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白内障在超声乳化术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目的 探讨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视盘周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规律,以了解超声乳化手术对视神经组织的损伤.类型:分层抽样、随机化、同期对照试验.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9例(29眼),成功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规律,了解Phaco对眼底枧神经的损伤.结果 白内障Phaco术前、术后3 d.2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视盘周围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94.76±10.71)μm,(98.08±12.62)μm,(101.49±11.27)μm,(101.60±11.54)μn,(101.89±11.09)μm,(99.68±11.61)μm;Phaco术后2周、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平均视盘周同RNFL厚度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7、0.025、0.019).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Phaco术后存在视神经的损伤.利用OCT定量测定视盘周围RNFL厚度能观察眼底视神经组织损伤的变化规律.
-
应用激光扫描偏振仪观察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
目的 研究GDx-VCC系统监测不同程度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损害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连续性变化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应用GDx-VCC系统和Octopus视野计,检测122例(122只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RNFL厚度和视野平均缺损(MD)值,并随诊观察24个月的连续性变化.其中早期青光眼组患者60例(60只眼),中期青光眼组患者32例(32只眼),晚期青光眼组患者30例(30只眼).组内患者不同随诊时间的视野MD值、RNFL厚度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组间患者不同随诊时间的视野MD值、RNFL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随诊前,早期、中期及晚期青光眼组患者的视野MD值分别为(1.93±1.66)、(5.83±1.95)及(14.62±3.53)dB;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53.72±8.07)、(49.73±7.16)及(41.42±8.30) μm;组间视野MD值和平均RNFL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428.99,21.32;P <0.05).随诊24个月,3组患者平均RNFL厚度分别降至(50.43±7.08)、(45.47±6.50)、(37.62±7.28)μm,厚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9,18.65,16.63;P <0.05);其中早期青光眼组患者下方RNFL,厚度从(61.85±9.77) μm降至(54.35±7.47)μm,中期青光眼组患者上方RNFL厚度从(55.67±9.50)μm降至(49.75±9.54) μm,厚度变化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25,31.72;P <0.05).而早,晚期青光眼组患者的视野MD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F =2.03,1.40;P>0.05),仅中期青光眼组患者的视野MD值从(5.83±1.95)dB增至(7.24 ±2.17)dB,MD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7,P<0.05).结论 GDx-VCC系统可以精确监测青光眼患者RNFL厚度的连续性变化,可以作为早、中期青光眼患者随访的有效手段之一.
-
双眼埋藏性视乳头玻璃疣
患者男性,38岁.自觉双眼干涩半个月,于2011年2月15日来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眼为0 06,左眼为0.02,矫正视力双眼均为1.0.双眼底表现见精粹图片1,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眼视乳头荧光着染,未见荧光渗漏.双眼视乳头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结果显示双眼视乳头处视网膜神经纤维高度隆起,呈强反射光带;视网膜外核层被下方的疣体顶压并平滑包绕类圆形的疣体,疣体的周边为平滑的低反射光带.
-
青光眼视盘损害患者的眼底检查法
作为青光眼的主要类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早期诊断一直是眼科医师培训的重要科目和基本要求.虽然青光眼早期诊断没有金标准,但眼底、眼压、视野三项仍是目前基本的参考指标.可惜这三个主要参考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并不尽如人意,当视野发生改变时,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丢失量大约已达40%以上;当眼压不高时,有相当数量的青光眼病例也已经发生,甚至到了中晚期.相对而言,眼底检查作为眼科门诊常规检查项目,不仅简单方便,费用低廉,而且在有经验的青光眼医师中,对青光眼眼底改变评价的一致性可达75%或更高,诊断青光眼的敏感度可以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借助简单可行的门诊基本眼底检查,发现大约70%的早期青光眼患者,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客观检查综合分析,是否可以比较乐观地认为大部分的早期青光眼患者是可以被发现并给予及时干预的.
