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传统中药与化学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贾晓斌;范晨怡

    药物的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DI)是指药物受合用、或先后使用的其他药物、内源性化学物质等影响,使药效发生变化的现象.

  • 电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口服雷公藤甲素药动学及肝损指标的影响

    作者:肖燕;张皓然;陈昊;顾一煌;洪汉青

    目的:为电针联合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同时减轻TPL所致的肝损提供增效减毒的实验依据.方法:RA模型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CFA)建立,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大鼠血浆TPL浓度,试剂盒测定肝匀浆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结果:针药组大鼠足趾肿胀改善情况好,药物组次之,再者为电针组;在同一时刻电针刺“足三里”后的血药浓度高于单独口服TPL的浓度,TPL的药动学参数:达峰时间(Tmax)提前,峰浓度(Cmax)及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提高;针药组ALT、AST含量及MDA活性均较药物组降低,SOD活性则升高.结论:电针“足三里”可以减轻RA大鼠足趾肿胀,提高TPL的血药浓度,进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同时还可减轻TPL对RA大鼠肝组织的损伤,提高其抗氧化应激能力.

  • 克林霉素局部用药与口服用药的药动学比较研究

    作者:潘龙林

    目的 比较克林霉素阴道局部给药与口服给药的药动学.方法 选择30名志愿者按标准入组,给药后复查抽血,比较2组患者的t1/2、tmax、Cmax及AUC0-∞.结果 口服克林霉素的t1/2、tmax明显小于阴道给药,口服克林霉素的Cmax、AUC0-∞明显大于阴道给药.结论 口服给药可以迅速进入体内循环,并且很快达到药物峰值,阴道给药发挥局部作用,安全性相对较高.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芦氟沙星血药浓度方法的改进

    作者:慕杨娜;李国信;夏素霞;魏晓明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芦氟沙星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并应用于人体药动学研究.方法 以左氧氟沙星为内标,待测血浆用二氯甲烷萃取后,采用Plastisil 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57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乙腈[84:16,用磷酸调pH至(3.50±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7nm,流速1.2ml/min.结果 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芦氟沙星在0.0250~5.00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0.0250μg·mL-1.提取回收率为68.6%~73.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人血浆中芦氟沙星的测定.

    关键词: 芦氟沙星 HPLC 药动学
  • 青霉素V钾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张惠;符策浩;蔡颖海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青霉素V钾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并研究青霉素V钾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SinoChrom ODS-BP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钠(pH值4.5)的体积分数为7:3,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8nm,青霉素V钾血浆样品以甲醇提取.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1~10.0μg/ml(r=0.9996).平均提取回收率为78.6%±3.0%,平均方法 回收率为96.36%~2.19%,日内RSD≤1.7%,日间RSD≤4.8%.应用该法研究了1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472mg青霉素V钾后的药动学,其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max为(0.75±0.25)h,Cmax为(6.15±2.94)μg/ml,AUCO-6为(5.83±2.37)μg/(h·ml).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适用于药物分析,其药动学数据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新药研制及剂型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 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血浆中含量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曾洁;华丽萍;黄彬;张玉琴;徐伟;林羽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方法,并用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HPLC-MS/MS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RXB-C18(2.1 mm×100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30:70,V/V),流速0.3 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30 nm;定量离子对为:m/z 525→120.9(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m/z 433→224.8(内标物栀子苷).8只雄性SD大鼠,给予6 g原药材/kg白芍汤灌胃,分别于0、5、10、20、30、45、60、90、120、180、360、540、720 min眼眶静脉取血0.5 mL,测定血药浓度,采用DAS V2.1.1药动学软件计算其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分别在40~8000 ng/mL和40~10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分别为0.9996和0.999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提取回收率分别为92.33%~95.43%和88.65%~95.62%,基质效应分别为99.29%~107.86%和93.79%~104.05%,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主要药动学参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Cmax分别为(8.50±2.01)、(4.13±0.72)μg/mL,tmax分别为(10.00±1.73)、(20.00±2.11)min,t1/2分别为(142.98±30.11)、(127.68±35.74)min.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HPLC-MS/MS方法简单可行、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应用于研究与分析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 冰片对原儿茶酸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杨洁;王世祥;兰薇;刘春芝;郑晓晖

