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071苦参中的杀锥虫活性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

    关键词: 苦参 杀锥虫活性
  • 298苦参对小鼠急慢性瘙痒的抑制作用

    作者:

    关键词: 苦参 小鼠 急慢性 瘙痒
  • 073苦参中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异戊二烯化黄酮

    作者:

  • 074苦参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异戊二烯化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

  • 204 苦参中的止痒成分

    作者:

    关键词: 苦参
  • 苦参治疗皮肤溃疡2例

    作者:郝桂锋;温成平;张瑞东

    苦参为双子叶植物豆科苦参的干燥根,有祛湿止痒、利水通淋、清心解毒、清热凉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皮肤溃疡症,收到满意疗效.

  • HPLC法测定苦参浸膏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作者:周玉枝;原红霞

    目的 考察苦参不同时间水煎后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为苦参在复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ypersiL NH2(250 mm×4.6 mm,5 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无水乙醇-3%磷酸(85: 7.5: 7.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 苦参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苦参碱的含量增加,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变化不大.结论 在苦参提取过程中,水煎时间不是影响氧化苦参碱转化为苦参碱的主要因素.

  • 青石止痒软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姜颖娟;张丰川;蔡玲玲;孔宇虹;付蓉;胡博;聂晶;邓颖;李元文

    目的:建立青石止痒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青石止痒软膏的原辅料进行质量标准检查,检查其装量、粒度及微生物限度;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石止痒软膏中青黛、苦参和黄柏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石青黛膏中靛蓝及靛玉红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led-RP18(1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5 nm,柱温25℃.结果:青石止痒软膏的原辅料、3批甘石青黛膏装量、粒度及微生物限度均符合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有关规定;青石止痒软膏中青黛、苦参、黄柏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靛蓝在2.35~4.7μg(r=0.9998)范围内,靛玉红在0.00832~0.2912μg(r=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测定苦参和白土苓药材的水分

    作者:万楷杨;高慧敏;张启伟;王智民

    目的: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苦参及白土苓药材水分的方法.方法:以<中国药典>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测定不同苦参及白土苓药材含水量,采用偏小二乘回归方法(PLS)分别建立两种药材的近红外光谱与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模型,并利用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2个模型的校正集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均在0.97以上,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均在0.001 9以下;2个模型的验证集外部验证R2均在0.99以上,预测误差均方根(RMSEP)均在0.002 2以下.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具有快速、无损、准确的特点,能满足工业生产上对于原料药材水分含量测定的要求,可推广应用于药材含水量的快速测定.

  • 野生与栽培苦参药材的黄酮含量比较

    作者:姚丽;张东;易红;高慧敏;冯伟红;刘帅英;刘晓谦;王智民

    目的:建立了苦参药材中10种黄酮类成分(染料木苷,三叶豆紫檀苷,马卡因,异黄腐醇,苦参醇Ⅰ,槐黄醇,苦参酮,降苦参酮,2-O-甲基苦参酮及异苦参酮)HPLC测定方法,并对野生与栽培苦参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A)-0.3%甲酸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5 min,50%A;5 ~ 25 min,50% ~70% A;25 ~35 min,70% A;35 ~50 min,70% ~90% A;50 ~55 min,90% A),流速0.8 mL· min-1,检测波长设定295 nm,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辅以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各类成分均表现为P>0.05,即野生品与栽培品在黄酮类含量上无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也表现为栽培品与野生品苦参黄酮类成分无差异.方法学考察表明10种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线性,在其线性范围内r值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5.0% ~ 105.0%,RSD均在5%以内,符合含量测定的要求.结论:该测定方法快速、准确,可为苦参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苦参 黄酮 栽培 野生
  • 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含量比较

    作者:高红宁;殷奕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来源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苦参中苦参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比较了10批不同产地、来源苦参药材中氧化苦参碱和苦参总黄酮的含量,其中河南产苦参(批号110613)氧化苦参碱含量高,达19.53 mg·g-1,广西产苦参(批号110930)中苦参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的苦参,为14.44 mg·g-1.结论:不同产地、来源苦参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在含苦参的复方制剂生产中应建立药材检测的可控标准.

  • 苦参饮片产地加工方法探讨

    作者:麻印莲;李丽;张村;于定荣;黄文倩;肖永庆

    目的:探讨苦参饮片产地加工炮制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测定不同干燥状态下苦参药用部位的含水量,并进行饮片的炮制加工,以<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不同方法炮制加工的苦参饮片进行浸出物及有效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较.结果:苦参药用部位含水量在45%~40%时,炮制加工的饮片中有效成分及浸出物的含量与传统饮片较接近,可作为饮片产地加工工艺参数.结论:产地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苦参饮片炮制加工过程中软化时间过长的问题,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保证了饮片质量的稳定,是一种适于饮片生产企业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的新型炮制方法.