-
青光眼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护理配合
青光眼是因病理性高眼压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及视野缺损的可致盲的一种眼病.小梁切除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但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瘢痕形成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客观的检查手段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探讨年龄、性别、屈光度、玻璃体后脱离(PVD)对OCT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测的影响.方法 应用OCT对18周岁以上80例160只眼进行视乳头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并按年龄性别分组.并与以上80例160只眼正常眼对照,选取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只眼,按屈光度分组,并与以上80例160只正常眼对照.结果 正常人OCT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特征:正常人不同年龄神经纤维层厚度,用OCTA6.01软件版本分析,检测的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正常范围以内变薄.屈光度对视网膜纤维层厚度的影响:大于-6D的上方、下方及鼻侧象限平均厚度略低于正常对照组,各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各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出视盘不完全PVD 30例50只眼,其中1期PVD与对照组比较各象限平均参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期PVD与对照组比较各象限平均参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年龄、性别对OCT检查RNFL无显著性差异;(2)屈光度对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有影响;(3)OCT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不完全PVD形成的牵拉,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有影响.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光相干断层扫描研究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患眼远期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及其与视野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1例单眼发病NAION患者42只眼(21只发病眼为实验组,21只对侧正常眼为对照组)进行了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并检查视野(visual field,VF)、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等检查.结果 NAION患者RNFL厚度较对照组变薄,上半侧易受累,相应下方视野缺损多见,且视盘非病变区域的RNFL厚度也比正常对照组相应区域变薄.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有相关性(r=0.38,P <0.05).结论 NAION患者远期盘周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缺血区明显变薄,OCT检查非缺血区的RNFL厚度也变薄,提示NAION的RNFL丢失可能超过了视野检查的视野缺损的范围.NAION患眼盘周RNFL厚度与视野检查结果相关.
-
角膜屈光手术前的青光眼排查
目的 回顾性观察分析角膜屈光手术前青光眼的排查情况.方法 对屈光手术前发现可疑青光眼90例180只眼行青光眼排查,检查项目包括:24h眼压,前房角镜检查,角膜厚度,视野检查,眼底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照相.将排查者分为3组:单纯高眼压组;单纯大杯组;高眼压+大杯组.排查患者的屈光状态、初诊眼压情况及以上检查内容,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结果 屈光度>-6.00 D的66只眼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38只眼;房角全部为宽开,表层神经纤维层缺损:阴性者114只眼,阳性者66只眼.其中高眼压组有12只眼,大杯组有22只眼,高眼压+大杯组有30只眼.中心视野检查,旁中心暗点28只眼,生理盲点扩大26只眼,弓型及鼻侧视野缩小2只眼.在可疑90例180只眼中,暂时排除青光眼14只眼,仍为可疑青光眼102只眼,早期POAG 62只眼,进展期青光眼2只眼.结论 近视眼是青光眼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屈光术前的青光眼排查很重要.高眼压同时伴有大杯,其青光眼发生率较高.眼底照相观察视盘及表层神经纤维缺损是诊断早期青光眼较为特异及敏感的指标.
-
糖尿病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75例 (75眼), 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43例, 单纯青光眼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视野缺损和光敏度;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合并糖尿病组视野缺损为 (16.14±5.94) d B, 明显高于单纯青光眼组的 (12.54±5.86) d B;合并糖尿病组视野光敏度为 (15.38±6.24) d B, 明显低于单纯青光眼组的 (17.27±6.61) d B,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合并糖尿病组视盘旁上方、下方的视网膜纤维层厚度分别为 (119.75±13.46) 、 (121.62±14.94) μm, 均明显低于单纯青光眼组的 (125.53±17.37) 、 (135.67±12.40) μm,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眼压为 (21.75±4.33) mm Hg, 明显高于单纯青光眼组患者眼压 (20.25±2.63) mm 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糖尿病可加重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病情.
