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抑制吗啡耐受的天然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鑫;李轶聪;曾凡荣

    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在急性与慢性疼痛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大量此类药物的应用会导致吗啡耐受,降低镇痛效果的同时,常导致如痛觉过敏甚至药物成瘾等严重后果,近年来在寻找增强吗啡镇痛效果药物的同时,也在研究抑制阿片类药物的成瘾、耐受和痛觉过敏等不良反应的辅助治疗药物.文中综述了吗啡的镇痛机制与耐受成因及天然药物对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

  • 正交优选苦紫洗剂提取工艺研究

    作者:范世忠;郭华;曾倩;谈静;袁强华

    目的:优选苦紫洗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羟基萘醌类总色素含量为评价指标,以乙醇用量、浸泡时间和浸泡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紫草的醇提工艺条件;以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总含量及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和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筛选苦紫洗剂的水提工艺条件.结果:优选醇提工艺为加10倍量95%乙醇,浸泡2次,每次12h;优选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 妇康洗剂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谈静;方芳;曾倩;袁强华

    目的:建立妇康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苦参、紫草、甘草、乌梅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以乙腈-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7.5)(12:5:83)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20 nm处测定氧化苦参碱和苦参碱的含量.结果:TLC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氧化苦参碱在0.1946~~2.9190 μg,相关系数r为0.9999,线性关系良好;苦参碱在0.1134~1.7010 μg,相关系数为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63% (RSD为2.19%)、99.12% (RSD为1.3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妇康洗剂的质量.

  • 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

    作者:王浩;顾吉晋;邓英杰

    目的 利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脂质体,并考察其对水溶性药物氧化苦参碱的包封率. 方法 按文献利用高速剪切机制备水相溶有氧化苦参碱的W/O乳剂,再将此乳剂滴入水相中二次乳化并继续快速搅拌、挥干溶剂即得.并且采用超滤-HPLC法测定了脂质体的包封率. 结果 复乳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较低,绝大多数情况小于10%,当水化液的离子强度较高时包封率在15%左右,样品低温储存2周后有药物晶体析出. 结论 采用复乳法制得氧化苦参碱脂质体包封率较低,与文献报道的情形相符.

  • 缺血预处理与氧化苦参碱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诗奉;王贺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与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schemic reperfusion,I/R,n=6); IPC组(n=6);IPC+OMT组(n=6).测定各组开胸后0 min,缺血后40 min,再灌注后80 min、120 min、160 min各时点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湿干重比(W/D)、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 Hsp90α)表达及160 min时肺病理改变.结果 各组开胸后0 min 、缺血后40 min时 SOD、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 80 min后,I/R组W/D、AI值高于IPC、IPC+OMT组(P<0.05,P<0.01),SOD、Hsp90α表达低于IPC、IPC+OMT组(P<0.05,P<0.01).IPC+OMT组与IPC 组比较,MDA、W/D、AI低于IPC组(P<0.05);SOD、Hsp90α表达持续上调(P<0.05).IPC组和IPC+OMT组肺病理改变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IPC与OMT诱导肺组织SOD和Hsp90α的高表达,减少MDA的生成,抗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对减轻LIRI有协同作用.

  • 氧化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作者:米绪华;龚蓉;马爱景;谢席胜;冯梅;付平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单侧输尿管梗阻(UUO)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组(LOS组)和氧化苦参碱组(OM组).大鼠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计算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对面积.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olⅠ和F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OM治疗组和LOS治疗组能有效改善UUO大鼠的肾脏问质纤维化,ON组和LOS组中各时间点ColⅠ和FN蛋白的表达均分别低于UUO组(P<0.05),但高于SOR组(P<0.05),两组治疗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延缓肾脏间质纤维化.

  • 氧化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龚蓉;马爱景;冯梅;谢席胜;付平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β1(TC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R)组、UUO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组(LOS组)和氧化苦参碱组(OM组).检测血肌酐,肾组织行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检测TGF-β1、α-SM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mRNA水平.结果 LOS组和OM组大鼠的血肌酐与UU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OS组和OM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OM组和LOS组中各时间点TGF-β1、α-SMA的表达均分别低于UUO组(P<0.05),但高于SOR组(P<0.05).两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从一定程度上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TGF-β1和α-SMA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