    关键词: 苦参 饮片 产地加工
  • 愈肠宁胶囊中苦参提取物的生物碱类成分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向孙敏;韩丽;刘李梅;张超;王莹;谢兴亮

    目的:建立愈肠宁胶囊中苦参提取物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NH2氨基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乙醇(8∶1)-3%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in· mL-1,检测波长220 nm,对10批苦参提取物进行HPLC指纹图谱检测,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2004年版”进行评价.结果:苦参提取物采用氨基柱各峰分离效果好,确定了15个共有峰,并对其中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10批提取物的相似度均>0.9,提取物与药材指纹图谱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较好,为苦参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

  • pH敏感双层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体内外释药性能评价

    作者:谢兴亮;杨明;韩丽;陈诚;刘金秀;胡文娟

    目的:评价pH敏感双层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体内外结肠靶向性能.方法:采用桨法对微丸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评价,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实时监测微丸在人体消化道内的运转情况.结果:该微丸在人工胃液2 h、小肠液4 h共累积释药26.18%,而在人工结肠液中2 h后,累积释药达99.52%,基本释放完全.微丸口服后1 h,完全自胃部排空.5 h后所有微丸均到达结肠.在胃、小肠各部均未检测到微丸的崩解,进入结肠后开始检测到崩解溶散现象,10 h后检测到明显崩解,24 h后微丸在结肠完全崩解溶散.结论:该微丸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能.

  • pH敏感型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处方筛选及其释药性能评价

    作者:谢兴亮;杨明;韩丽;舒宜军;蔡成英

    目的:筛选确定pH敏感犁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评价其释药性能.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丸芯.以圆整度、脆碎度、得率、粒度分布、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丸芯处方进行筛选.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以释药性能为评价指标,对pH敏感包衣处方进行筛选,以浆法对包衣微丸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以主药4倍量的微晶纤维索为稀释剂,加入6%羧甲基淀粉钠混匀,加入28%水润湿.制软材.挤出滚圆得丸芯;以Eudragit S100为膜控材料,加入25%滑石粉.20%柠檬酸三乙酯,以95%乙醇为溶刺,配制包衣液,包衣使丸芯增重30%,得包农微丸.该微丸在人工胃液、小肠液中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的累秘泄漏率为21.6%,结肠液中累积释放率达95.3%.结论:拟定了苦参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制备得微丸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结肠靶向释药性能.

  • 苦参炮制方法及其功效的变迁

    作者:李丽;刘颖;岳琳;于定荣;麻印莲;肖永庆;苏慧;霍雨佳;扶垭东

    通过古今文献研究,掌握苦参炮制方法、药用部位及功能主治的发展与变迁.苦参古代炮制方法丰富,有苦酒煮、炙、米泔水浸制、炒制、酒制、醋制、油炒、焙等多种,现代则多以生品应用,其药用部位为去除根头和小支根的根部,但古代还有“去皮”或“去木取皮”的用法;古今文献对其功效的记载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归纳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但在临床应用方面仍有不同之处.苦参的古今文献研究提示,应加强对古代文献的挖掘,开展基于古代炮制方法的物质基础与其功效的相关性研究,为揭示苦参炮制原理、研发基于不同炮制方法的苦参或苦参复方创新药物提供新思路.

  • 苦参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徐今宁;赵秀华

    目的:综述近年来有关苦参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方法:介绍并评价苦参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结果:滴定法、薄层扫描法及酸性染料比色法用于苦参有效成分的分析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具有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性强等特点.结论:目前苦参的研究有一定基础,液-质联用技术广泛应用于苦参有效成分分析研究.

  • 苦参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

    对苦参及其有效成分在治疗失眠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分析.以苦参、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失眠症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近10年的文献;从失眠的病理及治疗用药,以及苦参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筛选和引用文献.检索文献452条,引用文献40条.睡眠的物质基础和内稳态调节失衡是引起失眠的主要病理,苦参及其有效成分可增加脑内具有镇静作用的递质而发挥治疗作用.苦参及其有效成分可通过血脑屏障、调节脑内神经递质,产生中枢镇静作用而治疗失眠症,其相关制剂的应用有待重视.

  • 苦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张翅;马悦;高慧敏;张启伟;王智民

    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其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苦参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部,成分类别包括生物碱、黄酮、三萜皂苷、木脂素、酚酸和少量的苯丙素类成分,其中已分离得到了41个生物碱和108个黄酮类化合物,但是对茎、叶、花、果等非药用部位的研究较少.对苦参地上部分开展深入化学研究有利于充分利用苦参资源.

  • 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对苦参饮片主要功效的影响

    作者:岳琳;王岚;刘颖;殷小杰;肖永庆;梁日欣;于定荣;麻印莲;李丽

    目的:比较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与传统方式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与解热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观察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抗炎消肿作用;采用酵母致热大鼠模型,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的解热作用.结果:与空白组比较,2种苦参饮片水提物均可降低小鼠耳肿胀度,但以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的抗炎消肿作用更为显著,各剂量组抑制率均>40%.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3个剂量均能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且作用时间可持续4h,解热作用优于传统加工的苦参饮片.一体化加工苦参饮片中槐果碱、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及氧化苦参碱等5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均高于传统方式加工的苦参饮片,其总量约为传统苦参饮片的1.3倍.结论:一体化加工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苦参饮片在抗炎及解热等主要功效方面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而且一体化加工方式从源头规范了苦参的饮片生产,在确保饮片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周期,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中药饮片生产模式.

707 条记录 2/36 页 « 12345678...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