-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视网膜 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视网膜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于笔者所在科室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并实施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的患者18例(36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PRP治疗前后DR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容积、视乳头旁视网膜神经纤维(RNFL)厚度,将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另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诊断DR而未行PRP治疗的患者11例(22眼),对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容积、视乳头旁RNFL进行检查,观察随访后其变化情况.结果:PRP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容积、视乳头旁RNFL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患者行PRP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黄斑中心凹容积增加,视乳头旁RNFL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随访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容积、视乳头旁RNFL厚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患者在接受PRP治疗半年后,可使RNFL变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容积增加.
-
双眼埋藏性视乳头玻璃疣致单眼全周视野缺损1例
患者男性,37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8个月”于2014年12月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8个月前偶然发现左眼视力下降,无眼红,无眼球转动痛,无视物变形,视物无色泽改变,分泌物不多,未予诊治。否认既往眼病史,其他无特殊。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及子女体健,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全身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8,-10DS矫正视力1.0,左眼0.6,-1.75DS -075DC ×90°矫正不提高;眼压右眼16.5 mmHg,左眼18.1 mmHg;双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眼底检查:双眼视乳头隆起约1D,边界模糊,视乳头色略淡,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或渗出,视网膜静脉轻度迂曲,黄斑中心凹反光清(图1)。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早期可见视乳头荧光逐渐增强,晚期视乳头呈强的荧光着染(图2),造影过程中未见荧光渗漏。视野:右眼生理盲点扩大、散在视敏度降低,左眼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全周视野缺损(图3)。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P 100峰潜时右眼108 ms,左眼128 ms。眼球B型超声检查:双眼视乳头前方可见结节状强回声光团(图4),当增益降低至正常眼球结构消失时,强回声光团仍清晰可见。经视盘行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检查:双眼视乳头部位的视网膜神经纤维高度隆起,呈强反射光带。临床诊断:埋藏性视乳头玻璃疣(双眼),视神经病变(左眼),屈光不正(双眼)。给予银杏叶片、甲钴胺片、维生素B 1和维生素C口服,定期门诊复查。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RNFL厚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Phaco)对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眼底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45只眼),均成功施行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定量测量术前及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底盘周RNFL厚度,观察术后矫正视力、视乳头水肿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及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盘周RNFL厚度分别为(93.24 ±8.46)、(91.71 ±8.19)、(95.49 ±8.53)、(102.00±8.10)、(105.91 ±7.15)、(102.02±7.10)μm;术后2周及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术后2周及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后3d增加(P均<0.05);术后1、3、6个月RNFL厚度较术后2周增加(P均<0.01);其余时间点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16、0.44、0.54、0.51、0.56、0.67.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视乳头水肿发生率分别为0、42%、55%、62%、31%.结论 老年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Phaco术后眼底盘周RNFL厚度增加,手术可能对眼底视神经造成了损伤.
-
青光眼的视野改变
1 青光眼视野改变的解剖基础和发生机理胚胎期黄斑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位于视网膜颞侧周边部,在黄斑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纤维由颞侧周边移向鼻侧时,颞侧神经纤维随黄斑部直线向鼻侧移行,因而颞侧神经纤维形成"水平合缝”.此区神经纤维排列非常整齐,且无交叉的纤维及血管通过此区.来自鼻侧视网膜的神经纤维,呈直线形放射状进入视乳头的鼻侧区.来自黄斑部的纤维(即乳头黄斑束)呈直线形到达视乳头,且占据视乳头颞侧的大部.来自颞侧周边上、下方的纤维,为避开乳头黄斑束而形成弓形绕过中心区,后到达视乳头颞侧上、下方.因约有100万根神经纤维来自颞侧视网膜,且均需通过视乳头颞侧上、下缘这一窄小区域,因此这些纤维必须高度紧密地进行集合.