  •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作者:于桂琴;周小辉;时晓桦;林佩纯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对4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600mg,肌肉注射,1次/d,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护肝药物,疗程为3个月.结果 治疗组可统计病例17例中血清HCV RNA转阴8例(47.1%)、对照组可统计病例18例中血清HCV RNA转阴1例(5.6%),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2个月末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但治疗结束时两组复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血浆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和血清Ⅳ型胶原(Ⅳ-CL)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IL-2R和Ⅳ-C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组血浆SIL-2R水平和血清Ⅳ-CL水平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1,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有抑制HCV增殖,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宿主免疫反应的作用,可能成为治疗慢性HCV感染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作者:张科;严俊丽;李婉蓉;贺智勇;姜丰;周雪;吴林菁;甘诗泉;明先彦;沈祥春;陶玲

    目的:采用微乳法制备氧化苦参碱磷脂复合物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MT-PC-NLC).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考察OMT-PC-NLC初乳处方,再将初乳分散于冰水中固化,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固化时间、外水相体积、搅拌速度对OMT-PC-NLC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以硬脂酸为固态脂质,油酸为液态脂质,吐温/泊洛沙姆组成的复合乳化剂比例为2∶1,乙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比例(Km)为1∶1,油相Km为1∶9,固化时间为10 min,外水相体积为175 mL,将初乳在1 750 r/min搅拌状态下分散于冰水中、固化,制备得到OMT-PC-NLC平均粒径为315 nm,粒径范围为161~650 nm.结论:采用微乳法成功制备OMT-PC-NLC,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氧化苦参碱微球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朝花;姜丰;苏菊;周雪;沈祥春;陶玲

    目的:考察改善氧化苦参碱(OMT)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MS)24 h累积释放百分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W/O/W)制备MS,保证载药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以24 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指标考察聚乙烯酸(PVA)浓度、吐温浓度、搅拌速度、NaCl浓度、PLGA浓度、外水相体积对MS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优处方为PVA浓度为1%,NaC1浓度为2%,PLGA浓度为125g/L,外水相体积为100 mL,OMT-MS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8.95%、93.27%,24 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8.11%.结论:在该条件下制备OMT-MS 24 h突释率得到改善.

  • RP-HPLC-UV法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

    作者:张晓燕;孙文博;梁妍;郝小燕;郭治友;周威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UV)同时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其在山豆根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P-HPLC-UV检测方法,Diamonsil C18(250mmx4.6mm,5μm)分析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25 mmol/L磷酸二氢钾(KH2P04,B)水溶液(10:90,V/V),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结果: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00~ 120.0 mg/L(R=0.999 7)、1.45 ~ 144.0 mg/L(R =0.999 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102.18%;山豆根药材中苦参碱平均含量0.81 mg/g(生药量),氧化苦参碱平均含量6.98 rag/g(生药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实用,适用于同时分析测定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其相关药材.

  • OMT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改善醛固酮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作者:付凌云;蒋朝晖;罗红;沈祥春;甘诗泉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醛固酮(ALD)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分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对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差速贴壁法获得体外培养1~3d新生SD乳鼠CFs,建立ALD诱导CFs增殖模型,采用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CFs;将鉴定并传代的2~3代CFs分为对照组(等量蒸馏水)、ALD组(1×10-7 mol/L)、OMT组(1×10-7 mol/L ALD及7.56×10-4mol/L OMT)及CaN Ⅰ组[1×10-7 mol/L ALD及CaN抑制剂环孢素A(CsA1)],作用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CaN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Ca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Vimentin鉴定分离培养的细胞结果阳性,提示分离细胞为CFs;ALD诱导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ALD组CaN mRNA及Ca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ALD组比较,OMT组CaN mRNA及Ca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0.01).结论:OMT能够抑制ALD诱导的CFs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N基因表达有关.

  • HPLC法测定抗炎泡腾栓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骆莉莉;张亚洲;董立莎

    目的:首次建立了测定抗炎泡腾栓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方法,作为中药内在质量控制的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氨基柱,以乙腈-无水乙醇-3%的磷酸水溶液(81:10: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柱温25℃.结果:苦参碱在0.0362μg~0.724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6%(RSD=2.57%,n=6);氧化苦参碱在0.0923μg~1.846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7%(RSD=2.25%,n=6).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中药抗妇炎泡腾栓的质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

    作者:李明华

    目的:为改进山豆根药材含量分析方法,建立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岛津VP-ODS色谱柱(150×4.6mm);柱温20~30℃;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95∶0.0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氧化苦参碱的进样量为0.5μg~5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63%,RSD为2.5%(n=6).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山豆根药材质量控制的含量检测方法.