    目的:研究冰片对原儿茶酸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原儿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将12只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原儿茶酸(原儿茶酸30 mg·kg~(-1))及原儿茶酸.冰片(原儿茶酸30 mg·kg~(-1)+冰片15 mg·kg~(-1)),采用RP-HPLC法测定家兔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中原儿茶酸的浓度,DAS 2.0药动学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原儿茶酸在0.04~2.0 mg·L~(-1)线性良好(r=0.998 3).原儿茶酸与冰片配伍给药可使原儿茶酸的吸收半衰期(t_(1/2Ka))明显减小,药物达峰时间(T_(max))显著缩短,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_0~∞)))增加,表观清除率(CL/F).降低,同时表观分布容积(V_1/F)也相应的减小.结论:冰片促进原儿茶酸在家兔体内的吸收,使其吸收量增加,排泄减缓,可提高原儿茶酸的生物利用度.

  • H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芍药苷及其药动学研究

    作者:武洁;姚楠;王大为

    目的:建立HP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芍药苷含量,并用于研究当归对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药动学影响.方法:质谱检测方式:多反应离子监测,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450~m/z 327(芍药苷)和m/z 388~m/z 225(栀子苷).大鼠分别灌胃赤芍煎液和赤芍及当归煎液,芍药苷剂量均为294.78 nag·kg-1.HPLC-MS/MS法测定芍药苷的血药浓度,并计算芍药苷药动学参数.结果:单独服用赤芍煎液时芍药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55±0.53)mg·L-1,Tmax(0.9±0.3)h,t1/2(1.51±0.63)h,MRT(3.08±0.74)h,AUC0→T(4.68±0.85)mg·h-1·L-1.同时服用当归煎液和赤芍煎液时芍药苷的CmaxTmax,t1/2,MRT,AUC0→T分别为(0.93±0.42)mg·L-1,(1.5±0.8)h,(3.08±1.79)h,(5.19±1.95)h,(3.36±0.56)mg·h-1·L-1.两组药动学参数中,MRT,Cmax和AUC0→T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能显著影响赤芍主要有效成分芍药苷的药动学.

  • 舒胸片的组分配伍药动学研究

    作者:戚建平;平其能;李江然;庄婕;宋赟梅

    目的:研究舒胸片(三七、红花、川芎复方制剂)的组分配伍药动学,为新的组方配伍提供依据.方法:6组大鼠分别口服给予5 mL·kg~(-1)川芎红花共提物(CHE);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与阿魏酸(FA)混合溶液(HFM);三七总皂苷(PNS)溶液;PNS与川芎红花共提物混合溶液(PCHE);PNS,HSYA与FA的混合溶液(PHFM);川芎挥发油(CVO)与PHFM混合乳液(CVO-PHFM).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HSYA,FA,人参皂苷Rg_1和Rb_1的浓度,通过模型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K_a,K_(el),C_(max),L_(max)和AUC,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不同混合物给药后,4种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差异.结果:大鼠口服给予6种给药溶液后,HSYA和Rg_1符合单室模型,而FA和Rb_1符合双室模型.与口服HFM相比,口服CHE后,FA的K_(el)显著性减小,C_(max)显著性降低,K_(12)显著性提高,其他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在CHE和HFM中分别加入PNS(即PCHE和PHFM)对HSYA的影响相似,HSYA的K值显著性的增加,T_(max)显著性的降低,其他参数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NS与HFM合用后,Rg_1的K_a值显著性的提高,T_(max)显著性的缩短;而对FA与Rb_1的药动学几乎无影响.川芎挥发油与活性成分的组合((CVO-PHFM)给药后,增加了Rb_1的C_(max),减小了其分布常数K_(12),并提高了HSYA,FA与Rg_1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是口服PHFM的6.056,2.854和2.055倍.结论:舒胸片组分的不同配伍口服给药后,其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有一定的变化,但只有在川芎挥发油存在时,才有明显的促吸收或提高生物利用度的作用.

  • 蒿甲醚贴剂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杨华生;叶祖光;梁秉文;王乃婕;贺成;李晋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质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中蒿甲醚(ARM)及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DHA)浓度的方法,比较蒿甲醚口服与经皮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按平行设计方法,小鼠随机分为2组(经皮给药组和口服给药组),测定给药后血浆中蒿甲醚及代谢产物双氢青蒿素的浓度,并用DAS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进行统计.结果:蒿甲醚贴剂的Cmax,Tmax,AUC0-t,MRT与口服制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蒿甲醚贴剂有达峰时间长和体内维持时间长的特点,具有长效缓释的作用.