-
烙闭大鼠上巩膜静脉对眼压和视网膜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手术烙闭大鼠上巩膜静脉,观察术后大鼠眼压和眼底变化情况.方法SD大鼠40只,烙闭大鼠右眼3支上巩膜静脉,于术后连续观测眼压,并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测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1)术后即刻眼压平均升高175%;术后1个月时平均眼压是术前的1.85倍,术后2个月时平均眼压是术前的1.81倍,术后3个月时平均眼压是术前的1.69倍.(2)造模后各时间点模型眼视网膜各层与对照眼的视网膜比较呈不同程度变薄.结论上巩膜静脉烙闭法能较稳定地、持续时间较长地升高大鼠眼压.
-
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结构与功能损害的关系
背景 应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客观指标对青光眼进行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关于青光眼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损害的研究已不少见,但早期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结构损伤与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鲜有报道. 目的 探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网膜结构损害与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确诊的POAG患者95例95眼,同期收集41位正常人的41眼作为对照.分别采用RTVue-100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Cirrus HD-OCT测量仪测量受检眼视网膜结构变化,包括视盘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Avg)厚度和黄斑区平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Avg)厚度;采用Humphrey视野平均偏差(MD)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明视负波反应(PhNR)评估受检眼视网膜的功能变化.通过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POAG患者视网膜结构变化值和功能变化值的关系. 结果 POAG组患眼MD值、GCC-Avg、RNFL-Avg和PhNR振幅值分别为(-10.82±9.87)dB、(75.07±12.29) μm、(69.09±12.96) μm和(28.38±11.52) μV,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68±1.72)dB、(97.17±4.82)μm、(102.51±8.74) μm和(49.61±11.01)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9、11.118、-15.061、9.956,均P=0.001).受检者GCC-Avg厚度与MD值间呈二次曲线变化关系,其回归模型的R2值为0.595(F=97.089,P<0.001);GCC-Avg厚度与PhNR振幅间呈直线变化关系,回归模型的R2值为0.437(F=103.413,P<0.001);RNFL-Avg厚度与MD值、PhNR振幅分别呈二次曲线和直线相关关系,R2值分别是0.606(F=101.666,P<0.001)和0.454(F=54.983,P<0.001). 结论 POAG患眼GCC厚度和RNFL厚度与MD值均呈曲线变化关系,而与PhNR振幅呈直线变化关系,RNFL厚度与MD值和PhNR振幅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略高于GCC厚度与MD值和PhNR振幅的回归模型.
-
3D-OCT评价近视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背景 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检测已经成为诊断青光眼患者是否出现结构性损害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近视作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研究RNFL厚度与近视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探讨不同屈光度近视患者RNFL的变化特点,而且可用于鉴别伴有近视的早期青光眼患者的眼部损害. 目的 采用3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3D-OCT)测量不同屈光度近视眼的RNFL厚度,探讨近视对视盘周围RNFL厚度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0年12月至2012年2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的近视患者258例258眼,任取一眼进行研究.将受检眼按等效球镜度(SE)的不同分为低度近视组42眼(-0.5D≤SE≤-3.0D)、中度近视组120眼(-3.0 D<SE≤-6.0D)、高度近视组58眼(-6.0 D<SE≤-8.0D)、超高度近视组38眼(SE>-8.0 D).受检眼视盘周围按象限分为上方、鼻侧、下方、颞侧区域,按照不同钟点分为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方位.利用3D-OCT分别测量受检眼视盘周围上述区域的RNFL厚度,比较4个组间受检眼各部位RNFL厚度的变化,分析RNFL厚度与SE和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 随着近视SE的增加,受检眼视盘周围上方、鼻侧、下方和平均RNFL值均逐渐下降,4个组间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48、15.60、3.31、8.98,P<0.05),颞侧象限的RNFL随着SE的增加而逐渐增厚,4个组间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P=0.03);其中高度近视组和超高度近视组上方、鼻侧、下方和视网膜平均RNFL值均较低度近视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近视组间受检眼1:00、2:00、3:00、4:00、5:00、6:00、8:00、12:00方位视盘周围RNFL厚度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而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7:00、9:00、10:00、11:00方位RNFL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和近视屈光度均与上方、鼻侧、下方、平均RNFL厚度及1:00、2:00、3:00、4:00、5:00、6:00、11:00、12:00方位的RNFL厚度呈明显负相关,与颞侧及8:00、9:00方位RNFL厚度呈明显正相关,但与7:00、10:00方位RNFL厚度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视盘周围RNFL厚度随近视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的变化而改变,3D-OCT可以作为近视患者病程追踪的重要手段,能帮助临床医师对合并近视的可疑青光眼患者进行正确评估.