  • 正交试验优选消痔灵洗剂水提工艺

    作者:王欣欣;曹佩雪;华玉玲;苏松柏

    目的:优选消痔灵洗剂的水提工艺.方法: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为评价指标,按正交表L9(34)设计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3个因素.结果: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有显著影响,提取工艺的佳参数为:加水量为10倍,提取时间为每次1h,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能较好地保证制剂的质量.

  • 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作者:赵鸿宾;余跃生;陶晨;魏学军;王恒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为工艺改进及含量测定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资料,分析整理.结果: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提取纯化研究仍比较薄弱.结论:氧化苦参碱的提取纯化工艺有待进一步改进.

  • 氧化苦参碱对胰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Gli2表达影响

    作者:刘百庆;张斌;许威;张文成;夏时海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 β1)诱导的胰腺癌pan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Gli2表达影响.方法 常规体外传代培养panc-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TGF β1:10 ng/mL)、OM治疗组(TGF β1 10 ng/mL+OM 1 mg/mL)及OM对照组(OM:1 mg/mL).Transwell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小室穿膜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EMT相关蛋白及Gli2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 β1刺激下,小室穿膜细胞数明显增加;OM干预后穿膜细胞数减少;OM治疗组与Control组相比,穿膜细胞数无明显变化.与Control组相比,模型组中E-cadherin表达下调,而Vimentin、Snail1、Twist1及Gli2表达上调;给予OM干预后,上述蛋白表达变化被逆转;单独给予OM时,上述蛋白表达与Control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OM对TGF β1诱导的panc-1细胞发生的EMT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中核心转录因子Gli2有关.

  • 氧化苦参碱抑制DBTC刺激的胰腺腺泡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及TβRⅡ和p-Smad2/3表达

    作者:张斌;许威;李如月;张青;向晓辉;夏时海

    目的 探讨二氯二丁基酯(Dibutyhin dichloride,DBTC)及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对胰腺腺泡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影响.方法 体外常规传代培养AR42J细胞.CCK-8法检测0、0.1、1、10、100 μmol/L的DBTC对AR42J细胞毒性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0、0.1、1、10 μmol/L的DBTC刺激AR42J细胞72h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及Snail1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Control 组)、模型组(DBTC:10 μmol/L)、OM治疗组(DBTC:10 μmol/L;OM:1mg/mL)及药物对照组(OM:1 mg/mL)中E-cadherin 、Vimentin、Snail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TβRⅡ)、p-Smad2/3的表达.结果 浓度低于10 μmol/L的DBTC对AR42J细胞无明显的毒性作用.1μmol/L及10μmol/L DBTC刺激AR42J细胞可下调E-eadherin同时上调Vimentin、Snail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10 μmol/L DBTC刺激AR42J细胞72 h后还可上调TβRⅡ、p-Smad2/3表达,OM可逆转上述蛋白的表达.结论 DBTC可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发生EMT,OM对此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TGFβ1/Smad通路有关.

  • 氧化苦参碱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作者:刘丽荣;彭应会;张小欢;彭伟;郭兵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氧化苦参碱治疗(OM)组大鼠,尾静脉注射STZ复制DM模型,于成模13周起,DMA组大鼠采用OM个体化治疗,以血糖控制在4~7 mmol/L,尿糖阴性为准,分别于24周处死各组大鼠.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钙黏附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rkadia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 h尿蛋白明显增多(P<0.05),并出现肾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而O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 h尿蛋白均显著低于DM组(P<0.05),肾纤维化病变明显改善;DM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DM组相比,OM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显示Arkadia与SnoN蛋白的表达趋势相反.结论 OM具有抑制DM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和抑制Arkadia泛素化降解SnoN蛋白有关.

  • 复方鹿仙草颗粒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耿家玲;柴文英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鹿仙草颗粒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HPLC方法,用以控制复方鹿仙草颗粒的质量.方法:色谱柱为氨基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1∶9.5∶9.5);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1.0mL/min.结果:苦参碱在0.0676-2.028μg范围内,氧化苦参碱0.1533-4.59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苦参碱=0.99994,r氧化苦参碱=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苦参碱为102.5%,氧化苦参碱为97.4%(RSD苦参碱=2.1%,RSD氧化苦参=0.97%,n=6).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可用于复方鹿仙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947 条记录 42/48 页 « 12...39404142434445...474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