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间工作记忆海马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特征模式的研究
目的 以大鼠在Y迷宫中的空间工作记忆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工作记忆过程中海马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的特征模式,为研究空间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机制提供支持.方法 实验数据来自成年SD大鼠94次正确、22次错误执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和60次静息状态的海马CA1腹侧(ventral hippocampus,vHPC)的动作电位时空序列.计算海马神经元的平均频率编码,统计比较正确与错误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以及正确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与静息的编码结果.结果 SWM神经元集群平均频率编码发生在工作记忆行为学以前.正确执行SWM时的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显著大于错误执行SWM和静息状态时(P<0.05).结论 海马是空间工作记忆的信息编码脑区,海马空间信息的编码先于空间工作记忆行为学.海马空间信息编码对正确执行空间工作记忆是必要的.
-
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及睡眠障碍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放电频率的作用
目的 研究四逆散干预创伤后应激及睡眠障碍的电生理机制.方法 SD大鼠50只均分为5组:空白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于应激造模前1h,实验组灌胃四逆散水煎液(含生药0.24 g·mL-1),对照组给与盐酸帕罗西汀水溶液(0.42 mg·mL-1)灌胃(10 mL·kg-1),生理盐水组以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d.用电流刺激法制备创伤后应激大鼠模型.用在体多通道神经信号采集(M-NEMEA)技术检测海马CA1/CA3区神经信号.结果 神经元平均放电频率,模型组CA1/CA3(2.03/1.99Hz)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CA1/CA3(8.96/9.62 Hz),表明幽闭电击能明显抑制海马区神经元放电频率.实验组CA1/CA3 (7.63/7.87 Hz)和对照组CA1/CA3(6.96./7.90Hz)的放电频率明显高于模型组,表明四逆散以及盐酸帕罗西汀能明显改善神经元放电活动.结论 四逆散、盐酸帕罗西汀对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放电频率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成像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磁共振成像(MRI)“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于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骨科关节外科就诊的单侧AVN患者40例,均经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术前接受1.5T和3.0T MRI不同序列检查,改变相位后再次进行检测.比较不同磁场强度和改变相位前后化学位移伪影出现情况,分析AVN影像学“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0T MRI的T1加权成像、T2加权成像中化学位移伪影检出率明显高于1.5T MRI[82.5% (33/40)比62.5% (25/40)、87.5% (35/40)比67.5% (2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变相位后,不同磁场强度图像中化学位移伪影检出率均下降,且不同磁场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变相位后,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成像检出“双线征”20例(50.0%).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图像中“双线征”仍然存在,检出率为85.0% (34/40).结论 磁场强度越高的磁共振仪器产生化学位移伪影越明显,改变相位和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可以抑制化学位移伪影出现,AVN产生的影像学“双线征”表现与化学位移伪影无关.
-
高场强磁共振常见伪影分析
MRI出现伪影的原因与其扫描序列以及成像参数多、成像过程复杂有关.由于原因不同,产生的伪影表现和形状也不同.随着高磁场磁共振的广泛应用,在临床应用中会更多接触到与其相关的伪影,只有正确了解伪影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种伪影的特点,才能有效地限制、抑制和消除伪影,提高图像质量.1 化学位移伪影1.1原因磁共振成像是通过施加梯度磁场造成不同部位共振频率的差异来反映人体组织的不同位置和解剖结构.在MR图像的频率编码方向上,MR信号是通过施加频率编码梯度场造成不同位置上质子进动频率差别来完成空间定位编码的.
-
耳蜗植入新世纪
由于大多数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系损害水平在耳蜗听感觉器一级,仿生耳(Bionic Ear)研究以仿生耳蜗听感觉器生理机制自然成为研究的焦点.正常听感觉器生理活动的研究可追溯至百年以来Helmholtz共鸣理论和Rutherfold电话机理论,以及Bekesy行波学说(对耳蜗力学贡献而获诺贝尔奖)等.60年代华裔美籍科学家Kiang对听神经纤维刺激后矩形图(PST)和听神经纤维调谐曲线的研究,揭示了听神经频率编码的特征.