-
大视杯人群视盘面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研究大视杯人群视盘面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39例大视杯受试者(60眼),杯盘面积比介于0.36~0.75之间.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患者的视盘参数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平均厚度进行测量.根据视盘面积的大小,把患者分为大视盘组(视盘面积≥2.8mm2)和小视盘组(视盘面积<2.8mm2).结果小视盘组视盘面积为:2.38mm2±0.29mm2,杯盘面积比:0.50±0.13,神经纤维厚度为:87.73μm±18.59μm.大视盘组视盘面积为:3.26mm2±0.36mm2,杯盘面积比:0.58±0.10,神经纤维厚度为:100.67μm±18.56μm.大视盘组神经纤维厚度显著大于小视盘组神经纤维厚度(P<0.01). 结论大视杯人群中,视盘面积是反映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视盘越大,神经纤维厚度越大.
-
健康教育在青光眼病人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病理性高眼压或正常眼压合并视乳头、视网膜神经纤维损害和青光眼性视野改变的一种致盲眼病.一般为双眼先后发病,如病人对青光眼的知识不了解,不及时救治可导致失明.因此,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有关疾病的常识及住院、出院的注意事项,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减缓或阻止病情的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观察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轻度和(或)中度AD患者20例40只眼(AD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72.75±8.25)岁.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1名,女性9名;平均年龄(71.05±7.08)岁.两组受检者视力(t=5.077、3.760)、杯/盘比(t=2.876、2.466)、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t=11.4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1、0.007、0.018、0.000).所有受检眼均行高清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以视盘中心为圆心,直径为3.4 mm的环形快速扫描视盘,获取视盘旁平均RNFL厚度,信号阈值>6.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视盘RNFL切面上方、下方、颞侧、鼻侧4个象限及其平均RNFL厚度的测量.测量3次,取平均值.比较两组受检眼以及组内不同眼别之间RNFL厚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D组患者双眼上方(t=8.169、8.053)、下方(t=12.596、11.377)、平均(t=5.591)RNFL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t=1.966、0.838)、鼻侧(t=2.071、0.916)RNFL厚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者两眼之间平均及不同象限RNFL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组:t=0.097、0.821、0.059、0.020、0.116,正常对照组:t=0.791、1.938、1.806、2.058、1.005;P>0.05).结论 AD患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较正常同龄人变薄;其首先出现在视盘上、下方象限.
-
POAG早期上下半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不对称性变化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POAG)早期上下半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的变化特征。方法:临床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05/2014-05在我院门诊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30例39眼和健康成人20例40眼,使用Humphrey视野计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分别记录视野平均缺损( mean defect,MD)、青光眼半视野检测( glaucoma hemifield test, GHT)、眼压、C/D比值及视盘周围FNFL厚度。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上半视盘各钟点位的RNFL厚度减去下半视盘相对应钟点位的RNFL厚度,两组间比较,仅上鼻-下鼻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6,P=0.014),其余上下半视盘相对应钟点位RNFL厚度的差值比较,两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上下半视盘周围RNFL存在不对称性变化,上鼻部位(右眼1:00位,左眼11:00位)的RNFL较下鼻部位(右眼5:00位,左眼7:00位)的RNFL更容易受损变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