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氧化苦参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作者:臧晋;李杰;李慧星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从苦参药材中提取氧化苦参碱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适提取溶剂为乙醇溶液,佳提取条件为:溶剂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30、温度为80℃、时间为85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氧化苦参碱得率达到6.58 mg*g-1,较优化前提高了2.8倍.

  • HPLC测定苗格郎洗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刘书华

    目的:建立苗格郎洗剂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NH2(5μm,4.6×150 m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溶液(80:10:10).柱温25℃,检测波长220nm.结果:苦参碱在0.253-1.264m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3 %,RSD为1.02%;氧化苦参碱在0.1424-0.9968μg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为0.88%.结论: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苗格郎洗剂的质量控制.

  • 氧化苦参碱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温先敏;杨缅南;刘德权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寻找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小鼠腹腔注射氧化苦参碱后,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廓清能力、对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对二硝基氯苯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和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的影响.结果 氧化苦参碱能抑制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但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和血清溶血素抗体无明显影响.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免疫低下小鼠的细胞免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增强其非特异件免疫.

  • HPLC测定痛风清洗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李艳;张贵华;张玲忠;王剑;刘维超;和明伟

    目的 建立痛风清洗液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kma Platisil NH2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2%磷酸(75:12.5:12.5,v/v),流速1.0mL· min-1,检测波长220nm,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784~9.408μg(r=1.0000),0.484~5.808μg(r=0.9999).苦参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99%,RSD=1.63%(n=9);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8%,RSD=1.89%(n=9).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同时完善并提高了原有的药品质量标准.

  • 氧化苦参碱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郭安

    通过对溶剂、提取次数、碱化条件的选择,用离子交换和重结晶的方法提取纯化氧化苦参碱.其工艺为60%的酒精提取、沉淀、浓缩、酸化后上柱交换,已交换的树脂碱化后用氯仿萃取,收干氯仿后用乙醚萃取,沉淀用丙酮结晶得氧化苦参碱.

  • 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TGF-β1及AngⅡ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伟;刘海燕;杨旭东;李静;周戬平;李丹;杨智毅;葛利吉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对小鼠哮喘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表达变化的影响. [方法] 选用6~8周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B),氧化苦参碱20 mg/kg组(C)、40 mg/kg组(D)、80 mg/kg组(E)干预治疗各组10只.采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加氢氧化铝[AI(OH)3]佐剂致敏的方法制备小鼠哮喘模,HE染色观察肺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TGF-β1、AngⅡ的表达变化. [结果] HE染色显示,A组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其他各组干预治疗后气道炎症反应均轻于A组.A组肺组织中TGF-β1、AngⅡ可见较多阳性表达,B组地塞米松干预后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干预治疗后,C组、D组、E组的TGF-β1、AngⅡ阳性表达均较A组降低(P<0.01),氧化苦参碱40和80 mg/kg组肺组织中TGF-β1、AngⅡ表达减少更显著,C与D,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并可抑制哮喘气道TGF-β1、AngⅡ的表达,在哮喘治疗中有良好的作用.

  • 氧化苦参碱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作用研究

    作者:史艳平;汪琼;李丹;豆玉凤;李小青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病毒性心肌炎(EMCV)小鼠的作用.方法:60只4周龄Balb/c小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及高、低OM T剂量组(n=15),空白组予以腹腔接种病毒原培养液,余组腹腔接种CVB3制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7 d后予以高、低剂量组给于OM T灌胃10 d,期间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并留取心脏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氧化苦参碱治疗使小鼠的17 d生存率明显改善(P<0.05);小鼠心脏/体重比值显著改善(P<0.05);小鼠左心室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面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具有明显的减轻心肌炎症和损伤的作用.

  • 氧化苦参碱联合维生素C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

    作者:王亚萍;陈锴;刘晓斌;符兆英;刘永仙;白娜

    胃癌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及放化疗为主,但放化疗毒副作用大、且具有严重的耐药性[1-2].因此,寻找一种毒副作用小且疗效较好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是从我国豆科类植物苦豆子中提取出来生物碱,具有抗肝炎病毒、改善肝细胞功能、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学活性[3].而维生素C具有强的抗氧化作用,在体内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可抑制病毒的增殖,减少体内自由基[4].将二者联合应用进行体外抑制肿瘤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观察了OM、维生素C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氧化苦参碱干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TNF-α mRNA和IL-1β mRNA的表达

    作者:庄建伟;房栋;张红光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干预实验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cute hemorrhagic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HNP)大鼠TNF-α 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方法 以5 g/dl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建立Sprague-Dewley(SD)大鼠AHNP,将SD大鼠随机分为SO组、AHNP-NS组及AHNP-OM组.检洲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及胰腺组织中TNF-α tuRNA和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AHNP-NS组和AHNP-OM组血清TNF-α水平3 h与6 h分别为286.5±50.3pg/ml和150.3±40.7 pg/ml及500.5±45.3 pg/ml和240.5±60.3 pg/ml(P<0.05);AHNP-NS组和AHNP-OM组3 h与6 h血浆IL-1β分别为:293.8±46/3 pg/ml,388.0±44.5 pg/ml和150.2±47.5 pg/ml,182.7±30.6pg/ml(P<0.05);AHNP-OM组造模3 h与6h胰腺组织TNF-α mRNA和IL-1β mRNA的表达较AHNP-NS组显著减弱(P<0.05).结论 OM预处理能够显著减少牛磺胆酸钠SD大鼠AHNP模型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从而改善胰腺炎痛变的严重程度.

