小学生血脂水平现状调查

    作者:朱建芳;梁黎;傅君芬;巩纯秀;熊丰;刘戈力;罗飞宏;陈少科

    目的 了解中国汉族学生血脂水平现状,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血脂异常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6市2010年在校7~16岁中小学生共20 191名(男性10 669名,女性9522名)为调查对象;按血脂测定标准化方法测定空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计算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结果 (1)7~16岁儿童青少年每岁年龄组的TG(95百分位数,P95)为1.26~ 1.88 mmol/L,TC(P95)为4.80 ~ 5.46 mmol/L,LDL-C(P95)为2.67 ~3.27mmol/L,non-HDL-C(P95)为3.36 ~ 3.91 mmol/L,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HDL-C(P5)波动于1.08 ~ 0.83 mmol/L,HDL-C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0.274).(2)各年龄组及男女性别间,肥胖组TG、TC、LDL-C、non-HDL-C水平均高于非肥胖组,但HDL-C水平低于非肥胖组;肥胖组单项及多项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按地域分组后,TG异常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北部(10.4%)、中西部(9.7%)、东部(8.3%)地区,TC异常率依次为中西部(6.0%)、北部(5.2%)、东部(4.8%)地区,LDL-C异常率依次为北部(3.1%)、东部(2.6%)、中西部(0.9%)地区,non-HDL-C异常率依次为中西部(6.5%)、北部(4.2%)、东部(3.6%)地区,HDL-C异常率依次为中西部(14.2%)、北部(5.7%)、东部(5.5%)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高脂血症标准,总体调查人群高TG、TC、LDL-C、non-HDL-C血症发生率分别为9.4%、5.4%、2.2%、4.8%,低HDL-C血症发生率为8.6%.结论 在儿童青少年期,年龄不是影响TG、TC、LDL-C水平的主要因素,但HDL-C水平随年龄增长有一定下降趋势;非肥胖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肥胖组,且东部地区优于北部及中西部.

  • 按摩治疗“肠痉挛”

    作者:梁松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的孩子有时会突然肚子痛,痛的时候表情呈痛苦状,甚至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可是,过不了多时,孩子的肚子又不痛了,孩子又玩笑如常.如此几次,有的家长甚至怀疑孩子是否在装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腹痛在小儿是常见的,多发的,尤其多见于学龄期儿童,在临床上,这种小儿腹痛被称为“痉挛性腹痛”,或叫“肠痉挛”,又称“肠绞痛”.

  • 周德安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经验

    作者:冯毅

    儿童多动症是一组学龄期儿童常见的神经精神功能障碍性疾病.周德安老师认为该病虽然不易治愈,但只要抓住主要矛盾,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疗效的.临证时,针对不同的患者,把本病辨证分为肝肾阴亏和痰热内扰两型进行论治.

  • 辨证治疗小儿多动症20例

    作者:赵承爱

    小儿多动症是小儿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临床表现,是学龄期儿童的一种精神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困难.西医治疗虽有效但有较多的副作用.为此,我们对本病分三型进行了辨证施治,现介绍如下.

  • 遗尿方治疗小儿遗尿症48例

    作者:姬怀勇

    遗尿症是指学龄期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的排尿,多因幼时未培养良好的起居和卫生习惯有关,其它如男童的包茎,女童的泌尿系反复感染亦有相关性.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肾气不足,以致膀胱不能约制而成.

  • 中医药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倪新强;韩新民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性疾病,全球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约为5.29%[1].ADHD常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品行障碍、学习困难等其他精神疾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的症状会持续终身,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2].目前西医治疗以哌甲酯为首选,但其存在食欲减退、诱发抽动、药物依赖、心率增加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症状易反跳,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局限性[3].中医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治疗ADHD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国内多家报道发现中医药疗效与中枢兴奋剂大致相当,虽然起效慢,但疗效肯定,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反跳少,也无成瘾性形成[4,5].因此,中医药治疗ADHD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众多中医学者也开始从动物模型、临床试验、中药复方及单体药理研究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ADHD的疗效及药物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323 条记录 1/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