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滤网装置保护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分析
脑血管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是成人致残的主要病因,其中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占比例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病因,文献报道30%~6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归因于颈动脉狭窄[1].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滤网装置的使用逐渐增多,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不断下降,因而滤网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危颈动脉狭窄患者CAS中.作者观察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滤网装置保护下,行CAS治疗的12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时滤网装置对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卒中、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试验 (NASCET)、欧洲颈动脉粥样硬化试验 (ECST)和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试验 (ACAS)等 3项国际前瞻性随机试验已证实,颈动脉内膜剥离术 (CEA)能够有效预防重度症状性或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所致的缺血性卒中.
-
经皮介入治疗心脏病的进展和疑惑
近20多年来,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心脏病的技术发展迅速.上一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经皮经静脉通过房间隔穿刺进左房的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技术等开始临床应用.90年代以后,由于介入治疗装置的材料及设计的进展,介入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在冠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基础上,为解决再狭窄开展了冠脉内支架装置术,由裸支架发展到药物洗脱支架至今几乎替代了开胸的冠脉血运重建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方法如应用放射能源消融处理冠脉狭窄、粥样斑块法等,经过临床使用效果不好,被自然淘汰.介入治疗的另一热门领域是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旁道及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肯定,但房颤射频消融获益甚少.另外诸如大血管的动脉瘤、夹层动脉等支架成形术,大静脉的滤网装置术等则由血管外科手术改为介入.
-
电动人工流产吸引器过滤装置的制作与应用
人工流产常用负压吸宫法将胚胎组织吸入密封瓶中,然后将贮液瓶中的吸出物倒入纱布,边倒边冲洗,观察剩余残留物有无绒毛膜及胎儿组织,吸出物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发现异常时送病理检查.由于没有专用滤网,吸出物中较小绒毛组织等物质容易流失,影响观察效果和精确程度,常造成漏吸,使胎儿继续存活及宫腔内残留组织引起大出血,多需2次吸宫,加重了患者精神负担.在倾倒观察时,污水易溅射污染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及周围环境.我们将现使用的RB-MPX30/680型膜式电动吸引器加以改造,并采用了专用密封和滤网装置,负压瓶仍保持原状,吸宫时对负压无影响,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自制海绵在中心吸引器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吸引装置从电动吸引发展到墙式中心吸引,如图1-1所示.墙式中心吸引器中的防溢流安全装置是用棉质材料做成的圆形过滤网(如图2左所示),其作用是在使用过程中液体发生回流时,过滤网会自动吸复回流的液体,防止液体吸入墙壁.每套吸引器固定一套过滤网,过滤网浸湿都需清洗消毒完重复使用,长期清洗消毒又容易腐化起毛,易造成吸引器二次污染,若要更换须重新向厂家购买,不方便,价钱又贵.笔者采取自制的过滤网装置(如图2右所示),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