  • 豆腐果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陈卓;蒋学华;任静;刘太明;马国;王凌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豆腐果苷(helicid,HD)浓度的方法,研究HD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5只,随机分为3组,尾静脉注射HD(0.223,0.496,0.67 mg·kg-1),不同时间点尾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用6%高氯酸沉淀蛋白后,上清液进样,采用反相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70 nm.结果:HD在43.8~43 800μg·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6%,提取回收率大于87%.静注3个剂量的药一时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半衰期分别为4.582,5.097和4.727 min,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3.945,26.508和25.396 min,分布容积分别为36.1,35.1,35.0 mL.AUC与剂量之间线性相关.结论:在考察浓度范围内,HD在大鼠体内符合线性动力学过程.

  • 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

    作者:王娟;马张庆;汪五三;洪宗元;宋建国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丹参素的浓度,比较丹参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评价丹参注射液中其他成分对丹参素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iv给予丹参素钠或丹参注射液(丹参素30 mg·kg~(-1)),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高氯酸萃取后进行HPLC分析,测定血浆丹参素浓度.DAS2.0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丹参素在0.5~80.0 mg·L~(-1)内线性良好,低检测浓度为0.2 mg·L~(-1).大鼠静脉给予丹参素钠和丹参注射液后的丹参素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两药t1/2a,AUC,CL等参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注射液中共存成分可影响丹参素的体内过程,加快其分布和消除.

  • 马兜铃酸Ⅰ,Ⅱ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陈西敬;卢琴;方芳;王广基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马兜铃酸Ⅰ(AA Ⅰ)和马兜铃酸Ⅱ(AAⅡ)浓度的方法,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HPLC测定大鼠静脉注射从Ⅰ和Ⅱ后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AAⅠ在0.056~56·3 mg ·L-1 与峰面积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8.7%,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8%.AAⅡ在0.192~11.52 mg·L-t与峰面积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5.8%,日内精密度的RSD<3%,日间精密度的RSD小于10%.按5 mg.Kg-1 剂量尾静脉给予AAⅠ与从Ⅱ混合物后,两者在大鼠体内的处置过程符合二房室模型,AA Ⅰ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8.2±1.7)min,t1/2β(79·6 ±28.5)min,CL(0.010±0.003)L·min-1·kg-1;AAⅡ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56.7±38.1)min,t1/2β(209±37.9)min,CL(0.003±0.001)L·min-1·kg-1.结论:AA Ⅰ和AA Ⅱ的HPLC简单可靠,可用于两者的血药浓度分析及药动学研究.静注给药后从Ⅰ与AAⅡ的血药浓度的变化速度有较大差异,前者的分布和消除相对较快而后者相对较慢.

  • 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段好刚;魏玉辉;李波霞;张冬梅;张进文;武新安

    目的:研究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模型大鼠灌胃给予玉泉丸7 d后,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给药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二甲双胍组、联合用药组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是18.95,21.76 mg·L-1;t1/2分别是1 069.8,1 767.4 min;CL/F分别是0.013,0.008 L·min -1·kg-1;AUC分别是10 042.1,10 712.2 mg·L-1·min-1.结论: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玉泉丸对盐酸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

  • α-细辛脑乳液型与溶液型注射剂的体内药动学和分布比较

    作者:郭丹丹;侯世祥;毛声俊;何峻瑶;赵荣丽;李元波

    目的:比较α-细辛脑乳液型(脂肪乳)与溶液型注射剂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和组织分布情况,为拓展注射剂类型奠定基础.方法:以α-细辛脑市售注射剂(溶液)为对照,尾静脉注射给药,HPLC测定大鼠血浆和小鼠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相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结果:大鼠单剂量静注α-细辛脑脂肪乳和溶液后,其平均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相似并均符合二室模型,但脂肪乳的组织分布能力强于溶液;小鼠单剂量静注脂肪乳和溶液后,α-细辛脑在小鼠肺中的分布相似,但脂肪乳增加了α-细辛脑在肝、脾中的分布,减少了其在心、肾、脑中的分布.结论:α-细辛脑脂肪乳与溶液静注后的血药浓度相似,但脂肪乳显著改变了α-细辛脑的体内组织分布.