  • 中草药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保护性作用、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

    作者:魏毅涛;段炼;王晋;刘曼玲;赵澎涛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的的防治作用.本文将对其保护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HPLC法测定元生胶囊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肖亚聪

    本试验以元生胶囊为研究对象,对制剂中氧化苦参碱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示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中,氧化苦参碱的进样量在0.2~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经方法学考察,改进了本品的质量标准,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 氧化苦参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张英;祁鑫;朱小云;许炜茹;裴迎霞;林洪生

    目的:了解中药苦参的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其相关的调控机制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利用MTT法检测氧化苦参碱的体外杀伤活性;RT-PCR法、Western blot法、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免疫荧光计数检测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对其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氧化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诱导乳腺癌 MCF-7细胞凋亡,而且这种生长抑制及促进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来实现.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来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 氧化苦参碱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研究

    作者:张峻岭;陈学荣;殷金珠

    目的探讨苦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细胞含量、DNA片段化分析和AnnexV(膜联蛋白V)凋亡检测法,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OMT使角质形成细胞的亚二倍体细胞、DNA片段化率及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化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1),首次发现一定浓度的OMT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结论 OMT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苦参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 苦参在T细胞介导的皮肤良恶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吴芳妮;张芊;张春雷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是一类生物碱,为传统中药苦参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抗心律失常、抗肿瘤、免疫抑制等多方面药理活性.在中国苦参素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肿瘤、心脏疾病及皮肤疾病的临床治疗.随着对苦参的深入研究,发现苦参对瘙痒性、炎症性、免疫性皮肤疾病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苦参作用于湿疹和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新研究,论述苦参对T细胞介导的皮肤良恶性疾病的作用.

  • 洁身洗液的含量测定方法及工艺优化研究

    作者:魏红妮;郭增军;张青

    目的 考察洁身洗液工艺改进后对其主要成分苦参碱的影响.方法 含量测定采用液-液自动萃取设备改进检测方法;水提工艺改进为雾化提取;醇沉工艺改进了乙醇体积分数及加醇的速度.结果 含量检测方法改进后稳定性大幅提高,RSD值由2.74%变为0.76%.工艺改进后,有效提高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转移率.水提、醇沉工艺使苦参碱转移率提高15%以上.结论 改变该工艺过程的工艺参数可提高该产品的质量.

  • 氧化苦参碱衍生物的生物转化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顾湘;倪美鑫;冒小平;陈广通

    目的 对氧化苦参碱进行生物转化,制备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氧化苦参碱衍生物.方法 采用生物转化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衍生物;采用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采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M T 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通过生物转化得到5个氧化苦参碱衍生物:13-羟基氧化苦参碱(1)、13,14-二羟基氧化苦参碱(2)、12-羟基氧化苦参碱(3)、13-羰基氧化苦参碱(4)和12-羰基氧化苦参碱(5).结论 化合物1~5均为新发现的氧化苦参碱衍生物,本文首次报道其结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得到的转化产物均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 4种豆科植物种子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分析和其他3种生物碱的定性分析比较

    作者:周军辉;王答祺;李思锋

    目的 采用HPLC法对豆科植物苦豆子、苦参种子、白刺花种子和砂生槐种子中主要有效成分氧化苦参碱的含量进行分析,并对其中的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和苦参碱进行定性分析,为上述药用植物种子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和Phecda C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 L-1磷酸二氢钠溶液(含磷酸2 mL L-1)-甲醇-高氯酸钠(850∶150∶10);检测波长215 nm;体积流量1.0 mL min-1.结果 氧化苦参碱在0.2~1.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苦豆子和白刺花种子中氧化苦参碱平均含量为1.5%左右;苦参种子中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含量为2.5%;砂生槐种子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高,平均为4.69%.结论 白刺花种子和砂生槐种子是较好的生产氧化苦参碱的潜在资源.

  • 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

    作者:高红宁;金万勤;郭立玮

    目的考察微滤-大孔树脂法精制苦参中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效果.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苦参提取液经微滤-大孔树脂法处理后,其氧化苦参碱、苦参总黄酮的保留率分别为78.88%和73.4%,固形物去除率为38.95%.结论微滤-大孔树脂法较醇沉法可更有效地保留有效成分、去除杂质.

  • 洁身洗剂中苦参化学成分转化研究

    作者:宋小妹;考玉萍

    研究洁身洗剂中共存药物对苦参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龙可明显改变苦参化学成分,随着地龙用量的增加,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苦参碱的含量逐渐增加.

  • HPLC同时测定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张利;魏玉梅;曹兆君;惠大永;杨飞快

    目的 建立当归苦参丸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2:98:0.025,用三乙胺调pH至3),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进样量在0.122~1.22和0.306~3.06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7.0%,RSD为1.2%;氧化苦参碱平均回收率为97.1%,RSD为1.6%.结论 该测定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947 条记录 43/48 页 « 12...40414243444546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