  • 丹参素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潘坚扬;赵筱萍;邵青

    目的:研究丹参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随机分组组间对照实验设计方法,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丹参素血药浓度,用topfit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在12只SD大鼠(两组)体内研究单剂量灌胃或静脉注射46 mg·kg-1丹参素后的药动学参数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结果:灌胃组大鼠的cmax为(1 419±439)ng·mL-1,tmax为(60.1±19.0)min,t1/2为(138.9±42.2)min,Auc为(2.01±0.40)×105ng·min·mL-1,静脉注射组大鼠的t1/2为(159.9±77.2)min,AUC为(2.11±0.55)×105ng·min·mL-1.结论:丹参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9.53%,口服生物利用度较差,其半衰期无明显差异.

  • 维拉帕米对葛根素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崔升淼;马龑斌

    目的:研究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以及维拉帕米对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方法:对大鼠分别单独静注、单独口服葛根素溶液,联合静注、口服葛根素和维拉帕米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注射合用后,维拉帕米在低剂量时(0.5μg·g-1)对葛根素的药动学过程无显著性影响,但在高剂量时(2.5μg·g-1)有显著性影响(P<0.05).口服合用后,维拉帕米对葛根素的药动学过程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葛根素与维拉帕米合用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维拉帕米可抑制葛根素从大鼠体内的消除;二者合并用药时应对葛根素进行临床给药监测.

  • 克班宁注射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马云淑;商庆节;白一岑;孟小斐;康绍建

    目的:建立血清中克班宁(crebanine,Cre)浓度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探讨克班宁注射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家兔按2.0 mg·kg-1量耳缘静脉注射克班宁后5,10,20,30,50,70,90,110 min采血,用HPLC测定血清中克班宁浓度,以DAS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克班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4±2.5)%,(105.4±4.1)%,(102.7±5.8)%;精密度分别为日内RSD 2.8%,3.9%,5.6%;日间RSD分别为8.2%,6.8%,7.2%.克班宁注射剂在家兔体内成二室模型,雌、雄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3.246±0.222)min,t1/2β=(36.675±5.525)min,Cmax=(1.401±0.063)mg·L-1,Vd=(5.928±0.877)L·kg-1,C1=(0.051±0.003)L·min-1·kg-1.结论:克班宁静注在家兔体内为超速处置类(t1/2<1 h)药物,其在体内的分布迅速、广泛.

  • 斑蝥素在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党云洁;朱春燕

    目的:测定斑蝥素单剂量静脉和口服给药后的比格犬体内的药-时曲线,并与斑蝥素静脉单剂量给药相比,计算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方法:6只比格犬给药,血样盐酸酸化后,乙酸乙酯萃取,使用GC-MS方法测定血浆中的微量斑蝥素,用WinNonLin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比格犬静脉注射斑蝥素(34 μg·kg~(-1))的主要药代学参数:AUC(203.5±23.8)h·μg·L~(-1),CL(168.8±18.6)mL·h~(-1)·kg(-1).t_(1/2)(0.69±0.03)h;比格犬单剂量口服斑蝥素(102μg·kg~(-1))主要药代学参数是:AUC(160.4±26.9)h·μg·L~(-1),CL(649.1±97.7)mL·h~(-1)·kg~(-1),t_(1/2)(0.38±0.1)h.与静脉注射相比,生物利用度为26.7%.结论:比格犬口服斑蝥素后,斑蝥素在犬体内的吸收较少,提示要提高斑蝥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

  • 青藤碱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陈万一;周远大;康纪平;李秋波;冯晓科

    目的:研究青藤碱在Beagle犬体内药动学和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周期自身交叉设计,在10只Beagle犬中研究单次口服或静脉注射青藤碱10 mg·kg~(-1)的药动学参数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利用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口服青藤碱后犬体内药-时曲线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_(max)(82.5±13.9)min,C_(max)(0.15±0.027)mg·L~(-1),t_(1/2)(87.6±28_3)min,AUC_(O~T)(28.43±3.48)m·min·L~(-1),静注青藤碱后犬体内药.时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_(1/2β)(106.7±120.2)min,Auc_(O~T)(93.32±82.08)mg·min·L~(-1),青藤碱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0.46±4.24)%.结论:青藤碱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且在犬体内消除较快.

4413 条记录 4/221 页 « 12345678...22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